dnf皇女的赏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是真的吗?

2024-07-09 07:57:13 88阅读

dnf皇女的赏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是真的吗?

查阅古今史籍,尚未发现有哪一位帝王曾经拥有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很显然这是一个刻意杜撰的美丽传说而已。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一下自西汉刘邦建汉开始至清朝灭亡,历代皇帝大小老婆共有多少位!请往下看:

西汉、东汉政权时期:

西汉高祖刘邦娶妻5人,高皇后吕雉、戚夫人、赵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后薄

dnf皇女的赏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是真的吗?

文帝刘恒娶妻3人,孝文皇后窦氏、慎夫人、尹妃。

景帝刘启娶妻3人,孝景皇后薄氏、孝景皇后王娡、栗姬。

武帝刘彻娶妻6人,孝武皇后陈娇、思皇后卫子夫、尹婕妤、李夫人、王夫人、鉤弋夫人赵氏。

宣帝刘询娶妻3人,恭哀皇后许平君、孝宣皇后霍成君、王婕妤。

元帝刘奭娶妻3人,孝元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傅氏、中山太后冯媛。

成帝刘骜娶妻4人,孝成皇后许氏、孝成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班婕妤。

剩余5位皇帝据正史记载是一夫一妻,惠帝刘盈、少帝刘弘、昭帝刘弗陵、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东汉光武帝刘秀娶妻2人,光武皇后郭圣通、光烈皇后阴丽华。

东汉明帝刘庄娶妻2人,明德皇后马氏、贾贵人;章帝。

东汉和帝刘肇娶妻2人,孝和皇后阴氏、和嘉皇后邓绥。

东汉安帝刘祜娶妻2人,安思皇后阎姬、恭愍皇后李氏。

东汉顺帝刘保娶妻2人,顺烈皇后梁纳、虞贵人。

东汉恒帝娶妻4人,懿献皇后梁女莹、孝恒皇后邓猛女、恒思皇后窦妙、采女田圣。

东汉灵帝刘宏娶妻3人,孝灵皇后宋氏、灵思皇后何氏、灵怀皇后王氏。

东汉献帝刘协娶妻5人,孝献皇后伏寿、献穆皇后曹节、贵人董氏、夫人曹宪、夫人曹华。

三国政权时期:

魏文帝曹丕娶妻2人,文昭皇后甄洛、文德皇后郭女王。

明帝曹睿娶妻3人,明悼皇后毛氏、明元皇后郭氏、虞夫人。

三任帝曹芳娶妻3人,甄皇后、张皇后、王皇后。

四任帝曹髦、五任帝曹免,均为一夫一妻。

蜀昭烈帝刘备娶妻3人,昭烈皇后甘氏、穆皇后吴苋、孙夫人。

后主刘禅娶妻3人,敬哀皇后张氏、皇后张氏、昭仪李氏。

东吴大帝孙权娶妻7人,夫人谢氏、夫人徐氏、皇后潘氏、皇后朱氏、大懿皇后王氏、敬怀皇后王氏、夫人袁氏。

末帝孙皓娶妻3人,皇后滕氏、美人张氏、左夫人张氏。

二任帝孙亮和景帝孙休均为一夫一妻。

两晋政权时期:

西晋、东晋共有15位皇帝,武帝司马炎娶妻6人。惠帝司马衷娶妻3人。元帝司马睿娶妻3人。成帝司马衍娶妻2人。简文帝司马昱娶妻2人。孝武帝司马曜娶妻3人。

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邯、明帝司马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司马奕、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均为一夫一妻。

五胡十六国时期:

成汉帝国有皇帝3人,武帝李雄和末帝李势为一夫一妻,昭文帝李寿有妻2人。

前赵帝国共有4位皇帝,文帝刘渊娶妻3人、昭武帝刘聪娶妻14人,末帝刘曜娶妻4人。隐帝刘粲为一夫一妻。

后赵帝国共有4位皇帝,明帝石勒娶妻2人,武帝石虎娶妻5人。最后两任皇帝石世、石遵均为一夫一妻。

冉魏帝国两任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前秦帝国宣昭帝苻坚娶妻3人、高帝苻登娶妻2人,剩余四位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后秦帝国共有2位皇帝,武昭帝姚苌娶妻2人,文恒帝姚兴娶妻2人。

前燕帝国共有3位皇帝,文明帝慕容皝娶妻2人,景昭帝慕容俊娶妻2人,剩余一位为一夫一妻。

后燕帝国共有4位皇帝,武成帝慕容垂娶妻3人,惠愍帝慕容宝娶妻2人,昭文帝慕容熙娶妻2人,二任帝慕容盛是一夫一妻。

南燕帝国共有2位皇帝,一任帝慕容德娶妻一人。二任帝慕容超娶妻2人。

北燕帝国共有3位皇帝,文成帝冯跋、昭成帝冯弘;各娶妻2人。惠懿帝高云是一夫一妻。

后凉帝国共有4位皇帝,武帝吕光娶妻二人,剩余三任帝均为一夫一妻。

大夏帝国二任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南北朝时期:

南朝:刘宋帝国共有9位皇帝,武帝刘裕娶妻3人、文帝刘义隆娶妻4人、孝武帝刘骏娶妻2人、明帝刘或娶妻3人。剩余五位君王均为一夫一妻。

南齐:共有7位皇帝,六任帝萧宝卷娶两个妻子以外,剩余均为一夫一妻。

萧梁帝国:共有5位皇帝,武帝萧衍娶妻3人、元帝萧绎娶妻2人,剩余均为一夫一妻。

陈帝国:共有5位皇帝,一任帝陈霸先娶妻2人,五任帝陈叔宝娶妻3人,剩余均为一夫一妻。

北朝北魏:共有18位皇帝,含东魏和西魏政权,道武帝拓跋珪娶妻3人,明元帝拓跋嗣娶妻2人,太武帝拓跋焘娶妻3人,文成帝拓跋浚娶妻2人,孝文帝元宏娶妻4人,宣武帝娶妻3人,文帝元宝矩娶妻2人,剩余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北齐时期:共有8位皇帝,文宣帝高洋娶妻3人,武成帝高湛娶妻2人,后主高纬娶妻4人,剩余皇帝为一夫一妻。

北周政权时期:

北周时期:共有5位皇帝,武帝宇文邕娶妻2人、宣帝宇文赟娶妻5人,剩余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隋朝政权时期:共有5位皇帝,文帝杨坚娶妻3人,炀帝杨广娶妻2人以外,剩余3位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唐朝政权时期:

唐朝时期:共有21位皇帝,太宗李世民娶妻2人。高宗李治娶妻3人。中宗李显娶妻3人。睿宗李旦娶妻2人。玄宗李隆基娶妻5人。肃宗李亨娶妻2人。代宗李豫娶妻2人。德宗李适娶妻2人。宪宗李纯娶妻2人。穆宗李恒娶妻3人。懿宗李漼娶妻3人。昭宗李晔娶妻3人。剩余几位皇帝均是一夫一妻。

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政权共有3位皇帝,太祖朱温娶妻3人、末帝朱友贞娶妻2人,二任帝朱友珪一夫一妻。

后唐政权共有4位皇帝,庄宗李存勖娶妻4人,明宗李嗣源娶妻4人,愍帝李从厚、末帝李从柯均为一夫一妻。

后晋政权共有3位皇帝,高祖石敬塘一夫一妻,出帝石重贵娶妻2人。

后汉政权共有2位皇帝,高祖刘知远一夫一妻,隐帝刘承祐娶妻2人。

后周政权共有3位皇帝,太祖郭威娶妻4人,世宗郭荣娶妻3人,恭帝柴宗则为一夫一妻。

前蜀帝国共有2位皇帝,高祖王建一夫四妻,后主王衍一夫三妻。

南汉帝国共有4位皇帝,除四任帝刘继只一夫二妻以外,剩余均为一夫一妻。

闽帝国共有4位皇帝,一夫多妻者3人,惠宗王延钧一夫二妻。康宗王继鹏一夫二妻。景宗王延曦一夫二妻。四任帝王延政为一夫一妻。

后蜀帝国共有2位皇帝,高祖孟知祥一夫二妻。二任帝孟仁赞一夫一妻。

南唐帝国共有3位皇帝,烈祖李升一夫二妻。后主李煜一夫二妻。元宗李璟一夫一妻。

北宋、南宋政权时期:

北宋王朝时期:共有9位皇帝,太祖赵匡胤一夫三妻。太宗赵光义一夫四妻。真宗赵恒一夫六妻。仁宗赵受益一夫八妻。神宗赵顼一夫五妻。哲宗赵煦一夫二妻。徵宗赵佶一夫八妻。而英宗赵曙、钦宗赵桓均为一夫一妻。

南宋王朝时期:共有9位皇帝,高宗赵构娶妻7人。孝宗赵伯琮娶妻5人。光宗赵惇娶妻2人。宁宗赵扩娶妻3人。理宗赵贵诚娶妻3人。度宗赵孟启娶妻4人。剩余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契丹【辽国】金国、元朝、明朝、清朝

辽国政权时期:共有10位皇帝,世宗耶律兀欲娶妻2人、圣宗耶律隆诸娶妻2人、道宗耶律洪基娶妻3人、兴宗耶律宗真娶妻2人、天祚帝耶律延禧娶妻4人,剩余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金朝政权时期共有9位皇帝,太祖阿骨打娶妻5人、熙宗完颜亶娶妻2人、四任帝完颜亮娶妻20人、世宗完颜雍娶妻3人、章宗完颜璟娶妻4人、宣宗完颜珣娶妻3人,剩余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元朝政权时期:共有14位皇帝,太祖铁木真娶妻44人、太宗窝阔台娶妻6人、宪宗蒙哥娶妻5人、世祖忽必烈娶妻8人、成宗铁木儿娶妻3人、武宗海山娶妻6人、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娶妻2人、英宗硕德八刺娶妻3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娶妻11人、明宗和世娶妻6人、顺帝脱怀铁木儿娶妻3人,剩余皇帝均为一夫一妻。

明朝政权时期:共有17位皇帝,太祖朱元璋娶妻4位、成祖朱棣娶妻3位、仁宗朱高炽娶妻3位、宣宗朱瞻基娶妻15位、英宗朱祁镇娶妻2位、景宗朱祁钰娶妻2位、宪宗朱见深娶妻6位、世宗娶妻6位、穆宗朱载厚娶妻3位、神宗朱翊钧娶妻5位、光宗朱常洛娶妻6位、熹宗朱由校娶妻4位、思宗朱由检娶妻3位,剩余诸帝均为一夫一妻。

清朝政权时期:共有12位皇帝,太祖努尔哈赤娶妻12人、太宗皇太极娶妻14人、世祖福临娶妻18人、圣祖玄烨娶妻32人、世宗胤祯娶妻7人、高宗弘历娶妻19人、仁宗颙琰娶妻11人、道光皇帝娶妻16人、咸丰皇帝娶妻9人。同治皇帝娶妻5人、光绪载湉娶妻3人、宣统溥仪娶妻5人。

为什么俄罗斯面积这么大?

因为俄罗斯不是在扩张,就是在扩张的路上。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在经历了一系列野蛮的扩张后,拥有了超过1707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数千年的世界历史上,但凡大国崛起,必定有领土猛烈扩张的过程,但经过数千年的剧烈洗牌,很多曾经的世界大国烟消云散,例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而俄罗斯却能够在克里米亚大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败以及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挫折后,仍然保留了巨大的领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这么大?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俄罗斯到底有哪些特立独行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噬土成性”的扩张思维

自15世纪俄罗斯摆脱蒙古250多年的统治后,这个新兴的国家就开始了猛烈的领土扩张过程。

而在17世纪彼得一世继位后,俄罗斯的领土扩张迈向新台阶。

一方面,彼得一世锐意改革,全面效仿西方进行军事改革,使沙俄的实力得到巨大提升。而后沙俄与北欧强国瑞典进行了长达30年的大北方战争,并成功夺取圣彼得堡,打开了面向西欧的窗口。

另一方面,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彼得一世为俄罗斯留下了“面向四大洋”的领土扩张蓝图。此后几百年时间,俄罗斯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使领土出现成倍增长。

当然,俄罗斯能有今天的领土扩张成就,彼得一世只是制定了纲领,而真正的实施者却是其后的历代俄罗斯沙皇。

相比于其他走向海洋的西欧强国,沙俄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为保证领土扩张的成功,沙俄每一次的领土扩张过程都倾其所能,所谓“狮子扑兔,尚尽全力”,沙俄历史上的每一次扩张,都成为赌上国运的战争。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国家力量,适应了沙俄独裁统治的特点,并且能够使领土扩张的收益最大化。但是一旦遭遇失败,特别是克里米亚战争和一战的巨大挫折,沙俄就会接近崩溃,元气大伤。

2、“白捡”的西伯利亚

今天的俄罗斯,定位非常尴尬。

在亚洲国家眼里,俄罗斯是典型的西方国家,有着鲜明的欧洲特色。而在欧洲人眼中,俄罗斯又是典型的东方国家,俄罗斯人的皮囊之下,包裹着鞑靼人的灵魂。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俄罗斯在历史上深受蒙古统治250多年,有了鲜明的蒙古化特征。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领土地跨欧亚大陆,特别是乌拉尔山以东的12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使俄罗斯几乎完全脱离了西方国家的范畴。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了西伯利亚。而西伯利亚对于俄罗斯而言,几乎等于白捡。

虽然俄罗斯不被西方国家接纳,但俄罗斯从未放弃融入西方世界的想法,而在西方国家没有主动拉自己进圈的情况下,俄罗斯选择打进西方。

不过由于俄罗斯可怜的国力,加上西欧国家强国林立,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扩张举步维艰。

但是在亚洲方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相比于开启大航海时代的西欧强国,亚洲各政权已经逐渐落后。俄罗斯的技术水平虽然比西方国家不足,但比亚洲国家有余,特别是面对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汗国,哥萨克的扩张可谓摧枯拉朽。

俄罗斯在亚洲扩张的最大障碍来自东亚的清朝,特别是17世纪至18世纪清朝和沙俄对蒙古地区的争夺,使沙俄在东线、中线和西线都遭遇了重大挫折。

不过因为此时的清朝在其他方向也有着深刻危机,所以对于北部的沙俄,清朝始终没有相对长远的宏观战略,对于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更是缺乏扩张欲望,这使得清朝虽然取得了对沙俄的战略优势,却始终未能对沙俄形成有效打击。

非但如此,在清朝处于鼎盛时期的雍正王朝,清朝还有意引进沙俄势力压制北方的喀尔喀蒙古,这使沙俄在西伯利亚方向的扩张和占有更加稳固。

而在清朝由盛转衰后,沙俄陆续侵占在东北和外西北地区,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绝大部分的占领。

3、“大俄罗斯”主义的遗殇

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面积,除了历史上不遗余力的开拓,臭名昭著的“大俄罗斯”主义也功不可没。

在俄罗斯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和同为斯拉夫兄弟的乌克兰和白罗斯组成牢固同盟,按理说这种同盟应该是平等互利的关系,但俄罗斯巨大的体量将这种同盟关系演变为其他民族对俄罗斯的依附。

比如乌克兰,除了1939年9月17日苏联瓜分波兰东部,夺回西乌克兰地区,以及1954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赠送给乌克兰外,其余时期俄罗斯对同为盟友的乌克兰也奉行一视同仁的侵略政策,使乌克兰的领土瘦了整整一圈。

而在苏联建立后,虽然列宁的设想是国家无论大小,但地位平等。而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完全背离了列宁的反“大俄罗斯”主义政策,将“大俄罗斯”主义发挥到登峰造极。

在斯大林的影响下,俄罗斯人在苏联大家庭中不仅地位最高,而且对领土扩张有优先接收的权利。比如1939年11月,苏联对芬兰发动侵略战争,在苏联全体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后,苏联夺取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地区,建立了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而在1956年7月,苏联撤销这一共和国,将其并入俄罗斯联邦。

同样问题还存在于波兰东部地区,在二战后苏联彻底占领德国的东普鲁士之后,苏联将加里宁格勒地区留给俄罗斯。

在亚洲方向,苏联煽动的唐努乌梁海建立图瓦共和国,于1944年并入俄罗斯联邦。

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存在,与斯大林紧密联系的“大俄罗斯”主义逐渐成为苏联赖以维系的基本国策,所以斯大林去世后继任的赫鲁晓夫虽然全盘否定斯大林,但对斯大林遗留下来的“大俄罗斯”主义趋之若鹜。

后继的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更是如此,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苏联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号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能分到绝大部分的苏联遗产。

所以,噬土成性的扩张本性、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加上既坑对手又坑队友的无耻吃相,使俄罗斯在成倍扩张领土后,又能够在盛极而衰后保留了大部分的领土遗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历史上真实的山阴公主是怎样的呢?

山阴公主和他弟弟乱伦,罪魁祸首就是他父亲。

有人说她“敢于向男权独尊发起挑战”,一个从小生活在权利、暴力、淫乱氤氲中的少女,哪懂得什么男权、女权,是瞎扯淡。山阴公主19年的人生历程,就是一个欣赏纵欲、体验纵欲,到淫乱致死的过程。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山阴公主叫刘楚玉,是南朝宋时期的公主,她的父亲刘骏杀兄篡位,当孝武皇帝时才24岁,恰值血气方刚年龄,贪色好淫,纵欲没底线,不管是大臣的妻女,还有血亲的媳妇姑娘,看中了就绝不放过。他经常会突然出现在太后住的显阳宫,看到给太后请安的大姑娘小媳妇哪个合心意,就强拉硬拽回自己的寝宫陪他淫乐。有时人家坚决不去,他就在太后的宫里强暴。他是皇帝,太后拿他也没办法。

他叔叔刘义宣有四个儿女,生得花容月貌、婷婷玉立、风骚迷人,一次进宫被刘骏碰上,逗起了他的欲火,顾不得什么堂姐、堂妹,一起拉上龙床,占为己有。

刘楚玉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淫乱的环境中,也不懂得什么人伦纲常,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被父亲污浊的生活熏染,认为这样才是王族应该拥有的多彩生活。

姐弟过得像夫妻

不但是山阴公主被父亲污染,她的弟弟刘子业同样没有什么人伦概念,甚至比他父亲更胜顽劣。继位当皇帝后,更是没人能管得了,他经常把姐姐刘楚玉叫到寝宫,同吃同住同淫乐,俨然是一对恩爱夫妻。

有一次,刘子业看到他的姑母新蔡公主长得出尘脱俗,很是爱恋,可新蔡公主已经嫁给将军何迈。刘子业不管这些,就宣进宫里霸占了。没办法向何将军交待,他就打死了一名宫女,送到何府说何夫人在宫中暴病而亡。何将军又不眼瞎,怎能连自己老婆都认不出来,于是造反了。

山阴公主向皇帝要面首

刘楚玉嫁给何戢时是个生理过熟的少女,父亲的遗传加上宫中淫乱生活的熏陶,让她躁动不安。于是她向皇帝弟弟提出了要求。

《宋书卷七 本纪第七 前废帝》: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在同样环境长大,刘子业一想是这个理啊,我天天美女如云还玩不够,可姐姐就一个男人怎么能满足强大的欲望。他非常理解姐姐的苦衷,马上派太监为姐姐选了三十个风流倜傥的小鲜肉,怕姐姐财力有限玩不嗨,加封刘楚玉为女王侯——会稽郡长公主,享受2000户的赋税,赠送一个20人的带剑仪仗队,另加一个鼓乐队,声色犬马周到齐备,这个弟弟真是给力啊,看来这个姐姐真没有白疼他。

三十个面首玩不够

欲海无边,刘楚玉有了三十个帅气年轻的面首,可她还是不满足。当年朝中有两大美男子,一位是她的绿帽子老公何戢,还有一位则是褚渊,娶了南郡公主。论辈份,褚渊是山阴公主的姑父,成熟稳重,才华横溢,处处显露着成熟男性的魅力。厚颜无耻的刘楚玉再次向皇帝弟弟提出要求,让褚渊陪玩十天。

刘子业知道褚渊一向品行端正,不敢强求他陪姐姐寻欢作乐,只是下诏让他去公主府。褚渊来到公主府后,刘楚玉非常上心,每日精心梳妆打扮,施展浑身解数,白天诱惑,晚上骚扰,麻妖骚的本事全用上了,可十天了,褚渊坐怀不乱。刘楚玉觉得很没面子,大骂褚渊:“你白长了一部大胡须,怎么没一点男人样呢?“褚渊不急不恼,说:“我虽然傻,但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我不敢做。”刘楚玉恼羞成怒,干脆脱了衣服硬上,褚渊厉声说:“你是公主,我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你这样逼我,我只能自杀。”褚渊是当朝重臣,刘楚玉看人家对她不屑,也只得收手。

刘楚玉肆情纵淫,比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可怜驸马何戢,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天天听着老婆的淫乐之声,不是那口气是怎么咽下去的。

19岁被赐死

荒淫无度,必遭天谴。刘氏姐弟无底线的淫乐行为引起公愤,一次刘子业让宫女们脱光衣服一起淫乐,一个宫女不从,被他乱刀凌迟。之后刘子业经常梦到这个宫女的鬼魂来找他,他有害怕了,就巫师做法。没想到,宫中掌管衣服的小官早就对他恨之入骨,趁卫兵不在身边,将刘子业的脑袋砍了下来。刘子业死时才17岁,刚当了两年皇帝。

第二天,新帝即位。清理朝政,下令赐死刘楚玉。一代风流公主香消玉殒,才19岁。

最不幸的是那三十名被迫成为“面首”的少年,山阴公主被诛杀后,他们作为公主的淫乐工具,全部为山阴公主殉葬。

刘楚玉在人世间享尽淫奢生活,不知到了阴间,这三十位面首会如何对她。

怀孕的待遇是清代后宫数一数二的优厚?

我们中华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呀,有这么几个女人真是让人不想记住都难。一个就是武则天,执政这等威严之事,也就只有她这样做过,而且还一下做了个最高位;另外一个大家也觉得熟悉,那就是慈禧了,她这个人在历史上是非常矛盾的,没有人可以说的清,但如果站在她那个时候的位置的时候,那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慈禧还是咸丰嫔妃时,怀孕的待遇是怎么样的?

咸丰五年腊月,懿嫔怀孕六个月,内务府送来“精奇”妈妈里(地位较高的保姆)10名、“灯火”“水上”妈妈里(做饭、洗衣类,地位低下)20名,由懿嫔逐一挑选各2名在二月初进宫伺候她,这些嬷嬷都是上三旗旗人之妻,在20岁至40岁之间,老实可靠。又另派姥姥2名在储秀宫上夜守喜。

除此之外,还有医疗保障的方面:

三月初九,咸丰皇帝下旨,派大夫分两班,每班3人在内廷之夜,以保母子平安。

不久后又将守喜御医增至六名,分为两班每班三名,轮流为慈禧守夜,随时准备生产的事宜咨询和帮忙。

到了二月初三,内务府为懿嫔未来的儿子准备了一套衣被,有春绸小袄27件(棉18,夹9),潞绸被18床,蓝高丽布褥10床及各种绸料布缎149件,并营造司油饰新摇车1辆。另外,还有生产备用的各种物件:大小木槽2个、木碗2个、木锨及小木刀各1把,并备一块长6尺、宽4尺的黑毡,所备物品均为处理胎盘、脐带时用。

这还不算,还专门从养心殿取来“大楞蒸刀”,挂在储秀宫后殿东次间,这是满族习俗,又把平日放在乾清宫的“易产石”移到储秀宫。

懿妃的月子坐得也很仔细,三月二十四至四月五日,御医查懿妃生产后“脉息沉滑,系产后恶露未畅,腹中稍痛”、“肠胃结燥,乳汁上蒸”、“气血不和,滞热未净”,用“回乳生化汤”和“调营化滞汤”精心调理。在饮食上,懿妃每日以粳米、碎粳米、红粳米、碎红粳米、黄老米、碎黄老米、小米、凉谷米等每样7盒5勺、芝麻四盒、鸡蛋20个,调剂供至大阿哥小满月为止。

慈禧怀孕的待遇为什么是清代后宫数一数二的优厚?

清朝前期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能生,康熙有35位龙子、20位龙女,把这些孩子拢一堆儿,模样接近,名字都要快叫不上来。想想现在的年轻父母,生一个都累得团团转,工作、生活忙个不可开交,看看人家康熙,生了一个大班当了班主任,还得管理整个国家,说累那是真的,说照料孩子却是假的,忙不过来不是。

从嘉庆开始,生的龙子数量降低至个位数,再也不复往日荣光,嘉庆5个,道光9个,咸丰,就俩。这还算不错了,再往后的同治、光绪、宣统,压根就忘记了生殖功能四个字怎么写。

咸丰生的这两位皇子,老大就是同治,正是慈禧(当时已被册封为嫔)生的,算是咸丰的独苗,因为另外一个小老二出生当天就翘了,连名字都没有来的取。

母因子贵,兰贵人(当时已经册封为嫔)怀孕之时,咸丰已经有了一个龙女,正是他宠爱的丽妃所生,但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咸丰举目四望,长子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关键的时刻,兰贵人怀孕了,好家伙,整个清宫都轰动了,未来大清的江山,很有可能扛在这方腹内的这坨小东西身上,能不在意吗?

咸丰多达18个嫔妃,为何最终只有慈禧给他生了载淳孩子?

有个心狠手辣的慈禧,除了自己的孩子谁的孩子能顺利怀上并且生下?后宫争斗就是这样。慈禧生了一个儿子以后为了防止其他嫔妃生下咸丰的第二个儿子可是用了很多的手段,还在妃子的饭菜里面放药。可见也是一个狠心的女人。为了自己的未来可以不择手段。

很多人认为咸丰有那么多嫔妃,孩子却只有慈禧生的,是他太好色,身子亏空很厉害,导致没办法生育。也有人说咸丰运气不好,找的妃子都是不孕不育。这都是些无稽之谈。他是一个国家的皇帝,那么多御医伺候着,怎么可能让他的身子亏空。就算有也早就进补好了。

那么问题就出在了后宫争斗里面了。很多宫斗剧的桥段,不得不说咸丰也是一个怕老婆的主。察觉到有问题没有证据也不敢和慈禧挑破。只能自己郁闷了。就连玫贵人生了一个孩子,也被她买通宫女弄死了,一个小婴儿有什么错,就这么被扼杀。慈禧真是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啊。

结语

都说男人凶猛心狠,有些女人狠起来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幸好她有自己的亲生孩子,要不然其他嫔妃生一个孩子她害死一个,到头来咸丰恐怕要绝后了,这对一个拥有十八个嫔妃的皇帝来说就是耻辱啊。

慈禧害死了咸丰好多个皇子,身上也是罪孽深重,导致她的儿子最后也病死了,这难道就是报应。她做了错事夺人性命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在做天在看。

那其他的儿子们是怎么安排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历经数十年的与各地义军的争斗,最终笑到了最后,朱元璋于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此时登基不足数月的朱元璋就决定了一件影响大明后世存亡的事件,他说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件事就是效仿商周分封诸侯,当然明朝的诸侯叫藩王,而且也有别于商周的诸侯王。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就是说明朝的藩王虽有封地和亲王的爵位,但是其封地的所有权还是皇帝的,而虽有亲王的爵位但却管不了封地的百姓,同时虽有俸禄但却不参与朝政。但是不管如何明朝前期的藩王实力却也是极大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臣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允炆登基的时候,他才会急着去削藩,在那个时候再不削藩,那些藩王的权力足以影响到皇帝本身。不过最终朱允炆还是失败了,他也成为第一个被地方的藩王兵变打下皇位的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从这点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地方藩王的权势是多么的强大。

不过当曾经的燕王朱棣登基后,他也发觉藩王对于皇权的影响。所以他虽未再削藩,却对藩王做出了种种的限制,最终形成了“藩禁”,自朱棣后诸如藩王不得军队,亦不得干预朝政、所有宗室均不得入朝为官,亦不得从事工商业、两藩王之间非经奏准不得见面、宗室非诏不得踏出封地半步,亦不得私自还京,甚至到后期藩王跟谁结婚都得由皇帝决定。可以说自朱棣之后的藩王虽地位还在,但实际上就是一头头被圈养的猪,他们不能干任何事情就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混吃等死。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在解答明朝藩王对于明朝的危害的啦。而是来回答题主所问的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其他的儿子是怎么安排的。

首先明朝皇帝的儿子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只要是皇子一律封亲王,岁禄万石。后亲王的嫡长子到十岁就会被封为王世子,视为一品,同时如果后有嫡长孙出生则会被立为王世孙,同样视为一品,之后亲王去世则嫡长子继亲王位,若亲王还没去世嫡长子去世,则之后有嫡长孙继亲王位。

亲王除了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后郡王嫡长子封郡王世子,嫡长孙则封郡王世孙,都视为二品。其继承同亲王一样,若郡王死嫡长子继承郡王,若郡王在嫡长子死,后郡王死则嫡长孙继承郡王。

郡王除了郡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将军,岁禄千石。镇国将军之下的爵位嫡长子和嫡长孙皆不予封号。镇国将军死则长子继承,若长子死则有长孙继承。

镇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辅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皆封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奉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奉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镇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

镇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辅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之后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余诸子皆为奉国中尉,永不再降,皆可世袭罔替。

当然不管明朝宗室的爵位如何的降,他们的生活可比那些明朝官员和百姓好的多了,虽然自由被限制,但是好歹是吃穿无忧。而且很对人都知道明朝之所以会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到后期太过于庞大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藩王什么都不能干,连出门都不允许,这样的话这些藩王没事就只能在家拼命造娃,久而久之明朝的宗室就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明朝对于宗室都会分爵位,并给予俸禄,而且他们又不干活只能等待百姓的供养,并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在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宗室占据着,你说百姓能不造反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