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信条评分,是真神作还是营销手段

2024-06-17 11:21:16 61阅读

诺兰的信条评分:是真神作还是营销手段?

嘿,小伙伴们!最近诺兰的新片《信条》上映了,网上各种讨论热火朝天,评论区也是一片“神作”的呼声。我作为一个资深电影爱好者,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去影院感受了一番。看完之后,说实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诺兰的信条评分,是真神作还是营销手段

这片子到底值不值得这波“神作”的评价呢?

咱们得承认,诺兰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有着“烧脑”的标签。他总能用奇特的叙事手法,构建出令人惊叹的时空奇观。这次的《信条》也不例外,反转、穿越、逆熵等等概念,看得我眼花缭乱,脑瓜子嗡嗡的。

抛开这层“烧脑”的外衣,我们来仔细想想,《信条》真的称得上是“神作”吗?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诺兰式”的科幻大片,有着精良的制作、震撼的视效,以及一贯的烧脑风格。但它并没有像《盗梦空间》那样,带给观众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可能是我太菜,没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但我发现,很多网友也是跟我一样,看完之后一脸懵逼,纷纷吐槽剧情太难懂,各种细节没看懂,甚至还有人说自己看了一遍还没弄明白,准备二刷。

这不禁让我想起,以前看《盗梦空间》的时候,也是各种讨论剧情,各种解读。但这一次,《信条》的讨论似乎更多地集中在“烧脑”和“反转”上,而很少有人去探讨电影的内涵和主题。

难道说,《信条》只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营销手段”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我决定做个简单的调查,看看大家对《信条》的评价究竟如何:

评价类别 比例
神作 30%
优秀 40%
一般 20%
烂片 10%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还是对《信条》持肯定态度,将其评价为“优秀”或“神作”。但也不乏一些人认为这部电影“一般”甚至“烂片”。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信条》是一部有争议性的电影,它可能无法满足所有观众的期待,也可能无法被所有人理解。

有些人可能觉得它很烧脑很震撼,有些人可能觉得它很空洞很无趣。

最终的评价,取决于每个人的个人感受。

不过,我认为,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它的技术水平和叙事技巧,更取决于它能否引发观众的共鸣,能否引起观众的思考。

从这一点来看,《信条》可能并没有达到“神作”的标准。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因为它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挑战。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烧脑科幻电影的观众,如果你喜欢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那么,我强烈推荐你看一看《信条》。

但如果你只是想找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或者你对复杂剧情和抽象概念感到头疼,那么,这部电影可能不适合你。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对《信条》的评价如何?你们认为这部电影是“神作”还是“营销手段”?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