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潘多拉觉醒,有哪些电影里面风景特别优美?

2024-07-09 09:49:58 92阅读

cf潘多拉觉醒,有哪些电影里面风景特别优美?

1.《布达佩斯大饭店》

流光溢彩并且精致对称的画面,如坐过山车般呼啸生风的节奏,夸张的肢体语言竟然有向“摩登时代”致敬的意味。看这样的电影就像做梦,就像面对五颜六色、充满奇思幻想的糖果。也许只有韦斯·安德森才能把一个混合谋杀、越狱、械斗的故事拍得那么喜感。

cf潘多拉觉醒,有哪些电影里面风景特别优美?

2. 《午夜巴塞罗那》

因为这部电影,我爱上了巴塞罗那。从此巴塞罗那在我心中就一直是充满着阳光、音乐和美好的地方。看到一句影评“有漂亮妞,有西班牙还有好听的小歌,就足够让人愉快了”。这是一部如果你不愿意深想就是体验感很好,而要去钻研却又非常精巧的电影。

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意大利北部的山区真的太美了,幽静闲适的小镇,十七岁的夏天,有一些美好和遗憾都会来临。全片浓浓的胶片感,两个俊美的少年,细腻、唯美、慵懒,静静地看完,这个电影都带着浮生若梦的气息。

4.《一天》

很美丽的爱情故事,男女主都美得心尖颤,。岁月是滂沱的泥沙俱下,每个人都太想要个己愉快生活下去的理由。我想你,就像想起年轻时光荣梦想。得与失在这滂沱里终将流失泥泞。

5.《怦然心动》

画面美, 寓意也美。Flipped, 怦然心动, 喜欢这个翻译的片名,就像第一次看到那棵树上的美景,就像第一次看到你闪亮的眼睛那一瞬,就莫名心动了。有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

6.《坠入》

豆瓣短评“每一帧都很奢侈”。导演花了三年去18个国家拍摄,有些地点出现的时长不过零点几秒,一闪而过美得奢侈、恢弘、大气磅礴,特别展现了印度这个国家的美丽和神秘。整部电影从令人惊叹的构图和完美的画面,都像一幅大胆前卫的超现实主义画作。

7.《巴黎我爱你》

20名导演,50名知名影星,18个故事,20个街区。周末的夜晚,我在大师与影星的带引下,游历了浪漫之都法国巴黎。其实一个故事,只要几分钟,便可以讲得婉转动人。故事结尾处将几个画面串在一起,故事的主角很多是朋友或者可以互相看见。城市很大,也很小。

8.《罗曼蒂克消亡史》

一出史诗量级的,无主角又个个是主角的精彩群戏构成上海一个时代的面貌。演员都很棒,配乐也精彩。

9. 《海街日记》

如果你喜欢日本的生活风味,千万不能错过它。“有些电影惊心动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电影,而有些电影平平淡淡是在告诉你这是生活”

有哪些动漫作品让你看完有一种我艹的感觉?

《斩赤红之瞳》从头到尾我都是这么看的:握草,死了?握草,又死了?握草全死了?尼玛是有多虐!看漫画还算是绝望中有点希望,结局也好的多,动漫后期完全是绝望,猪脚也是跟大boss 抖s漂亮御姐同归于尽。。。

一万颗大伊万等量的核弹能否将地球炸成碎片?

一万颗大伊万等量的核弹能否将地球炸成碎片?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毕竟关于核扩散的新闻中,时不时就能听到人类能将地球毁灭好几次!但却从来没有人给出过准确数字,这个好几次到底是几次?又能将地球毁灭到什么程度?

毁灭地球需要多大威力?

毁灭一颗行星,估计只有第一秩序才有这个能力,死星摧毁行星的方式也从简单的激光模式升级到了暗能量模式,据《原力觉醒》小说版的描述,它摧毁行星的原理大致如下:

将暗能量收集到弑星者所在行星的内核,第一秩序将这些压缩的暗能量称为“第五元素”,弑星者摧毁行星程序启动后,暗能量被转换为幻能量,穿越空间到达目标行星时,幻能量能撕裂时空通过超空间跨越,也就是弑星者行星上能实时看到目标行星被毁!

到达霍斯尼亚星系后,强大的幻能量注入下直达行星内核,并且行星核中分散,阻挡引力子(Graviton)的自由流动,导致引力流瞬间释放热量引起行星爆炸,把霍斯尼亚主行星变为一颗袖珍超新星!

人类怎么毁灭地球?

当然人类并没有弑星者这种武器,也没法利用暗能量,所以只能用已经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氢弹阿里爆了地球,尽管反物质能量更大,但人类不掌握!

怎么样才算毁灭地球?一个标准是毁灭大部分生命,另一个标准是直接摧毁地球,估计后面那个要求就有点高了,我们先讨论毁灭生命的这个版本!地质史上有几次生物大灭绝的案例可以参考,不妨以最后一次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能量作为标准。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毁灭恐龙和大部分其他生物(17%的科、50%的属、75%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排第二位!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0^14吨TNT当量,合100兆吨!

假如毁灭地球呢?估计要调用下地球的引力结合能,然后将其彻底摧毁需要多少TNT!

地球的引力结合能:2.45×10^32J

如果换算成TNT当量的话,大约需要:5.86×10^22吨

全球各国的氢弹储备到底有多少?

估计准确数量可能是个谜,毕竟各国不可能将自己的核武库一清二白的公诸于众,不过就公开的资料来分析,大致也不会差得太离谱!

中国保留全球30枚氢弹的说法是真的吗?

前几年有一个说法很流行,说的是于敏构型的氢弹适合长期保存,而采用泰勒构型的美俄两国却由于无法长期保存,庞大的维护费用入不敷出而导致根本没有现役氢弹,只能在临战时候装配!但显然这个数据是错误的,首先战斗值班的氢弹就不止30枚,另外核反击命令可能在数分钟内就会下达,装配氢弹这种笑话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W88核弹

美俄到底有多少枚氢弹?

地球上的核武库90%以上都是美俄保持的,所以只要统计出美俄的核武库,全球核武库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据统计,2019年美俄核弹总量约为13897枚,美国的核弹型号主要以W88、W76、W78、W80等核弹头以及B61、B63等核炸弹为主,清一色全部是氢弹,并没有原子弹,另外俄罗斯核武库结构也类似!

但这并非巅峰时期,冷战时核弹数量最高时大约有31255枚,其中23000多枚处于战斗值班状态,而前苏联则大概保持对等,不过按毛子的性格,则可能会更多一些。各个氢弹的当量:

W88:47.5万吨

W76:10万吨

W87:30万吨

这些核弹因战术需要当量不一,一般那种超大当量的核弹并不太储备或者已经退役,比如美国当量最大的B53氢弹,当量900万吨,但在2011年已经全部退出现役并被拆除!这种情况在俄罗斯也类似,像沙皇炸弹(当量5800万吨)这种氢弹纯粹是实验性质!

那么这些氢弹,假如按50万吨的当量计算(按冷战最高数量)大约有:

31255000000吨TNT当量,约合:3.13×10^10吨

这个当量大约只有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能量的1/3300,看来距离还不是一般的远,因此这个人类的核武器能将地球毁灭好多次完全是一个谎言!距离炸散地球那就更远了!

终结者中的末日场景

一万颗大伊万呢?

不过5800亿吨当量,距离毁灭恐龙的小行星能量还差一个数量级,距离地球炸成碎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地球不会有事!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容忽视,也就是核弹爆炸后的放射性污染,这些放射性尘埃进入大气层后将会长期停留在平流层,然后被大气环流输送到全球沉降,未来影响可能会长达数百年,地表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所以那些有核国家千万不要脑袋一热就按下发射按钮哦!

最近曝光的韩国N号房事件你怎么看?

可以说,这次“N号房事件”不仅仅让韩国人感到耻辱和愤怒,更值得所有人深思:不同于校园霸凌、职场霸凌等发生在特定场景的欺凌事件,这是针对特定群体、特定性别的赤裸裸性剥削,是对所有女性包括未成年人的一次挑衅。

数字时代下,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我想,这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都需要和孩子好好谈谈的话题。

1 、一步步掉入网络陷阱

很多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这些受害者不摆脱掉经营者们的控制?那是因为经营者们会先发布拍摄色情look赚钱广告,以此为借口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紧接着便以群发给好友为由威胁对方拍摄裸照。

一旦拿到裸照,经营者的要求会更加变本加厉,继续威胁受害者拍更露骨的look、照片等等,而受害者们为了避免隐秘信息被曝光,往往不得以接受这些要求。

▲ 韩国媒体整理的6个具体步骤

由此,受害者一步步踏入了经营者们精心搭建的陷阱中。

实际上,像韩国“N号房事件”这样的事件不是个例,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得2019年的“蓝鲸(死亡游戏)事件”。

这款游戏借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英国、阿根廷等国,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间快速风靡。

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他们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几乎没有人能够活下来。

▲ 因参与蓝鲸游戏而自杀的花季少女

蓝鲸游戏的操纵手法,也是从获取参与者的私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家人信息还有照片等等开始,慢慢提高操纵的级别,要求对方一次次地完成更复杂、更危险的任务,比如有目的地诱导其自残和自杀的犯罪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最为可怕的地方,是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可能就在家长眼皮底下发生。

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给了带给我们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犯罪变得越来越隐蔽,影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其中,未成年人成为最需要保护的群体。

除了执法部门需要应对此种情况,更加明确地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引导孩子们科学地使用互联网,远离网络陷阱。

2、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建立边界意识

首先是提高孩子们对社交媒体的应用能力。我注意到,在这次韩国“N号房事件”中,犯罪者大多是通过推特来选择出受害者的。

实际上,我并不赞成未成年人过早拥有自己的社交帐号,除非是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对孩子做到了充足的教育,因为社交媒体会放大人对于存在感的渴望,就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前不久,同样是韩国,有未成年人将妈妈甚至是姐姐的暴露照片发到网络上,背后所隐藏的驱动心理无外乎是想得到大家的追捧甚至是赞美。

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自身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在短look方法上,有很多儿童的相关look,也许家长发上去仅仅是为了博取一些点赞或者评论,而这背后却是未成年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有位老师向我愤怒地抱怨,一位妈妈为了表现孩子日常生活的顽皮、喜欢玩水,竟然将三岁女孩在浴室里的正面裸照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这位一直很温和的老师终于忍不住和孩子妈妈在朋友圈吵了起来。

对这位妈妈而言,发出照片是如此简单的事,只需要动动手指,却没有想到这样传播出去的信息意味着什么。

在法国就有法律规定,父母若未经子女同意,擅自公开他们的私人生活,即属违法,最高可罚款4.5万欧元(约合32万元人民币)及监禁1年;若小孩成年后因此控告父母,父母更可能还要支付巨额赔偿。

子女并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只有家长尊重孩子的生活边界,孩子才能懂得保护自己的信息边界。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做好表率,另一方面也要非常认真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的个人信息包括你们的名字,学校,还有父母名字,包括你们的照片,都是非常非常私人的信息,绝对不能在网上随意向他人透露!”

值得注意到的是,“N号房”25岁的主犯赵某,借用了自己信息通信专业优等生的技术背景,侵入了受害人的相关帐号,获取到其相关联系人的信息,进而达到威胁受害人的目的。

似乎在网络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脆弱得不堪一击。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呢?

2017年德国联邦网络监管局宣布,禁止销售儿童手表,另外要求家长们现在就把儿童手表销毁。该机构也要求德国的学校,密切注意学生是否佩戴儿童手表。

德国政府之前还封杀了另外一款具有通信功能的玩偶“我的朋友Cayla”,封杀理由和儿童手表大同小异。

当我带着孩子去往英国访学的一年,孩子第一天走进英国的公立小学,老师提醒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下孩子手腕上的电话手表,她非常耐心地解释道:“这是为了孩子们的信息不被盗用,是为了保护他们。”

这种方式或多或少有点极端,毕竟今天的孩子们是网络的原住民,网络的存在已经与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以下的小技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孩子:

肖像、名称、电话是你们非常私人的隐私,绝对不能轻易告知;

在取了包裹之后,请记得撕掉上面的在哪和电话信息;

在网上购物时,不要留太过准确的名字信息,用一个代号更好;

在公共网络登陆邮箱及社交工具之后,请记得退出前删除密码和痕迹;

网络密码不可全部用一样,可以用数字+字母组合,再根据你的方法来加以变形

3、让孩子认识“性”打破性别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事件当中,绝大部分的侵害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受害者被胁迫完成受虐look,上传至网络方法,有大量的围观者共同构成事实上的性侵。

受害者被一步步操纵的过程,都是因为内心的耻辱感与恐惧感而被控制。为什么“N号房”的主犯能够对受害者们实施精神控制?受害者在恐惧什么?

因为她们害怕亲近的人知道,害怕祼照被人看到,那是一种来自于“性”的羞耻感,促使她们一步步掉入陷阱,一步步成为了受害者。可以说,缺乏支持系统,也会让一个人变得孤立无助,无法反抗。

在“N号房事件”中,是对性的扭曲认识,构成了26万的围观者的犯罪驱动力。

当一个群体对于“性”抱着极大的好奇,却又因为文化因素不能够正当地去表现对性的感受,这种“耻感”让它反而变成了一种集体意识当中汹涌澎湃的力量,且极有可能转化为这次事件当中群体性的犯罪行为。

因此,让孩子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也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和孩子们是否能够良好沟通,不在于沟通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沟通的深度。比如孩子是否愿意主动与你谈起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比如“性”。

毕竟,现在的未成年人有太多的机会被暴露在敏感信息当中,如果这些错误信息误导了孩子,很可能会造成类似“N号房事件”的后果。

“性”教育并不是仅仅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与构造,也不是让他们去认识性行为,而是要让孩子知道,“爱”的教育先于“性”的教育。

“爱”意味着的是尊重世界的不同、不同性别、甚至是不同性取向的人士,这种尊重意味着你绝对不会去违背所爱之人的意愿,也懂得去尊重女性,也尊重男性。

在韩国的N号门事件当中,针对女性的侮辱如此丑恶,令人发指。在这背后,值得分析的是在他们传统文化中,缺乏对于女性人格的基本尊重。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是需要不同性别的共同努力,对于家长而言,能做的是更多地为孩子树立正面的影响。

1、父母是最好的示范 ,一个家庭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只有孩子们在家中目睹了男女性之间的平等相处,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子。如果一位男孩,他从小目睹着家庭当中的不平等关系,他将很难看到女性的价值。

2、“精神力量”决定人面临伤害危险的第一时间如何选择,和性别、身高、体重都无关。

精神力量的表现意味着,当自己的边界感被冒犯的第一时间,就能觉察到危险并且马上斩断接下来的危险。它表现为对自己的私人空间的保护意识,对自己隐私的尊重,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只有从小时候去培养孩子的边界感,才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帮助他们。

3、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需要打破性别偏见。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职业、分工,不同性别在未来时代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不受限制,而我们的教育也应该要打破性别成见。如女孩的教育当中,可以不必总是粉红、不必总是公主,也可以告诉她们,女孩还可以成为飞行员、科学家、工程师;而针对男孩的教育,也应该允许他们有哭泣及表达情感的权利。

比如2019年,英国最爱欢迎的绘本之一是《反叛女孩:100个女孩的故事》,这其中选择的女性传记,无论弗里达还是居里夫人,都是勇敢成为自己,勇敢做自己的代表。

也许面对这样的危机四伏的世界,家长们更加会战战兢兢。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陪着孩子直面恐惧,学会尊重生命,要建立起自己的边界意识,也要看到他人的价值。

愿所有的孩子,都怀着勇气,向着未来进一步虚拟化的世界大步走去。

纵然还有未知的风险,愿无论男孩女孩,他们都有智慧与头脑,做自己的骑士,勇敢地成为自己。

未来人类文明是什么样的?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说两句大家参考。

未来人类文明是什么样的?这是个现在还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先贤们对未来和未来的文明做过预言和设想,也诞生的像共产主义这样重要的思想成果。但历史也告诉我们,预言未来的人类文明具体是设么样的,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以说,到现在,真正成功的预言(预测/设想)还是很罕见的。

而预言未来的人类文明的样子能否预言成功,乃至于预言本身是否有意义,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是否有其可被我们认知和把握的规律性?如果有,那这个规律性是什么?这些规律性又是通过什么形式(方式)表现出来的?

我本人是倾向于赞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有规律性,并且其规律性是可以被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把握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回答和讨论一下题主提出的问题,来粗略的讲述一下未来文明是什么样的。在讲述时,先说历史告诉我们的趋向性(规律性),然后再依据这个趋向性来说未来人类文明的大体样子。

首先,在今天,一个最惹人注目的趋向性就是科技的崛起和其重大作用了。一百多年前的人也已经意识到科技的威力不可小觑,但现在想一想,他们还是低估了科技的威力,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科技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和作用。

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讲:未来人类文明一定是建立在比今天更高级更发达的科技之上的!未来的人类文明,极有可能是一个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上的神奇文明!

第二,我们知道,科技给人类带来繁荣。人类靠着科技的力量,不但逃出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而且创造了足以吓尿古人的经济繁荣。于是,只要科技在未来不断的发展,那未来人类文明也极有可能是非常繁荣,比今天的人类文明还繁荣的多的文明。

第三,我们知道,从历史上讲,人类是不断趋向于合作的,虽然人类内部竞争激烈,甚至造成了两次血泪成河的世界大战,但在历史总的和长期的趋势上,人类彼此之间的合作是越来越多的,是演变的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的。特别是靠着科技的威力,人类正在逃脱财富匮乏的诅咒,在今天全球化趋势已经无可阻挡,人类越来越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所以,以此趋势,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人类文明虽然仍然可能存在局部的冲突,但在大的方面是高度合作性的。

第四点,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演变的趋势是变得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特别是近代革命打破了“家天下”之后,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是非常强大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以此趋势,我们还可以相信在科技带来更多财富的基础上,未来的人类文明还是一个更有社会公平正义的高级文明。

总之,虽然人类面对着各种挑战,对未来的悲观派还在大行其道,而且未来的人类文明在细节上也难以把握,但依靠科技的力量,我们还是可以对未来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人类能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文明世界。

最后,推荐一下未来人类学和未来生物学资料《裂生者传说(奇点时代)》,供题主和大家参考。上面的内容供题主和大家参考,抛砖引玉,欢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