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勇气,95版本的搬砖装备?
远古勇气,95版本的搬砖装备?
作为老牌的DNF搬砖工,我的搬砖装备经历了版本变迁,阿修罗用过暗影9异界套,风法用过圣物套,光兵用过假猪套,现在95版本,我给大家推荐最舒服的搬砖装备搭配:
艾肯套搭配哈林史诗散件/套装(1)艾肯套的选择现在95版本,艾肯地图改版,难度大幅度下降,垃圾装备都可以轻松过关,每天可挑战四次,门票为5个诞生之芽,用获得的材料在商店300一件兑换艾肯装备,强烈建议兑换第一套装备:守护之斗气装备;通常2天能做出一件来,很快的。
兑换到装备后,获得守护之斗气装备,斗气属性是加四维,如下图:
但是,我们搬砖,需要速度,所以需要对斗气属性进行变更,让其更适合于搬砖;而守护套艾肯的斗气属性变换后,可以变成加三速的斗气属性,完美契合搬砖要求;改变属性后的装备,单件就增加10%的攻击速度,10%的移动速度,15%的释放速度。6件套可以增加60%的攻击速度和移动速度,80%的释放速度。
(2)其余部位推荐勇气艾肯套占去了6个部位,建议选择肩膀,衣服,下装,腰带,左槽和右槽6个部位;
还有6个部位,我推荐如下:(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装备做选择,比如帕拉丁可以保留3件异界装备等)
1 鞋子部位选择加速的鞋子,比如霸域鞋,球手鞋,天御鞋等;没有这些史诗,可以买一个跑的快的传说鞋子,为了避免说我黑商囤货,我就不说什么鞋子了;
2 首饰三件套,建议选择哈林史诗贤者之欲首饰套装,伤害加成和三速加成都很客观,现在做3件哈林史诗应该很快的吧;
3 耳环部位我推荐传说耳环,金色旋涡,没有的就随便了;
4 武器看自己的运气了,深渊出苍穹,哈林等都可以用,确实没有武器的,在断头台刷一天,就可以获得一把95传说武器,搬砖首选武器;
目前,我的砖工正在向这个方向打造,已经初见成效,不管是在格蓝迪,还是在哈林地区,噩梦级地图都可以轻松快速通关,最主要的是速度,跑的太快了,我自己又是光兵职业,有时候都刹不住车了。
我是玩家秀,关注DNF玩家秀,深渊闪光不停,地图金牌不断。古代武将打败敌人后用头颅堆成的京观有多残忍可怕?
从字面上看,“京”是用土堆成的小山丘的意思,“观”是修建于道路或者建筑上的门类装饰物,一般指宫门,“京观”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土堆成的小山上的宫门。
也许是因为古代华夏的战争频繁,京观的本意后来被改变,特指在战争后获胜的一方把敌人的尸体聚集起来,并且用土在尸体上堆成小山丘,再修建一个类似于宫门的阙,用来炫耀武功、震慑敌人。
京观不是把敌人的首级(头颅)堆在一起,而是把尸体堆在一起,古代华夏没有堆首级的习惯,但有堆积尸体用来筑京观的行为。
举两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例子来说明京观是什么,为何古代武将打了胜仗会筑京观来炫耀。
古代战争1、司马懿筑京观
《晋书 宣帝纪》:文懿攻南围突出,帝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坠之所。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
公元238年,司马懿受魏明帝之命攻伐辽东公孙渊,公孙渊不敌司马懿,被包围在城中,公孙渊从南面突围,被司马懿率军打败,在坠落彗星的地方将公孙渊斩首,司马懿进城之后,建立了两个标志以区别新旧。
然后司马懿做了两件很恐怖的事,一是屠城,二是筑京观,屠城是把城中十五岁以上所有的男子全部杀死,一共有七千多人,还把公孙渊手下的公卿全部处死,这些官员就有二千余,同时还收编了四万户人口,约有三十余万人。
京观筑京观是指司马懿把这些被杀的敌人尸体堆积在一起,在尸体上面封土筑成高冢,这便是京观。
司马懿筑京观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用恐怖的手段来震慑敌人,司马懿虽然打败了公孙渊,杀了很多人,但是战争结束后,司马懿是要离开辽东回到洛阳的,公孙渊虽死,但是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公孙渊,在司马懿的军队离开后,肯定会有其他势力进入辽东,司马懿筑京观的目的就是震慑这些势力,不要与魏政权为敌,否则就是这个下场。
司马懿把屠城和筑京观合在一起,威慑的意味更加浓厚,司马懿在破城之后就杀了一万余人,这些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和官员,还不包括在战争中死亡的敌人,司马懿用来筑京城的尸体少说也有几万具,把如此多的尸体摆在一起,就是一种非常震慑的手段,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动。
古代攻城战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上万具尸体堆在一起,这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司马懿不在乎人口,只在乎是不是归顺魏政权,但凡与魏政权作对的,无论有多少人,全部屠杀,绝不手软,这让曹魏的政治高压延伸到边境地区,今后只要想背叛曹魏的势力,在叛乱之前都会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这种压力。
2、邓艾筑京观
《三国志》: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公元263年,司马昭主导之下的魏国发动了对蜀汉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魏军就兵临剑阁关,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邓艾绕过了剑阁,从七百里无人区绕到了江油、棉竹一带,逼降了江油守将,在绵竹打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成功兵临成都,逼降了后主刘禅,灭亡了蜀汉。
筑京观之后邓艾模仿当年邓禹的故事,私自在成都分封了一系列的蜀汉降将,并且任命了一大堆的魏军将领为蜀地官吏,邓艾还干了一件特别恐怖的事,就是筑京观,而且邓艾筑的京观与其他历史人物都有所不同。
邓艾在绵竹筑台以便修建京观,用来表彰自己和部将的战功,但是邓艾用来筑京观的尸体既有魏军的,也有蜀军的,邓艾把自己手下的士兵尸体与被杀的蜀军尸体堆在一起筑成京观,这算是非常另类的了,也是为数不多的把自己人的尸体筑成京观。
邓艾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蜀汉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都投靠了曹魏,为了稳定成都,邓艾用古代将领传统的方式来炫耀,邓艾更多的不是威慑敌人,而是炫耀自己的战功,这从邓艾的性格也能看出。
筑京观有两个目的邓艾偷渡阴平并成功逼降刘禅之后,他非常骄傲,谁的话都不听,谁的话都不放在眼中,就连司马昭几次三翻告诫邓艾不要擅自分封蜀汉君臣,邓艾就是不听,这明显就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表现,邓艾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只是过于骄纵。
相比较而言,邓艾筑京观的行为明显就比司马懿和平多了,司马懿有屠城行为,杀了一万多无辜的百姓,用他们的尸体来筑京观,而邓艾并没有杀害俘虏,也没有杀害投降的士兵和百姓,只是用战争中死去的尸体来筑京观,邓艾善良多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能够看出,筑京观最主要就是两个作用:一是震慑敌人,二是炫耀战功,这种做法看起来好像非常恐怖,实际上这是华夏历史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政治行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筑京观的行为了。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晋军,楚庄王手下有个叫潘党的将军劝楚庄王把晋军的尸体收集起来,筑成京观,以显示楚军的武功,结果楚庄王拒绝了,楚庄王认为晋军不过是在执行国君的命令,争霸天下不仅依靠武力,还要有德行。
京观是残酷的战争行来带来的从楚庄王的例子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处处残留着道义与德行,礼乐尚未完全崩坏,即使有筑京观的行为,大多也就是收集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来筑造,并无后世的屠城及杀俘行为,到了战国,战争越来越残酷,动不动就有灭国之战,甚至还有杀俘行为,长平之战,秦国一次性活埋赵国40多万降军,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杀俘。
后世战争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筑京观的手段也是越来越残酷,像司马懿这种屠城筑京观的行为在三国时期并不少见,曹操及其手下在东汉末年至少有五次屠城行为,屠城与筑京观想要达到的政治目的是类似的,都是威慑敌人,能够让自己后来的战争打得更容易,这也是筑京观最大的目的。
筑京观的另一个目的炫耀战功则纯属人的本性,人都有炫耀自己能力的一面,希望能够青史留名,人是会死去的,但是京观会一直存在下来,所筑的京观就能在后世流传,后人知道了京观就会了解这是谁筑造的,也就能让筑主青史留名。
使炎黄子孙强大的基因有哪些方面?
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魂魄?使炎黄子孙强大的基因有哪些方面?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谈论起中华民族文化的魂魄,很多人会列出一大堆优秀的品质甚至是很多糟粕。但是我们国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一员,肯定有着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某种特征和潜质,使得我们能够在经历过大风大浪后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这不是其他民族能够轻易做得到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在饱经时代的变革和历史的沧桑后仍能屹立不倒呢?
这就要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中说起。
若要问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魂魄?我觉得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能很多人要问了,中华民族文化那么多特质,为什么偏偏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呢?
那这就得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说起。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光辉璀璨。光是世界所承认的历史就有3500多年,其实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我们的文明历史远不止这三千多年。
由于人类早期没有文字做记录工具,所以,以往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而这钟传播方式也在无形中使得历史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这不是我们民族特有的现象,世界范围内都是这样的,像古希腊的部分上古神话被记录在《荷马史诗》中,古印度的部分上古神话记录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而我们的部分上古神话被记录在了《尚书》、《礼记》、《左传》、《列子》、《庄子》、《楚辞》、《国语》、《纬书集成》、《吕氏春秋》、《山海经》、《楚帛书》、《淮南子》、《史记》、《水经注》这些书籍里流传了下来。
而这其中,最具代表的书籍是《山海经》,里面记录了不少关于中华民族的上古神话,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这些神话都是出自这本书里。
这些故事看似都是神话,但如果细读就会发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都在里面有所体现。
《夸父逐日》讲的是有个叫夸父的氏族首领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在奔往北边大泽(大湖)时,渴死在了路上;《精卫填海》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到东海游玩,却不幸溺水而亡,死后灵魂化作精卫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想把东海填平;《大禹治水》讲的是尧舜时期,黄河泛滥,大禹受命于尧舜二帝投身于治理黄河的重任之中,虽然三次(也可能是多次,古语三有多的意思)经过家门却不进去,最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治理了黄河水患。
像这样的神话,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比如《列子汤问》里的《愚公移山》讲的是有个叫愚公的老人,家门前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山挡着路,于是他决定将两座山移走。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嘲笑他自不量力,他却说:“我死了有儿子在,儿子死了有孙子在,如此这般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不会增长,为什么要担心它搬不平呢”?
这些神话虽然不一定都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从这些神话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祖辈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很多西方人都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西方都信仰上帝,而中国人却没有信仰?
他们相信上帝创世说,认为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源自于上帝之手,所以崇拜上帝,信仰基督教。而且基督教的经典教义《圣经》中描述的很多篇章都是上帝所做的一切。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间万物,上帝惩罚人类、上帝派先知给人类约定法律、上帝派诺亚制造方舟拯救世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西方,他们认为上帝能决定人类的一切,所以,在遇到难题时总是会去教堂找上帝寻求答案。而我们中国人遇到问题从不去找什么神仙上帝,而是自己想办法,绝不会和困难妥协。
这种精神在西方人看来是十分不解,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人是很渺小的怎么能够和天斗,和大自然斗呢?
但中国人的骨子里恰恰就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正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奋斗战胜一切困难,所以才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奇迹。
而恰恰就是通过这些事迹,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我们的信仰不崇拜某个人,而是精神的信仰,选择坚信我们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克服一切的艰难险阻。
使炎黄子孙强大的基因有哪些方面?我认为是团结一心,牺牲自我的精神。在当下,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疫情影响了全世界。如果没有遭遇这次疫情,西方人根本就不能理解团结的力量究竟能有多大。
我们举全国之力,通过自我隔离的方式,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控制住了国内疫情的扩散。这期间国家的决断力,民众的团结一心,缺一不可。
而这背后的代价是全国经济的暂时受挫,各地市民的生活严重受限。企业停工、学校停学、商铺关门、市场停业……一切仿佛都停滞了。而这也使得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人民生活质量下降、企业受到严峻的挑战……
虽然全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国家非但没有停摆,而是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这场无声的战役之中。全国各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抽调了大量的医务人员和其他各岗位的精英驰援湖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舱医院的建造速度不用多说了,就连普通市民和中小学生都在这场无声的战役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放眼全球,疫情已然成了各国的棘手问题,很多国家疫情的严峻程度远超曾经高峰期的武汉,形势相当危急。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欧洲各国居然还在相互倾轧,劫掠他国救灾物资,真是让人看不懂。而在这关键时刻只有我国能够担起重担,顾不得休整,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支援各国的战役之中,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担当。
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牺牲了太多太多,但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疫情得到了全面的控制。同时也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并给其他国家带去了信心,带去了希望,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没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华夏民族不会长久;没有团结一心、牺牲自我的民族精神,我们不会强大。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团结一心、牺牲自我的民族精神,所以才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套用一句网络上的流行语:“此生无悔入华夏”,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我是往事如雲煙,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批评指正!
怪物猎人P3腐锈大剑?
严重风化的大剑->风化的大剑大地结晶*30怪物浓汁*5勇气之证*2 然后风化的大剑->远古龙大剑大地结晶*70远古龙骨*5勇气之证G*3 升到远古龙大剑就没了。蓝色斩味。 龙属性38 215的攻击 -10%会心
那活几十年的意义是什么?
人活着是否有意义,这个是一个几乎困扰每个人的话题,也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其实,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自己赋予它意义,那意义就出来了。
以前看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看得我泪流满面。许三观每次卖血之后,都吃一盘炒猪肝,他认为动物的肝脏是可以补血和造血的,只要吃了肝脏,刚才献出去的血液,立马就可以回到身体里。
明知道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但是吃爆炒猪肝和不吃,心理作用不一样。
他的每一次卖血,究其根源,不是靠卖血让日子好起来,不是发家致富,而是每次卖血,都是因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里,又出现了这里、那里需要用钱的地方,而卖血换回来的钱,刚好填补了生活所迫的窟窿。
许三观再傻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血有多少是知道的,为什么要以卖血为生。但凡能有其他活路,他也不会走上卖血的路。
在小说的结尾,许三观实在因为卖血掏空了自己,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但是在他平静温和的脸上,仍然是一种安宁的祥和。每次读到末尾,我都会大哭。
小说人物对人生有没有意义的看法,其实,就是我们普罗大众对人生有没有意义的看法。
假如,此刻,你在街上,随即拦住十个人,问他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十个人的回答一定是各不相同,但是,却没有真正有一个回答到你的心里。
因为,他们的答案,自己都迷糊,更不可能给外人一个定心丸。也因为人生的意义的答案,更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公式,或者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知道,套用那个公式,就会得到一个相应的结果。
所以,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
就是,如果知道了最终答案,那是不是就是有预知未来的预见性?
既然如此,很多人一看,要是按照那个固定的公式去走的话,我后面的人生我已经看到了,好的自不必说,但是,如果看到的自己的未来是坏的,人还有勇气和积极的一面,去行使以后的生活吗?恐怕没多少人,希望看到未来。
其实,通过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经验,就明白,那个未来不会好到那里去。
真相是残酷的,因为不可能再变得更好,还有可能会变的更坏,而大多数的人生,到最后也是平平无奇。
那为什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还有继续努力的活着?这又是那个很无聊的终极话题了。
意思就是说,努力有可能改善目前的生活、生存状态,不努力,一定不会改变。对于大多数人,没有人敢躺平,躺平就吃不上饭,就喝不上水,就交不了暖气费,就给孩子买不了奶粉,买不了尿不湿。
那么,既然人生没有意义,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答案很简单:因为,人不会认命。
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犟劲,他知道一意义不大,就是要折腾一番,就是在短短的人生长河里,赶紧折腾,赶紧造,看看后续的结果能不能好得起来。
其实,这是个令人感动和钦佩的东西,因为它可爱。正是因为不认命,所以,就想通过折腾,有一个好的结果。这就是中国人的可贵之处。
既然人生没意义,那该怎么办?
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人生没意义,所以,自己给它赋予意义,他就有意义了。
给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安插上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去完成,等到目标达成,从中收获喜悦和幸福,这个就是意义。
比如,给小房子换大房子,比如工作久了,存了一笔款,去实现旅行在路上的命境转换,比如,和心爱的人相守一辈子,比如通过赚取的劳动价值,换回家人的健康和平安。
这样的人生意义,至少比每天茫然去找人生的意义要实际的多。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来到这个世上,完成一段人生体验和使命,责任全部履行完了,就离开了。年轻人不懂,很多老年人不懂,只有圣者、智者懂。
与其每天琢磨这个命题,倒不如多搬一块砖,多看一页书,多写一个字,多见一个客户,多谈一个单子,多看一次日升日落,多迎着朝阳晨跑来个有氧运动。或者,多和心爱的人,散散步,说说心里话。
肉身之躯,不比冰冷的宇宙。因它有七情六欲,所以苦恼也多。想多了,全是茫然,到不如不想。
很喜欢布袋和尚的一首偈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