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萝卜深海11攻略金萝卜布阵图,保卫萝卜深海第3关攻略?
保卫萝卜深海11攻略金萝卜布阵图,保卫萝卜深海第3关攻略?
第一步:开局先把深海蘑菇升到满级,然后放个飞机攻击道具。有钱了就继续放飞机,快速清理道具。
第二步:第二个飞机满级之后在放一个深海蘑菇,第15波结束后有很多钱,补充深海蘑菇和鱼刺。
第三步:第20波结束后阵型,还是在补充飞机,可以在额外放个毒针,最后对付boss用。
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世界各国战争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其它的兵种,如童子军、娘子军等。
但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兵种非常罕见,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是一支完全由同性恋组成的军队,名叫圣军。圣军组成于公元前378年,组建者是希腊底比斯一位名叫高吉达斯的将军。
圣军从底比斯的各个军团选拔出来的,其成员全部是同性恋者。
在大多数人看来,同性恋是有违主流价值观的。
直到今天,还为很多国家所不容,不过古希腊人却能包容。
他们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掺杂了生育和欲望,一点都不纯真。
希腊人认为,真爱是彼此的欣赏和珍惜,是灵魂的碰撞而产生的真爱。
而异性之间的爱,是占有欲驱使下产生的感情,而不是对美德的向往与追求。
希腊人还认为,女性的使命就是繁衍人类的,她们天生就是放纵的。
女人只会亵渎爱情,她们只是家庭的奴隶。
只有男性之间的爱是纯真的,因为男性才是智慧、理性的。
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和帕特罗克洛斯,就是一对好基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同性恋者比普通人也更加勇敢,甚至愿意为爱人奋不顾身。
也就是说,古希腊存在同性恋文化,底比斯是这种文化的源头,是希腊最包容和鼓励同性恋的城邦之一。
高吉达斯之所以组建圣军,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他觉得同性恋的士兵为了保护恋人,为了维持男人尊严绝都会拼死作战。
这样的人上了战场,才会奋不顾身、所向无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希腊各城邦爆发战争是家常便饭,其中斯巴达军队战斗力最强。
这支军队的士兵从小就接受魔鬼训练,军事技能过关,打仗战无不胜。
公元前371年,称斯巴达国王翁布罗特发兵1.1万攻打底比斯,底比斯军队全国军队总兵力只有7500人。
底比斯军队在统帅伊巴密浓达的带领下硬着头皮迎战。在战斗中,刚组建的圣军初试牛刀,就崭露锋芒、表现不俗。
他们怒吼着杀向斯巴达军队的右翼,打乱了他们的阵型,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大败斯巴达。
圣军一战成名,叫敌人闻风丧胆。此后的几十年,以圣军为先锋的底比斯军队称霸一时,很少遇到对手。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帝国军队入侵希腊,双方在喀罗尼亚进行决战。
底比斯和雅典组成的联邦军队,寡不敌众,被马其顿骑兵击溃。
圣军在战斗中表现神勇,没有一人退缩,将士全部战死。
这支由同性恋组成的特殊部队,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在二战中,也出现了一支特殊的兵种,空军野战师。对于海军陆战队这个兵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估计很少有人听说过空军有陆战部队。
空军野战师诞生在纳粹德国,组建者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
原来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德军地面部队势如破竹,向苏联内推进,苏联人民拿起武器在后方反抗德军。
这些反抗者神出鬼没,骚扰德军机场,威胁地勤人员,给了德军很大困扰。
于是戈林向希特勒提出请求,要求组建地面部队保护,空军野战师应运而生。
空军野战师共组建了21支,番号由第一空军野战师至第二十一空军野战师,总兵力25万人。
由于此前空军在波兰战役表现不俗,希特勒对戈林非常欣赏,对组建这支部队提供大力支持。
因此空军野战师装备精良,国防军都难以匹敌。
他们每个连都装备有轻重机枪40多挺,各类迫击炮10多门。
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式武器他们也率先装备,“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刚研制出来他们就用上了。
虽然空军野战师装备一流,但战斗力不敢恭维。
首先各级军官都是空军出身,是陆战的门外汉。
而且士兵们思想也有抵触,不愿意刻苦训练。
因为大家的梦想是当空军,却被投入到地面作战,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所以这些穿着空军制服的士兵,到了战场一听枪炮响,心里就发毛,武器一扔,转身就跑。
1943年的涅韦尔战役中,第2空军野战师跟苏军第3集团军一打照面就放弃了阵地,向后狂奔。
空军野战师的糟糕表现,让空军司令戈林颜面尽失。
第二天他下令将第6航空队主力的600架飞机,还有一些空军高炮连投入到战斗中,企图挽回声誉。
但是空军野战师烂泥巴不上墙,依旧不争气,让戈林哭笑不得。
1944年6月的巴格拉季昂战役中,第6空军野战师的表现差劲。
战斗中,他们一共损失了4500多支轻重枪械,96门轻重火炮。
但是伤亡人数说出来叫人吃惊,只有715人。
这还用说,大部分士兵丢下武器逃之夭夭的。
空军野战师的糟糕表现,让希特勒也对其大失所望,不得不把大量国防军将领编入其中,以提高其战斗力。
巡洋舰和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区别和用途是什么?
美国海军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巡洋舰渐渐走向衰落,二战后各国已基本不再建造巡洋舰,只有美苏还曾建造过几级,比如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苏联的基洛夫级。进入21世纪后巡洋舰会逐渐被驱逐舰所取代,其将成为历史。 美国海军“加利福尼亚级”巡洋舰
二战以后,巡洋舰在数量上急剧减少,主要是提高质量。从技术的发展方面来看,主要是采用了核动力装置,装备了导弹武器和携载直升机作战。发展核动力巡洋舰的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海军,美国在八个级别的巡洋舰中有五个级别采用了核动力推进,而前苏联只有一级舰采用了核动力装置。从吨位方面来看,二战后建造的巡洋舰吨位基本都在10000吨左右,只有前苏联海军发展了一级基洛夫级,排水量达到28000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巡洋舰。
由于导弹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向以装备几十、上百门舰炮为主要攻击武器的巡洋舰开始换装导弹,舰炮只作为辅助性武器。前苏联海军的基洛夫级巡洋舰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舰艇,采用这种装置后,舰艇的载弹量增大,导弹发射速率显著提高。基洛夫级上装有250多枚防空、反舰和反潜导弹,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虽然吨位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但载弹量已达到122枚。另外,为了进行反潜作战,舰上还可携载2架直升机。 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从可预见的情况看,未来巡洋舰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巡洋舰在海军舰艇族谱中的地位将不会改变;在航母编队中的地位也不会改变。
2.世界巡洋舰的总数量趋于减少,有巡洋舰的国家也将趋于减少。
3.巡洋舰的吨位将维持在当前的水平上,并向精品化发展。
4.巡洋舰的功能将与驱逐舰趋同。如:要求巡洋舰具有隐身功能、战区导弹防御功能、与航母和两栖舰协同作战功能,和强大的对陆攻击功能。
5.粒子束、激光、电磁炮等新概念武器,将优先在巡洋舰上得到验证,并优先装备,
6.新一代巡洋舰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信息化程度将会更高。 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驱逐舰,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9世纪90年代至今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现代驱逐舰装备有防空、反潜、对海等多种武器,既能在海军舰艇编队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又能承担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护卫任务,还可在登陆、抗登陆作战中担任支援兵力,担任巡逻、警戒、侦察、海上封锁和海上救援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中型军舰之一,主要职责以护航为核心,同时拥有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广泛的作战职能使得驱逐舰成为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的舰艇。代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055型驱逐舰。
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驱逐舰是一种可以装备对空、对海、对潜和对陆攻击等武器,具有一定综合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驱逐舰自19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约120年的历史,是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它的排水量在2000—12000吨不等,并且还在逐步发展,航速通常在28—33节(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左右。 中国海军052D导弹驱逐舰
现代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 美国海军“佩里”级护卫舰
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
护卫舰是以反舰/防空导弹、中小口径舰炮、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反潜火箭弹等)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战斗舰艇。它可以执行护航、反潜、防空、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曾被称为护航舰或护航驱逐舰。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但由于其吨位较小,自持力较驱逐舰为弱,远洋作战能力逊于驱逐舰。护卫舰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样,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舰种,是当代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中型水面舰艇。护卫舰代表:维斯比级巡逻舰、濒海战斗舰、057型护卫舰。 中国海军056型轻型护卫舰
现代护卫舰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小范围内的点防空和反潜任务,也就是说在舰队行动里,护卫舰承接的业务主要是消灭突破驱逐舰防御的漏网之鱼,大型防空驱逐舰一般都装备有昂贵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和高度自动化,电脑化的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典型代表:美国的“宙斯盾”系统),大型防空驱逐舰携带的防空导弹一般都是大型的远射程舰对空导弹,长度可达9-11m,射程一般都在100公里以上,射高可以达到20000米以上,速度一般都在2倍音速以上,可同时跟踪多数量、多批次的目标,并对其中若干个目标同时发动拦截。 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
总而言之,在大国海军,驱逐舰和护卫舰是一种高低搭配的作战方式,其关系就像美国空军装备的F-15和F-16,前者是舰队的主力,承担主要的防空和反潜任务,后者则作为前者的补充,承担次要作战任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三者的区别在于,护卫舰之前基本不会被编入主力舰队,承担二线军事任务。而巡洋舰和驱逐舰则在很长时间段内都是主力舰队的成员。此外,由于航空兵的出现,水面作战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航空兵威胁环境下巡洋舰或驱逐舰单独使用在二战中已经被证明是不可取的。因此,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核心任务都变成为航空母舰进行护航,并承担部分对陆地和海上目标打击的任务,巡洋舰不再与驱逐舰有任务上实质性的差别,两者命名的不同现在基本上取决于吨位。不过,15000吨的DDG-1000也被叫作驱逐舰,这吨位已经大于10000吨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很可能意味着巡洋舰一词或许正在逐步走向衰弱,未来是大型化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时代。
人类能够造出戴森环吗?
人类能否制作戴森环,我们就要从人类的文明阶段谈起。
在20世纪60年代,弗里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概念。戴森球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造材料包围恒星,以恒星为核心制作反应堆,为生命提供近乎无穷的能源。
戴森环,就是戴森球的一种简化,相当于环绕恒星的一个环状结构,收集恒星的少量能量使用。
戴森环的形成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利用人造材料形成戴森环,也可以利用卫星形成戴森环。人类的卫星科技,就是戴森环最基础的一步。
戴森球的理论提出不久,就有了宇宙文明大致的划分等级,分为:Ⅰ类文明;Ⅱ类文明;Ⅲ类文明。三类文明,以能源的获得方式作为区分。
Ⅰ类文明:Ⅰ类文明,标志星球的生命体已经完成对自己星球的能源开发,可以基本利用星球上的所有能源。
而人类,目前并没有完成地球能源的全部开发,因此还未到达Ⅰ类文明。
严格意义上来说,地球隐藏能源还有很多,海洋能源更是刚刚起步。地球想要完成Ⅰ类文明,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Ⅱ类文明:Ⅱ类文明被普遍认为是拥有永久能源的文明,处于Ⅱ类文明的生命体,可以制作戴森球,或者与戴森球类似的能源装置,从而为星际旅行提供能源。
Ⅱ类文明的生命,星际旅行是必须掌握的科技,制作戴森球需要大量的资源,恒星的表面积一般是普通星球的一万多倍,一个星球的资源很难支持戴森球或者戴森环的建造,必须通过其他星球获得材料。
Ⅱ类文明需要掌握星际旅行、甚至超光速旅行、虫洞理论,可以通过多个星球的资源逐渐建造戴森球。
当整个恒星的能源都能被完全处理,那么也就完成了Ⅱ类文明。地球想要进化到Ⅱ类文明,至少需要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的时间。
Ⅲ类文明:Ⅲ类文明被认为是接近永恒的生命阶段,戴森球对于Ⅲ类文明来说只是最基础的能源装置,而星系成为Ⅲ类文明的主要能源。
类似巨大的戴森球,不单单包裹恒星,甚至包裹整个星系,利用星系作为核心提供能源。
人类拥有可行的戴森球理论吗?事实上,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无论是戴森球、戴森环还是其他变形,都没有完成一个可行的理论模型。
人造材料过于靠近太阳,就会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偏移,这就意味着,人造装置要有自己的动力系统保证位置的固定,这对于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戴森球理论真的科学吗?在宇宙中,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于能源的需求消耗越多。
戴森球这类近乎永恒的能源供给,可以说是高等生命未来能源发展的逻辑必然,也被大家所接受。而戴森球理论,最初也有帮助我们寻找外星生命的目的——寻找宇宙中成型的戴森球,从而发现附近的外星生命。
宇宙中成型的戴森球: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恒星,有一颗名为KIC 8462852(博亚吉安之星),这颗恒星距离地球1480光年。
这颗恒星的亮度经常骤降,整体没有周期性,并且亮度降低非常明显,对于一颗恒星,是非常异常的现象。
由于这颗恒星有异常的亮度遮挡现象,并且毫无规律,不像正常天体所产生的的周期性遮挡,因此也被认为是一颗正在建造的戴森球。
KIC 8462852也是目前人类接触到外星文明的最大希望。
总结:以人类目前没有完成Ⅰ类文明的科技水平,想要制造戴森球、戴森环都是天方夜谭。
但是戴森球理论,却是我们探索宇宙稳定的指向针:发现恒星的人造结构,寻找正在建造的戴森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更高级的宇宙文明。
北洋舰队真的输了黄海海战吗?
甲午海战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早先爆发的丰岛海战、随后双方主力战舰之间的黄海海战、最终是北洋水师残余势力全军覆灭在刘公岛的威海卫保卫战,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从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之后的战果以及之后整个甲午海战的战局态势来看,北洋舰队都是彻彻底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
从黄海海战的战果来看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早先于北洋舰队一个多小时就发现了对方,并迅速进入了临战状态。不过由于日舰装备的多为射速快、射程短的快速炮,所以在战争伊始,由于北洋舰队未能进入日舰最佳射程,日舰速射炮的优势也未能发挥出来。根据北洋舰队上的西洋人会议,两国舰队在遭遇之后便立刻摆开了阵型,进入了战斗状态。当双方舰队相距5700米之时,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的305毫米口径主炮率先开火,其射出的炮弹在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号左舷数百米处爆炸,腾起了巨大水柱。随后,在双方舰队的距离缩短至3000米处,在达到日舰速射炮的最佳射程之后,日舰纷纷开炮还击,交战中硝烟弥漫,在双方舰队附近激起巨大水柱,一场规模庞大的蒸汽铁甲舰之间的海上对决就此展开。
北洋舰队共计有“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十二艘主力战舰以及两艘鱼雷艇的参战,共计总吨位为34420吨、平均巡航速度为15节、火炮合计79门、机关炮129门,鱼雷发射管31具。
日本联合舰队方面共分为“本队”和“第一游击队”两个攻击批次协同作战,其中本队由“松岛”、“严岛”、“桥立”、“比叡”、“赤城”、“扶桑”、“千代田”以及由商船改装而来的“西京丸”号组成,第一游击队由“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穂”号四舰组成,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共计也是十二艘主力战舰参战。日本海军方面参战军舰共计总吨位为36711吨,平均巡航速度18节、火炮和速射炮合计246门、机关炮29门,鱼雷发射管37具。
从黄海海战的战果来看,日本联合舰队一艘军舰未沉,仅仅付出了“松岛”、“比叡”、“赤城”、“吉野”、“西京丸” 五艘军舰被重创以及其他军舰不同程度受创的代价,而北洋舰队先后则有“经远”、“致远”、“超勇”三舰被击沉,“扬威”、“广甲”两舰分别在战后搁浅受伤自爆沉没,剩余“定远”、“镇远”、“靖远”、“济远”、“广丙”、“平远”、“来远”等不同程度的轻伤战果。此战之后,北洋舰队残余军舰退守威海卫,而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也因黄海海战北洋舰队的失败而被拱手相让给了日本海军,为日后日本陆海两军长驱直入中国战场奠定了基础。
所以,单单从黄海海战战后的结果来看,北洋舰队确实是输掉了此场战争。
从《马关条约》的签订来看自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战败之后,李鸿章在听取了德籍顾问汉纳根的建议之下,便采取了“御敌报船”的方针,北洋舰队残余的军舰退守在威海卫军港之中,任凭日本海军 如何引诱,都拒不出港迎战。黄海制海权的拱手相让,使得日本迅速打开了通往中国的海上之路,海路不再对日本有任何威胁,日本对中国的攻势也从此急转直下,源源不断地从国内向中国战场输送兵源,并长驱直入对澎湖列岛以及台湾本岛展开了作战。最终,在日本陆海两军的夹击之下,孤立无援的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军港之内成了日本军队的囊中之物。
早在威海卫保卫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之前,清廷在1895年2月1日派出的议和代表团就与日方在广岛举行了第一轮会谈,但最终以日本政府决绝了本次两国和谈的约定而告终。在威海卫保卫战失败之后,3月19日清廷任命的李鸿章赴日使团抵达日本下关,在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谈判之后。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作为清廷全权代表大臣在日本下关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如若从中日双方《马关条约》的签订结果来看,倘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海战中没有损失五艘军舰、没有输掉黄海海战、没有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拱手相让给日本人的话,那么就不一定会有北洋舰队威海卫保卫战的全军覆灭,也更不会有《马关条约》的签订。
所以,从战争的结果以及整个甲午海战的态势来看,北洋舰队也确实是输掉了黄海海战。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文|宇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