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雷英文,一名德军掷弹兵士兵有哪些轻武器?
手雷英文,一名德军掷弹兵士兵有哪些轻武器?
德军在1942年开始把团级规模的步兵统称为“掷弹兵”,掷弹兵就是德国的普通步兵而已,到了师级规模,他们又被重新叫做“步兵。所谓“掷弹兵”,说白了就是个鼓舞士气的方式罢了,就好像英语里美军管部队统统叫“force”(力量、武力)一样,明明叫“army”或“unit”也是可以的。
所谓“掷弹兵”,在欧洲过去的战争中属于一种比较勇力过人的兵种,他们通过投掷炸弹攻击敌人。因为当时的炸弹比炮弹小不了多少,还要冒着更近距离的火力作战,因此这些炸弹超人被赋予了“精锐”的内涵。元首玩这一套,可能又是想到了什么日耳曼的荣光,颇有复古主义的味道。
普通掷弹兵的装备估计电视或纪录片看多了都会有一些初步的认知,无外乎冲锋枪、机关枪和98k等轻武器。
一个德军步兵标准班为10人,班长、副班长、8个战士。通常来说为:
班长--MP38/40冲锋枪。
班副--毛瑟98k或MP38/40冲锋枪 (战争后期一些精锐士官会配发GEW43半自动步枪)
机枪手--MG34机枪或MG42机枪,瓦尔特P-38手枪。
副射手--4个50发的MG34弹鼓或300发的MG42弹链箱,瓦尔特P-38手枪。
剩下的战士全部装备毛瑟98k步枪,但所有人都会携带一部分机枪弹药,并由班长随时指定某人作为机枪弹药手。另外有些机枪副射手会觉得手枪在关键时刻不顶用,选择加背一支98k或冲锋枪,斯大林格勒时许多机枪兵都选择放一把冲锋枪在阵地旁边应急,有德国的,也有缴获的PPSh-41这类苏联枪。
二战的部队编制非常凌乱,整编和重组、补充兵员很多,实际轻武器的列装做不到完全的标准,在最艰苦的时候,掷弹兵也只能逮着什么用什么,有时出现一个班组冲锋枪特别多的情况很正常,还有像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非常受德军欢迎,评价在自己的GEW43之上,许多部队都专门装备了缴获的SVT-40,装备缴获武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并不少见。
在枪械之外,每人会携带2枚手榴弹,实际掷弹兵们多数情况带的不止两枚。
至于另一种掷弹兵则略微去强化一些,那就是“装甲掷弹兵”。一般分为国防军装甲掷弹兵和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党卫军约为三分之一,装备会稍微精良齐备一点。
诸多德国军事行动都少不了坦克大集群作战,这是当时德国武装力量的的一大特色,也是闪击战的实施核心。坦克终归缺少不了步兵的跟随,二战的德军坦克部队在装甲序列之外,都会配属一些通过摩托化机械化跟随的步兵,这些便是所谓的“装甲掷弹兵”。
关于装甲掷弹兵不用过多联想,换成现代的概念其实就是“摩托化步兵”或者“机械化步兵”,他们是德国为装甲部队配置的,专门伴随坦克冲锋的机动兵力。
但说起来觉得猛,现实却总是令人欲哭无泪的。德军的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一直都是产能不够装备和消耗,所以大部分“装甲掷弹兵”并不能像现代的机械化军团那样,威风凛凛的跟着坦克狂飙突进。他们大部分都是依靠卡车和摩托来运输,某些部队还一定程度上依靠了骡马畜力。
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实际上装甲掷弹兵的机械化程度在30年代-40年代初期已经全球顶尖,到后来战争艰苦的时候,靠脚行军也不是稀奇事儿。装甲掷弹兵最大的优势在于载具众多,故而轻武器弹药充足,火力凶猛。但也因为这样,他们常常不会离开载具太远。
还是回到轻武器的话题上来。
因为有载具的关系,装甲掷弹兵的班组有些会从10人扩充到12人,多出来的2人一般是机枪组,加强配置的话,14人班也有出现,主要为:
班长--配备MP38/40冲锋枪,或者STG44突击步枪
班副--GEW43半自动步枪,或MP38/40冲锋枪,或98k(视军衔所定,士官级别的班副武器会更好一些)
机枪班组2个,具体配置同普通掷弹兵,机枪手1人,副射手1人,皆标配手枪。存在各种超编武器行为。
注意,车辆驾驶员不算,载具有专门的整体编制,或者直属排级以上单位。
余下全部为手持98k的步兵,但如果有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的话,某些班组可能会有第三挺机关枪,由班组中的步兵充当机枪手,关于这个有战争前后期的分别,实在没法完全概括,你就算遇到一车子STG44突击步枪也不意外。另外作为装甲序列,一些掷弹兵还装备了“铁拳”反坦克武器。
战争末期德军的这些掷弹兵序列混乱的无以复加,许多装甲师都玩起了自己的一套。比如XXX后勤困难,那么装甲掷弹兵们都下来步行吧,车子统统送去拉补给;XXX都是新兵蛋子,给载具也是浪费,干脆都划给精锐老兵,新兵去死好了。有的手眼通天的连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都能搞来,编制叫装甲掷弹兵,实则堆了一地的重武器。
三八大盖是怎样的一种枪?
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是日本枪械师南部麟次郎上尉在原三十年式小铳的基础上改进的,他将枪机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加强了撞针的力度,并设计了随枪机联动的防尘盖,就因为这超大号的防尘盖,因此被国民称之为“三八大盖”。
南部麟次郎上尉三八式的字眼还是很清楚的该枪全重4.1KG(加刺刀),枪长1276mm,加上刺刀以后枪长1663mm,弹匣可装弹5发,使用6.5毫米半底缘尖弹,该枪表尺上最远射距为2400米,实际有效射击距离是460米,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600米和800米远距离上仍有不错的杀伤成绩。
表尺竖起来瞄准距离远三八大盖的几个主要特点结构简单枪支结构最复杂的莫过于枪机,三八大盖的枪机组建只有5个,比毛瑟步枪的枪机组建还少3个,便于日常维护保养和大规模生产,但因为零件负责,对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准度高三八大盖使用的6.5mm半底缘尖弹在四百米内的弹道基本是平直的,这种子弹的好处就是在中等距离上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在不考虑天气的影响下),可以在四百米的距离上精确击中目标,在战场上,三八大盖还有多次在接近800米的距离上射杀集团目标的记录。
适合近战该枪加装刺刀后全长1.66米,配合上日本兵的身高(平均身高1.55米),非常适合近身刺杀,全枪加装刺刀后重4.1公斤,便于士兵长时间使用,再加上日本军队鼓吹的“武士道”精神,堪称近战神器。
便于训练由于该枪使用的是6.5mm半底缘尖弹,所以在射击过程中后坐力是非常小的,非常方便士兵学习掌握射击要领,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缴获三八大盖后都是要受到奖励的。
我军缴获的三八大盖三八大盖的几个缺点近距离杀伤力不高注意,我的用词是“不高”,并不是不强的意思,而是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主流栓动步枪相比,由于在口径和弹药的使用上不同,导致该枪在200米以内的距离上穿透性强但是子弹撕裂性不强,影视剧里也在经常说,三八大盖在身上只能“凿一个眼”,不像其他步枪一样打进去一个眼,出去一个洞。
枪托位置易损坏日本资源比较匮乏,导致其步枪无法全部采用整木车出来的枪托,而是采用两块木板粘合的工艺,这种制造方法确实高效率的利用了现有资源,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特别容易损坏,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受海洋潮湿空气和南方阴雨天气的影响,损坏率较高。
为什么红海行动8人小队没有代号或绰号?
国人一个团队走出国执行任务的情况下,直呼001、002或者老鹰呼叫小鸡,小鸡听到请回答!此类的话题没有亲切感,得不到正能量,仿佛是在看搞笑剧。但是红海行动导演明显意识到这点,给剧中的人物起了一个亲切容易让人记住的名字。
队长杨锐,扮演者张泽。在剧中做总指挥,起到关前顾后的作用,在剧中他的人设是非常受到团队的尊敬和爱护的,所以在团队中队员都叫他队长,喊其也是颇为有力洪亮的声音。
队长杨锐的身影,是每次激战都有他的身影,可谓是硬汉中的战斗机,并且指挥整个战斗,包括进攻撤退。
队长杨锐在突击队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决定不只救走中国人质,也解救他国人质。这时候观众的心里响起那句话“我是中国海军,我带你们回家”。完全地体现了我国军人的勇于担当使命感很强。
徐宏,扮演者杜江。徐宏在红海行动中扮演的是爆破手兼职副队长,影片中徐宏出现特写镜头不多,被叫到的名字特别多,徐宏、徐宏,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的是给队长杨锐做智慧锦囊。
队员佟莉和中国人质被困废车场,也是徐宏第一个冲到火力前方给她们想了另一个逃生方案,炸掉一大堆汽车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从而安全离开。
在队伍面临快要任务失败的时候,徐宏又抢了一台坦克,解救了整个队员。坦克车来的那一刻打出第一个炮弹还专门做了个特写,炮弹旋转穿过墙体,再直达目标爆炸,这颗炮弹是徐宏发出的,拯救了整个队员。这时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如果此时导演用代号来给徐宏取名字的话会给影片观看触发影迷共鸣会大打折扣,显而易见导演林超贤不会这样设计。
换句话说如果在剧中是叫代号的情况下人设印象就没有那么深刻了,整个电影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顾顺,扮演者黄景瑜。
顾顺在刚出场的时候以狙击手的身份出现,性格张扬,心理素质强大,喜欢吃着口香糖来保持战斗。
李懂。扮演者伊昉。
夏楠,扮演者海清
夏楠是一个女记者,在剧中夏楠勇敢无畏让人敬佩,原本可以选择远离危险的却为了给家人报仇,为了正义和真相,勇敢的面对一次次危险。所以这种动情不能给她起一个女记者的称号,真真切切的给了她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夏楠。
陆堔,扮演者郭嘉豪。
高云,舰队的舰长,扮演者张涵予。
高云舰长首先出场的是指挥海上挟持人质的海盗事件,并且当时震撼人心地说出:“我们这次行动的决心就是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这次我们不仅要救人,更大的作用是扬我国威,警告恐怖分子,从而保护更多的中国公民”。
第二次是面对外国人炮弹面对海舰的时候,舰长高云又发话了:“全体成员从耳机战备进去一级战备,副炮准备”!随后一声令下,敌人的炸弹全在空中炸开了,可见当时在危急关头高云舰长临危不乱,指挥自如,是一名大将的风范。
张天德花名“石头”,扮演者王雨甜。
石头在剧中,刚柔并济,中弹后刚开始捂住伤口,然后不辞疼痛,敌人来时继续拿枪射击。石头牺牲的时候是全局最虐的一个情节,石头也用自己的演技赋予了中国军人新的新生命力,有温度有灵魂的国家英雄。
佟莉,扮演者蒋璐霞。
团队中佟丽这个女兵,表现出来的也是硬汉女兵,特别是石头中枪的时候,佟丽抱着石头,喂石头吃最后一颗糖的那一刻激动人心。
佟丽问石头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糖,石头说因为小的时候母亲打他,吃完糖之后,他就觉得没有痛了。
在剧中,石头中弹脸上血肉模糊即将要断气的那一刻,佟丽突然想起石头说过吃糖就没有痛了,佟丽哭着双手颤颤抖抖地剥开一颗糖喂石头,并说要带石头回家,这一幕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无人机操作员,霍思燕。
霍思燕在军舰中扮演接收员的角色,剧中霍思燕说:敌方大炮全部向我军舰瞄准,随时有可能向我方开炮,请上级作出指示对策。
霍思燕可能大家都没有留意到她的存在感,但是的确是在剧中,以下图片是霍思燕在红海行动的剧照,是不是突然想起了一些,不过霍思燕在剧中并没有名字,也没有代号。
神枪手演员是哪几个?
神枪手2009年 片名:神枪手 英文片名:Snipper 年份:2009年3月25日香港上映 导演:林超贤 演员:任贤齐、黄晓明、陈冠希、叶璇、刘浩龙、廖启智、高捷、邓健泓、王秀琳、林保怡 片类:动作/惊险 片长:86分钟 制作公司:1.寰亚电影有限公司[香港] 2.Sil-MetropolOrganizationLtd.[香港] 3.BlueFiction 发行公司:1.寰亚电影发行公司[香港] 2.寰亚电影有限公司[香港] 故事大纲: 凌靖,(黄晓明饰演)一个天生的猎杀者。他百发百中,每发子弹也绝无虚发,最难打的位置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击倒对手准确无误,曾连续四年成为香港警察狙击手队伍的第一神枪手。四年来,凌靖都保持著这个第一位,克明(任贤齐饰演)连续四届屈居第二。上司与队友们对凌靖的射击技术赞赏有嘉,后来,他还获得晋升机会,可是,一向自视甚高的凌靖却从来不大喜欢跟人家打交道,对他来说,只要有太太晶莹的安慰与支持便足够。晶莹是他生命中最能接近的一份幸福,但是,幸福,从来就不是必然…… 一次剿匪行动,就把凌靖的这份幸福狠狠地抢走! 冷血匪徒胁持珠宝店十七个人质,凌靖透过狙击枪的瞄准镜对准匪徒的眉心,只等长官的一声令下...... 突然,匪徒扬一扬手,原来一个手榴弹已紧握在手,还要挑起撞针!凌靖知情况紧急,已不容再等,砰!凌靖开枪,千钧一发之际,匪徒身旁其中一个人质竟突然扑向匪徒!子弹穿过人质的身体,打中匪徒!人质证实死亡,死因正是凌靖的一枪,但把他再推向绝望边沿的,是死者的身份--城中首富的独生子。富商不断向警察部穷追猛打,要警察部门给他一个交代,结果,凌靖被判误杀,判入狱四年。 在狱中,凌靖变得愈来愈孤僻。他讨厌身边的人,更讨厌自己。每天要他跟那些穷凶极恶的败类同睡同食,他觉得这样比死更难受。多年来,凌靖没有跟狱中任何人讲过一句话。他已学会自己跟自己说话。一切冤恨、不甘、痛苦、悲恸、绝望,对著囚室中的镜子,一一说起来。出狱后再次见到晶莹,他决定以后要好好照顾她,尽力弥补这几年来没有在她身边照顾她的遗憾,他更希望跟晶莹去南非补渡蜜月。凌靖深信,幸福总会重新降临在他们俩身上。 克明的名字,连续四年刻在第一神枪手的排行榜上。自从凌靖离开之后,克明就成为最强的一个。凌靖拿著望远镜,冷冷的看著克明那凯旋者的姿态。凌请此刻比入狱前,更加憎恨警队。他决定要证明给所有人看,谁才是真正的强者,谁才是永远的第一神枪手! 再次拿起狙击枪,凌靖透过瞄准器把新的目标锁定,子弹射穿骑警的小腿,打入了警察车的轮胎内。警员连人带车即场倒地,车队立刻停下!他一枪一个,警员举枪的就打警枪,没有举枪就打帽上的警徽!所有警察如同面对无影无形的死神,纷纷退避三舍,对凌靖亦毫无还击之力。囚车上的叶滔的手铐也被打开,然后叶滔缓缓步下,向天笑了笑。克明与山哥到场帮忙了解案情。心思细密的山哥,看见现场所有遗留下来的证据和情况,让他想起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凌靖,但是他一直不敢确定。 O仔是警察训练学校的高材生,枪法如神、用枪技术一流。他很快便吸引到克明的注意,并立即被招揽加入香港警察狙击队队伍。在这次劫囚车的事件中,他无意中从山哥口中得悉有关昔日四年冠神枪手凌靖的故事,他开始对这位枪手感到好奇,在偶然的机会下,他竟遇到凌靖,并且得到射击技术之指导。凌靖的意见使O仔克服了他的射击技术问题,从此更加枪法如神。 凌靖正密谋向出卖他的克明和放弃他的警队报复。那天警队放弃他,他现在就要证明给警队看,放弃最强的人,是一个极度严重的错误。昔日是警队与同伴所有人逼他走的!一切源於出卖。原来一直在狙击手队伍屈居第二的克明,口服,心不服。一个机会,一念之差,他埋没了良心,撒谎说凌靖打中人质的那一枪根本不是必须开的一枪,更说凌靖只是贪功不等候命令而开枪,最终导致人质惨死。他把凌靖钉死了。凌靖本来也极力抗辩,但是见到所有上司都已偏袒克明,他对警队已经完全绝望。 今天,除了一直对他照顾有嘉的山哥之外,他要把狙击手队伍一网打进,山哥劝凌靖自首,凌靖说他永远不会再离开晶莹,要一生一世陪伴她左右照顾她。山哥呆住了,因为晶莹在凌靖坐牢的时候已遇上交通意外,魂归天国。照顾晶莹,原来全是凌靖的幻觉。他的精神状态,早在狱中便出现问题。山哥痛惜凌靖,向他讲出真相,迫他面对现实。凌靖完全崩溃,他击倒山哥,并且逃得无影无踪。 在多重线索的追查之下,警方终发现凌靖的匿藏的地方。整个狙击手队伍出动,围捕凌靖。凌靖知道全香港警察将倾巢出动围捕他,他拼死力战,单人独战警队大军!凌靖本以为他绝对可以取胜,他假称要杀害克明的女儿而逼使克明向警司说出当天的真相,是那一枪根本是必须开的一枪的真相,他并且要克明承认他昔日出卖了凌靖,一切彷佛也很顺利,怎料,在最后閞头,克明以自己作饵,加上O仔的助攻,凌靖不慎暴露了位置,终於,凌靖倒在血泊中,临终一刻,终於得到他永远也得不到的平静。自信、胜利、公义、偏差、合理、不合理,所有对与错,一迅间化为乌有。那一刻,凌靖的眼中,就只有哭成泪人的晶莹和那份遥不可及、永远也得不到的幸福......
阿基利劳罗号游船被劫事件?
1985年10月3日,地中海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片柳絮般的云朵。宽阔的海面上,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意大利的豪华游轮“阿基列·劳罗”号在人们的欢笑声中,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银色白鸽驶离了美丽的热那亚港。“阿基列·劳罗”是一艘巨型游船,全长196米,宽20米,排水量2万多吨,船体涂着青白色油漆。游船上共有331名乘务员,载有755名各国乘客,船长叫费拉罗·德罗萨。这次海上航行预定11天,环绕着地中海,计划经过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埃及的亚历山大、以色列的阿什林德、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希腊的罗德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最后回到出发港热那亚。
游船上的生活舒心惬意,来自各国的游客离开了喧嚣纷杂的城市,摆脱平时工作生活的紧张,抛开一切忧愁烦恼,尽情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徜徉。白天,乘客们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甲板高尔夫球,有的在游泳池中畅游,有的则坐在甲板上的躺椅上聊天。晚上,船长总要组织一些宴会、舞会或观赏节目,各种肤色的人们尽情地参与玩乐。
游船上有一批来自美国的老年游客,共28人。其中有一位女士叫玛里琳,家住纽约曼哈顿。她的丈夫利昂·克里霍夫身体有病,曾两次患脑溢血,这次是坐着轮椅来旅游的。10月6日,玛里琳在同伴的一片祝贺声中,在船上别有情趣地度过了自己的生日。那天,他们跳舞一直持续到深夜,玩得开心极了。
“阿基利·劳罗”号游船航行了5天,途经游览胜地那不勒斯,于7日上午抵达亚历山大港。大约有600名乘客下了船,到开罗去观光一天,参观金字塔及逛开罗城。上午11点,游船载着100多名乘客和300多名乘务员驶离亚历山大港,开往苏伊士运河北岸的塞得港。离船参观的人,约定在参观结束之后由陆地直接到塞得港,晚上在那里登船。
玛里琳因丈夫行动不便,与他留在了船上。船上的乘客和乘务员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4个在热那亚上船的年轻人。一晚上,这4个人总是呆在一起,不与其他人来往,也不参加船上的娱乐活动。一名细心的女乘务员曾经问他们是从哪儿来的,其中一个年轻人用熟练的英语回答说是挪威人,其实,他们是来自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正伺机劫持这艘游船呢。
7日下午3点,船上突然枪声大作,这4名恐怖分子手持苏制冲锋枪朝空中乱放。其中的一人冲进驾驶台,用冲锋枪逼着船长德罗萨,命令他将船开往叙利亚港口塔尔图斯。恐怖分子登上船桥,用扩音器大声喊道:“这艘船已被我们劫持,所有乘客到餐厅集合!不服从者后果自负。”顿时,船内一片混乱。
游客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被迫向餐厅集中。在餐厅里,一名恐怖分子高举手榴弹,摆出就要引爆的架势;另一名恐怖分子则威胁道:“把手放在脑后,不要乱动,否则就立即开枪。”
这些恐怖分子要求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的51名巴勒斯坦人,并扬言:“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枪杀游客,炸毁游船。”4名恐怖分子把美国人和英国人同其他国家的乘客分开,并在他们身旁放置了汽油罐,这时,到开罗观光的乘客到达了塞得港,但一直等不到“阿基列·劳罗”号靠岸。一直到午夜,这些游客才被告知,游船被恐怖分子劫持了。游船按照劫持者的命令,向北驶往塔尔图斯。
此时此刻,原来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开始翻滚起汹涌的波涛,海风也越来越大。“阿基列·劳罗”号在塞得港以北30海里的茫茫大海上,朝着叙利亚方向驶去。8日午后,船在风浪中终于靠近了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恐怖分子向叙利亚当局要求在港口停靠,但对方迟迟没有答应。他们又向驻叙利亚的美国大使和意大利大使提出就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进行谈判的要求。黎巴嫩一家电台监听到一名枪手不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威胁。11点30分:“大使再不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12点58分:“我们再也不愿等了,一分钟后我们将干掉一个乘客。”严重的事态终于出现了,暴徒们残酷地杀害了患有脑溢血后遗症、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游客利昂,并把他连人带椅扔进了海里。乘客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暴行惊呆了。1点26分,一名恐怖分子又喊:“谈判进展如何?如没有进展,就杀第二名人质,我们并不缺少可杀的乘客。”
劫船的消息震撼了地中海沿岸国家。8日清晨,意大利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急忙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后,意大利总理下令意大利南部的海军和空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解决这场危机。
叙利亚政府指责这起劫船行为,同时与意大利和美国大使进行接触向他们转达了劫船者的要求。以色列当局则表示愿意就游船上的人质获释进行“谈判”。
美国政府从游船被劫事件发生的那天起,就成立了“危机处理中心”,研究对策。国防部制订了营救作战方案。同时,命令第五舰队旗舰“科罗拉多”号从那不勒斯紧急驶往出事海域,担任监视和警戒任务。命令“三角洲”和“海豹”突击队两支特种部队待命行动。行动的具体方案是:首先使用武装直升机突袭,之后实施空降,将劫持者制服。
劫船事件发生后不久,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致电意大利总理,强烈谴责这起恐怖行为。巴解组织经过同埃及和意大利方面协商,决定派巴解总书记阿巴斯作为代表,去埃及同已驶抵埃及的劫船者谈判。10月9日上午,阿巴斯抵达埃及,他用无线电向游船上的劫持者喊话。他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投降,埃及方面将保证他们安全离开埃及。劫船者考虑再三后,决定向埃及当局投降。当天下午5点,这4名恐怖分子乘一艘拖轮,正式向埃及政府投降。
劫船者投降了,看来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美国已获得情报,知道有一名美国人质被杀害了,于是坚决要求缉拿劫船者归案。
白宫地下室里,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怖活动专家奥利弗·诺思海军中校正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诺思与反恐怖行动特别行动工作小组负责人莫罗海军中将等商量,最后决定实施空中拦截埃及民航客机的大胆计划。
10日上午11点,情报人员证实,劫船者准备逃离埃及。他们还探明了劫船者逃走时准备乘坐的一架埃及航空公司波音737喷气式客机的机号和驾驶员的姓名。所有迹象表明恐怖分子想飞往突尼斯。
诺思提出了拦截这架客机的设想:出动“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的F-14“熊猫”战斗机和预警雷达飞机,在地中海上空先给恐怖分子来一个措手不及;命令美国海军“海豹”特种部队突入意大利西西里岛,然后胁迫客机降落在西西里岛上。
此时,里根总统正坐着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前往芝加哥。上午11点30分,地中海时间下午5点30分,作战计划传到总统手中,总统原则上批准了作战计划,但认为最好不要伤及无辜。
10月10日,地中海时间晚上7点,以“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为首的一支美国海军特遣舰队,接到了准备执行这项行动的命令,当即离开希腊沿海,向南方驶去。晚上8点15分,两架预警飞机、四架F-14战斗机、几架加油机和电子干扰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埃及上空巡逻。
晚上10点10分,载有劫船者的埃及波音737喷气式客机,已经在马扎空军基地起飞。立刻,这架飞机被美国飞机的雷达紧密监视起来。45分钟后,飞机进入克里特岛以南150公里处,它不知不觉钻进了F-14战斗机布下的埋伏网。起初,F-14战斗机不开机灯,座舱漆黑,悄悄地向波音机后方靠近,就像狮子追踪猎物似的。客机里的人还蒙在鼓里,没有任何人发现跟在后面的美国战斗机。突然间,F-14战斗机一齐亮了灯,扑向波音737客机的两翼。战斗机频频扇动机翼,发出迫降的国际信号。埃及客机机长觉察到自己受到拦截,为了寻求开罗方面的指示,不断地拨着拨号盘,调着频率,但无论如何也联络不上,只能听到杂音。这是美军对客机实行电子干扰的结果。
晚上11点30分,美国飞机命令埃及客机飞往西西里岛,并通告:“如果不服从,即予以击落。”客机驾驶员无可奈何,只好服从美国人的命令,勉为其难地跟在美国战斗机的后面,降落在西西里岛上的美国意大利联合空军基地上。
客机缓缓降落了。美国50名“海豹”特种部队和意大利军警已经包围了机场。客机一停稳,他们就涌进飞机,逮捕了4名劫船者,而劫船者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劫船者被抓获后,交给了意大利当局。意大利司法部门担心这4个人是冒充的,真正劫船的恐怖分子可能在他们的掩护下逃走了,因此,还花了一些时间对4人“验明正身”。“阿基列·劳罗”号上的美国人质获释后,在开罗被一架美国飞机接到西西里岛。4名劫船者站立成一排,由美国人质来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