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展股吧,江苏4月20号能开学吗?
西藏发展股吧,江苏4月20号能开学吗?
作为地地道道的江苏人,老穆认为,江苏的高三和初三,在3月30日开学的可能性比较大,最迟或许是4月6日开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穆老师就为大家做详细解析!
【一】疫情状况角度
江苏已清零,至今没有1例死亡,至今没有1例境外输入病例,且已经连续29天无新增病例了。
老穆认为,江苏已符合开学条件。
当然,由于江苏江苏至今还没有发布开学具体信息,所以最有可能在3月30日开学。
【2】江苏一直在为开学做试探
印象中,南通中学是最早发布开学信息,当时是初定新学期学生3月2日开学,结果没有实现!
紧接着,是“部分学校以3月16日做开学预案”……
由于至今没有发布开学通知,所以3月23日难以开学,但老穆认为,高三和初三或能在3月30日开学,最迟4月6日。
【3】江苏已为开学做准备
目前,江苏各学校都在为开学做演练……
3月16日,江苏就进一步细化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有关事项,江苏省教育厅发出通知。
在本地正式开学日期前至少一周,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内外的防控现场进行全覆盖、拉网式验收评估,经验收评估合格的学校可如期开学,评估不合格的学校须及时整改,再次评估合格后方可开学。
江苏早前就公布了江苏中小学开学师生员工进入校园流程图,为学校开学指明了方向。
【4】开学最大阻力——境外输入病例
试想一下,境外输入病例从1突破200,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速度之快,怎不令人担忧呢?
当然,江苏目前没有一例境外输入病例,这是非常利好消息,为开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老穆认为,江苏的高三和初三,很有可能在3月30日开学,最迟4月6日会开学!
4月20日前,其它年级段,也会继高三和初三后,分批次有序开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今年新疆旅游还有希望吗?
全国疫情好转的情况下,继新疆新冠肺炎新发病例连续149天报告为0后,在7月15日突然出现本土新增病例,坐标乌鲁木齐市,一时间掀起巨大争议。
7月23日0时至24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其中1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均在乌鲁木齐市。
截至7月23日24时,新疆(含兵团)现有确诊病例95例(危重症1例、重症9例),其中乌鲁木齐市93例、喀什地区1例(乌鲁木齐市输入病例)、兵团1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85例,均在乌鲁木齐市;尚有334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乌鲁木齐为何爆发疫情?从目前来看还是境外输入的可能性比较大,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接壤的国家多达8个: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八国,其中一些国家的疫情已经算是很严重了,所以完全将病毒隔离开的难度也比较大,天网恢恢也总有漏网之鱼。
建议取消新疆旅游的想法现在虽说全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国外的疫情依然严重,而新疆地处边境,从全国来看,是处于一个易反弹的区域,要是真的有旅游的强烈想法,可以考虑换一个地方。
我有一个朋友,在去年年底到马来西亚旅游,后来因疫情爆发,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回到本国,5月份的时候,预购了回国的这个月底的机票,花了接近3万一张,在国外待了接近大半年,异国他乡还处于这样一个紧张的环境,那个日子难受得可想而知,幸运的是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要不然可能连尸体都难运回来。
所以建议还是取消旅游的计划,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为了一时的快感,一旦酿成不堪的后果,追悔莫及。
写在最后现在的疫情虽然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不要觉得疫情离我们很远,大连市的那一位患者不就是吗?在他确诊前几天的行程轨迹公布之后,我相信有很多人惊出一身冷汗吧。
所以我们对待疫情还是要谨慎,现在好多城市已经有人开始不把口罩当回事了,只有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面有工作人员强制要求的时候蔡佩戴口罩,这是不对的,应该把戴口罩当成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才是对自己对家人的负责人,不要辜负了这么多工作人员一起努力的结果。
西藏的公务员和教师工资高不高?
我正好有同学在西藏当公务员,所以我对西藏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一定了解,下面我就详细分享一下西藏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情况。
西藏公务员和教师待遇比较高,排名全国各省前十名全国各个省份和各个城市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都不一样,并不是全国统一的。因为公务员和教师都属于体制内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待遇都是由当地财政负担的。
所以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当地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越高,比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广东和浙江等地。
那么西藏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到底高不高呢?西藏由于地处于我国的边疆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气候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西藏当地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非常高的。
如下图所示,在2020年全国各省市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排名中,西藏稳居全国第一名,人均财政支出达到6万多。
虽然西藏当地的经济实力非常一般,但是当地每年获得的财政收入不太多,但是全国各个省份都会获得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一般来说是把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多余的财政分配到中西部地区。
而西藏每年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是非常多的。如下图所示,在2021年全国各省区市中央转移支付收入排行榜中,西藏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达到了将近5万元,稳居全国第一名。
所以西藏当地虽然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济发展一般,但是西藏每年能够获得巨额的财政转移支付。因此西藏当地无论是公务员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都是非常高的,排名全国前六位。
西藏公务员待遇如下图所示,这是西藏二类地区公务员,乡镇公务员,职级是乡镇党委书记。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大概在8600块钱左右,年终奖大概1万块钱。
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大概将近3000块钱,一年到手的收入大概在12万左右,再加上每个月的公积金的话,一年的综合收入达到15万以上。
下图分享的是西藏某县教体局公务员工资待遇情况,职级为一级科员,每个月的打卡工资大概在8000块钱,年底的年终奖再加上13薪一共3万左右。
每年带薪休假一共是六十天,补贴将近一万多,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大概2700,一年到手的收入大概在14万左右,加上公积金的话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17万左右。
西藏教师待遇情况西藏日喀则某县幼师,每个月到手工资不低于8000。
西藏林芝地区公立学校初中教师,工作8年多,一级教师,每月到手工资大概8600左右。
西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涨幅还是比较大的,如下图所示,这是十年之间全国各省份教师工资待遇增长率的统计图。
可以看出西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近十年增长幅度排名全国第二名,增长率达到了588%,相当于十年之间西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涨了将近六倍,可以看出西藏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相当高的。
西藏物价比较高虽然西藏的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较高,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可以达到七八千,再加上年底的奖金和补贴等,一个月收入能够过万。
但是要知道西藏属于高原地区,当地的气候环境比较一般,所以很多蔬菜水果等物资都需要从内地运过去,因此当地的物价水平相当高,可能比新疆地区还要高一些。
如下图所示,这是西藏地区一个路边摊摊的物价,一碗面都要将近20块钱,所以这样的物价水平不亚于北上广一线城市,生活开销还是比较大的。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环境一般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带,所以当地的海拔相当高,西藏地区根据海拔高度分好几类地区,一般分为4类地区。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工作环境就越艰苦,公务员和教师的高原补贴就会多一些。
高原补贴主要按照海拔高度进行补贴,海拔越高补贴也越高。低海拔地区基本上没有高原补贴,海拔低于4000米的属于二类地区(拉萨等地),海拔高于4000米小于4500米属于三类地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属于四类地区(那曲,阿里)。
总结总的来说,西藏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还是非常高的,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能够达到7000左右,远高于中西部其他省份。
同时在西藏工作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内地省份工作人员如果去当地工作,每年会有一定的探亲费和包干费,也就是说如果探亲回家来往的路费和花销是有补贴的。
但是西藏地区的物价也非常高,物价水平比北上广一线地区还高,而且当地的海拔非常高,外地人过去工作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工作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
如果去西藏当公务员或者教师考试难度还是比较低的,因为西藏地区每年都会招聘很多公务员和教师,招聘人数还是非常多的,同时对应聘人员的学历和年龄等要求不是特别高。
广西山西陕西江西西藏这五个带西的省?
整体而言发展的惨不忍睹……好歹山西曾经辉煌过现在落魄了,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比较发达,云南西藏旅游业不错……
当年知青的你回过农村了?
我是1964年9月15日离开重庆,上山下乡到达县专区宣汉县渡口公社的。其间,在公社社办林场及生产队插队落户,共八年時间,并于1972年12月回渝参加工作。
我们下乡的地方,地处川陕交界的大巴山深处。“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对面能说话,见面要半天”,是那里地势的真实写照。那里的山民们,吃的是酸浆子(包谷糊),睡的是毛壳子,吃饱和穿暖成了他们的最大奢望。以致在1972年12月,我在父亲退休,顶替回渝参加工作時,心里曾暗自庆幸:今后屙尿也不会再朝这方!
可是,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后,昔日穷山恶水的第二故乡,如今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曾先后于1997年、04年、05年和09年,多次返回宣汉县渡口乡,这里国家投资几十亿已建成“巴山大峡谷”旅游勝地。高速路从县城直达景区(以前无公路,从县城到生产队,需步行三、四天)。昔日很多時间吃了上顿无下顿的乡亲们,如今家家户户搬进了新居,吃穿不愁。
目前,一个大型水电站正在紧张施工;一条通往城口和陕西的高速公路,正在穿山越岭兴建。每年到巴山大峡谷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可以预料:当年上山下乡的第二故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