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普利塞(血压到底看高压还是看低压)
林普利塞,血压到底看高压还是看低压?
高血压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如果血压控制不佳,那么很容易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大家都知道血压值分了高压和低压两个数值,那么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哪一个数值更重要呢?今天刘医生和大家聊一聊。
一般来说,大家所说的高压指的是血管的收缩压,它是咱们人体心脏在收缩的时候,从心室里面泵入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这个时候的压力一般是处于峰值,所以也称之为高压。对于正常人来说,收缩压的值是在120mmhg以下,在120—139mmhg之间,往往被称之为正常高值,如果大于了140mmhg,那么就可以诊断高血压。
而大家所说的低压,其实也叫做舒张压,它是心脏在舒张的末期,血液没有泵入动脉,已经进入动脉的血液依靠血管壁的弹力和张力作用,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这个时候的压力一般处于最低值,所以也称之为低压。它的正常值通常在80mmhg以下,如果在80—89mmhg之间,则称之为正常高值,如果超过了90mmhg,那么也属于高血压了。
如果收缩压低于了90mmhg,而舒张压低于了60mmhg,那么血压就偏低了。
所以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都有正常范围,只要超过了正常范围内,就算是血压异常,绝大部分人最为常见的血压异常就是升高,也就是高血压。
二者有何区别?高压升高更危险还是低压升高更危险?首先要给大家强调,无论是高压升高还是低压升高,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肯定都是不利的,但是哪一种情况更不利于身体健康呢?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首先是低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对于这一类的高血压,一般更常见于年轻人,这类人群之所以患上高血压,往往是因为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久坐不动、压力过大、过于肥胖、长期抽烟),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被激活,进而引起低压升高。
其次是高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这一类高血压,更常见于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因为动脉管壁硬化的原因,特别是主动脉的管壁硬化,导致弹性越来越差,心脏泵入血管的血液受到的压力自然就更大,从而让收缩压变得更高。另外,很多老年人还会出现心脏在舒张的时候回缩力减弱,进而让低压越来越低。
那么究竟哪种情况更危险呢?研究数据提示:高压每增加20mmhg,那么常见并发症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分别增加31%和24%;而低压每增加10mmhg,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分别增加11%和23%。
总结起来说,如果是短时间内的血压升高,那么高压升高更加危险,但是如果是长时间的血压升高,那么高压和低压升高是同样危险的。
所以,在这里刘医生也提醒大家,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都不能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内,一旦发现血压有升高,大家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尽量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切勿置之不理,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子孙后代结局如何?
林则徐,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官至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因“虎门销烟”一事被誉为“民族英雄”,林则徐一生虽力抗西方对清朝的入侵,但对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师敌长技以制敌“,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50年11月22日,在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时,林则徐路途中突发重病,病逝于潮州普宁行馆,享年65岁。
林则徐一生一共育有三位子嗣,分别是大儿子林汝舟、二儿子林聪彝、三儿子林拱枢。
林汝舟。1814年出生,是林则徐的长子。1838年考中戊戌科进士,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六名,后被选为庶吉士,毕业后授翰林院编修。1850年,林则徐去世后,他被授予侍讲衔,之后再无升迁记录。1861年因病逝世,享年47岁。
林聪彝。1824年出生,林则徐次子。他是林则徐的三个儿子中最有才华的,史载其早年就有“有经世之志”。1842年,林则徐被谪戍伊犁,林聪彝和弟林拱枢随侍。1850年林则徐去世,林聪彝扶柩回福州,后三年守制期满,1853年,林聪彝受其父荫庇得授郡庠生,赏举人、补内阁中书。
随后不久,因得到两江总督怡良赏识,得以在两江办理团练兼赈抚事宜,而后因功晋升员外郎。1862年,在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推荐下,被同治特授为浙江衢州知府,并兼任闽浙总粮台提调官。不久,因治理地方颇有成效,被升为道台,署浙江按察使。
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太平军攻占福建漳州,臬司道府要员相继被杀,清廷震动,同治大怒。于是不久,左宗棠急调清兵入闽作战,林聪彝献策由海路进兵,被左宗棠采纳,随后清廷援军得以大批入闽,次年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不得已只得退出漳州。
经此一战,左宗棠越发的重视林聪彝。1868年,林聪彝署杭嘉湖道,督修海塘,之后在任五年,林聪彝治海颇有成效,因功被加封品衔。1872年,因在任治海过于劳累,因劳成疾,遂暂时退出官场,回福州休养。
1877年,浙江巡抚梅启照请林聪彝再出,时正值福州连年发生大水灾,因早年林聪彝治理海塘颇有成效,遂他被梅启照委任在福州负责治水。此后,林聪彝不辞辛劳,日夜奔走于福州江岸河边,终因积劳成疾,旧病复发,于1878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55岁。
林拱枢。1827年出生,林则徐第三子。1853年他受其父荫庇,由吏部引荐,被清廷赏举人衔,补内阁中书。不久,升任刑部坐办、主事、员外郎,后又迁湖广司郎中。
之后林拱枢就一直在刑部坐堂十余年。十余年后,升江南道监察御史,调任广西道,之后就一直在都察院为官,历任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
1875年,林拱枢在京察中被评为一等,遂被清廷赏戴花翎,简放山西汾州府知府。1880年,因病逝世,享年53年。
此外,林拱枢的孙子林步随是晚清最后一批翰林,曾孙凌青是新中国外交元老,曾任驻委内瑞拉大使、驻联合国代表等职,并先后四次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
可以说林则徐的三个儿子结局都不错,他们虽都没做啥大官,但个个也算光明磊落,没有什么贪赃枉法的记载,个个也都是算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如二儿子林聪彝最后就是为了治理福州水患,最终导致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
总得说林则徐的家教还算是成功的。
重度心衰病人怎么治疗?
心衰就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心脏功能出现问题,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题主的描述并不全面,要知道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一种表现症状,而治疗更是需要针对病因进行考虑。
大部分心衰病人,都是采用药物治疗,通过强心类药物增强心脏功能;心衰的病人血管往往处于收缩状态,这样会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心脏耗氧量,这个时候急需要使用扩血管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但这些往往都是治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缓解病情,所以病情反反复复,只会越来越严重。
但在我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神经在心衰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心脏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共同支配,而通过对神经调控,完全可以使心脏恢复!
这是我前段时间治疗的一个患者,不知道你们能看明白不,可以说是重度心衰,甚至严重一点说,已经跟死人没区别了,但是通过神经调控,得以治愈!
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被攻克,请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心梗病人日常生活应当注意哪些?
以前回答过冠心病人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那些也是心梗病人要注意的。但是心梗病人更需要注意的是心功能问题,心功能保护的问题。
发生过还是没发生过心梗,对于心功能而言,还是不一样的。
无须讳言,发生了心肌梗死,就或多或少地损失了心肌,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功能。随着心肌修复中出现的问题,心功能的损害会比未发生过心梗的冠心病患者更为严重。心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心梗的部位、面积、是不是全层(透壁)梗死有关,也与后期的康复治疗有关。
以前说过,心肌梗死是心肌由于缺血发生了坏死,而坏死的心肌不能再生,因此,心肌坏死部位形成的是瘢痕。瘢痕组织是没有正常心肌的功能的,不能收缩,也不会传导心电,心脏的收缩能力会受到影响,心功能会减弱;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会出现传导阻滞;瘢痕的心肌还会出现异位的电活动,会引发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如果影响到牵拉瓣膜的心肌,还会引起瓣膜关闭不全;不仅如此,瘢痕的心室壁会扩大,形成“室壁瘤”,这样心脏的结构异常,心脏收缩时室壁瘤会膨出(鼓到外面去),进一步降低心功能;室壁瘤内会长血栓,血栓脱落会栓塞其他部位的血管如脑血管。这些,都是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心梗病人在日后生活中需要注意、加以防范的。
所以,心梗患者在长期的药物治疗中,除了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之外,有两大类药物是要注意服用的,对保护心功能和预防猝死有好处。这两大类药物就是 “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和“普利”类或“沙坦”类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以防心绞痛、抗心律失常、保护心功能,很重要的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普利”类或“沙坦”类的药物,可以减少心脏瘢痕的产生,抑制心脏的肥厚、扩大,保护心脏功能,包括收缩功能和电活动的功能。由于这两大类药都有降低血压作用,而心肌梗死后患者往往由于心功能减低而血压偏低,即使早先高血压的患者,也可能在心梗后血压正常了、甚至偏低了,因此有时初始用药困难。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终达到需要的剂量。
那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饮食、戒烟限酒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说说运动。
心梗以后不是不能运动了,相反,适度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康复。但是,心梗急性期的活动一定要慎重,要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心梗恢复期的活动也是要经过评估的,活动可以早期开始,但运动锻炼一般在4周以后。
如果在恢复期没有心绞痛发作或者心电图缺血改变、也没有复杂心律失常发作,或者说放了支架后血管再通良好,做了心脏超声心功能正常,或者做了运动试验心功能储备达到一定的程度,化验血肌钙蛋白也是正常,这样的病人属于低危,是可以开始活动锻炼的。
锻炼时的活动也是要循序渐进的,先热身5~10分钟,再开始活动,主要是有氧活动,比如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以少做些阻抗或柔韧性运动,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周3~5次。活动时以增加心率20~30次/分、病人感觉不大费力为宜。
还有,心梗患者可以在心梗4周之后根据上述低危的标准开始性生活。
无论如何,不要因活动引发心绞痛发作。如果活动中有心绞痛发作,就要立即停止。
如果恢复期还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或者心功能很差,或者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没有控制,或者高血压没控制好(静息血压>160/100mmHg),就不适宜运动。
对于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一定要根据医嘱或在监护下进行活动。
其他当然还要注意避免生活中诱发心脏病发作的因素,比如过劳、受凉、吸烟、饱餐、情绪激动、便秘、腹泻、感染等等、等等,保持均衡饮食、保持生活规律、保持平和心态都很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谢谢邀请!!
心肌缺血是由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数据显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题主彩超显示有心肌缺血,那么就是有了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我想您问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想说除了常规用药外,有什么辅助治疗方式可以缓解症状的?我查了医学数据库,有一些相对简便易行的、非药物治疗的法子您可以尝试下。
穴位按摩法劳宫穴贴血海:端坐于凳,两腿自然分开,将两侧劳宫穴(在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两手掌心处)轻轻按在两髌骨(即膝盖)内侧上缘上2寸的血海穴,鼻尖对肚脐。再两眼微闭,内视肚脐,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坚持 20 分钟左右。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治疗心痛的主穴;血海属足太阳脾经,乃血之海,百川皆归之处,治血症之要穴。两者相合,再配合冥想、内视,内外合一,可使气血平衡。平时早晚练此功法,可缓解不适之感。
压内关: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前臂内侧的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二指处,两筋之间),先向下按,再做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进行。
按揉少府、足三里:患者坐于床沿或靠椅上,两腿自然下垂,然后用力按揉两侧少府穴(在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小指端与无名指端指尖之间)、两侧足三里穴(膝盖下四指胫骨外侧)共按揉10分钟左右。
摩胸拍心以右手掌紧贴左胸部(不宜隔衣),由上向下按摩5分钟。然后再用右手掌或半握拳轻轻拍打心前区2~3分钟。
佩戴香囊疗法将有治疗作用的中药通过粉碎加工,做成囊佩戴,通过气味吸收入人体,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香囊中的中药成分可以包括: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红花、檀香、降香、天竺黄、藿香、苍术、艾叶、薰衣草、山萘等。先洁净处理杂质,含水量稍多的进行烘干,精细粉碎,大于1000目,均匀混合,装入透气袋内,用透气布包进行包装做成香囊。白天将香囊佩戴在胸前,以能闻到气味而不刺激为宜,佩戴香囊时间不少于12小时。夜晚可将香囊置于枕边,每日更换,4周一疗程。
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心肌缺血、冠心病等不仅属于身体疾病、也属于心理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产生和康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精神过度紧张、易激动、发怒,不仅是心绞痛的诱因,也会使病情恶化。应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消除焦虑、紧张、恐惧、易怒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合理饮食不合理饮食是心肌缺血的诱因之一。长期进食三高食物(高盐、高胆固醇、高热量)人群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进清淡饮食,减少盐、油脂的摄入,改变饮食习惯,以少食多餐为宜,鼓励食用粗纤维食物。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烦请亲们点个赞加个关注哈!!!
参考文献
[1]梁兆松.冠心病发作的救急与缓解[J].农家顾问,2007(04):58.
[2]范文静,李明波,董翠霞,张颖,张舒,周长华,宋淑平.佩戴香囊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5):393-395.
阿司匹林能不能和降压药一起服用?
上午查房,23床患者问:王医生,这阿司匹林和降压药能一起吃吗?
我说:当然能,要不干嘛一起发?但是必须看看血压,血压不能太高,血压太高了吃阿司匹林会导致脑出血风险增加。
高血压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很多朋友会遇到在服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同时又在服用降压药,那么问题来了阿司匹林和降压药需要什么时间服用?能不能一起服用?
阿司匹林什么时间吃?
1、阿司匹林分为肠溶片和普通片,肠溶阿司匹林空腹服用,阿司匹林平片餐后服用;
2、早晨还是晚上?
观点一:一般认为早上 6 :00~10 :00,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这段时间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阿司匹林在体内起效时间较快,因此,为达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而且肠溶片直接到达肠道,饭后服用可能延迟到达肠道时间而损伤消化道,所以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早晨空腹服用。
观点二:由于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流减慢,血小板易于聚集,所以晚间服药可能会起到更好的疗效。 但仍建议晚餐前或睡前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空腹吃,利于胃部排空,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伤。
简单说:阿司匹林早晨、晚上服用都可以,但记住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空腹服用。
降压药什么时间服用?
1、降压药分为长效、中效、短效;我们现在建议大家选择长效降压药,一方面服用简单,一方面血压平稳。
2、早晨还是晚上?
对于绝大多数人,都建议早上起来就服用降压药,一方面适应大部分人的生理,另一方面养成习惯,避免忘记服药,再就是因为高血压的年轻化,早起服用降压药保证一天血压平稳。
正常人24小时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即上午6~10时上升,午后2~3时下降,4~6时又上升,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这样描记形成的昼夜血压波动曲线状如长勺,我们形象的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所以,如果您刚开始服用降压药,最好早晨服用,如果您现在的血压不理想,需要调整用药,那么也建议早晨服用。
如果属于难治性高血压,最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并带一个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的波动,然后调整用药,有的人可能需要晚上服用降压药,甚至很一部分难治性高血压都需要每天两次用药。
阿司匹林和降压药能不能一起吃?
在医院,我们的患者都是早起把阿司匹林和降压药一起服用的,根据上述服药规律,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降压药都可以,也都建议早晨服用。所以大家可以早起服用阿司匹林加降压药。
哪些情况要阿司匹林和降压药一起吃呢?
1、冠心病或脑梗死+高血压
当患者有高血压又合并了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搭桥术、脑梗死等等情况,那肯不但要长期降压,而且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2、冠心病+心衰
有冠心病自然需要吃阿司匹林,虽然没有高血压,但同时合并了心衰;心衰的治疗最基础的就是:倍他乐克+沙坦或普利+螺内酯,这个金三角虽然是治疗心衰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是降压药,所以当冠心病已经出现心衰,只要血压不低,就应该服用这些所谓的降压药,当然也是治疗心衰的正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能降低死亡率。所以,冠心病+心衰,也会出现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降压药。
3、冠心病+心率快
冠心病血压服用阿司匹林,虽然没有高血压,但如果心率偏快,尤其发作心绞痛的人,需要服用美托洛尔或地尔硫卓等降压药把心率降到60次左右,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美托洛尔或地尔留卓不但能降心率,还能降血压,所以当冠心病+心率快,就会出现阿司匹林+降压药。
4、心肌梗死
无论是急性心肌梗死还是陈旧性心肌梗死,肯定必须服用阿司匹林,这时候如果血压不低,也得服用沙坦或普利或洛尔;因为沙坦或普利能防止心脏扩大,预防心衰;只要美托洛尔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心肌梗死的时候就会出现阿司匹林+降压药。
再次强调:
血压不宜过高,如果属于3级高血压,比如高于180/120,这时候服用阿司匹林有出血危险,所以先把血压降到安全水平再吃阿司匹林。
总之,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遇到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降压药;这两种药能同时服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早晨同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