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之隐劫,你听过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冠军之隐劫,你听过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迪亚特洛夫事件,发生于前苏联时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在现代人类史上发生过的最为真实,也最为诡异的一起事件。该事件后来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豆瓣评分一度走高。不要手贱去百度深究,也不要去看同名电影,事件细思极恐到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心惊胆颤。
吃瓜勇者请往下看。
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事件前后的真实调查结果,以及在事件发生现场的实际情景。如果恐怖事件容易对你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请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011959年2月,前苏联境内的乌拉尔山脉中。这一年的1月底,10名来自叶卡捷琳堡乌拉尔技术学院的高山登山队员,决定去挑战北乌拉尔山东坡的奥托尔滕山。10人中8男2女,其中领队伊戈尔・迪亚特洛夫23岁,其余的成员最大的38岁,最小的成员21岁。队伍中所有的人都有2年甚至更长的高山登山经验。奥托尔滕山的高度仅只有1234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极其危险的挑战。
1月27日,一行人带着装备,开始向奥托尔滕山进发。刚刚出发不久,队伍中的尤里・尤丁便开始发烧,于是他不得不提前下山,先行返回。为了保持联络,队长迪亚特洛夫与尤丁约定,等他们从奥托尔滕山上下来,就会给他和学校拍电报。而按照之前的安排,迪亚特洛夫小队最晚也会在2月12日返回。于是与迪亚特洛夫等其他9名队员告别后,尤丁就一个人先行返回了。不得不说,尤丁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山上,会有怎样的厄运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2周时间过去了,尤丁依然没有等到迪亚特洛夫一行人的电报。2月12日,尽管迪亚特洛夫还是没有出现,但尤丁记得迪亚特洛夫曾经说过,他们可能还会在山上多走几个地方,于是他便先独自回到了叶卡捷琳堡。然而,直到2月16日,登山小队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其他参加登山的成员的家长们,也开始频繁地联系乌拉尔技术学院,询问这些队员的情况。学校在联系了尤丁之后,才意识到:这些队员可能是遭遇了什么情况。
于是在2月20日,一支由乌拉尔技术学院学生和教师所组织的救援队,开始沿着迪亚特洛夫小队的进山路线,前往奥托尔滕山,寻找这些失踪的队员的下落。2月21日,北乌拉尔地区的山脉搜索队,以及叶卡捷琳堡、伊夫杰利当地的警察,甚至是乌拉尔地区的驻军,都开始加入了搜索失踪人员的行列。到了2月24日,参加搜救行动的人数总共达到了2000人,军方也出动了直升机和侦察机,对这一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搜索。
这样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很快便有了结果:2月26日,搜救队在距离奥托尔滕山山顶5公里的霍拉特夏福尔山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帐篷。根据当时发现这个帐篷的学生回忆,这个帐篷从中间破了个大洞,里面什么人也没有,而所有失踪人员的行李装备,都还在那个帐篷中。
根据现场详细调查,这个帐篷是从内部被用刀子割开的。在帐篷外面,有8、9个人的脚印,其中有只穿着袜子的,也有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脚穿着袜子的。脚印的方向通向山坡上高处的森林。搜救队跟着脚印继续前进,然而在500米之后,脚印便被雪片覆盖,看不到踪迹。
搜救队于是开始以帐篷外脚印方向消失的地点为半径,开展了细致的寻找。3月2日,搜救队有了新的发现,然而这个发现是令人悲伤的:
在山坡高处那片森林的边缘,有一颗高大的雪杉树。雪杉树下有两具遗体,分别是24岁的尤里・格里沃尼希琴科,和22岁的尤里・德洛琴科。被发现的两个人都赤身裸体,只穿着内裤,脚上没穿鞋。在树下,还有曾经燃起篝火的痕迹。
搜救队发现,在这颗大雪杉上,留下了有人攀登过的痕迹,5米高处的枝杈有被人踩断的迹象。于是大家推断,幸存者们应当是在此处暂时休息,并且爬上了这颗树,想要辨别出帐篷所在方向。按照这个逻辑,搜救队开始在这颗雪杉和帐篷之间的路径上,搜索是否还有其他的队员的踪迹。
通过3月3日一天的搜索,搜救队又发现了三名队员的遗体,他们是队长迪亚特洛夫,22岁的女队员季涅塔・柯尔莫戈洛娃,以及23岁的鲁斯腾・斯洛柏丁。三人分别距离那颗大树的距离为300米、480米和630米,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而且倒下的方向,都朝着帐篷的方位。
遗体迅速被运回了叶卡捷琳堡,并在法医处接受了尸体解剖。被发现的五具尸体的死因都是「低体温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冻死」。而根据尸体胃中和肠道中的食物消化状况确定,死亡时间距离他们上一次进食为6-8小时。考虑到高山登山露营时的时间,法医基本确定他们死亡的时间先后为夜里0点至2点左右。其中在大树下发现的两具几乎赤裸的遗体是最先死亡的。
02至此,搜救队基本确定了这次悲剧的发生状况:
1. 当晚,登山队员们在吃过晚饭后已经先后睡下。然而,在遭遇了某种原因后,队员们判断雪崩即将发生,于是慌忙跑出了帐篷;
2. 按照有经验的队员的指示,所有人都开始向较高的森林中转移,以躲避雪崩;
3. 然而,在进入树林后,他们发现雪崩并没有发生,同时一些队员因为跑出来的时候过于匆忙,防寒服和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上,所以出现了低体温症;
4. 队长迪亚特洛夫带领队员们在大雪杉树下点起篝火取暖,然而因为当晚的降雪和大风,篝火并没能起到太有效的作用,导致了两名队员的冻死。同时,他们也尝试在风雪中爬上大树,辨别帐篷的方位;
5. 为了让剩余的队员可以充分御寒,死去的两名队员的衣服被扒下来,被幸存的队员们穿上,之后3名队员开始冒着风雪,想要回到帐篷中;
6. 然而在夜间的风雪中,尝试回到帐篷里的三名队员先后倒下,冻死在了风雪里。
在奥托尔滕山上,这个季节的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30多度,日间气温也只有零下15度。在这样的天气中,队员们在风雪中迅速损失热量,从而导致了快速的死亡。这一解释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尽管有两具尸体几乎赤身裸体,但是考虑到登山队当时的困境,把已经死去的队员的衣服扒下来穿上,这也是符合情理的做法。然而,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有一个:还有其他四名队员尚未被发现。正是这四名队员,将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合理推断,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03另外,从被破坏的帐篷中,搜救队员们找到了队长迪亚特洛夫留下的日记,以及队员们拍摄的大量照片胶卷。通过对日记的分析,搜救队也得到了这些队员们生前留下的一些登山情况:
1月31日,在队长迪亚特洛夫的带领下,9名队员穿过了低海拔地区的丛林,来到了目标奥托尔滕山的山脚下。他们在这里设立了登山营地,准备好了登山时的必要给养,并将一部分多余的食物留在了山脚下的营地里。
2月1日,队员们沿着从奥托尔滕山流下的溪水,在溪谷中前进。在行进了8公里之后,他们跨越到了溪谷的北岸,并打算在河边宿营。然而,从当天下午天气骤然变坏,从山坡另外一侧席卷而来的暴风雪覆盖了整个溪谷。为了逃出暴风雪的区域,队员们开始向着山顶前进,想要在山坡的另一面找到合适的宿营地。
在暴风雪的呼啸中,登山队渐渐迷失了方向。等到9名队员爬到了山顶上,才发现他们事实上已经偏离了目标,而是来到了奥托尔滕山南面的霍拉特夏福尔山。
为了抵御暴风雪的侵袭,队长迪亚特洛夫决定带领队员们向着山坡下方的森林地带前进。然而在进入森林后,他们发现那里无法宿营,从树上时时有积雪砸下,而且大雪还会压断树枝,给宿营造成危险。于是队员们走出森林,在一处较缓的斜坡上扎下了帐篷。
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根据内容,迪亚特洛夫他们应当是就在这一晚,遭遇了这场悲剧。
尽管出动搜山的人手和器材都已经达到了最大负荷,但是其余四名队员的下落仍然不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大规模的搜索活动只得暂时停止。而当时在叶卡捷琳堡地区,人们也都为这群年轻人所遭遇的不幸深深地惋惜着。当然,作为一起大学生登山遇险事件,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
然而,让事情峰回路转的转折点,还是出现了。
041959年4月中旬,在山上冬季的积雪开始融化的时候,一支登山队发现在一处积雪尚未融化的溪谷中,似乎有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他们下到溪谷里,才发现那是一具被半掩埋在积雪中的遇难者遗体。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这具遗体的挖掘正式开始。
在这具半被积雪掩埋的遗体附近,人们找到了之前迪亚特洛夫登山队中,尚未找到的其他失踪队员。包括这具首先被发现的遗体在内,一共四人,他们都几乎躺在同一个位置。在他们上面,覆盖着厚达四米的积雪。
发现遗体的溪谷,位于从那棵大雪杉树继续向山脚下前进的森林中,距离森林边缘75米。最初,人们只是认为他们四人应该是在向另一个方向逃生时,失足滑落溪谷而死的。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其他队员的衣物。因此搜救队判断,他们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之前,曾经和迪亚特洛夫队中其他队员商议过:将队伍分为两组,一组返回帐篷等待救援,另一组沿山坡下行,去寻找当地的居民求救。
(队长迪亚特洛夫)
但是,在这四具遗体运回叶卡捷琳堡后,人们才发现事情并非像想象得那么简单。
与预想的不同,这四个人都不是冻死的,而是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而死。
其中,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两人的肋骨几乎全部折断。根据负责尸体检验的鲍里斯・沃兹洛兹登尼博士分析,这样的损伤几乎相当于一个人的胸口被汽车以80km/h的速度直接撞击而导致的结果。肋骨的碎片深深地刺进了这两个人的肺部和心脏,导致了致命的创伤。
尼古拉・契波布里纽里的头骨有3/4遭到严重破坏,头部完全变形。
阿列山大・克列瓦托夫的大腿骨碎成三段,双臂也有多处骨折,同时骨盆完全碎裂,脊柱折断。
尽管在雪崩中,遇难者的遗体会出现很多骨折的情况,但是严重成这种情况的骨折,在所有的雪崩遇难者中是从未出现过的。
而更恐怖的是,佐罗塔略夫 和 朵比尼娜 两个人的尸体上,双眼的眼球都消失了,同时舌头也「像被用力扯掉了」一样,在他们两人的尸体上没有找到舌头以及连接组织。
而更加可疑的地方,来自于这四具尸体上的衣物:从衣物中分析出了大量的放射线残留,其强度几乎相当于曾经将放射性元素直接装在衣兜里一样。
这些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05对后来发现的四人的死因,警方最初的调查是从动物攻击导致的伤害事件开始的。
警方提出的想法是,四人在寻找下山的路径时,可能惊醒了尚在冬眠中的熊,从而遭到了袭击。产生这样的想法,是由于四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骨折,这很可能是大型动物的攻击所导致的。
然而从遗体的分析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动物的毛发,而且——假使袭击他们的真的是熊的话——熊的利爪会对衣物造成严重的撕扯破坏,但是在四具遗体上的衣物保持完好。因此这个推测很快便被推翻了。
而从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尸体的眼球和舌头缺失的情况来看,警方也提出过是否为狼或者乌鸦吃掉所导致的。然而从四人的遗体埋藏情况来看,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从四米深的积雪下挖出尸体来吃掉,而且除了朵比尼娜之外,其他三人的尸体外观都保持完好。
再者来说,狼这类动物在捕食的时候,几乎都是成群出动,而且会首先吃掉猎物的内脏。在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的尸体上并未发现被动物啃咬的痕迹,而且除了眼球和舌头,其他部位也没有任何的外伤。
另外,在尸体上,尽管法医发现了诸多严重骨折的痕迹,然而尸体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等等——都没有任何的严重损伤。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棍棒等物打断了腿,那么不仅会出现骨折,同时肌肉也会有一定的撕裂,血管会破裂等等。然而,在这四名登山队员的遗体上,法医仅仅发现了骨头的断裂,却没有严重肌肉撕裂和皮下出血的现象。
根据当时负责尸体鉴定的法医回忆,「这几具尸体的骨折,就好像是从内部直接断裂的感觉,而不是遭遇了外伤而导致的。」
(朵比尼娜,格里沃尼希琴科,契波布里纽里,斯洛柏丁。在照片上的他们曾经笑得那么开心,然而就在几天之后,他们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恐怖的一夜)
在已知的科学水平下,可能造成这种骨折的情况只有一种:冲击波。
当人体遭受了冲击波的袭击时,与具有高度弹性和韧性的软组织相比,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这也许可以解释在这四名遇难队员身上出现的严重骨折。
然而,人类已知的能够创造出冲击波的方法,无外乎爆炸(包括核爆)、超音速运动等等。在人迹罕至的这个山谷中,究竟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遭遇到类似于冲击波一样的攻击呢?
而能够印证是否属于冲击波的伤害,还有一个好的印证方法,就是内脏器官的受损程度。
在这四个人的尸检报告的已公布的部分中,除了已知的两人心肺部收到了肋骨碎片的刺穿,其余的内脏受损状况都没有公开——这在尸检报告中是很不常见的。
为什么唯独这部分没有公开呢?
很遗憾的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关于这个事件的调查报告的一份拷贝被再次发现。然而,在这份拷贝中,尸检报告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
06而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方,在之后又得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线索:
2月1日夜间,在奥托尔滕山南面50公里外的一处叫做维尔斯的农庄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组7人的登山队,当天从南向北进山。然而,当晚他们在霍拉特夏福尔山西侧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宿营的时候,接近0点的时刻,在北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橙色球体,散发着像火焰一样的光芒。
同时,警方也逐步了解到,2月到3月的这段时间里,这一地区的很多人都曾经目睹过类似的现象,甚至连一些农庄的气象记录中都保留了相关的信息。
获得了这个线索,警方再一次检视了迪亚特洛夫登山队留下的日记和照片。在日记中,警方没有发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内容,然而在他们留下的照片中,警方开始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内容。
首先,警方从被放弃的帐篷中,只找到了一个照相机。而这个照相机的主人应该是最早被发现冻死的格里沃尼希琴科。他是队伍中唯一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也是整个登山活动中拍摄照片最频繁的人。下面这三张照片,被认为是拍摄于2月1日,也就是登山队存活的最后一天:
在前两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登山队员们在冒着暴风雪艰难地前进。然而令调查员们感到疑惑的是最后一张照片:相机被发现的时候,它的快门当时已经上了弦——与我们现代使用的大部分相机不同,那个时代的相机普遍使用机械快门,而且是需要使用者先上弦,之后按下快门才可以拍摄的。在大部分时间里,为了防止快门被误按下,摄影师们都会在拍照之前才将快门上弦。而格里沃尼希琴科当时将快门上弦,其明显的意图是想要拍下什么——拍下当时正在发生的一件突发的事件。
然而,也许是这件事情太过于匆忙,格里沃尼希琴科根本没来得及按下快门,便匆匆跑进了茫茫的雪地中,将他的照相机留在了帐篷里。
因此,这最后一张照片,事实上并没有被按下快门。而格里沃尼希琴科想通过这最后一次拍摄告诉我们什么,已经再也无法知晓了。
07后来,在警方将这一事件报告给上级之后,当地警察局马上接到了上级「命令停止调查此事件」的通知。原本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官列夫・伊万诺夫,也立刻被调离了这一地区,调动到了乌克兰基辅。
在1959年8月,关于「迪亚特洛夫事件」的调查,被苏联政府宣布结束。给予事件中九名牺牲者的家属的正式说法,是「因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在苏联解体之后,很多与苏联军方有关的信息遭到了泄露。而在这些信息中,人们发现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地附近,恰巧是苏联进行R-7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的轨道经过地。
1990年,叶卡捷琳堡当地的一家媒体,通过调查警方当局所保留下来的资料,想要重新披露此事。然而负责采访该案的记者阿纳特利・古施因在向警方索取存档资料时,发现警方从该档案袋中有意遗落了一部分资料 —— 而这些资料的存在,是在其他文档中被提到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之后,警方再也没有出示过这些下落不明的资料。
2000年,叶卡捷琳堡地方电视台制作了一档节目《迪亚特洛夫山谷之谜》,通过这次电视节目制作,才有了更多当时被家属们和当地民众所保留下来的资料公布于世。
事件中因为偶然得病,而侥幸逃过一劫的尤里・尤丁,于2013年4月27日死于癌症。
08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
在这起事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时候,2015年,有一份邮件被寄送到了叶卡捷琳堡的一家报馆。这份邮件中有许多照片,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照片是哪部照片机,由谁拍摄的,也并不知道,寄来这些照片的人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照片确实拍摄于这次登山事件之中。
(内容来自于网络搜集,侵删)
关注@司离SiLi 每天分享奇闻趣事、时事思考!
艾欧尼亚和诺克萨斯相比哪个的实力更强些?
诺克萨斯,诺克萨斯有着瓦罗兰大陆最强大军队,而艾欧尼亚虽然神秘魔法和能力强大人物众多,但内部一直不团结,以下分开谈谈。
诺克萨斯军团
扩张主义:通过兼并周边领土或控制远离母国的土地来扩大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扩张主义通常是通过军事侵略的过程来进行的,其目的是建立远近新的政治边界。在历史上,诺克萨斯的创立伴随着暴力和血腥,使得整个诺克萨斯风气变得尚武好战,崇尚扩张。在地理环境上,因为本身处于贫瘠的地区,天生的环境劣势,导致了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可能的了,毕竟贫瘠的土地连自给自足都无法满足,因此在环境和传统思想的加持下,诺克萨斯无可避免的向外扩张传统好战理念和环境的因素,使得诺克萨斯对外战争不断。最终形成了“扩张主义”的国策。在扩张主义思想下,诺克萨斯大部分的事物置于军事控制之下,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这使得诺克萨斯军队逐渐成为整个瓦罗兰大陆各个城邦的噩梦。在如此激进的国策下,诺克萨斯有这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团,其中既包含精锐部队,例如崔法利军团,也包含上百个在本地独立作战的战团。每个战团都由自己的首领、元帅和队长带领,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层级和战斗偏好。战团可以构成更大规模的战群,并在其中负责特定的现场分工。由于扩张主义带来的长时间战争状态,诺克萨斯始终保持着一条上升通道。在诺克萨斯中,无论社会立场、身世背景、祖国故乡和个人财富如何,任何人都可能在诺克萨斯获得权力、地位、和尊敬,只要他们能够表现出必要的能力。因此,只要有能力,就能加入到诺克萨斯军队当中。而军团会根据个人不同的技艺,可能被指派为前线突击队、重装步兵、斥候、刺客或者骑兵等等。因为人才合理管理和纳入,这样进一步加强了诺克萨斯的实力。其中,最值得一提莫过于崔法利军团,它由诺克萨斯目前统治者之一的德莱厄斯亲自统领。他们是整个诺克萨斯范围内最精锐、最受尊敬而且身经百战的军事力量组成。他们不仅是全诺克萨斯士兵中最优秀的,而且也是最忠诚的,为帝国和领袖们贡献全部。他们穿着注重功用的重甲,上面通常印有三个凹痕,代表着崔法利——力量的三原素,同时也是斯维因组建的议会的名字。在扩展阅读实力法则里面,就有描写到崔法利军团可怕实力。城邦和国家宁可屈膝投降也不愿与他们在战场上较量。两名全身板甲的士兵已经在宫殿金属大门外等着了。他们握紧斧头长戟,原地立正。艾丽莎看见两人胸甲上有三处凹口,外罩暗红色的斗篷——这两人不是普通的卫兵。“崔法利军团的。”奥拉姆轻轻吐息,平时的气势和傲慢一扫而光。在一个杀人者遍地的国度,崔法利军团是最受人们敬畏的名字——不论敌友。据说只要他们出现,城邦和国家宁可屈膝投降也不愿与他们在战场上较量。
其中,诺克萨斯的军队最成功地方就是纪律和世故。他们的高度多样性也证明了他们的效率,被征服的民族只要向诺克萨斯效忠,即可变成它军队的一部分,并把他们独特的长处加入到帝国的战争能力中。除了正面战场的强大,诺克萨斯也有着间谍、暗杀小队和特种兵。为了达到军事目的,不仅仅是正面强攻,比如莎弥拉就承接大量高危任务,在各个城邦中穿梭。她悍不畏死的名声传遍四方。以徒手格斗击败炼金男爵、在比尔吉沃特突袭劫掠中成为唯一生还者,莎弥拉完成了每一项希望渺茫的任务。在因达莉的支持下,甚至连诺克萨斯最高指挥部都接受了她,承认她在高危任务中的能力无人能及。
甚至诺克萨斯有个部落专门培养刺杀敌军指挥官的工作,用于斩首行动。萨玛利部落善使以血淬火的长刀。部落中的刀客们发誓终生沉默,可以轻易地避开保镖和守卫,成为敌军指挥官的噩梦。在战争准备上,除了军队各方面的培养,在扩展阅读进化日中,诺克萨斯是有向别的城邦派出间谍的习惯,用于考察别的城邦的情况。其他方面,诺克萨斯在科技发展也向着军工服务。诺克萨斯整体科技研究水平中等,不如祖安和皮城,但热衷于武器制造和战争科技上的研究。武器的多样性,试验黑火药武器和祖安的炼金科技等等,绝大多数都是用于战争。诺克萨斯的锻炉永不冷却,一直在大批量生产着剑、斧和护甲。这个帝国更重视功能而非外观,所以他们的设计经常会整合更多用途
而对于瓦罗兰大陆上的魔法,诺克萨斯也是将魔法视为一种力量强大的武器,用于战争。在诺克萨斯,能够使用魔法的人十分受尊敬,也是帝国主动寻觅的一类人——寻觅的范围甚至超出诺克萨斯边界——这样他们的特殊天赋才能够得到锻炼并最高效地为帝国所用。比如在塔莉垭故事中,当诺克萨斯人遇到了掌控岩石的塔莉垭,不惜用哄骗的方式带走塔莉垭,想利用控制岩石魔法摧毁敌人的村庄。但是,在恕瑞玛的北部边境,一群举着诺克萨斯军旗的人首先发现了她的能力。他们告诉她,在诺克萨斯,她的魔力是值得庆祝的才能,甚至备受尊崇。他们承诺会给她找一位老师。
在诺克萨斯日常生活上,诺克萨斯人对力量的尊敬高于一切,而唯一能保持强大力量的只有不断地试炼。他们非常珍惜与他人竞争的机会,因为不受到挑战就意味着变弱,所以即使是处于力量巅峰时期的人也必须寻找挑战自己的方法……否则他们的地位将岌岌可危。诺克萨斯人钦佩的不仅是蛮力或武力——那些在政治、制造、贸易和魔法领域展现出才能的人全都让诺克萨斯的力量更强大。诺克萨斯将国家力量方方面面内容都投入到扩张当中,最终,多年战争下来,诺克萨斯的版图极其巨大,在地图上也能直观感受到。不团结的艾欧尼亚
艾欧尼亚和诺克萨斯战争中,有大量艾欧尼亚人员没有参战。以下没有参战的一些艾欧尼亚英雄的实力。也是因为他们避战,导致二者实力不对等。卡尔玛:在犹豫之间,发出怒火就能让诺克萨斯整支战舰上的船员在一次心跳之间全军覆没。这个念头让卡尔玛痛苦不已,直到她无法继续承受。她在一艘诺克萨斯战舰上与一位指挥官正面对峙,释放出神圣的怒火。但这不是拿捏得当的、仅针对一人的攻击——她让整支战舰上的船员在一次心跳之间全军覆没。
而艾欧尼亚传统的理念束缚了卡尔玛,最终选择了避战。虽然艾欧尼亚人为这次表面上的胜利欢呼喜悦,但僧侣们认为她已铸成大错。她打扰了这片土地精神领域的和谐,让之前历任卡尔玛蒙羞,还玷污了她自己的不朽灵魂,甚至也牵连了她追随者们的灵魂。辛德拉:魔法能直接摧毁岛屿,甚至需要艾欧尼亚之魂本尊鼓起力量与其抗衡。在被封印复活之后,直接将尖塔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诺克萨斯帝国带来的战争使艾欧尼亚人产生了分裂,辛德拉终于被那些曾经守护斐洛的人唤醒了。有些人要杀她,而另一些人则希望她能够一起对抗诺克萨斯,然而她的混沌之力扑向了所有人。她拒绝成为别人博弈中的棋子。她冲破了自己的地下监牢,撕裂了岛屿之上建造的堡垒高墙,一座高耸的尖塔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载着她远远离去。
而辛德拉不参加是因为昔日师父背叛和与艾欧尼亚之魂对抗,不在战争支持哪一方,我这么强,自己做女皇了。除了这两个大佬,部分艾欧尼亚英雄如果能参与战争,也能带来极大帮助,但最终也没参与。慎代表的均衡教派,在战争中大部分因为坚持“均衡”理论,并没有过多参与战争。即使当诺克萨斯入侵者威胁到初生之土的和平,慎也压抑住心中的不安,支持了苦说大师的不作为。但当背弃了均衡的劫加入战斗的时候,慎选择留在庙墙之中。其他如劫、阿卡丽因为不理解理论有进行反抗,作为艾欧尼亚负有盛名的组织,总体均衡教派在战争中并没有给艾欧尼亚带来太大帮助。霞洛代表瓦斯塔亚种族与艾欧尼亚原住民的不合,也没有过多参与战争。眼下,随着人类仍在侵扰世间的魔法能流,部族间的关系已经恶化。在霞的故事里:然而世世代代的人类都在不断进犯,蚕食着瓦斯塔亚自古以来居住的土地,打破他们的原始精萃。许多部族都开始衰退,他们与初生之土的精神连接渐渐被切断,也因此失去了活力。他们不得不与对立的凡人进行谈判交涉。霞无奈地看到,她们的犹罗阿使节与凡人们商定的条约总是很快就被打破,次次如此。最令她担忧的是,人类发现了巨型石阵“琨珑”的奥秘,利用它们控制住了艾欧尼亚的自然魔法,从而保护他们不断扩张的聚集地。
在艾欧尼亚和诺克萨斯的战争中,卡尔玛、辛德拉这种降维打击大人物没有参加,而均衡教派组织和瓦斯塔亚种族也没有加入。所以诺克萨斯实力会更强点。劫影龙王极品性格?
1、劫影龙皇性格推荐:固执、开朗,必须是这两个中的其中一个。
2、劫影龙皇仍有许多种族的亮点,首先魔法攻击可以直接忽略,毕竟我们是适合走物攻路线的。
3、攻击种族非常强大,已经达到了圣光迪莫的水平,所以在技能输出上你可以放心。
4、速度能力值对龙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加速也是必要的,能量和魔法抗性也是肉盾类型。
掠的读音是什么?
拼 音 lüè 部 首 扌五 行 火五 笔 RYIY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夺取:~夺。~取。抢~。劫~。
2.擦过:~视。浮光~影。
3.拷打:~笞。~治。拷~。
4.砍伐:~林。
5.顺手抓取:随手~起一根棍子。相关组词掠过 劫掠 掠夺 掳掠 掠影 掠取 抢掠 掠视 掠美 掠拷掠起 蹂掠 梏掠 掠治
有没有难以置信的故事?
爷爷曾给我讲过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事情发生在1942年的一个夏天。一天晚上,就因为爷爷白天赶集时多看了几眼漂亮姑娘,奶奶把他臭骂了一顿。爷爷气不过便还嘴,最后双方动了手。等都冷静下来后,爷爷揉着大腿,顶着俩熊猫眼,闷闷离开了家门。
自哪和奶奶结婚,爷爷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被揍后,都喜欢一个人来到村西小河旁静静,那晚也不例外。坐在枯树墩儿上,望着水面倒映着的月亮和树影,爷爷凄凄道:“哎,老左呀老左!你说你憋屈不,堂堂一个汉子,竟每次被老婆打成这样儿!说出去多丢人那… …”
正说着呢,忽然天际轰隆隆地想起了闷雷声。爷爷忙抬头看去,只见四面八方的乌云在狂风的卷集下向中间空域汇集而来。爷爷知道这是突然变天儿了,紧跟而来的定是一场暴雨,于是站起来就要撒丫子往家里跑。可还没抬脚,豆大的雨点儿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爷爷一见都下起来了,跑回家也得湿,索性直接来到一棵大树下避雨。
刚站稳脚跟儿,忽然四周亮如白昼,抬头只见滚滚乌云中刹那形成一条横贯夜空的闪电。紧接着一声炸雷想起,便瞧那巨大闪电竟笔直地朝爷爷方向落了下来。爷爷当场差点儿没哭出来道:“我滴个娘耶,不会这么倒霉吧,刚挨完老婆揍,就要被雷劈?”
刚说完,那巨大的闪电便落了下来,但没有落在爷爷所在的树上,而是击在了面前的河水之中。只听一声嘭的一声后,紧接着是哗啦的一声,整个河面竟翻腾了起来,四周迅速泛起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就当爷爷正庆幸苍天保佑没有要了自己这条老命时,异变突起,看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幕,爷爷不禁惊得张大了嘴巴!
只见那翻腾的河面上,竟缓缓游出一条金色的鲤鱼来!那鲤鱼游出水面后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笔直向上游去,随着越游越高,鲤鱼的身体也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已经跟半座小山似的。大概到了离水面20来米高地方吧,鲤鱼不再向上游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之中。
此时那鲤鱼不断摇晃着自己金色的大尾巴,浑身鳞片亦是金光闪闪,嘴角一对儿数米长的触须在风中摇曳,头顶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死死盯着布满乌云的夜空。爷爷心道:“乖乖!这鲤鱼成了精不成!这要是炖喽,还不得够吃个俩仨月的!但这烧火做饭的家伙似乎是个问题,一锅炖不下啊… …”
正当爷爷就要流口水时,四周又是一亮,抬头时空中已经形成了一条比之前还巨大十倍的闪电。随着一声山崩似的雷鸣,粗大的闪电再次落下。这次爷爷没有害怕,他隐隐觉得今晚的闪电似乎是奔着那巨大的金色鲤鱼去的。结果呢,正如所料,那闪电直挺挺地便向金色大鲤鱼霹了去。
而那金色鲤鱼见到霹来的闪电后没有躲闪,而是硬着脑瓜壳儿直接受了下来。随着轰的一声,只见那鲤鱼似乎非常痛苦般不断翻滚着身体,且金色的鳞片间隐隐有鲜红的血液渗出。正当爷爷感慨鲤鱼竟没被一下劈死时,天空中又一道更粗壮的闪电落了下来。
电再次击中金色鲤鱼时,它不再翻滚了,只见随着无数沾着鲜血的残破鳞片落下,那鲤鱼的身体竟开始发生变化。原本扁平的身子渐渐变成了圆筒形,肚子下方的四个鱼翅掉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竟从肚子里缓缓长出四只血淋淋的大爪子。爷爷见此,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喃喃道:“天哪,这大鲤鱼不会是在应劫化龙吧!”
事实证明爷爷猜得没错,没过多久,那金色鲤鱼的头慢慢变成了龙头模样。爷爷惊道:“我去,成功啦?”随后只见那金色鲤鱼仰天“嗷”的一声龙吟,紧跟着便向天际飞驰而去。就当爷爷以为其化龙成功就要飞天之时,忽然空中竟然有无数巨大的闪电形成,随之一起向化成龙的金色鲤鱼霹了去。
随着“轰轰轰轰轰”无数的炸雷声响起后,只见天空中那巨大的身影笔直地掉了下来,栽在地上一动不动。爷爷好奇地跑过去看,正是那条金色鲤鱼化成的龙,此时的它,身上鳞片七零八落,无数伤口中冒着烤肉似的焦香。爷爷不禁一边流口水,一边自问:“它不是化龙成功了么,应该不再怕闪电劈了啊?”
看着看着,爷爷总感觉这条龙似乎哪里有点不对劲儿,但却一时说不出,最后索性不管,伸出脚踢了踢龙,想看它是不是已经死了,若死了的话那么就背回家炖喽,也尝尝这龙肉到底啥滋味儿。
刚踢没两下,忽然那浑身伤痕的龙动了,只听其竟口吐人言道:“哎呦!别踢了,还没死呢!”爷爷吓一大跳,沒想这家伙不仅没死,而且竟还会说话,于是弱弱问道:“龙… …龙大人,您不是已经成为伟大的龙了么,咋还被闪电霹成这样儿?”
只听龙道:“唉!别提了!老子化龙时太兴奋了,结果还没等进化完整,便飞天而去。结果你都看到了,由于没达标儿,又被老天给霹回来了!”爷爷道:“没进化完整?我看您已经很像龙了啊?”龙道:“你往我脑瓜门儿上看,有角吗?”爷爷一看,还真是,这龙竟是个秃子,没有角,要不刚刚总感觉它有点儿不对劲儿呢。
爷爷问道:“那您这算是化龙失败啦?”龙道:“那倒不至于,再把角生出来就行了!”爷爷道:“那你生啊!”龙道:“唉,这要是一开始进化时就生,并不难!可此时的我已被霹得半死不拉活儿,体内元力大大受损,再生恐怕没啥希望了。除非你现在能给我点儿什么灵丹妙药,否则只能再等数千年了。怎样,你这儿有药么?”
爷爷一听忙道:“说笑呢您,我就一个种地的老农民,哪里来的什么灵丹妙药啊!您看!”说着,将自己的兜口儿都掏出来给龙看。可就当把裤子兜口翻出时,忽然“吧嗒”一声,掉出一个白色的小塑料瓶来。那龙见了,眼睛一亮道:“还说没有!这是啥神药?”
爷爷捡起小药瓶一看,原来是自己一直在吃的“六味地黄丸”,于是道:“哦,这是我补身体常吃的,叫六味地黄丸。很普通,估计对您没啥用!”那龙听后却道:“六味地黄丸?没听说过!但死龙权当活龙医吧,快喂给我试试看,我可不想再枯燥地等待数千年!”
爷爷一听,便打开瓶盖儿倒出两颗来,扔进了龙的嘴里。那龙道:“别这么小气好不好,都扔过来!若我能生出角来,定会给你不少好处!”爷爷一听要给自己好处,心道:“这传说中的龙要给自己好处,肯定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啊!”二话不说,直接将一瓶儿药丸儿都扔进了龙的嘴里。
只见龙咽下药丸后,身上泛起金光闪闪的光芒来,并且从鳞片缝隙中呼呼地往外喷火。没多会儿,但瞧得其头顶之上嘭的一声,钻出一对儿二十米来长、五米来粗、将近七八吨重的大角来。那龙头重脚轻地站起来,大喜道:“我去,果然有效!就是药劲儿有点儿大,生出的角个头儿忒大了,我这头都快抬不起来了!不过没关系,老子怎么说也算条真正的龙了!”
爷爷见了忙搓手道:“啊呀,龙大人,恭喜啦!那什么,您不是答应我有好处么?”那龙道:“放心,忘不了!稍等哈,这就给你!”随后只见那龙微微一皱眉,浑身做出使劲的样子,不一会儿,噗的一声从龙尾处掉出一团东西来,然后龙抬爪子指着道:“喏,这就是给你的好处!”
爷爷听了下巴悬悬儿没掉下来,苦着脸道:“龙… …龙大人,这… ..这不是一团屎粑粑么?”那龙大声道:“呸,你知道个啥,这叫‘龙涎香’,晒干后点燃,它的香气可以使人百病不侵,延年益寿!”爷爷道:“真哒?”那龙一脸不屑道:“爱信不信!那什么,你该干啥干啥去吧,我先走啦!”说罢,只见那龙“嗷”地一声腾身而起,然后摇头晃脑地便飞入空中不见了。
随着龙的飞走,暴雨瞬间停了下来,乌云消散,月光重现。爷爷望着天空消失的身影慨叹一声后,弯腰将地上那一坨儿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然后回家去了。一路上,爷爷美滋滋的,心道:“回家后,将这宝贝献给老婆,她一定会开心吧!”
到家后,爷爷故意将手背在身后,然后兴奋地将今晚神奇的经历给奶奶讲了,奶奶听后开口骂道:“发烧了吧,骗我好玩儿么?”爷爷急道:“怎会骗你呢!龙大人给的龙涎香,我都带回来了!喏,送给你!”说着将藏在背后的手伸到了奶奶面前。
奶奶见爷爷竟然捧着一团屎粑粑要送给自己,跟时脸就黑了,抄起一旁的擀面杖追着爷爷就揍。最后,奶奶将屎粑粑扔进了茅坑里,第二年春天种地的时候,和其他屎粑粑一起,施在了地里当肥料。
话说第二年,天气大旱,一连几个月都没下雨。地里其他人家的庄稼都蔫头巴脑地趴在地上,唯独爷爷家的庄稼不但没趴下,反而精神抖擞的,比往年更绿、更壮实。那一年,村里很多人都挨了饿,爷爷奶奶却吃得比哪年都饱。
爷爷说定是那混在粪里的龙粑粑起了神效,当时若是听龙大人的,把它晒干点燃,那也不至于自己如今落下个这样多病的身体。
听完爷爷所讲的一切后,不禁感慨万千。如今,每当被老婆赶出家门时,我便一个人来到村边的小河旁转悠、转悠~
!!(山羊没有角,但是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