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队长的奇袭手弩,世界历史长河里最厉害的重装骑兵有哪些?
野战队长的奇袭手弩,世界历史长河里最厉害的重装骑兵有哪些?
历史上的重装骑兵很多,这里我只说几支可以再当时叱咤一时的具装骑兵。
斯基泰具装骑兵:这是全世界所有具装骑兵的始祖,基本上后世所有的早期骑兵装备都是从这里传出的(也是的确,位于丝绸之路的内亚地区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为它可以是直接进行东西方科技的交流)。公元前5世纪左右,斯基泰出现了早期的骑兵马甲,开始多是胸甲,后期还包括了护头,护颈和身甲,骑手的盔甲也得到了优化,重点就是保护了骑手的腿部,这些在当时极为奢侈的配置就是甲骑具装的鼻祖。
波斯重骑兵:当中国和欧洲还在玩战车的时候,波斯人已经开始组织建设重骑兵了。他们有的就装备了原始的骑兵马甲,马甲的主体是胸甲(当胸),也包括了保护骑士双腿的像翅膀一样的装置,再追根溯源,这种盔甲很有可能是斯基泰人发明的。在波斯征服中东地区的时候,大流士一世组织起的重骑兵就成了这支“征服世界”的大军中的重要的一环。
塞琉古具装骑兵:塞留古的甲骑具装基本是直接继承了帕提亚风格,兵源也多从该民族后裔中招募。此时,中亚甲骑具装风格基本定型,包括全副的马甲,环臂铠,甲裙或环腿铠,甚至有铁靴,兵器多是三到四米的长矛,狼牙棒,钉锤,战士的佩剑也开始加长,适应骑兵作战,携带方式包括腰带式和背带式,基本上骑兵唯一的战法就是冲锋,他们的铠甲注定他们是不能使用帕提亚传统骑射的,手提长矛进行正面冲锋是发挥甲骑具装战力的最好方式,等冲入敌阵,就用利剑或狼牙棒左劈右击,虽然此时的骑兵没有马镫,但只要训练有素,冲锋时一样能发挥巨大的威力。遗憾的是,那个时代到处都是专为克制骑兵而生的长枪兵,而且骑兵战术也不完善,使塞留古的甲骑具装在继业者战争和随后对罗马的战争中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帕提亚具装骑兵:从一个小游牧部落建立起的帕提亚帝国,曾经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可怕的具装骑兵,帕提亚人有一项改变了骑兵作战史的骑兵装备,就是高桥马鞍。装备有高桥马鞍的具装骑兵,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冲锋效果,对于步兵来说,骑兵已经开始成为梦魇。
虎豹骑:曹魏时期的虎豹骑,其具装特点直接继承了东汉重骑兵的装备,马鞍是来自西亚的高桥马鞍,铠甲却是原装的中式铠甲。虎豹骑人数不会超过五六千,关于它的记载,第一出现是曹操大破袁谭,在日后曹操的亲征战争中,基本都能见到虎豹骑的身影。
北魏具装铁骑:之所以要专门提出来是因为这是有记载的世界第一支装备有双边马镫的具装骑兵,可以说中国人发明的这个小东西彻彻底底的改变了骑兵的历史,马镫的使用使得骑兵可以腾出双手挥舞兵器。同是来自中亚的具装和中国本土具装相融合,演变出了隋唐盔甲的前身,另外加长的马槊也强化了骑兵的冲击力。北魏的具装骑兵很强大,在统一整个北方和抗击柔然入侵的过程中,都可以见到北魏具装铁骑的身影。
罗马禁卫军骑兵/萨菲波斯具装骑兵:在东方帝国完成骑兵具装化的过程的同时,西边的罗马帝国也展开了从步兵到骑兵的军事改革,带有鲜明特点的具装骑兵使得罗马人在和周边蛮族对战时频频取胜,不过随着帝国财政的缩水,西帝国最终是支撑不起庞大的禁卫军骑兵,只能雇佣蛮族战士为自己效力。同时,取代了帕提亚帝国的萨菲波斯很好的继承了帕提亚的具装骑兵装备和战术,并在日后和东帝国的交手中炫耀着自己的实力。
拜占庭甲胄骑兵:拜占庭骑兵是仿造帕提亚人建立起来的部队,它还吸收了希腊和马其顿的甲胄风格,贝利撒留利用这些骑兵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拜占庭甲胄骑兵是多功能骑兵,它包括了弓骑兵,中型骑兵和甲骑具装这种超重型骑兵,后期拜占庭由于国库空虚,无法维持甲骑具装的巨大消费,只保留了中型骑兵,名头和甲骑具装一摸一样,那时的拜占庭有少量骑兵也是使用马甲,但这种马甲其实是布甲或锁子甲,装备水平已经远不如东罗马时代。
辽国皮室军:中国自唐朝建立以来,骑兵装备逐渐范轻化,但是随着藩镇割据之后,具装骑兵又开始重现江湖。自从契丹人建立辽国之后,也开始着手建立一支强大的具装骑兵部队,就是所谓的皮室军。《辽史·百官志二》:“ 太宗选天下精甲三十万为皮室军。初,太祖以行营为宫,选诸部豪健千馀人,置为腹心部……则皮室军自 太祖 时已有,即腹心部是也,太宗增多至三十万耳。”
西夏铁鹞子: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是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铁鹞子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大宋背嵬军骑兵:背嵬军是岳飞在京湖战场长期作战时建立的一支强大的步骑混合部队,其中数骑兵战斗力最为强大。岳飞组织抗金战斗之初,苦于南方不产良马,因而无法组建骑兵部队与金兀术对抗。后在牛皋和杨再兴的两次针对伪齐军的奇袭成功后,获得战马一万五千余匹,之后建立了8000人组成的背嵬军骑兵部队。岳飞背嵬军作为岳飞的亲兵卫队,骑兵由王刚统制。步骑队由岳云统一节制。骑兵背嵬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围盔,铁叶片革甲。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常分成多个独立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与敌人作战时,往往在距离敌人一百余步时就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从而大量杀伤敌兵。
金军铁浮屠:铁浮屠是两宋期间最为强大、披甲最厚的具装骑兵,他有女真贵族组成,人马皆披60多斤的重型札甲,铁浮屠冲锋时,会以整齐的队列冲向敌阵,前排骑兵用骑枪撕开裂口,后面的则用狼牙棒对敌人给予毁灭性打击,在宋金交战初期,铁浮屠给南宋的军兵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最后在郾城大捷中被岳飞利用地形和背嵬军消灭。
蒙古怯薛军:怯薛军仿自西夏的铁鹞子,组成军队的人员多是神射手和勇士。怯薛军使用全套轻具装,主要是作为大汗的护卫队。在战事胶着时,怯薛军便会上阵杀敌。怯薛军冲锋时,会先进行几波骑射,随后以长枪突入敌阵,后面的骑兵用骨朵巩固战果,其作战方式和金军的重骑兵很像,采用来回冲锋的方法,而不是陷阵混战。
埃及马穆鲁克具装骑兵;这是在当时唯一一只正面干过蒙古人的骑兵部队,埃及马穆鲁克的优势不在于装备的精良,而是高超的格斗技巧。一直到近代,马穆鲁克骑兵的战斗力都是无人可敌的,但是他缺乏团队作战意识,所以最终被拿破仑的胸甲骑兵击败。
帖木儿帝国具装骑兵:帖木儿的甲骑具装是最完善的蒙古骑兵,中世纪末期发达的生产力和畜牧业使甲骑具装的硬件条件完善,同时还没有被舒适生活彻底同化的骑手弥补了定居民族最大的缺陷,帖木儿帝国的具装骑兵使用的是链板甲,手持重锤利斧。凭借这支骑兵,帖木儿得以坐稳中亚霸主的汗位。
西帕希具装骑兵;来自奥斯曼帝国的西帕希具装骑兵,是当时西亚最为可怕的具装力量。凭借着这支骑兵,奥斯曼不断蚕食着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并一度吞并巴尔干半岛,兵陈维也纳。与帖木儿帝国的具装一样,西帕希具装骑兵也是装备链板甲,使用重斧。最后这支精骑在1683年于维也纳城下几乎被波兰翼骑兵全歼。
神圣罗马帝国具装骑兵:神罗的具装骑兵主要雇佣自被瓦解的条顿人,与生俱来的战斗天性使得这支骑兵成了帝国的支柱,周身的暗灰色板甲具装将人马保护的严严实实,而且最为有特色的一点是神罗具装骑兵会装备有火门枪,以及三支手弩。
法兰西宪兵板甲骑士:经过了英法百年战争的洗礼,法军意识到了只有更为坚固的铠甲才可以保护骑士们的安全,所以法兰西采用了和德国一样甚至优于德国的骑兵板甲,并且用标志的法国王室的金雀花蓝色绸缎来装饰骑兵。骑枪采用的是拥有粗大护手的重骑枪,骑兵冲锋时,要求每排必须整齐,因此这支骑兵部队也被称为16世纪初的坦克军团。
古代战争战场上真的存在阵法吗?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经过无数次的生死拼杀中,逐渐将战斗中一盘散沙式的互砍,演绎成为中国古代进攻和防守的排兵布阵之法,这些阵法有多大威力?可以明确的说,即使你身怀绝世的武功,天下无敌的猛将,一旦落入大阵之中,也休想全身而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大阵法。
中国古代阵法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一字长蛇阵
一字长蛇阵,全阵分阵头、阵尾、阵胆(中央戊己土)三部分。阵形变幻之时,真假虚实并用,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一、击蛇首,尾至,;二、击蛇尾,首至,;三、击蛇身,则首尾皆至,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迅捷,犹如巨蟒出击,凌厉无比!
中国古代阵法
敌人如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或尾,另一头转过来,即可形成二龙出水阵。中间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阵。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然后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阵。随后一半拉成线(可随意变化),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即北斗七星阵。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最后变成十面埋伏阵,十阵变化无穷,难以抵挡。
中国古代阵法
中国古代阵法千变万化,鬼神莫测,但是无论何种阵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的目的就是在进攻和防守中获得胜利,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李靖的"梅花阵"等,其种类不下二十种阵法。
十面埋伏
那么在古代的战争中,天下无敌的猛将或者是身怀绝世武功的武林至尊,是否真的能像电影和小说那样,冲入敌阵之中大杀四方,最后还破了敌方的大阵?答案是“你死定了”,试想一下,在千军万马的敌方大阵里,你单人匹马的闯入阵中,即使你身怀绝世的武功,拥有威猛无铸的内力,但在连转个身都费劲的大阵之内,任何的绝技也使不出来,瞬间就会被刺成筛子或被剁为肉泥,岳家军中不世出的猛将高宠、杨再兴等人,都命丧敌阵之中,《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天龙八部》里的萧峰等人曾在敌阵中死里逃生,但那只是在小说里,现实中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敢于冲阵,充其量是阵前的单挑。
杨再兴命丧小商河
古代排兵布阵法军纪严明,进退有续,行止有法,鼓声一响,大军便如墙而进,锣声一起,全军止步,阵内各队依令旗布阵,阵法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战斗队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在古代战争短兵接战的条件下,为着要求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得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必须要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我国古代的阵法因各朝代的兵器装备不同而不同,到了拥有现代化武器的今天,古代阵法已经失去了战争上的意义,成为了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