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灭之幽灵,电磁波的本质是什么?

2024-07-09 20:19:53 465阅读

泯灭之幽灵,电磁波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与笔者回答的那个【电子如何变成光子】都涉及真空场,内涵有些不同。

物理同仁,一定很清楚,关于【电磁波的本质】,目前依然还是不那么清楚。

泯灭之幽灵,电磁波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物理难,多半因为语义学不过关。如“本质”是什么?既涉及语言,也涉及物理。真正吃透的人,寥寥无几。

本文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新视野,为通俗起见,有不少故意的重复关联,文章有点长。

1 什么叫本质?

头条科普,#本质#是一个网络热词。故有必要解释一下本质的主要意思。

1.1 本质的意思

本源的物质,即本质。本质,是事物发生的初始原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第一推动力或第一性原理(First Cause/Principle)。本质往往有一个因果链。

例如,法律的本质,是正义或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正义的本质,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利益的本质,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生存与发展→生存的本质,是大自然赋予的存在形式,即天赋人权。

1.2 本质的分类

按【存在方式】分类,如:运动本质、波的本质、电磁波本质、物态本质、事件本质、生存本质、联系本质、聚会本质。

按【存在形式】分类,如:物质本质、空间本质、介质本质、电子本质、光子本质、核子本质、玻色子本质、费米子本质。

按【认知属性】分类,如:法的本质、正义的本质、规则的本质、能的本质、力的本质、信息本质、质量本质、周期本质。

1.3 本质的分层

根据认知任务的要求,本质未必要刨根究底。例如,肌肉的本质是蛋白质(A)。蛋白质的本质是氨基酸(B),氨基酸的本质是碱基(C),碱基的本质是价电子(D),价电子的本质是电磁力(E),电磁力的本质是场效应(F),场效应的本质是能密梯度(G),能密梯度的本质是熵增加(H),熵增加的本质是动态平衡(I),动态均衡的本质是最小作用量(J),最小作用量的本质是四大皆空(K)

于是,我们有了本质的分层链:

A→B→C→D→E→F→G→H→I→J→K

这里,不止肌肉,而且宇宙万象的本质,最终都要归因到四大皆空,即【真空场】。

因此,笔者给出一个重要命题:电磁波的终结本质是真空场。以下证明这个命题。

2 几何空间与真实空间的区别

几何空间,是毫无物理外延的虚无空间,是为了测量基准所用的数学坐标系。几何空间可以有低维空间(1D,2D,3D)、高维空间、甚至希尔伯特的无限维空间。

真实空间,简称真空,也叫真空场,或场。真空具有超强的吸引力,故真空场也叫真空引力场。

真空有引力的证据有: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离心泵工作机制、文丘里管效应、水力喷射器原理、飞机升力机制。

真空场,无处不在。真空场的表现,诸如电场、磁场、电磁场、地磁场、热力场、万有引力场、霍尔效应场、光电子辐射场、等离子辐射场、熵增加效应场,都涉及场效应。

场效应,是各种力的传递、各种能的转换、各种波的传播,都是最终通过电子的切向运动,扰动真空场,激发场的涨落或震荡。

真空场,与实体一样,也是有质量、有能量、有体积的。电子内部是纯净的高密度的场介质,电子质量≡电子内空间的质量。

真实空间与几何空间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传力吸能载波的唯一载体或介质,后者只是纯数学的抽象概念,尽管爱因斯坦赋予张量的创意。

3 电磁波的概念

人类对电磁波的功能与应用可谓炉火纯青。但对于电磁波发生机制、电磁波终极命运、电磁波分布结构,迄今依然不很清楚。

虽然【黑体辐射】与【电子跃迁】理论,勉强解释某些现象,但无法解释【低频电磁波】,尤其无法解释【卡西米尔效应】。

3.1 电磁波的定义

电磁波,是因为实体粒子的运动之推压作用,激起了附近真空场涌动的波。

本质上,电磁波是实体所含电子的切向运动切割电子磁力线所引发的真空场效应。

请注意,笔者定义的电磁波,也叫【电子波】,因为电子是电磁波的终结性波源。

3.2 电磁波的分类

3.2.1 按不同的波源,电磁波的分类

按照作为波源的不同电子运动方式,电磁波可以分类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 核外电子波:在原子内空间,核外电子的低速震荡切割核子磁力线所激发的电磁辐射效应,此类电磁波表现为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分布。其场效应方程是:

½m₀v²=hc/λ...(1)

② 核内电子波:在核子内空间,核内电子的光速震荡切割自身磁力线并导致核子密度急增的场效应。此类电磁波被高密电子云封闭在核子内部,表现为超低频的核磁波。其场效应质量(m'),表现为质子质量方程

p(1836m₀)=2e(2m₀)+m'(1834m₀)...(2)

m'=m₀·(r/r')³...(3)

③ 加速电子波:实体的低速运动或低频震荡,所含电子加速运动所激发的场效应。此类多为超低频电磁波,如超声波、准声波、次声波(如脑电波30Hz)。其场效应方程

eU=½m₀△v²=h△f...(4)

④ 自由电子波:逸出原子的光电子,逸出核子的β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切割自身磁力线,释放的都是高频电磁波,但也会因为失去电磁力束缚,服从熵增性的降频红移。

自由电子波的方程,同式(4)

3.2.2,按不同的波带,电磁波的分类

次声波、声波、超声波、超长波、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超高频电磁波(如伦琴射线、伽玛射线)。

以下的第3,4,5,6,7章,探讨电磁波的五大特性,若干提法属于新思维,仅供参考。

4 电磁波特性1:多频叠加效应

不同频率电磁波既可叠加整体化,也可解散分道扬镳,有三:

4.1 同频共振效应,

也叫聚光效应、激光效应、纠缠效应。同频可以指数量级相同。

电磁波之间的复合或叠加,本质上是光子密度或辐射能的叠加,即:

异频光子的质密叠加:

Σρi=m₀/V₁+m₀/V₁+,...,+m₀/Vₙ...(5)

光子体积:V=(4π/3)(λ/2π)³=32λ³/3π²

光子质密:ρ=3π²m₀/32λ³...(6)

n个同频光子的质密叠加

Σρi≤nρ=3nπ²m₀/32λ³...(7)

n个同频光子的能密叠加

Σσi≤nσ=3nπ²h/32λ²...(8)

说明:量子纠缠的本质是同频光子的叠加。

4.2 近频混叠效应,

频差不大的电磁波,混合在一起,噪音大,不容易分拣出来。

4.3 差频分拣效应,

频差很大的电磁波,高频波可承载低频波,参见【时分多址TDMA】。

5 电磁波特性2: 卡西米尔效应

卡西米尔效应,表明真空场具有零点能。卡西米尔效应,表现为两大类型:

5.1 卡西米尔效应力,简称【卡氏力】

把不带电的两块金属薄板接近时,两板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吸引力,简称卡氏力。卡氏力与板间距(d)成反比,与该腔体的容积体积(κ₂d³)成反比:

F=κ₁/κ₂d⁴,或者:F=κ/d⁴...(9)

以下探讨卡氏力的发生机制。流行解释:由于腔内低频波被排出,腔外高频波有挤压,导致两块极板相互靠近。但笔者有异议。

请读者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5.1.1 为什么金属板靠得很近产生吸力?

分析:金属板界面的【价电子云】处于高能位,真空腔处于低能位,根据熵增加原理,两板的价电子都有隧穿效应,价电子之间互斥,但【隧穿电子】与对方核电荷彼此吸引占主导:

F=(1/4πε₀)e²/r²...(10)

式中r≈10纳米,是隧穿电子与核电荷之间的距离。

5.1.2 为什么真空腔释放电磁波?

在两板间距趋近纳米尺度时,隧穿电子与对方核电荷相互吸引,电荷切割的磁力线,激发原子光谱型的电磁波,有:

½m₀v²=hc/λ...(11)

式中,v是隧穿电子的切向运动速度,λ是卡西米尔效应电磁波的波长。

5.1.3 为什么不采用非金属板真空腔?

非金属原子缺乏活跃价电子,就没什么隧穿电子,至少没有仪器敏感的卡西米尔效应。

5.1.4 当两金属板紧贴在一起会怎样?

如果板的表面极其光滑平整,那么两板贴在一起,就意味着两块金属板融为一体,隧穿电子变成对方原子的核外电子,金属键或电磁力。此时,理当会激发电磁波。

5.2 卡西米尔电磁波,简称【卡氏波】

除了将两板拉近,真空腔会激发电磁波;还有,当外加震源作用到一个超薄真空腔,也会电磁波,简称【卡氏波】,也叫【卡西米尔效应】。1996年科学家首次测定,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十分吻合。

其实,卡西米尔效应波,与光电效应波、原子光谱效应波、乃至机械震荡波,都是【真空场效应波】,统属【场效应】。

场效应是:只要有物体或实粒子(或所含电子)的切向运动,就会挤压真空场(介质),进而激发真空场的涨落或震荡或涟漪。

5.3 电磁波的本质

由此可推出:

电磁波的本质是场效应;物质波的本质是电磁波;机械波的本质是电磁波;真空场是所有力/能/波的传播介质。

场效应方程的通式,

½mv²=(m/m₀)hc/λ...(12)

式中,m是切向运动的实体质量,m/m₀表示实体所含当量电子的个数,也是电磁波虚粒子的个数,即【场量子数】。

由(8)解出场效应或电磁波的波长:

λ=2hc/m₀v²...(13)

而德布鲁伊波长:λ(德)=h/p=h/mv,读者想一想,如果物质波是概率波,那么其波长公式的哪些参量代表概率指标?

6 电磁波特性3:光电互逆效应

光电互逆效应:电子切向运动可以激发场效应产生光子,反过来,光子照射电子可以加速电子的切向运动,方程是:

eU=½m₀△v²=(↔)h△f...(14)

简化为:½m₀v²=(↔)hc/λ...(15)

可见,光电效应是涉及释放【光电子】的场效应,只要电子被加速到足够快,或者光子频率足够高(紫外线之极限频率)。

7 电磁波特性4:熵增红移效应

先简介熵增原理,再演绎波的衰减。

7.1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我们知道,水向低处流,浓度要扩散,冷热要对流,分布要均匀,均匀必混乱,这样的系统最终达成动态平衡,也叫【热平衡】

热平衡的状态指标叫温度,温度对应的热量叫混乱度,也叫热力熵,即:

S=Q/T...(16)

封闭系统在趋向热平衡的热动过程中,热交换总是从高能密向低能密发散,这叫熵增加原理,写成:

dS=dQ/T,或△S=△Q/T...(17)

为什么熵会增加?以粒子切向速度v=0为测量基准,对应T=0。因v≥0,T≥0。系统能密分布不断衰减,有

△Q≤0,则△S≤0,即Sₙ≥Sₙ₋₁...(18)

7.2 波的衰减或红移,服从熵增原理

当我们看到的光源越远,我们看到的反射光就越暗,频率就越低。这是因为光波在低能位的真空中传播的光能在渐渐衰减,波长也会渐渐拉长,这是光波的熵增型红移。

当我们听到的声源越远,我们听到的机械波就越弱,频率就越低。这是因为声波在低能位真空中传播的声能在渐渐衰减,波长也会渐渐拉长,这是声波的熵增型红移。

当我们在河边拍打水面,水面激起的波浪随着推涌的传播距离越远,波浪会越来越平缓,相当于波峰之间的距离(即波长),会渐渐平缓,这是水波的熵增型红移。

7.3 两种典型的红移方式

现在我们分析哈勃定律揭示红移的原因。有两种红移模式,

第一类叫【退行性红移】即,类星体不断远离哈勃望远镜,这也叫多普勒红移。

第二类叫【熵增加红移】即,类星体只做椭圆运动,所释放的电磁波在渐渐衰减。

当然,哈勃望远镜接收的加速红移是无可非议的,不该把解释为【多普勒红移】,而应该解释为【熵增加红移】。

7.4 把【退行性红移】改成【熵增加红移】

哈勃常数(H),源于退行性红移,应该修正为,源于熵增加红移。即把【类星体退行性的递减速度】理解为类星体所释放的【β线电子衰退性的递减速率】。

有三个修正常数:①电子速度递减常数H(v),②电磁波频率递减常数H(f),③电磁波波长递增常数H(λ),分别折换如下

① 电子速度递减常数,简称【减速常数】

H(v)=△v/Mpc

=74千米/秒/326万光年

=7.4×10⁴m/s/3.1×10²⁶m...(19)

② 光子频率递减常数,简称【降频常数】

H(f)=△f/Mpc

=3.76×10¹²Hz/Mpc...(20)

∵ 电子激发光子的光电效应关系为

½m₀v²∝hf...(21),则有

△f=½m₀△v²/h...(22)

=½×9.1×10⁻³¹×7.4²×10⁸÷(6.63×10⁻³⁴)

=3.76×10¹²[Hz]

③ 光子波长递增常数,简称【红移常数】

H(λ)=△λ/Mpc

=8.0×10⁻⁵m/Mpc...(23)

∵ △λ=c/△f=3×10⁸÷(3.76×10¹²)

=8.0×10⁻⁵[m]=80[μm]

7.5 把【哈勃定律】修正为【降频定律】

根据式(20)的降频常数H(f),降频倍率与电磁波历程(R)成正比,比例常数为H(f),有

f₀/fₙ=H(f)·R....(24)

其中,f₀为β电子激发光子的初始频率,fₙ是望远镜光谱仪接收的末端频率。

7.6 用降频定律估算【可观测宇宙半径】

① 电子激发光子的最短波长λ=4.85皮米。类星体以光速释放的β射线,初始频率:

f₀=c/λ=6.2×10¹⁹Hz

②若望远镜接收的最弱频率为

fₙ=1000Hz,

λₙ=c/fₙ=3×10⁵[m]=30km(超长电波)

③按降频定律,可观测宇宙的半径为:

R=f₀/fₙH(f)...(25)

=6.2×10¹⁹÷(10³×3.76×10¹²)×3.26×10⁶

=537.6亿光年。

显然,可观测宇宙的半径(R),取决于光谱仪接收电波频率(fₙ)信号的灵敏度。

8 电磁波特性之5:同频纠缠效应

量子纠缠,包括费米子纠缠与玻色子纠缠,归根结底,是两束同频同相的电磁波的频率翻倍的共振现象。

频率叠加的电磁波是一种复合波,是对原有单色波的【升频蓝移】,但在电磁波传递过程中,固有微弱的【降频红移】依然存在。

即使同相同频的两个光子,相距遥远,但二者处于共时关联,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封闭体系。

就好比把氦原子的两个核外电子看成一个原子体系。这两个电子的切向运动分别激发电磁波,并分别辐射到对方电子上。

9 电磁波特性之6:精细结构常数

理论上的公式:α=ke²/(hc/2π)...(26)

其中:k=1/4πε₀=9×10⁹

式(1)的清晰形式如下图,其中,狄拉克常数=普朗克常数÷2π,即:ћ=h/2π

以下,用分析法推导【α的意义】

改写式(1):αhc=2πke²...(27)

或:λα·hc/λ=2πr·ke²/r...(28)

因:½m₀v²=hc/λ=ke²/r...(29)

则:λα=2πr,或:α=2πr/λ...(30)

轨道半径不能太小,与光子波长或半径有一个临界值比值,式(5)改成:

2πr/λ≥α...(31)

故【α的意义】:电子轨道周长(2πr)与光子波长(λ)的比值不小于α,维护正负电荷的各自不过度干涉,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

例1. 估算在原子半径0.1纳米附近的核外电子激发光子波长与电子平均轨道速度(v)。

解:原子半径(r)即电子绕核震荡的平均轨道半径(r),根据式(30)与式(28),有:

λ≤2πr/α

=2×3.14×0.1×10⁻⁹÷(1/137)

=8.6×10⁻⁷[m]=860nm(属于红外线)

v²=2hc/λm₀...(32)

=2×6.63×10⁻³⁴c÷(8.6×10⁻⁷×9.1×10⁻³¹)

=51×10⁻¹²

v=7.14×10⁶[m]=3.25αc

可见,轨道半径越大,电子的线速度越快。

10 电磁波的发生机制

有了【电磁波的本质是场效应】之认知,电磁波的发生机制的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从本文第5章可知:只要有实体的切向运动,就会挤压并扰动真空场,真空场就会更加涌动起来,表现为较高频率的电磁波。

从微观层面来看,这种激发电磁波的实体,叫波源或激元(exciton),典型的有:核外电子激元、核内电子激元、自由电子激元、声波粒子激元。

10.1 核外电子激发电磁波

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分布),主要来自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的切向运动切割所在磁场的磁力线,其动力源来自核外电子与核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或库仑力。

½m₀v²=(1/4πε₀)e²/r...(33)

电子不同的切向速度,激发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进而表现为原子固有的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型的【场效应方程】(或光电效应方程),可以写成:

(1/4πε₀)e²/r=½m₀v²=hc/λ...(34)

其中,r是核外电子与核电荷之间的距离,也是核外电子绕核震荡的平均轨道半径。ε₀原子内真空场的介电常数,λ是场效应的单色光子波长。显然有:v²∝1/λ

10.2 核内电子激发电磁波

核内电子激发电磁波之命题,是鲜为人知的,也是解决标准粒子模型面临困境的突破口之一,另一个突破口是光速电子激发的场密度急增效应,或【光爆效应】。

ξ(1/4πε₀)e²/r=½m₀c²=hc/λ₀...(35)

其中,ξ是电荷之间同斥异吸作用的弱化系数,r是核内电子震荡的平均轨道半径,也叫核子半径。λ₀=4.85pm,是核内光子波长常量。

10.3 自由电子激发电磁波

如果对核外电子施加脱出功(W₀=eU₀),核外电子,在被加速到逃逸速度或【临界速度(v₀)】时,就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变成光电子,或称等离子态电子,或称自由电子。

此时,激发的电磁波有【临界频率】与【临界波长】,即:

eU₀=½m₀v₀²=hf₀=hc/λ₀...(36)

当然,逃逸出去的电子,不可能以临界速度一直旅行下去,一定会不断减速,其激发的电磁波也会不断的降频红移。详见本文的第7章对哈勃定律修正的【降频定律】。

10.4 机械运动激发电磁波

机械波的激元,可以是大粒子或复合粒子,诸如分子、原子、离子,但归根结底是核外电子。

机械波,含声学支与光学支,似乎是声波与电磁波的复合波,但笔者认为:

与其说,复合粒子的切向运动激发了机械波,而对应一连串的声子;

不如说,核外电子伴随复合粒子的切向运动激发了电磁波,而对应一连串的光子。

如果复合粒子质量为m,其切向运动的震荡速度为v,那么其质量相当于n个电子质量,即m=nm₀,核外电子附加速度也是v,有

W或Q=½mv²=(m/m₀)hc/λ...(37)

其中,W是外力做功,Q是外加热能,λ是复合粒子激发的电磁波。

11 电磁波的传递机制

电磁波是真空场被激起的推涌或剧烈涨落,光子就是如同正弦波之波动的一个波节。换言之,电磁波是一连串光子的集合。

由真空场具有吸能降频红移的固有特性,电磁波的传递是一个渐渐衰减的过程,也叫熵增加红移过程。

但是根据第7的【降频定律】,基于哈勃常数的降频常数非常缓慢:

∵H(f)=3.76×10¹²Hz/Mpc

=3.76×10¹²Hz÷(3.26×10⁶×9.45×10¹⁵)

=1.2×10⁻¹⁰Hz/m

=0.036赫兹/30万千米

即电磁波的传递每秒降频0.036赫兹。例如,对应太阳光到达地球的降频为:

△f=0.036R/c...(38)

=0.036×1.5×10¹¹÷(3×10⁸)=12赫兹

地日之间的降频,可谓微乎其微。可见,在地球环境附近例如卫星导航的降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就这个语境而言,特定电磁波的每一个光子,可以近似处理为【全同光子】。

12 电磁波的终结命运

所谓电磁波的终结命运,是指电磁波的不复存在而转化为另一种存在形式:

命运之一:要么在超高温或超高压条件下收敛为【光电子】,即湮灭反应的逆过程;

命运之二:要么在高密度环境如原子内空间被吸收为【高温场介质】,即吸收光谱;

命运之三:要么在超低温环境例如在深太空消弭为超低频电磁波,即【零点真空场】。

结语

电磁波是真空场的涌动,电磁波现象的本质是真空介质的场效应,卡西米尔效应也是一种场效应,与光电效应与原子光谱现象一样,是场效应的直接证据。

漫威和dc除了现在的复联和正义联盟?

你好,我是“动漫大叔”。今天就说说“漫威电影宇宙”中还没有登场的超级大佬。

如今,如日中天的“漫威电影宇宙”已经进入“后钢铁侠”时代,观众对即将登场的新英雄更加期待。那么,漫威8000多个人物中,究竟还有哪些超强英雄没有登场?小编与大家共同分析一下:

哨兵:

每当提起“漫威最强英雄”,这位大佬总是被最先想起。“哨兵”作为2000年才诞生的“年轻”英雄,虽然没有“初代复仇者”那样的“底蕴”,但其实力确实“有目共睹”。一位“瘾君子”在误食了一瓶“药剂”之后,竟然获得了“百万恒星”爆炸的力量。

这种力量是什么概念?漫画中,“暗夜比邻星”的枪,是由“扭曲时空中的太阳”打造,每当暗夜比邻星“奋力一击”时,可以产生“恒星爆炸”的力量。而暗夜比邻星,就是凭借这股力量,轻松将“浩克”打回原形,让“海王纳摩”不战而降,并横扫大批“超级英雄”。而这,只是所谓“一颗恒星爆炸的力量”,那么“百万恒星爆炸”是什么概念,也就可想而知。

此外,哨兵还拥有“不朽”的身体、超强的“再生能力”、精神控制、读取思想、创造多元宇宙等“神”级能力。“斯坦·李”在哨兵创刊号结尾的读者互动中亲笔写道:“创造哨兵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全知全能的英雄。”亥伯龙:

提起“哨兵”,就不得不提起“亥伯龙”,因为这两人不论从形象上还是能力上,都多多少少能和“超人”挂上钩,而亥伯龙比哨兵要更像超人。

亥伯龙是一位“泰坦星”人,也就是灭霸的老乡,同样属于“永恒神族”。所以天生就有几乎不朽的身体、超强的力量、超光速飞行、千里眼、透视眼、从眼睛和手臂发射超强能量等逆天能力。而按漫威的设定,永恒族人都有一项“隐藏基因”,此基因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类似X战警和异人族)。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亥伯龙比一般的永恒族还要强大。

亥伯龙的力量,可以轻易摧毁“单体宇宙”,在漫威宇宙中,他一直以一个亦忠亦奸的“反英雄”形态登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乍一听,与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名字一样。没错,“复仇者联盟”的这位成员,就是宙斯的儿子,希腊最伟大的英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其在“漫威宇宙”中,依然保持着神话中的能力——力大无穷,不朽的身体,超强恢复、再生能力,精通各种战斗技巧,免疫一切环境不利因。基本上,就是一个强化版的“浩克”。

此外,赫拉克勒斯和雷神作为各自“神话体系”中的王子,惺惺相惜,可以说是亲密战友。红浩克:

实际上,这个人物在“漫威电影宇宙”中已经只收登场了三部电影,只不过完全没有要“变身”的意思,他就是布鲁斯·班纳的“老丈人”——“罗斯将军”。漫画中的他,为了消灭浩克,最后不息将自己变成“红巨人”。

“红浩克”力量与浩克相当,动画片《复仇者集结》中,钢铁侠为了击败他,为“复仇者联盟”的每一位成员设计了一套“反浩克战甲”(除了雷神),结果全被巅峰状态的红浩克拆了。

红浩克也曾击败过浩克的宿敌“憎恶”,最终改邪归正,被美国队长招募加入“复仇者联盟”,与“浩克”成为战友,并曾经加入由各种“浩克”组成的“SMASH特工队”。纳摩:

纳摩是漫威历史上第一位“超级英雄”,身份为“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听着耳熟吧,没错,“正义联盟”的海王,就是根据纳摩而来。

作为漫威的“海王”,纳摩除了拥有一切海中技能及控制水中生物之外,还是一位“变种人”,据说其能飞行的原因就是他的“X基因”。

与DC海王不同的是,纳摩在“漫威宇宙”中可没那么好脾气,虽然是超级英雄,但因脾气过于暴躁,与其他英雄关系都不好,并且与“瓦坎达”是世仇,曾经因为大战在即,他还不忘攻击“瓦坎达”,被美国队长带领一众英雄“群殴”,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英雄。

不过,有消息称,漫威已经将《黑豹2》的BOSS定为“纳摩”。届时,我们将在荧幕上看到传说中的“豹鱼大战”。分子人:

又是一位BUG级别的反英雄,能力是“控制分子”,可以将分子随意重组,参加了三次“秘密战争”。

分子人的实力,可以说极不稳定,这与他的精神状态有关,当他陷入“思维混乱”之中时,曾经被“哨兵”手撕。

而当他打破一切“心魔”,精神抖擞之时,竟然可以与公认的“漫威宇宙”最强人物之一“超越者”大战三次,并且胜利一次,平手一次,占上风一次。

分子人的登场并不多,可能因为他的能力太过逆天,不好控制。如今的分子人,在《秘密战争3》结束之后,同“富兰克林”共同创造了新的宇宙,也就是之后的“全新全异宇宙”。

已经有90年历史的漫威,拥有几千位超级英雄,大佬级的人物很多,有些已经在加入“漫威电影宇宙”的路上,有些则因为能力太强、不好刻画而遥遥无期,但我们相信,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漫威一定会但给观众更多强大的英雄。

——关注“动漫大叔”,了解动漫风潮。

限制光速背后的玄机是什么?

目前我们测量到的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并不代表光速的极限。也许钞能力认识的极限局限。

也许随着人类认识极限的突破,又会测到光速的更高层级?当然光速也许还是有极限的,但是这个极限到底是多少,至今也还是一个谜,光束到底是为什么会有极限,那是受宇宙各种天体引力的影响。

真空下光速30万公里每秒是我们人类目前所能测到的光速的最高极限。也许随着人类认识手段的提高,还可能测到光速的更高数值也都未可知。

毕竟人类测到光速目前的数字也不过百年左右的时间。再过500年1000年人类的认识水平,探索自然界的首档的创新等等,应该和现在相比会发生突飞猛进的根本性变化。那个时候会不会测到光速的另外一个数值,真的没有能能够做出肯定或者否定。

此外也没有人能够断定和得出结论,宇宙间有没有超过光速的其他速度。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束就是光子运动的速度。

可是有没有比光子还小还快的一种亚光子存在,迄今为止也没有人知道。由于比光子还小的那种亚光子,本身就很小很难测到,所以有没有这样的存在就不可知,由于它更小速度是不是更快,我们也不能说没有,也更不能就盲目的说一定存在,毕竟这是我们科学认识的盲区和禁区,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总之科学需要我们大胆的假设,在去小心的求证。今天小编就在这里大胆的假释疑犯,这个宇宙或者另外一个宇宙,或者其他的宇宙,或者一个未可知的宇宙中,一定存在一种速度是目前光速的10倍,百倍甚至1万倍都是可能存在的。除非我们有办法完全可以证明他绝对不可能,否则的话我们就有必要有理由去探索,去发现或者去证伪!

文心评论:

真的希望还有一种速度比光速快的多,要不然我们总说光年光年宇宙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之间,居然要跑上几百亿上万亿光年,那么人类真的是无法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去了。

各位网友有没有打破脑洞提出一种你认为与光速不同的其他速度的情况呢和其他的宇宙存在的情况呢?

唉,脑洞大开,估计许多网友会狠批特批吧。

推荐几部悬疑的电影?

二十部经典悬疑推理的电影:

1、《死路》美国/法国

2003年,导演让·巴普蒂斯特·安德烈/法布里斯·坎内帕,主演雷·怀斯等。一家人在圣诞前夕经历了一场恐怖遭遇。一条无法抵达的生还之路,一群心怀秘密的游魂。

2《穆赫兰道》美国

2001年,导演大卫·林奇,主演娜奥米·沃茨等。车祸导致失忆,去寻找答案和线索,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冒险。梦境与现实的混合。

3、《灵异第六感》美国

1999年,导演M·奈特·沙马兰,主演布鲁斯·威利斯等。一部典型的结局式影片。一个自称能看见鬼的男孩接受治疗的故事,影片意想不到的结局令观众大呼过瘾。

4、《孤儿怨》美国

2009年,导演佐米·希尔拉,主演伊莎贝尔·福尔曼等。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但是小女孩的巨大秘密几乎导致他们家破人亡。影片的结局很长时间你都不会忘记。

5、《12只猴子》美国

1996年,导演特瑞·吉列姆,主演布拉德·皮特等。世界遭遇病毒侵袭,剩余的人类只能在地下偷生。科学家们试图改变这一切。一个企图挽回灾难但是灾难还是发生了的悲惨故事。影片的结局把希望磨灭的干干净净,让观影者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6、《副作用》美国

2013年,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主演裘德·洛等。妻子服药后产生副作用,导致在两个男人之间陷入泥潭。这部影片在你看到五分之四时,还会为结局感到纠结。后半部分的阴谋太精彩了。

7、《阳光下的罪恶》

不愧是“侦探小说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前半交代人物,叙述各自的性格行为作风,还有最重要的人物关系。

命案发生后侦探波罗就开始审讯,平等对待每一个嫌疑人,实地探查后理出了线索,从推理上指认出凶手,在没有证据杀人犯要逃离时自己露出马脚,重要证据钻石也相应现身。

8、《东方快车谋杀案》

电影感很强,用长镜头带出众生相,用上帝视角的俯拍呈现谋杀案,用镜子叠影展现每个人物内心的隐秘。结尾“最后的晚餐”式构图,将12个人正义的复仇推向极致,也让波洛遭遇情与法的道德困境。这也是这次改编最为迷人之处,波洛一开始认为凡事只有对错,没有灰色地带,最后却将天平砝码放在道德情理一边

9、《嫌疑犯X的献身》

最冷静的一版,虽然神探的做派很漫画化,但故事和台词其实非常克制。堤真一和松雪泰子的表演准确而充满力量,最后的相对大哭直接过渡到波涛汹涌的沉尸现场,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10、《裂缝》英国

2009年,导演乔丹·斯科特,主演伊娃·格林等。寄宿女校内,青春期的孩子们,暴露出人性中的黑暗和暴力。虚荣的谎言,自私的欲望,妒忌的心理,人性深处的裂缝呼之欲出。

11.、《杀人回忆》主要讲述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韩国,正值民主化前夕,国内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起连环奸杀案,每一次都在雨夜,受害人多为年轻独身女性,死状凄惨。警官与凶手捉迷藏式追踪,却每一次都与其擦肩而过,满心以为最后定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最后却只能在晴光万好的秋天麦浪中与其有短暂的“相逢”,凶手很普通,普通到就像影片开头的一只蚱蜢进入广阔无际的麦浪中再也无处去寻。

12.《盲证》讲述了因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见习警察闵秀儿双眼失明,而在一次暴雨归家途中上了一个形迹可疑的陌生司机的车,因双目失明,她的其他感官更加敏锐,觉察出不对后在与司机推搡中撞到了一个路人,也正因此,她得以从中逃脱并向警方报案,与此同时,另外一名看似混混一般的青年也目睹了这场车祸,但两人的证词却大相径庭,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肇事逃逸事件,却没想到案件的背后藏着更大的秘密。中国翻拍的《我是证人》则更带有中国色彩。

13.《告白》这部日本电影题材独特,由几个主角的自我告白组成,影片开头便引出一所普通日本初中女教师的女儿被杀害于泳池之中,与人无仇无怨,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就这样被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警方将其定义为意外而女教师却在蛛丝马迹中发现了背后的杀人凶手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并选择展开报复,她双手并未沾染鲜血,但却让那些杀人凶手最终得到惩罚,也通过各个凶手的自白,让我们窥见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14.《看不见的客人》

一部无限反转、令人脑洞大开的烧脑悬疑片。

这是一部猜中结局但是猜不到过程的悬疑推理片。为什么这么说呢?电影开头没多久,很多人就料到男主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他想脱罪。但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即使观众知道结局,也会被剧情吸引,一直看下去,因为看这部电影就像在看一个逐步揭开的谜题,不知不觉跟着导演和编剧的思路,一起推理。

杀人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背后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支持,所以警方一直没有办法掌握他犯罪的证据。受害者的父母通过一次成功的伪装,在和男主在一番对话过程中,凭借缜密的逻辑和“套话”技巧,逐个击破男主曾经建立的完美不在场证明,最终拿下他犯罪的铁证。

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嫌疑人和受害者母亲的对话过程非常精彩,堪称一场完美的对弈。

15.《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一部

看似最柔弱的人,其实是最可怖的人。

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中第一部的案件推理逻辑最为缜密,悬疑剧情推进得节奏最好,第二部则为了迎合春节档偏重搞笑风。

故事围绕秦风和唐仁在泰国调查的一起离奇的凶杀案展开,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从一个案件的背后发现了更多的秘密,真实与谎言,被害与伤害,不到最后一刻,真相无法揭晓。然而电影看到结尾时,你会震惊于故事的真相。

这不电影营造的悬疑氛围很成功,在跟随镜头看故事发展的过程,的确有一种案件迷雾重重的感觉,导演和编剧把逻辑线铺设的完整,案件的完成度很高,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大的bug。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在于片尾,当所有谜团解开,张子枫在镜头前抬头一笑,让人脊背发凉。

16.《嫌疑人X的献身》日版

罪犯一定要严惩,爱也值得被尊重。

根据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

故事可以概括成两个天才之间的一场比试,因为罪犯和破案者都是天才般的人物,这场犯罪也被称为高智商犯罪:无法成立的犯罪证据,没有漏洞的不在场证明,那种锁定嫌疑人但是没办法掌握足够证据的感觉令人心痒痒。

故事也可以看成一场爱的救赎。母亲为了孩子不得已杀人是爱,男主为了可怜的母亲犯罪也是源于爱。在观看全片的过程中,男主的孤独感透过屏幕传递到每个观众的心中,影片中的母亲的确是他人生的光,男主最后被抓捕对他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脱。所以这部电影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往往不是精心严密的犯罪布局(虽然案件布局逻辑缜密),更多的是男主对于爱所付出的一切,他的行为不值得被提倡,但是他那份爱的初心,还是值得被尊重。

17.《爆裂无声》,是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屏的一部很火的电影,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谭卓主演,里面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太大的腕儿,但是却能把故事演得非常精彩,故事发生在偏僻的山村之中,张宝明是一名哑巴矿工,有一天在上班的张宝明被妻子叫回家,发现儿子失踪了,而随后张宝明的律师徐文杰的女儿也失踪了,孩子失踪到底是巧合,还是预谋呢?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一直猜不到凶手,也猜不到过程,而当你决定一个答案之后,下一秒可能就会被推翻,一直到最后一分钟的谜团揭开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18.《无人区》,这部电影的阵容可以说是拿奖的标配,宁浩导演,徐峥黄渤等人主演,也是探讨人性的优秀影片,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上线而损失惨重,不然真的可能会是一个票房奇迹呢。

故事主要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律师潘肖为了挣钱,而帮盗猎集团的老大打官司,而事后老大却拒绝付款,潘肖也遭到了老大的追杀,最后见到舞女后,律师潘潇决定痛改前非,与盗猎集团的老大决一死战。

19.《星际穿越》开辟新的道路

这部影片应该符合问主,主剧情的套路,讲的是一个男子迷失在平行空间的事情。近年来,科幻悬疑类型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而《星际穿越》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开拓了人们的固有思维,不再局限于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事情,而是把视角放在了宏观物理环境,并加以科幻的色彩。

20.《消失的子弹》中国剧中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大奇案,据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兵人被子弹所杀,事后竟然找不到子弹,对破疑难问题有自己方式的刘青云加上热血青年谢霆锋两人合作又会碰出多少火花呢

为什么少有匹敌钢铁侠的超级英雄?

钢铁侠的科技水平的确不错,但那也只是“相对于”地球而言,但如果说少有匹敌钢铁侠的克里人,那这就明显的“说大话了”。

并且,克里人也没有“超级英雄”的这个概念!

钢铁侠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没有超能力,而是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当然,把“科技的力量”玩到极致,这也不能说它不是“超能力”,但钢铁侠是借助于外物对自身实力的一个强化,如果以钢铁侠的战力为标准,也就是“科技水平”为标准,那我想如果克里人来到地球之后,绝大部分成员都是超级英雄。

因为克里人也是玩科技的高手,克里帝国在宇宙中发展了不知道多少年,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就单是钢铁侠目前展现出来的科技,说真的,克里人还真的看不上眼,地球上之所以会出现“超级英雄”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差距过大,并且数量极其稀少,而克里人不是这样,因为他们的生存模式,与环境不会出现这种超级英雄。

对于克里人来说,他们是一种以科技赖以生存,并且以征服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为发展动力,管理集中化,固定化,且全部服从克里帝国的至高智慧的统一调协,这种模式下的克里人更加适合大规模的宇宙星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克里人没有“高端战力”,在克里帝国的科技武装之下,每一个合适的克里人战士来到地球,都是超级英雄一般的存在。

●并且其中的“精英”,你能说他不能匹敌钢铁侠?

典型的,惊奇队长

说到惊奇队长你别误会,这可不是《复仇者联盟4》的惊奇队长丹佛斯,而是克里人迈.威尔,其实丹佛斯能够成为惊奇队长,与迈.威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迈.威尔,她永远达不到现在的成就,而第一任惊奇队长就是这个远道而来的克里人。

在漫画里,克里人与斯库鲁人的战斗逐渐扩大,而地球所在的位置也即将被波及,克里人不知道这个有生命的星球会不会对这次战争有什么不可预测的威胁,所以就派出迈.威尔来地球查看,如果有对克里人有威胁的,那就立马消灭掉,但迈.威尔来到地球之后,不得不说地球的融入力度真的强,强到让迈.威尔主动放弃克里人的身份,以地球人自居。

●他帮助地球人拦截了克里人的多次入侵,也获得了超级英雄的名号,惊奇队长!

至高智慧,这个是目前二代惊奇队长的主要大敌,它是克里人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但这个人工智能明显有了一种“特殊”的生命,它是整个克里帝国的指挥中心,也是克里帝国目前的超然存在,简单来说,钢铁侠有一个人工智能贾维斯,或者星期五,但它只为钢铁侠服务,并且有时候能力有限,但这个“至高智慧”是为整个克里帝国服务,并且还能对克里帝国的发展进行一个安排。

在《惊奇队长》里面那个星际小队队长曾经说过,每一个克里人死亡之后,他都可以融入到“至高智慧”,这种融入也是指这个人一生的智慧,才华等等多方面的,可以说,至高智慧是整个克里人的核心,它也是克里人的“本体”。

这种级别的人工智能并不是星期五这种层次能够比拟的。

●指控者罗南

这个角色在克里帝国有些特殊,因为他野心非常大,他是克里帝国指控者的一员,像他这样的指控者,在克里帝国还有很多位,比较有意思的是,罗南对克里帝国的感情不深,在漫画里他甚至曾经策划要推翻“至高智慧”的把控,结果不小心失败了!被至高智慧控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傀儡”,被至高智慧派遣地球与惊奇队长战斗,但罗南并不是惊奇队长的对手,他再一次失败。

在影版剧情中,罗南扮演了《银河护卫队1》的反派,但他被星爵莫名其妙的尬舞给坑了!罗南的实力强吗?很强,他不仅敢触摸力量宝石,还敢像灭霸挑战,只不过影版剧情中把罗南削弱太多了!

典型的就是他的那把武器,这把武器是克里帝国的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但电影中丝毫没有把这把武器的厉害之处表现出来,这把武器名叫“万能武器”。

它是纯科技打造,拥有的能力大概有这些:吸收储存宇宙能量,分解重组物质,产生震荡波,物质能量场,物质变形,制造重力,产生力场,空间传送。

从这把武器可以探知克里帝国的科技水平发展到了什么地步,这种简直就是非常可怕的存在,难道这些科技组装出来的武器还不如钢铁侠的科技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单单是分解物质重组,这种已经涉及到了原子结构的层次,空间传送已经涉及到了空间法则,克里人的科技已经达到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层次。

除此之外,克里人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角色,追捕者,此人创造出来的科技可以吸收任何物质变幻出一种特殊的致命武器,这个计划在克里帝国是非常出名的,名叫“猎人计划”但在当时这种实验非常消耗能量,导致克里帝国并没有大力支持,后期也维持不下去,但追捕者仅仅依靠自己的一点点成果,就成为了克里帝国最出色的猎人,击败了无数克里帝国的强敌。

克里帝国横行宇宙这么多年,科技水平不是地球能够探知的,别的不说,就是克里帝国的普通常用科技,来到地球随便打造一番,成为超级英雄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克里帝国能够在宇宙中发展得这么大,难道会没有出色的武力值吗?

所以,克里人并非没有匹敌钢铁侠的实力角色,只是电影中的克里人被相对削弱了很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