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GDP最高的10座城市出炉)
武汉经济,GDP最高的10座城市出炉?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2017年经济数据公布,中国前10强城市的排名如下,
看到这个榜单,舆论的焦点集中在最大的意外:天津跌出全国前五,对于武汉讨论的不多。其实总体来说,武汉的实力值得肯定,其表现出了“后发”态势,更在中部地区占据潮头。
此前在一份全国百强城市的投资榜单中,北上广位列十强之外,武汉、长沙、郑州挤进十强,“中部崛起之势”强劲,其中武汉的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全国第3,成绩非常亮眼。若从各个重要指标来看,则华中大区的中心武汉在中部的竞争力和优势更是可以说首屈一指。
众所周知,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一向是交通枢纽城市,这也给武汉奠定了繁荣的基础。总结下来,则武汉具有区位、科教和产业三大优势,集中了中部地区最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对其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经济总量上,武汉是中部唯一达到万亿的城市,实力和份量摆在那里。而且武汉有50家A股上市公司,排名中部第一。人口方面,武汉的城区人口近630万,在中部城市遥遥领先,目前武汉也在积极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里不输风头。另外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894万,也是中部第一
武汉还有良好的教育实力,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重点院校,这对武汉发展创新产业帮助很大,让武汉成为目前最具产业竞争力的二线城市之一。近年来武汉的“光谷”发力颇深,东湖高新区集聚了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30多家上市公司。
不过武汉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对于自身的优势开发利用还不到位,有必要加大力气,做好相关基础工作。而且,目前同属中部区域的长沙、郑州也正在步步紧追,武汉不能懈怠,谁能真正扛起中部发展的大旗,还要经一番比拼见分晓。
武汉为什么发展这么迅速?
1.武汉作为新中国成立时内陆地区唯二拥有现代工商业的城市(另外一个是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为新中国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毕竟中国最早的重工业钢铁萌芽就是在武汉开始的,汉阳铁厂曾长期垄断了中国的军工生产,民国期间,半数以上的国产武器由武汉地区生产,是中国为数不多既有铁矿石,又有钢铁厂的城市。
2.武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上交中央的税收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名列第二,在各大计划单列市中,武汉的地方财政留成也仅仅只有百分之十几,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广州。曾经的大武汉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大武县”。直到武汉再此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核心城市,武汉的经济投入才有了起色,近几年的武汉成为了大工地,全城的街道都在翻新拓宽,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发展思路的转变让武汉这几年的市容市貌有了快速的改变。
3.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核心产业
一个城市的经济若想长久发展,那么一定要发展自身的核心产业,这些产业首先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还要能带动大量的人口就业。
4.汽车号称是价值最大的工业品
随着中国二汽的加入,武汉一跃成为了中国榜上有名的汽车城,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武汉与制造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航运规模也逐年开始扩大,物流和制造成为了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在电子产业方面,武汉应该是较早布局储存器产业的,通俗说就是手机和电脑的内存部件,武汉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促成了长江储存和武汉新芯等一批高质量公司,技术水平距离行业内的巨头三星也只差1代,预计今年就可正式投产。
5.精密制造代表了未来
总之武汉如今的GDP属于基础设施开道,核心产业引领,航运物流配套,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在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假以时日,武汉一定会是长江经济带上最耀眼的一环。
6.身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喜欢武汉,觉得“武汉”这两个汉字很端庄很美,一看到武汉就想到黄鹤楼、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最近“多项指标数据显示,武汉正在成为综合能力及潜力超强的城市。”
7.武汉已发展为商圈多中心城市
“商业资源集聚度在城市实力排名中占据25%的权重。”沈从乐表示,依据商业资源的聚集程度,将城市内的商业空间分为3类:有品牌门店落位的为最广泛的城市区域,相对形成了商业资源集聚效应的为城市商业区,商业品牌最密集的为核心商圈。
为什么有人说武汉经开区是未来武汉市的城市人居生活中心?
谢邀。
不得不说,题主的眼光还是很敏锐的。本人就在那边上班,对武汉经开区小有了解,可以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城市空间的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武汉交通管网的加速建设,城市发展的边界已经从三环线延伸到了四环线,这为沌口、光谷、东西湖这样的三环线外的区域创造了发展时机。
你能想到武汉去年GDP总量排名第一的是经开区嘛?特意网上查了一组数据,2017年,武汉经开区包括GDP在内,一共获得了7个第一,包括工业总产值增速、工业投资、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项目数等等。
此外,武汉经开区这些年也在不断的寻找产业升级之路,已经发展为一个集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工程设计、现代物流的现代服务业与一体的国际新城。
不得不说,外资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经开区的企业越来越多,白领也越来越多。有句话说,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人口带来居住需求,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在经开区生活居住。
对于居住,我比较看重两个方面,环境和交通。首先,经开区的环境具有天然的优势,太子湖、三角湖、后官湖这些湖泊多达26个,太子湖生态公园这些生态景区也不在少数;地铁3号线、6号线、汉阳T6的通车,让经开区对外时差已经完全打通;区域内的商业配套有经开万达和永旺,基本消费需求可以完全满足。
区域内的运动中心也是非常集中的,武汉体育中心,羽毛球馆、高尔夫球场等都有,另外,奥山的冰雪主题乐园也要落地于此。
其实不止奥山,包括泰禾、碧桂园、绿地这样的大牌房企已经在区域内的智慧生态城拿地,楼市是区域价值的最直接的风向标,所以我觉得未来经开区的居住生活区一定是以智慧生态城为核心辐射展开的。
最近我研究了一下这几个住宅项目,最有吸引力的我觉得是奥山经开澎湃城。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在智慧生态城的中心地段了,武汉经济开发区军山大道与黄陵大道交汇处,靠近硃山和通顺河,附近有龙灵山生态公园、鸟语林以及规划中的武汉赛车场项目。之前就有听过,奥山在光谷的澎湃城,这次在经开的澎湃城据说是光谷澎湃城的升级。
重点来说说这个冰雪主题乐园,据我所知,奥山是冰雪旅游产业的行家了,算上武汉这家,全国已经有5个冰雪主题项目出自奥山之手。奥山经开澎湃城也是奥山集团在武汉的第二个冰雪类项目,投资了80亿左右,建成后,将成为武汉规模最大的冰雪主题综合体。其中,冰雪主题乐园,总占地300亩,配备真雪场3.3万平米,真冰场5000平米以及其它运动设施,预计将在2019年底开业,意味着。爱好冰上运动的人和小朋友来说,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在去营销中心看过之后,我的感觉就是,这里将会成为经开区的人居住宅担当。建筑面积接近70万方,体量大,除了冰雪主题乐园之外,公寓、洲际酒店等商业配套,都是按照中高端的标准来打造;住宅方面有高层、洋房、别墅,最吸引我的是1.8的容积率,这是整个经开区首例吧。我觉得且不论独立城市的边界在哪里,未来经开区高端人居中心一定会是奥山经开澎湃城这样的综合体了。
中国经济前十的大城市有哪些?
十大城市吗?哎,大家看吧
武汉的消费水平高吗?
物价水平不高,有些人说高,只能说自己的工资太低了,而不能说物价高。
武汉除了房价或高档地方,消费都不太高。甚至一个十堰或宜昌的人跑到武汉都会惊讶武汉物价怎么这么低。就拿宾馆来说吧,武汉非高档的地方一般价格在200元左右,而襄阳、十堰和宜昌也基本上就是这个价格!吃饭就更不用说了,武汉到处都是小吃,到处都是餐馆,价格真心不贵,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甚至武汉的面条和襄阳、宜昌和十堰的价格相当,你还觉得武汉物价贵吗?
你之所以觉得贵,是因为你工资太低,甚至有大部分工资付了房租,可话费的钱并不多,所以你觉的物价贵。四千以下的工资在武汉肯定觉得物价贵,如果你工资达到武汉的平均工资7000元,是还会觉得物价高吗?你不用还房贷你还觉得物价高吗?这些问题你一想就明白了。
武汉算是中部地区物价较低的城市了,住在武汉就知足吧!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长沙和武汉是一个档次的吗?
目前来看长沙的经济离武汉还是有点差距的。长沙我个人待过一段时间,总体感觉发展程度也不如武汉,武汉最近几年地铁、桥梁工程非常多,现在四环都开始慢慢的建起来了。江夏、阳逻、蔡甸、汉南、黄陂等这些偏远开发区也都在快速发展。武汉高校多,人才多,加上国家中部重点城市规划,集钢铁、汽车、光伏、信息等产业于一体,跟长沙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大家看下2017年上半年两城市对比吧,武汉GDP: 6019.08亿元,上年同期5345.87亿元,增长12.59%;长沙GDP: 4757.35亿元,上年同期4280.01亿元,增长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