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革命卫队和军队为什么不合并呢)
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革命卫队和军队为什么不合并呢?
哨兵小虎第880条回答。
一、军队的组织形式只要适合国体就行。合不合并的,并没有多大用处,只要在源头上,政府军和革命卫队都听命于政教合一的宗教最高领袖即可!
(哈梅内伊视察政府军和革命卫队)
这就类似于美国的海陆空三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一样,同属美国的五大军事力量,海陆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属于国防部领导,需要国会授权,而海军陆战队却又可以绕过国会,由总统直接决定。但海岸警卫队却又隶属于国土资源部。
但无论其隶属如何,其最终由总统或国会的授权而发动战争!
二、伊朗的最高国防委员会。伊朗的最高国防委员会是在伊朗精神领袖的领导下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这个最高机构就是伊朗国防军和革命卫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
他由精神领袖授权,总统、国防部长、国防军总参谋长、革命卫队总司令以及领袖的两名军事顾问是其核心成员!
三、政府军和革命卫队的由来!政府军最早是在1921年,后由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革为世俗化军队。
最初是沙皇俄国在伊朗组建的一支哥萨克师,礼萨汗当政后,积极与英国修好,并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当政够又大力推行司法和行政改革,以代替古兰经和伊斯兰经为蓝本的基本法,并把宗教和司法分开!
后来到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把伊朗变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其为了防止“世俗化”的军队再像巴列维王朝时反复无常,决定建立一支向宗教领袖负责的军队,也就是伊斯兰革命卫队!
四、在政府军中的改革。其实,伊朗实行政教合一后已经在国防军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增加政治和意识形态部,以伊斯兰思想来改造世俗化军队。同时,还有伊斯兰教士来担任部队政委。
五、革命卫队在伊朗。
在伊朗,革命卫队的地位和战斗力与政府军都是不相上下的,而且革命卫队由于是半官方组织,有更多的便利之处,比如培养他国民兵、支持洗衣服激进组织、进行经商活动等。一切只因为他半官半民。
但作为政府军的伊朗军队就没有这些特权了,而这也正是伊朗革命卫队权利和待遇更好的原因了。
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又遭无人机暗杀?
据环球时报消息称,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界线地区,一名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乘坐的车辆遭遇了无人机袭击,沙赫丹与三名随行人员均在这次袭击中身亡。
就在前几天,伊朗顶级核科学家,称为“伊朗核武器之父”的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被暗杀。中俄等国都强烈谴责刺杀伊朗核科学家的事件,是一起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并要求西方势力不要过渡刺激伊朗,以免局势失控。然而中俄话音未落,又有一名伊朗将军被袭击了,这让局势愈发的紧张起来了。
据央视新闻援引伊拉克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zai 当地时间29日晚间,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附近的加伊姆地区,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沙赫丹乘坐的车辆遭到无人机袭击,沙赫丹与三名随行人员均在袭击中身亡。
当地伊拉克民兵组织证实了这个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沙赫丹遭遇袭击的地点附近就有一座美军基地。现在还搞不清楚,这次袭击,美军是否知情或者提供了某种帮助。但这次袭击距离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附近被暗杀,仅仅过去了48小时。这给原本愤怒的伊朗人民又平添了一份仇恨。
究竟谁干的?从这两次袭击的对象看,都针对的都是伊朗的高级领导人。法赫里扎德虽然是一名核科学家,但在伊朗革命卫队内部保留着准将军衔,伊朗军队为了保护他,调派了不少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而沙赫丹本身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的一名高级指挥官,他常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边界线秘密活动。
这两次袭击一次发生在伊朗国内,一次发生在伊朗国外,显然是在威慑伊朗,是对伊朗主权和尊严赤裸裸的一种挑衅!可以说,如果没有经过周密计划,这两名重要人物不会轻易被杀,一定是内鬼泄露了两人的行踪,才导致两人惨死。
事实上或许就是如此!11月30日伊朗一名高级官员表示,一个伊朗反对派组织--莫纳费金被怀疑与以色列一起杀害了著名的伊朗核科学家。这是一个总部设在巴黎的“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的旗下的一个组织,这个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一直试图消灭什叶派穆斯林教士的统治。
不排除,内有潜伏在伊朗内部的反对派的内鬼跟莫纳费金组织联合,在国外情报机构的支持下发动了这场袭击。正因为牵扯的内鬼太多,导致伊朗无法立即对凶手进行了报复。
但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我们不会掉入以色列的陷阱。他就是担心一旦伊朗发动战争,伊核协议就会作废,在无人支持伊朗的情况下,伊朗恐怕要面对灾难性后果。此外,伊朗当务之急还是要平息民愤,因为法赫里扎德已经引发了一场比苏莱曼尼之死还剧烈的抗议活动,伊朗民众甚至喊出了,不要妥协,向美国开战的口号。
如今随着穆斯林•沙赫丹被刺杀,此前伊朗政府好不容易控制的冷静局面,极有可能走向失控。不排除伊朗内部的强硬派在民间压力下,对美国发动攻击。可以说,伊朗现在等于被架在了油锅上了,稍微有一点火星,就会触发一场波及中东的大战。
目前围绕刺杀事件,以色列来了个死不认账,美国二话不说,直接派遣尼米兹航母编队,监控波斯湾的情况。一旦伊朗做出过激行为,那么美国会让伊朗付出惨重代价。可以说,美以已经准备好了军事打击伊朗了。这把伊朗从之前的“打不打美以两国”的选择中,逼到了必须要应对美以的局面中了。
可以说,形势对于伊朗是非常不利的,截至目前,除了中俄在舆论上支持伊朗外,欧洲和阿拉伯国家都保持了罕见的沉默,这可能是大战到来前的平静吧!或许对于伊朗来说,只有战争才是摆脱危局的唯一办法了!
美国把伊朗的国防军伊朗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
主要影响是,谁与共和国卫队打交道,如做生意,谁就会被美国定为支持恐怖主义,受到美国的制裁。废话少说,为了反抗美帝霸权,可大派特派企业去伊朗与共和国卫队交往,大卖军火,让美帝制裁而后反制裁,来一场动真格的对抗。另鼓励伊朗把美军全部定为恐怖组织,谁与它打交道,就是支持恐怖主义,就制裁它们。比如有驻军的韩国日本北约26国,海湾国家,买武器的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格鲁及亚乌克兰……,除了南美非洲,有点脸面的基本都制裁了,想想都爽。
伊朗国防军三军与伊朗革命卫队三军分别由哪些将领掌控?
由于伊朗是宗教为主世俗为辅的国家,所以除了原本的国防与治安力量,还加入了维护政体的第三方武装——伊朗革命卫队,所以出现了两种军事力量并存的状况。
伊朗武装部队从体制分为三个部分: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军队伊朗执法部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直属于伊朗最高领袖,是伊朗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守护者,是伊朗军队的补充,主要负责国家安全与影响力扩张。
目前伊朗革命卫队拥有12.5万人,编制为31个师和1个导弹部队指挥部,分布在该国30个省份当中。
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侯塞因·萨拉米,少将军衔,拥有38年从军经验。
伊朗革命卫队总参谋长:阿里·法达维,准将军衔,拥有35年从军经验。
伊朗革命卫队下分五个部门:
“巴斯基”民兵组织圣城旅地面部队航空航天部队海上部队“巴斯基”民兵组织,主要负责内部安全、执法辅助、社会服务等,成立于1980年4月30日。
现任指挥官:格罗姆·侯塞因,准将军衔,2016年上任,拥有37年从军经验。
“圣城旅”主要负责伊朗对外影响力的扩张与对外秘密军事行动,成立于1982年。
现任指挥官:坎格森·苏莱曼尼,少将军衔,从成立一直到任职到现在,拥有37年从军经验↓↓
伊朗革命卫队地面部队,是伊朗军队地面部队的辅助。
现任指挥官:默罕默德·帕普洱,准将军衔,拥有37年从军经验↓↓
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是伊朗空军的补充,但主体主要是弹道导弹部队。
现任指挥官:阿米尔·阿里·哈吉萨尼,准将军衔,拥有35年从军经验↓↓
伊朗革命卫队海军,是伊朗海军的补充,类似于海上突击队与海岸警卫队性质。
现任指挥官:阿里雷萨·丹吉西里,准将军衔↓↓
伊朗革命卫队由于性质不同于伊朗军队,所以大部分指挥官都是从基层起步,拥有至少30年的军事经验,而且普遍忠诚度高。
伊朗军队伊朗军队是该国主要军事力量,负责领土守卫以及对外投射力量,不过出于教士集团对伊军的不信任,和伊朗革命卫队的影响力上升,伊军实际上地位要更低一些。
目前伊朗军队大约有46万人,其中陆军35万人、空军3.7万人、海军1.8万人,防空军1.5万人。
伊朗军队按照体制分为:
伊朗陆军伊朗空军伊朗海军伊朗防空军伊朗陆军是该国地面主要武装力量,拥有35万名在役士兵和35万名预备役士兵,拥有坦克装甲车辆4500辆、火炮和火箭炮4000门/具、陆军航空兵直升机350架。
目前指挥官:吉尔马斯·赫达利,准将军衔,拥有36年从军经验↓↓
伊朗空军是该国主要空中力量,负责空中守卫与对外空中打击。目前拥有3.7万人,740架作战飞机。
现任指挥官:阿齐兹·纳希萨迪,准将军衔,拥有37年从军经历↓↓
伊朗海军是该国海上重要防护力量,拥有1.34万海军、2600人陆战队、2000人海军航空兵,39艘潜艇、1艘驱逐舰、9艘护卫舰、32艘导弹艇、97艘巡逻艇等等。
现任指挥官:侯塞因·哈萨迪,准将军衔,33年从军经验↓↓
伊朗防空部队是最新组建的军种,成立于2008年,有大约1.5万人,主要负责伊朗的防空与反导任务。
现任指挥官:阿里雷萨·萨巴伊法德,准将军衔,35年从军经验↓↓
伊朗军队是伊朗主要武装力量,但是军队将领很难进入革命卫队任职,这多是出于对世俗军队不信任的结果。好在伊军与伊朗革命卫队相对平行独立,作战时不会太过牵制。
而由于伊朗军队军事层级相对较少,所以最高的军衔仅仅是少将,而准将是最普遍的各军种司令的军衔。
当然还有一个伊朗执法部队,不过这个组织是执法机构,平时属于伊朗民事的内政部管辖,战时才由伊朗参谋部代理,所以平时并没有军事长官。(马克观察原创,谢点关注)
伊朗革命卫队威胁要将美国变成主战场?
沙特被伊朗的铁杆小弟胡塞武装袭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沙特和美国都非常愤怒,对此特朗普表示已经锁定伊朗的15个军事目标,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全部摧毁,但是他不打算这么做。
随后特朗普宣布了对伊朗的国家银行实施最高级别的制裁,把伊朗对外的金融渠道全部封死,凡是跟伊朗国家银行发生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将会受到同样的制裁,特朗普的这一招非常狠辣。
对于特朗普锁定伊朗15处军事目标的言论,伊朗外长表示,如果美国真的用军事力量打击伊朗,将会引发全面战争,到时候,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所有军事基地和沙特等产油国都是伊朗打击的目标,而革命卫队的指挥官萨拉米的表态更是激进,他说:伊朗已经准备好应对任何情况,如果有必要,将会把美国变成主战场,萨拉米的这番言论让全世界一片哗然。
特朗普不想对伊朗开战,这一点全世界都明白,伊朗自己也非常清楚,所以才不断的在语言上挑衅美国,而美国也只能忍着,虽然这次特朗普表示已经锁定了伊朗的15处军事目标,但是最后他也说了,他不想这么做,美国用极限制裁的方式去对付伊朗这点不会改变。
而伊朗还是老样子,随时随地都把对别国开战挂在嘴边,这是伊朗革命卫队最喜欢说的话,革命卫队出身的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就经常说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结果以色列好好的,而他却被哈梅内伊给”抹掉“了。
萨拉米刚被哈梅内伊提拔为革命卫队总司令不久,就对外界宣布,如果战争爆发,伊朗在三天内就能打垮以色列,不久后,革命卫队的某个高官又说,让以色列活不到一个半小时,消灭以色列的时间从之前的三天缩短到了一个半小时,伊朗的嘴炮越来越厉害了,面对伊朗语言上的威胁,以色列大多数都是用空袭来回应,目前为止,叙利亚境内的伊朗部队已经被以色列空袭了200多次以上,死伤惨重,而伊朗只是象征性的反击了那么两三次,反击的力度还要把握好,不能太过,否则会引来以色列更加疯狂的打击。
这次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表示,要把万里之外的美国变成主战场,这话说得非常严重了,伊朗根本就没有什么武器可以打到美国的本土,伊朗的导弹最远射程只有2500公里,海军只有几艘老旧的驱逐舰,伊朗要怎么把美国变成主战场?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美国发动大规模类似911的恐怖袭击,只有这样才能把美国变成萨拉米口中所谓的“主战场”,那么伊朗真的会这么做吗?答案是不会,萨拉米身为革命卫队的总司令,平时就喜欢放嘴炮,这是他们的传统,外界都不当回事,这次说把美国变成“主战场”,同样只是在放嘴炮威胁一下美国而已,不过这个嘴炮也太让人震惊了,很容易想人联想到恐怖袭击。
为什么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会爆发伊斯兰革命?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巴列维王朝是指1925年至1979年巴列维父子执政时期。这个时期的伊朗是君主立宪政体,经济繁荣,社会生活高度世俗化,而且将“伊朗”这一名称作为国名也是在巴列维王朝定下的。
一、巴列维的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巴列维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旧时伊朗将国王称作“沙阿”)礼萨·巴列维是军官出身,是一个主张现代化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提出各种现代化计划和设想,包括大力发展工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跨国铁路系统、进行公立学校教育改革、司法机构改革以及医疗改革。礼萨想建立的是一个由知识分子领导的高度集权政府,这种集权到了后期发展成为独裁专断式统治。
图:伊朗进行教育改革后女性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1977年德黑兰,来源AFP。
正是礼萨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措施,使得1921年至1945年期间伊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国家涌现了新的阶层——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个阶层的崛起为之后的伊斯兰革命埋下了伏笔。
二、白色革命激化社会各阶层矛盾,新兴阶层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
礼萨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当政,5年后,他发起了白色革命,激化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从那以后伊朗大大小小的反革命运动没有断过。
白色革命又名“不流血的革命”,最初提出了6条法则,最主要的就是废除佃农制,主张将贵族和大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这极大地冲击了封建贵族的利益。
但是,农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国王下令实行“农商”结合的组织形式,建立新的集约型农业企业,要求农民把刚分到的地契换成股票,按股份领取薪水,而这些薪水常常通过暗箱操作而流入王室或政府口袋中。这项政策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希望,大量农民放弃土地涌入城市,引发了工人阶级失业潮。
白色革命虽然给伊朗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是贪污腐败、赌博吸毒、奢靡成风等不良风气在伊朗开始滋生,并有愈来愈乱的趋势。
图:1971年,庆祝波斯王朝建立2500年大典上,一名年轻女性试图靠近国王(最右)。来源,GETTY IMAGE。
再加上国王不断强化君主专制,新兴的社会阶层无法分享政治权利,这是其他方面已经高度“西化”新阶层所无法忍受的。政治权利的矛盾和争夺是爆发伊斯兰革命的根源之一。
三、政教分离不彻底,教派力量根深蒂固
伊斯兰革命之所以爆发,另一方面是因为宗教势力的根深蒂固。哪怕在20世纪初的宪政革命中,领导者也是宗教领袖,伊朗的宪政主义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烈的宗教烙印。
白色革命中土地的重新划分极大地冲击了在伊朗乡村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大地主和贵族的利益,而且广大的乡村也是伊斯兰什叶派的势力范围,此举给教派带来了深深的危机感。
虽然巴列维王朝主张政教分离,欲学习土耳其凯末尔的世俗化举措,但很显然并没有成功。国王宣布取消宗教领袖的特权、限制其政治活动、撤销宗教司法机构、关闭大量宗教学校并将大量教派土地收归国有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遭到了教派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图:对群众发表演说的霍梅尼,来源网络。
教派联合各阶层力量,发起了反国王的群众运动,在这期间,什叶派的霍梅尼因为在白色革命中的突出表现,成为了反国王运动的领袖。到了1979年,反对力量愈来愈浩大,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一举推翻了巴列维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