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要对乌克兰开战(从俄罗斯打乌克兰看)
俄罗斯为什么要对乌克兰开战,从俄罗斯打乌克兰看?
从俄罗斯打乌克兰看,打一场现代化战争,究竟有多烧钱?俄乌战争已经打到了第三周,但战争依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开战第一天,几乎全世界都觉得,这将是一次完美的“闪电战”。两个对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用不了多久,乌克兰政府就要垮台了,“一小时速通乌克兰”的梗更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谁也没想到,一打半个多月,俄军仿佛陷入泥潭一般,进展缓慢不说,损失也很惨重,多架飞机被击落,伤亡超过千人,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老大哥早已不是当年的老大哥了,几年不见,现在怎么这么拉垮了?
仔细看这几天的战况就很容易发现,俄军的窘迫,其实还不是一个“穷”字给闹的。
前几天被击落的苏-34战斗轰炸机,造价4000万美元,然而居然携带上世纪50年代的FAB-500型炸弹,要依赖飞行员低空飞行进行投弹,这才被乌克兰简陋的防空武器击落。
21世纪的战机,携挂老掉牙的铁炸弹,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精确制导导弹不够。除了第一天发射了一定数量的导弹,之后俄军便好似铁了心要打一场复古战争。
精确制导武器往往价格过于高昂,俄罗斯难以大量装备。
此前,俄军还将2S7M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部署到前线,要知道,这种炮冷战时期就已逐渐退役,现在又被俄军从仓库拉出来。
这还不是最“复古”的参战武器。前几天,俄军还派遣了一列装甲列车抵达战线,这可是二战时期的上古文物级武器,本应该待在博物馆里的。
1942年的武器,出现在2022年的战场。
通讯方面,都信息化时代了,俄军的通讯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不少俄军部队甚至使用民用无线设备进行明码通讯,哪怕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能截获其信息。
俄军战机被击落后,飞行员被俘,俄军指挥官居然直接用手机打过来,问落在了什么位置。
俄军一系列让人无力吐槽的神操作,处处显示着这支军队训练的缺乏、高科技武器的不足、后勤保障的落后,背后则透露着两个字:没钱。
不过这倒是让我们从侧面看出,现代战争真的很昂贵,已经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打得起的。
上一次成功的现代高科技战争,还是美帝做示范的海湾战争。
对中国来说是机遇还是陷阱?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陷入乌克兰泥潭既是机遇也是陷阱,具体视角和利益分析如下:机遇: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可能促使俄罗斯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合作。这可能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尤其是在能源、技术和金融等方面。此外,由于俄罗斯面临西方制裁的压力,中国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贷款和投资来帮助俄罗斯度过难关,并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和影响力。陷阱: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也可能对中国带来风险和挑战。一方面,随着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恶化,中国可能面临更多的国际压力和制裁,甚至面临国际孤立。另一方面,如果俄罗斯与西方爆发冲突,这可能导致整个欧亚大陆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这也将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中国来说,面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局势,需要积极应对,制定灵活的政策,同时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和平和稳定为导向,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和地区安全。俄乌战争为什么打得这样不紧不慢?
4月14日,《美国保守派》杂志刊文,直言乌克兰在美欧眼里只是对抗俄罗斯的“炮灰”,美欧其实并不支持乌克兰人最需要的和平。相反,他们只想让乌克兰继续打下去,只需要泽连斯基政府与莫斯科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一直是西方对待乌克兰的态度。
7月初,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中呼吁:决不能服软,与俄洽签和平协议,要战斗到最后一名乌克兰人,坚决在战场上战胜俄罗斯。
7月13日,《俄罗斯报》报道,针对美西方对乌军事援助,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评论“这就是西方的团结,即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普京在国会演讲曾说,“西方想和我们战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个悲剧,但似乎一切都在朝这方向走。”
俄乌战争为什么打得这样不紧不慢?我们也许可以从“战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中找到答案。
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里有美西方的惯用手段。美西方只需提供军事援助,即可实现拖垮俄罗斯的目标。这是美西方惯用手法,也是美屡试不爽的大国竞争手段。美西方不敢直接下场,乌克兰人也不具备战胜俄罗斯的条件,但只要军援不断,乌克兰就能坚持下去。乌克兰只要坚持下去,战争就会持续。战争持续下去,俄罗斯就会不停流血,这正是美西方特别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局面。有美西方的操盘,战争自然会打得不紧不慢,甚至不停不息。
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里有乌克兰的悲壮宣誓。俄乌战争,双方各有立场,我们理解其中历史经纬。但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们可以哀叹乌克兰甘当美西方的“棋子”,可以痛恨美西方的自私、霸权,可以嘲笑泽连斯基一个演员的自不量力,但我们必须理解、同情和支持乌克兰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决心和悲壮。乌克兰人民是伟大的,他们在强敌面前表现出了世人没有想到的战斗力。战争打得不紧不慢,这是在拼消耗、拼毅力,也是乌克兰人不得已的选择。
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里有俄罗斯人难言的痛。陷入当前作战困境,是普京和俄罗斯人没有想到的。“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军兵分多路对乌全境形成全面控制之势,但因战略、情报、指挥、保障等多种因素,本应形成的速战目标没有达成。但即便如此,俄也未效仿西方对乌实施无差别打击,大概是普京还有斯拉夫人情结,想以“仁义之师”实现“大沙俄”之梦想。很明显,俄乌冲突已陷入持久战、消耗战,俄罗斯人身不由己,普京亦身不由己。
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何止如此,在消耗乌克兰人的同时,俄罗斯人何尝不是在消耗俄罗斯人自己。
俄罗斯为什么要去打乌克兰首都的基础设施?
这是打仗、不是过架架、关系到国家存亡时刻、这是战争、当然非常残酷的、俄乌都是受害者、不应该互相残杀、为什么这样残酷的方式处理争端、都想不到凡是美国掺和搅乱的结局是残忍的、大国的事小国绝对不能靠边、站错了队甚至小国亡国灭族、历史的教训值得细取、国民要慎重选择好自己的领导人、手中的一票应该神圣。
为何俄国连乌克兰网络通信都未截断?
俄乌战争的结局基本看出来了。不是因为俄罗斯🇷🇺不强,完全不是,俄罗斯毕竟是世界第二强国,而且身经百战。问题是,他的误判。他不知道在和谁打。他强大的武器打不到点子上。乌克兰在基础设施被摧毁后,俄罗斯没有目标了。因为他看不到乌军在哪里?乌军早已化整为零。普金找不到怎样决战。但是乌军又无处不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强大的俄军空降兵就占领了基辅机场,第三天就传被乌克兰特种兵消灭,后续的巨型运输机载有三百空降兵的飞机被击落。俄军的坦克洪流被迟滞,回来组成64公里的长蛇阵。为什么?还是乌克兰特种兵不断打击先头坦克,让这些坦克不得动弹,然后袭击辎重补给。乌克兰是小股部队可是刀刀见血。原来被打瘫的乌克兰通讯设备,现在换上马斯克的星链。俄军在明处乌军 暗处,他们的通讯和北约的共享
俄罗斯有能力打赢与乌克兰的战争吗?
如果只看乌克兰发布的战报,那俄军要被乌克兰打到莫斯科了,问题在于,你信吗?
根据乌克兰发布的3月9日最新战报,乌军已经击毙了1.2万俄军,摧毁坦克335辆、摧毁装甲车1105辆、击落战斗机49架、击落直升机81架、摧毁卡车526辆、摧毁防空导弹发射车辆56辆、摧毁火炮123门、击落无人机7架、摧毁火箭炮29门、击沉舰艇2艘,按照阵亡和受伤1比5的比例来看,如果乌克兰战报为真,那俄军大约有5万人已经负伤,从技术装备损失来看,俄军一个装甲师都要被打没了。
图为俄乌之战最新形势图。
可问题在于,俄罗斯此战总共也就投入了不到10万人参战,如果乌克兰战报是真的,那么俄军一大半的兵力要失去战斗力了,人员损失甚至比装备损失大得多。显然,乌克兰的战报“兑水”了,这也是西方国家的惯用伎俩,就如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宣布自己以无损战绩击落了整个叙利亚空军的战机,这种话估计也只有军事小白才会相信了。这种宣传,更多是出于振奋民心、提振士气、打击对手锐气的目的。
图为乌克兰自己发布的俄乌之战形势图,按照乌克兰的理解,俄军只是控制了交通线,其余地方不算俄军控制的。如果照此战报,俄军还阵亡1.2万人,那乌军可以包围莫斯科了。
然而,还真的就有人对乌克兰的战报信以为真,以为俄军真就不行了,甚至对俄军能否打赢这一仗都产生了质疑。可事实却并非像乌克兰所描述的那样,乌克兰军队并非勇猛顽强,俄军也并非死伤无算,俄军还在不断地“惨重损失”中,几乎要合围了乌克兰东部集群的主力。乌克兰被迫向西方、北约求援,可是整个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派兵,甚至连武器支援都面临停止的窘境。波兰为了不因送乌克兰战机惹怒俄罗斯,甚至宣布要把战机送给美国,由美国送给乌克兰,可是美国也不愿意,说波兰的提议“站不住脚”,这下好了,没人管乌克兰了。
图为俄军包围乌克兰东部海军重镇马里乌波尔的形势图。
我们应该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俄军真的在乌克兰伤亡过万,那北约早就直接派兵,争取一下子把俄罗斯陷入泥潭,永远无法脱身,直到流干最后一滴血。可是正因为俄军损失其实没有乌克兰说得那么惨烈,北约也看到了俄军蕴藏的巨大战斗力,这才不敢和俄军正面对抗。根据俄罗斯3月9日晚发布的战报,俄军已经摧毁了乌克兰2814个军事目标、974辆坦克和装甲车、104门火箭炮、359门身管火炮和迫击炮,还摧毁了727辆军用车辆,击落了97架无人机。
图为俄军士兵坐在步兵战车上行进。
看俄军的战报,似乎更符合目前俄乌之战“烈度不高”的现实,俄军还没有大量投入重型装备,乌军自己本来也就没有什么重型装备,因此两国的阵亡人数都不会太大。倒是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报告,称参战俄军还保留95%以上的技术装备和战力,似乎更为符合现实。那么,就以俄罗斯最大死对头美国的战报为标准(实际上美国也在抹黑俄军),参战俄军以不到5%的损失,就夺取了乌克兰南部大部分城市,合围了乌克兰东部主力战役集群10万人,包围了乌克兰北部的基辅、哈尔科夫,东部的马里乌波尔、南部的尼古拉耶夫,那俄军的效率已经很高了。
图为马里乌波尔的乌克兰军队隐蔽在居民区作战。
事实上,俄军的实力确实十倍、数十倍于乌克兰,俄罗斯大量的先进武器还没有在乌克兰战场露面,因为俄军现在还在想方设法“降低平民伤亡、降低战争开销”,大量使用和消耗的还是老旧武器,比如T-72坦克、苏-24和苏-25攻击机等,投掷的弹药大都是低阻航弹、普通炮弹。至于俄军近年来大肆宣传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口径巡航导弹、T-14阿玛塔坦克、苏-57第五代战斗机、T-90M系列坦克、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都还没有现身,或者没有大量使用。
图为隐蔽在马里乌波尔居民楼下的乌克兰亚速营部队。
可以说,俄军此战还是以老面目示人,什么T-72、T-80主战坦克,什么BMP-2、BMD-2步兵战车都还在打主力,就连BMP-3、BMD-3这种出现了10年的“新型武器”都不多见,T-90MS这样的防护改进型重型坦克更是1辆都没有看见。一方面,俄罗斯在乌克兰只是个别的使用了新型武器进行支援,另一方面,俄军又只是大规模地使用老旧装备,可以看出,俄罗斯既怕花钱太多,又怕新装备不适应。
总之,俄军此战掣肘甚多,不能打居民区,不能重炮轰城,公路上遇见民用车辆还得小心避开,这样的打法对自己是一种限制,也引起了前线部队的焦虑,卡德罗夫就多次提出希望普京解除这些限制。但是俄军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在战术上承受一些损失还是愿意的。毕竟,战胜乌克兰,还能夺取乌克兰的民意支持,那才是再好不过的事。
不过,俄军的掣肘是一种自我掣肘,是一种主动制约,这并不妨碍俄军比乌克兰军队强得多,如果局势温和,俄军慢慢打也能拿下乌克兰,即便是局势突变,俄军也能迅速使用重武器,改变限制性策略,依然能够夺取优势。无论怎么打,乌克兰都不可能打得过俄罗斯,这是国家综合国力使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