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守卫 赵信,吾亦可往是一种怎样的霸气?
皇家守卫 赵信,吾亦可往是一种怎样的霸气?
谢谢邀请:
"寇可往、吾亦可往″,是否出自汉武帝刘彻之口无从查考,但汉武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个非常霸气的杰出统治。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死后,十六岁的刘彻(汉武帝)即位,由于汉武帝当时年纪轻,即位以后,面临几大难题,首先一个就是朝中大权被丞相窦婴、御史大夫赵绾和太尉田蚡控制。第二一个就是他的老祖宗刘邦在位时分封的十一个同姓诸侯王,这十一位同姓诸候王之后不是汉武帝的爷爷辈就是叔父辈,他们各霸一方,兴风作浪,不听号令,就象是埋在汉武帝身边的定时炸弹。第三一个头痛问题就是漠北的匈奴入侵和南越的割据。但汉武帝还是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逐步把朝廷大权掌握到了自己手中。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除了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还采纳了郎中主父偃的建议,下令"推恩"、"酎金″,把诸侯王的势力范围由大化小,逐步削弱了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论是巩固中央集权,还是抵御外敌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汉武帝在位时最霸气的功绩就是北征匈奴,南平吴越,西通西域各国。
由于西汉初期,汉王朝的中央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统一,面对强大的匈奴侵扰,西汉政权迫不得已采取了"和亲"的办法,把皇家女儿嫁给匈奴单于,并且每年还要送去许多缯帛、丝棉、粮食和酒作暂时的权宜妥协之计。汉武帝即位后多次发动了抗击匈奴的战爭,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动了收复河南地的战役,他派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战河套,一举歼灭了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收复了河南地,并且大败匈奴右贤王,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巩固了西汉北方。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发动了对匈奴的第二次战争,他出兵河西,大败匈奴,切断了匈奴同青海羌族的联系,打通了西汉通往西城的咽喉要道。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了彻底铲除叛将赵信和匈奴构结,发动了第三次对匈奴的战争,这一战,汉军俘获了匈奴小王、相国、将军等大小头目八十三人,匈奴骑兵几乎全部被歼,彻底解除了匃奴对北方的侵扰。公元前112年至130年汉武帝又数次运兵,消灭了南越、闽越等东南割据势力,收复了东南,并且平定了西南。纵观历史,汉武帝的确有一种无往而不胜的霸气!
LOL中角色最帅的是?
1、伊泽瑞尔
“在别的游戏里,像我这么装逼的,一般都是主角哦……”,EZ是被官方公认为最帅的英雄,其原型就是这个英雄的设计师(好想说这个设计真不要脸→_→);
2、盖伦
盖伦在英雄联盟中属于真正的铁血男子型的帅哥,结实的身板,强壮的身躯,让人一看就有种安全感,而且正义感爆棚,有正义感的人不就是最帅的吗?
3、杰斯
杰斯算是英雄联盟中最绅士的一位英雄了吧,优雅而不失风度,不论是身高,体型还是长相,杰斯都算得上是一流的帅哥;
4、格雷福斯
稀疏的胡茬子,霸气的外表,是典型的大叔型英雄,嘴上叼着一根大雪茄,让人见到之后就能感觉到一股莫名的霸气扑面而来;
5、亚索
多才多情的流浪剑士,亚索不仅会一流的剑术,还会吹箫呢,箫声悠扬,走起路来飘逸洒脱,放荡不羁的外形让人着迷。(好像着迷的更适合用来装逼,这大概就是许多托儿索的来源吧~→_→)
唐朝名将是如何排名的?
可以说唐朝绝对是古代名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王朝,能够与之比较的也就是汉朝,根据宋朝的武庙七十二名将来分析,两汉入选名将一共入选19人,其中西汉10人,而东汉9人,至于唐朝一共有13人入选,可以说是单一王朝入选最多的时期,随着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人们随口就能够说出一些唐朝的名将,比如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等等,那么在名将如云的唐朝,我们纵观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将这些名将排名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因为很难有一个让大家都认同的排名。
别的不说,就说在宋朝人眼中的唐朝名将吧,也就是入选宋朝武庙的七十二名将中的13位名将,本身也是存在争议的,这13人分别是李靖、李绩、李孝恭、尉迟敬德、苏定方、王孝杰、裴行俭、张仁亶、王晙、郭元振、郭子仪、李光弼和李晟,这里面尉迟敬德是一个猛将,但是没有担任主帅,显然处在劣势,如果他能够入选,那么其他如秦琼、程咬金以及侯君集等人也差不多啊,王孝杰虽然是武则天手下的名将,甚至大败吐蕃,不过在突厥人和契丹人手中败得很惨,在唐朝这样的武将有很多,比如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等等,至于张仁亶、王晙、郭元振功绩并不突出,可见就是宋朝官方选定的唐朝名将,也是不能够让人完全信服的,下面小编就说出自己心中的唐朝名将排名,因为数量太多,仅仅列举十大武将的排名。
第一名,李靖。
我们纵观各种排行榜,李靖绝对是唐朝武将第一的存在,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李靖就是大唐的军神,而他也是唐朝建国时期唯一能够和李世民比拼战功的名将,在加入李唐阵营,先是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面南梁萧铣进攻唐朝,李孝恭等人出战失利,李靖被李渊调到南方辅佐李孝恭,最终在李靖的辅佐下利用雨季江水暴涨的有利时机,顺流而下灭掉南梁,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李靖便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也是这场战争之后,李靖被李渊称赞“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后面李靖越过南岭,招抚岭南,最终连下九十六州,在辅公祏叛唐之后,李靖再次搭档李孝恭以及李绩等人迅速平定叛乱,可以说李靖为唐朝拿下了半壁江山,当然另外半壁江山是李世民统兵拿下的,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李靖担任统帅一战灭掉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以及一战灭掉吐谷浑,一生征战从无败绩,最重要的就是李靖经手的战争,都是一战定胜负,无论是强大的东突厥还是吐谷浑都是如此,李世民曾经评级他: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可以说李靖是古代的顶级名将,他是与韩信、白起等人齐名的名将。入选了唐朝武庙十哲以及宋朝武庙七十二名将。
第二名,李绩。
李绩就是演义中的徐茂公,原本他的名字叫做徐世绩,后面因为投降李唐,被李渊赐国姓,因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从而改名叫做李绩,此人原本是瓦岗军武将,后面李密被王世充击败投靠李唐,李绩将统治的区域通过李密献给李唐,被李渊认为是纯臣,加入李唐阵营后,跟随李世民打败宋金刚,讨伐王世充、窦建德,以及刘黑闼,后面跟随李孝恭和李绩征讨辅公祏,李世民登基后跟随李靖灭掉东突厥,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李绩统兵灭掉薛延陀,以及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虽然没有达成灭国的战绩,但是李绩先后攻下高句丽多座城池,而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李绩挂帅最终灭掉高句丽,可以说唐朝名将,以二李为首,也就是李靖和李绩,在李绩去世后唐高宗李治仿照卫青和霍去病的先例,讲他的陵墓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建筑,整个初唐只有两个人有这个待遇,除了李绩就是李靖了。李治给李绩的评价是:自李勣亡,遂无善将。入选唐朝武庙十哲以及宋朝武庙七十二名将。
第三名,郭子仪。
可以说郭子仪是唐朝再兴的主要功臣,他是武举出身,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做到九原郡太守,而他真正被后人铭记的战功,就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已经58岁的高龄了,叛乱爆发后郭子仪正处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担任朔方郡节度使,郭子仪统兵先后收复静边军、云中、马邑等地,以李光弼一同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在灵武继位,郭子仪和李光弼赶到灵武,被唐肃宗任命为兵部尚书,后面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统兵收复两京,也就是洛阳和长安,可以说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功不可没,后面在吐蕃入侵长安后,郭子仪被重新启用,最终驱逐吐蕃军队,再次收复长安,在仆固怀恩叛乱的时候,郭子仪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入选了唐朝武庙六十四名将,以及宋朝武庙的武庙十哲,《宋史》记载:以张良配享殿上,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史书对于他的评价是“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第四名,李光弼。
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院主将之一,另外一个人自然就是郭子仪了,其实单论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功,李光弼是略强于郭子仪的,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根据唐朝官方的平定,李光弼被认为是“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其实李光弼是契丹人,在天宝十三年的时候,被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奏为朔方节度副使,最终因为安思顺想要将女儿嫁给他,李光弼托病辞官,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李光弼被启用后统帅五千朔方军进攻常山,一举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个,后面与郭子仪一起在嘉山打败叛军,斩首四万,河北诸郡纷纷重新归顺唐军;指挥太原之战,最终以少胜多,斩首7万多,为后来唐军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河阳之战李光弼牵制史思明主力,唐军打败叛军,斩首一万多,生擒八千多,可以说单纯从军事能力角度去看,李光弼的能力强于郭子仪,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不过最终结局比较凄惨,被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陷害,不敢去长安见驾,最终抑郁而终。
第五名,苏定方。
在隋唐系列演义中苏定方是一个反面角色,正是他在紫金关外将罗成乱箭射杀,当然这是演义中的杜撰,历史上的苏定方是唐朝的一员战将,并且为唐朝的开拓疆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苏定方原本是窦建德麾下武将,窦建德被李世民在虎牢关打败后,苏定方投奔窦建德旧部刘黑闼,不过在刘黑闼被杀后苏定方不愿意为唐朝效力,也就归隐故乡,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因为要征讨东突厥,苏定方被启用跟随李靖突袭东突厥,担任先锋带领200名骑兵偷袭东突厥颉利可汗牙帐,使得颉利可汗仅仅带着几十随从逃走,最终被李靖李绩等人打败并且成为了俘虏,战后苏定方因功被授予左武侯中郎将,后面改为左卫中郎将,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做就是20多年,直到唐高宗时期,才被李治重用,李治任命苏定方和程名振统兵征讨高句丽,苏定方大败高句丽军队,后面跟随程咬金征讨西突厥,统帅五百骑兵大败西突厥,斩杀1500多人;在显庆二年,苏定方担任统帅再次征讨西突厥,直接灭掉西突厥,生擒西突厥可汗贺鲁;显庆四年再次统兵西征平定葱岭,后面灭百济,以及征讨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的疆域延伸到中亚咸海一带,东面到了朝鲜半岛,最终病逝于前线,李治听到苏定方病逝的消息,评价他: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
第六名,王忠嗣。
王忠嗣是属于将二代,父亲是唐朝名将王海宾,因为父亲很早就去世,被李隆基接入皇宫抚养,并且收养为假子,开元十八年的时候,在玉川之战中三百骑兵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出任陇右节度使,统帅十万骑兵北伐契丹,三战三捷消灭奚和契丹联军;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青海湖会展,大破吐蕃北线主力,迫使吐谷浑降唐,后面身兼河西、陇右、朔方和河东四镇节度使,统帅唐朝边防军占据一半以上,后面因为李隆基要攻打石堡城,王忠嗣不认同,因此被李林甫陷害,被李隆基处于极刑,后面因为哥舒翰苦求,被贬汉阳太守,仅仅一年便抑郁而终,年仅45岁,如果王忠嗣没有那么早去世,也许安禄山就不敢造反,或者就是造反,有王忠嗣在也应该会很快平定,最重要的就是王忠嗣为唐朝培养了大量名将,比如郭子仪、李光弼以及李晟等等,都是在王忠嗣的赏识和提拔下成长起来的。
第七名,李晟。
原本是王忠嗣麾下武将,因为长期镇守西部边疆,因为屡次击败吐蕃,以及平定当地少数民族如党项羌的叛乱,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 ,册封合川郡王;不过李晟的军旅生涯高光时刻并不是在边疆,而是后面统兵平定河朔三镇叛乱,并且在泾原兵变之后统兵勤王,收复长安,以及平定朱泚之乱,史书称他“器伟雄才”,“长于应变”,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入选了宋朝武庙七十二名将。
第八名,哥舒翰。
原本是王忠嗣麾下的名将,可以说是被王忠嗣发掘出来的名将,跟随王忠嗣讨伐吐蕃,曾经苦拔河海一战让他名声大振,而他最大的战功就是取代王忠嗣取得石堡城的胜利,长期与吐蕃作战,在天宝十二年,哥舒翰统兵击败吐蕃,攻占洪济、大漠门等城,占据九曲之地。不过此人爱好饮酒,晚年身患风疾,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唐玄宗启用镇守潼关,不过因为李隆基让他出动出击,最终兵败被俘,但是这场败仗不能够掩盖哥舒翰的功绩。
第九名,高仙芝。
原本是高句丽人,在年幼时期就跟随父亲入唐,他的主要战功就是率军智取小勃律,进攻石国,生擒国王和部众,不过在和大食国交战中,高仙芝统帅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深入大食国境700里,最终因为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也就是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出征征讨反叛,因为失利退守潼关,被监军宦官杀害。
第十名,薛仁贵。
可以说薛仁贵的大名,因为演义的影响变得家喻户晓,历史上的薛仁贵也是唐朝名将,他参加唐朝军队是在贞观末年,并且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战后他的勇猛被李世民赏识,认为征讨高句丽最大的成就就是挖掘出了薛仁贵,他的战功主要有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典故,比如“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等,不过薛仁贵作为主帅的战绩并不突出,留下了大非川之战的失利。
当然唐朝其他的武将也都是名将,只不过在唐朝这样将星如云的时代,他们的功绩也就进入不了前十,比如唐朝统一过程中的猛将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以及段志玄等人,他们的战功不能够说不大,但是缺少作为主帅的经历,其他如侯君集灭了高昌,裴行俭收复西域,刘仁轨灭百济,韦皋击败吐蕃,李愬雪夜入蔡州,张巡守睢阳等等,都是唐朝不可多得的名将,这里也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而在小编列出的武将中间,李靖和李绩绝对是历史顶级名将,这从他们二人能够入选武庙十哲就能够看得出来,其他如郭子仪、李光弼、苏定方和王忠嗣、李晟明显略高一筹,其他三人作为主帅也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却也要略低一些了。
三国正史有哪些名将?
首先我们要知道,名将不代表一定是猛将或者勇将,所以别说是正史,即便是演义要选出十大名将,吕布也没有入围的可能。
历史上的吕布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起码有八九成认同吕布是书中武艺最高的大将,毕竟能独战关张三十合不败,太过惊世骇俗。同时,吕布见利忘义,毫无忠义之心,同时极为惜身,总之人品一塌糊涂(除了对老婆好),所以张飞才说出了那个经典称谓——三姓家奴。而网上,也有“人中吕布,专捅义父”的调侃之语。
历史上的吕布同样骁勇,擅骑射,世称“飞将”。以武而被丁原任用,不仅做过骑都尉,还担任过主簿这样的文职。但是若说他的勇武天下无双,未免言过其实,因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都知道,汉末三国论勇武,首推关张,而张飞亚于关羽。再加上历史上斗将并非战争的主旋律,所以说吕布在历史上虽然也算得上勇将,但并非天下第一。
杀死丁原投奔董卓后,吕布拜董卓为义父,官职得到了提升(注意,吕布的义父只有董卓,没有丁原)。后来吕布与董卓的侍女私通,心中一直惴惴不安,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并没有王允献上貂蝉,使用连环计,而是吕布因恨董卓而主动找王允,诉说董卓喜怒无常,因小事以戟掷自己的经过。王允一直对吕布很礼待,所以双方关系不错,不然吕布也不会虎了吧唧的去找王允说。正巧此时王允密谋诛杀董卓,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吕布也顺势做起了内应。
董卓被杀后,李傕和郭汜本来打算解散军队归隐,不过后来用贾诩之计,反攻长安,并打跑了吕布。从此吕布开始了流浪以及后来的割据生涯,所以吕布也算汉末军阀之一。
纵观吕布一生,虽然有勇无谋,但从战果看,还算不错,别的不说,与曹操在兖州大战两年,多次取胜,尽管最终被打跑了,但能和曹操这样的军事家打成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
尽管如此,如果说从汉末三国中选出十大名将,那强过吕布的太多了,所以他很难入围,也没什么委屈的。
入选武庙的汉末三国名将之所以总是提到“汉末三国”,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三国的起始年份是公元220年,在这一年,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正式宣告了大汉王朝的灭亡。从这个角度讲,曹操、吕布、关羽等等这些人物都不属于三国,但是如果他们都不算在内了,那三国也就太过无趣了。
其实提到名将,武庙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进入武庙,都是经过筛选的。大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设置庙宇,世称“武庙”,其中以周朝开国太师太公望(就是通常说的姜子牙,姜子牙是吕氏,姜姓,按照男子称氏不称姓的规定,正确叫法应该是“吕尚”)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包括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从之,这十大名将分别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也就是说最早的武庙中,汉末三国入围的只有诸葛亮一个人,而诸葛亮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将”。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被演义神化了,他真正厉害的是内政,军事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唐朝时,还没有《三国演义》问世,诸葛亮就已经被认可,所以个人觉得,演义虽然神化了诸葛亮,但不代表他在历史上的真实水平就不行,入围武庙是经过很多专业人士层层筛选,最后由李隆基拍板的,我想这些人的水平,怎么也比我们这些键盘侠强得多。
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分别是:
上列越相国范蠡、齐将军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武成侯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吴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太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侯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卫武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卫武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
下列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赵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东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蜀汉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吴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侃、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侯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而到了宋朝,先是赵匡胤做出调整,之后赵佶又做出了调整,也就有了知名度比较高的武庙七十二名将,名单如下:
主祀:武成王太公望。
配享:留侯张良。
配享于殿上:共十人。
东侧西向: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
西侧东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从祀于殿外庑间:共六十一人。
东庑西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共二十九人。
西庑东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共三十二人。
之后,武庙人员时常会有微调,不过与本文讨论的内容无关,所以就不做具体说明了。
上述名字为黑体字的人物,均与汉末三国相关,和这些人比起来,吕布确实称不上名将,而武庙虽然可以当做名将的参考,但并不包含全部,比如没有进入这份名单的姜维、曹仁、曹真……甚至后来被追谥成皇帝的曹操和司马懿,哪个用兵也不是吕布能比的。
综上所述,说吕布和名将不沾边,多少有点小觑古人的意思,但是在群英荟萃的汉末三国,吕布那点用兵的本事,当真有些不够看,那么无法入选“十大名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51099953656239764&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0861460563&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351143890861460563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351143890861460563\",\"product_id\":\"3351099953656239764\",\"title\":\"四大名著全套原著无删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cover\":\"https:\\/\\/lf6-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304f385fab9b6b5681d4762ad3eeb2978901a7e8www800-800\",\"price\":9900,\"market_price\":16000,\"cos_fee\":495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5109995365623976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51143890861460563%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0861460563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K2IxPL038A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1109,\"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5109995365623976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0861460563&alkey=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0861460563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K2IxPL038Au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三国演义\"}","commodity_id":"3351143890861460563","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5109995365623976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51143890861460563%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0861460563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K2IxPL038A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160,\"price\":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5109995365623976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0861460563&alkey=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0861460563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K2IxPL038AuMAE\",\"shop_goods_id\":\"3351099953656239764\"}","img_url":"http://p9-item.ecombdimg.com/obj/temai/304f385fab9b6b5681d4762ad3eeb2978901a7e8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99,"promotion_id":"3351143890861460563","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四大名著全套原著无删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
那么前将军是什么样的官职?
关羽曾经作过蜀国的前将军,那么,前将军是一个什么官职?(流誉原创 抄袭必究)
秦汉时期的军职,从低级到高级,大体是这样 :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部曲督-别部司马-都尉-校尉-中郎将-俾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四征将军-四安将军-四镇将军-四方(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将军或车骑将军-大将军。
军职设置,曹魏比较正规。校尉以下就不多说了,校尉大约相当于团级。中朗将就=(师级);俾将军=(准将);偏将军=(副军级);杂号将军=(军级);四征、四安、四镇将军,约=兵团司令;就是所谓征南、征北……将军,安东、安西……镇东、镇西……将军,也不是东、南、西、北四将军全设,而是按实际,可能只设南、北,没有东、西。四镇将军往上,就是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即四方将军)这是相当于方面军司令的高级军职。蜀国的四方将军,关羽前将军,马超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黄忠后将军。曹魏四方将军是,张辽前将领,张郃左将军,徐晃右将军,没有后将军,左将军前期是乐进,后期是张郃。
再往上的卫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就成了总部的高级军职,这一般不常设,视实际需要设立。卫将军相当于副总司令,这军职姜维曾经担任。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有时是总司令,有时是副总司令,要看是否设置大将军,如果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就是副总司令,如果再没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就是总司令,卫将军就是副总司令。蜀国的马超曾任骠骑将军,张飞任过车骑将军。最高的是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
汉献帝时期,曹操、袁绍曾经先后担任大将军。为了拉拢、分化割据诸侯,曹操还先后用皇帝名义,册封刘备、吕布、公孙瓒、袁术、董承等担任四征、四镇、四方将军。
曹丕当时不设大将军,只设一个卫将军,一个车骑将军。曹仁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曹洪为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有几次变动,分别是 : 张辽、张郃、徐晃、朱灵。典韦、许褚都已去世,于禁由于投降关羽,也与四方将军无缘。
黄初三(222)年九月,曹丕部署伐吴之前,提拔一批高级将领。任命曹仁为大将军,曹真为上军大将军,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夏侯尚为征南大将军。这后面的三个带“大”将军,都是曹丕创设的,与曹仁的大将军不同。到曹睿时,司马懿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张郃为车骑大将军,就是曹丕这种新创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