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气功名字,气在体内如何运行?

2024-08-03 07:32:07 79阅读

男气功名字,气在体内如何运行?

太极拳习练者与你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在我小学五年级到初中这个阶段,当时正是上世纪90年代,气功热盛行。我从亲戚家里看到了两本武术秘籍,名字到现在还记得,一本是大雁气功,一本是鹤翔庄气功。闲来无事就跟着练了一段时间。穴位图、大小周天,任督二脉那个时候就明白了。但是这种功法都是静功,全靠意念去引导,气感来得也快,但是少年时代,都是来自于新鲜感,所以没有什么收获。

男气功名字,气在体内如何运行?

后来到了青年时代,跟着师父学了太极拳,从学太极拳的时候,就一直想知道气功这事到底靠不靠谱,师父对我提出的气功问题不置可否。所以我又坚持着练了几年,桩功在这个时候也配合着拳的套路练习过。

据师父说:太极拳属于动气功,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不仅站桩可以培养气感,在练拳时同样也有同样作用。但是太极拳讲究意识引导,与动作结合,要求练拳时身边无人似有人,讲究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如果练得好,整套太极拳就会显示出各种层次气势,观者觉意趣横生,练者意气鼓荡,健身效果很好。

所以我们练太极的,靠的是用动作和意念引导,气是先天之气,也只能有一种固定的路线去运行,我们常人不比追求去控制气的运行路线,只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必定是内气饱满,身强体健的。

这个世界上有修道之人吗?

我认为有,只是常人见不到,或者见到了也无从分辨。

海上仙山崂山的道教历史遗迹可追溯到汉朝,太清宫里至今还有两颗西汉时期的柏树,蜿蜒苍翠如虬龙。崂山的道教元明时期最为鼎盛,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时期,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痷之说,这还只是吉祥数字表述而已,其实两千多年以来道教建筑远不止这些。

崂山里当年修道的道士众多,直到现在崂山里的一些山村名字还带有神秘的道教色彩。比如崂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叫乌衣巷,相传当年道教兴盛时,村子里住满了道士,巷子里川流不息地走动着穿着乌衣的道士,村名随叫乌衣巷。

崂山当年修炼的道士成千上万,最有名的是丘处机和张三丰,留下了很多遗迹,蒲松龄和纪晓岚都在崂山住过,写下了让人浮想联翩的《崂山道士》和《阅微草堂笔记》。

唐朝大诗人写下了《赠王屋山人》: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其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咏崂山的诗歌多如繁星,但李白一生游遍名山大川,能让李白将游山、观海与寻仙三者的感受结合为一体者,想必唯有崂山。

我小时候我奶奶就告诉我,她奶奶说,传说崂山里一直有修炼的道士,那些得道的仙人,除了在崂山里修炼,偶尔也来到人间,也许不经意间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一位仙人,他们疏忽一个念头就会飞回山里,来去自由。

我现在也快到当奶奶的年纪了,对此传说我深信不疑。

两千多年的道教仙山留下了太多的遗迹和故事传说,只是凡人不识仙人真面目,不能说没有修道的人,起码崂山真的有。

为什么科学不认可呢?

我接触气功也是很早的,作为一个70年代生人,正好赶上了80年代的气功热潮。那个时候正好是我十几岁,对一切东西都充满着好奇心的年龄。当时定了很多杂志,比如《气功》、《武林》、也买过《黄帝内经》等等,看过不少书,但从来没练过气功,尽管如此,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对于气功我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

图1 90年代的气功杂志

一、气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

国人总喜欢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来形容自己的东西。气功真的很神奇吗?没办法解释?大家可以看看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催眠的发展历史……其实大家过去发展的东西都差不多。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个伊斯兰教一个分支的修炼方法:苏菲。

提到苏菲两个字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是如果我说《九型人格》就会有很多人知道。这是一个跟心理学中的性格分类学分支很接近的一种心理学,并且为很多心理学家所认可和接纳。九型人格已经成为FBI、斯坦福大学里面的一门专业课程。苏菲的具体历史年代已经不可考,但是根据很多学者的研究,学术圈内普遍认为其大约诞生于2000多年前。

图2 土耳其旋转的苏菲舞蹈-——动态禅修

性格分类学的创派祖师就是荣格,提荣格这个名字可能有不少小伙伴也很陌生,但是他有一句名言大家都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荣格是弗洛伊德的亲传弟子,弗洛伊德是心理学之父,至今他的精神分析仍然是心理学的最有影响力的学派,没有之一。

其实苏菲作为一个修炼的方法有点跟佛教禅宗类似,只不过它是动态的禅修。如果我们今天去土耳其旅游,仍然能看到苏菲禅修的旋转舞蹈表演。苏菲还发展出来自己的音乐,是那种很空灵的声音,请原谅我的音乐素质太差,不能为大家描述很多。

图3 性格分类学分支——九型人格

如果我们追溯心理学、催眠这些已经被现代科学接纳的科学分支的发展历史去看,它们的过去其实跟气功也没有多大的差别。那么问题就来了,是什么阻碍了气功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

二、缺乏科学传统、气功回天无力

中国的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物证可考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500年,但气功这个词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早,它首先见于晋朝许逊著的《灵剑子》一书。晋朝以后,宗教在中国兴盛起来了。宗教利用了气功,把气功神秘化了。本来气功是练气修德,很具体很实际的,可是宗教化以后,就追求修炼成神、成仙、成佛了。

图4 某个修仙小说

唯一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今天的网络上,修仙小说泛滥,养活了很多的作者,愉悦了很多读者,造就了很多IP,有了很多的游戏和影视作品。好吧,我自己也是很喜欢看这类小说的,不过,我只是拿来当做是一个消遣而已。

这么一来,气功的科学本质没有了。但如果翻开中国气功史,可看到就在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古人用气来命名的著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以后的宗教淹没了气功,气功的名词就没了。

图5 道教圣地---崆峒山

对比同样从宗教和哲学中走出来,成为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西方气功”,中国气功因为缺乏科学的土壤,一直没有能力从原始的实践状态转化成科学,也没有能力接受科学的检验。很多的所谓气功大师,因为科学素养太差,自己不能把气功科学化,面对科学的质疑,没有任何回击的能力,这就更阻碍了气功的科学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让气功文化断层

解放以后,有个老干部叫刘贵珍,在河北省卫生厅的同意和支持下,将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出版了《气功疗法实践》,还译成过外文,"气功疗法"在国内外就传开了。以后又把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成立了气功疗养院、气功疗养所,在气功治疗、气功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图6 那个年代,那个十年

文革把气功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最底层,搞气功的都成了"牛鬼蛇神"。这样一来把气功基本"杀"的差不多了,扫干净了。其实我想说的是,气功行里确实骗子太多,让他们站成一排,隔一个灭一个,还有大量的骗子漏网。那些为气功鼓噪的人,你们心里难道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没有点数么?还是你们自己心里就有鬼?

文革之后,骗子横行的情况立刻浮出水面,八十年代的气功热潮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夜之间,气功好像成了无所不能的“仙法”,甚至后面还发展出打着健身旗号的邪教,XX大法就是血淋淋的教训。这种情况,你让科学如何说爱你呢?换了我,恐怕也要灭了你。

图7 齐心协力 驱除邪教

四、乱象丛生、气功自掘坟墓

这个我不想写太多的东西了,随便提个人:严新。提到他不能不说一下1987年大兴安岭的那场火,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桥段,在大兴安岭大火的第二天,严新接到署名为“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的紧急邀请函:“你对灭火很有研究,能否在这方面介绍一些经验。”

第二天,严新就在2000公里外的一栋小楼上开始发功,并丢下一句话:“三天之后火势必会缓解”。果然,三天后,火势被控制,到底是我们英勇无敌的解放军战士灭的火还是这位气功大师灭的火,在当时,相信后者的不在少数。

图8 子弟兵在大兴安岭灭火

这位大师又趁热打铁,放出了更为豪迈的话语:“发功后拦截原子弹不是问题!”当然,第三次世界大战估计永远不会打起来,大师没机会“发功”做这件惊天动地的事。这种哗众取宠的事情,在气功界屡见不鲜,包括后来的被揭穿的“气功大师”王林。

围绕气功的特异功能问题,中国科学院甚至都分成两派,论战也不断升级,但是现在基本上是对特异功能持否定态度,看来遇事要以科学为依据,不能头脑发热。对于那些所谓气功大师的评价,我只能说:这帮鸟人,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图9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五、我所认识的气功

大家都知道“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说的是当曹操年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渴得很,曹操说前面有个梅林,到那里可以摘梅子吃。士兵听了后口中都流出酸水了,于是暂时解了渴。古代人都知道,怎么样用心理调动生理。

19世纪,巴甫洛夫用实验的方法论证了这个东西,指出这就是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或看到食物,也能引起内脏反应,就会流出唾液或胃肠蠕动,这说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内脏。后来几十年在苏联发展起大脑皮层支配内脏学说,这个学说对人类认识自己也是很重要的,在医学上有很大贡献。

图10 望梅止渴

我们来看一下气功中的一些讲究:其一,气功讲究练"真气",忌讳假的意念和行为;其二,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忌贪,贪则心不净,就会招来许多麻烦,无法进入练功的状态;其三,人体很多病症皆因情绪所致,原因在于人的情志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调紊乱,就会引发疾病。因此,练气功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应动气,不然会导致练习功亏一篑;其四,练习者应禁忌自吹自擂,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因此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

小伙伴们看这些气功的忌讳有没有什么感觉?其实这不就是很多心理咨询室提供的心理辅导的内容吗。现代的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情绪、心理活动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反过来,身体的健康程度同样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图11 练习太极的女孩

从这个角度来说,气功其实就是一门修身养性的方法,它以心理调整为主,以身体锻炼为辅的一种健身手段,通过调整人的心理和情绪达到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

全文总结

对于气功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尊重客观事实,要从实践出发、去考究、去专研,然后才能得出它究竟是科学还是骗子的结论。如果没有实践的检验,仅仅凭借我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就去品头论足,不光是我们自己得出错误的结论,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的一种阻力。真心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气功能够跟心理学、催眠术一样成为科学的一个分支。

拳皇之类的游戏里人物常喊的哈多根什么的是啥意思?

的就是发的招的名字,仅此而已,比如八神发标的时候就喊鬼烧,就跟孙悟空大喊:龟派气功波!一个道理。其他很多都是大喊一声而已

余秀华走红与梨花体及羊羔体的被骂是诗歌界上层的故意炒作吗?

如同书协推出的丑书一样,秀花体,梨花体,羊羔体,少君体,都是《诗刊》炒出来的乱体,要说这些都是诗歌,作为有点文化的民间草根,我觉得很悲哀——滚滚红尘中,文化堕落,诗向恶俗!

风气于名山秀水,诗起于诗人情怀。诗歌是一种生命的情态,是语言的精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远古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到《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诗》《元明清诗》,再到民国的《新诗》,一路走来,华夏诗歌艺术璀璨夺目,光耀千秋之作,举不胜举!

人生旅途美妙的感受,在笔墨挥洒中意向成景,化为灵动的诗行,灌注生命的气质,充溢人生的真情。诗的作用在于使人感动,需要对人世、家国的感情,诗人不同的襟怀和性情,在抒发中产生不同的效果。早年学过《唐诗选讲》我最崇拜的还是经典唐诗。

情感历程的感怀,是诗人灵魂的寄托,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是生活的诗意记录。各代诗歌的特点,相应于诗人的精神状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情感,是时代语境下的社会画卷。盛唐的诗歌,以豪壮之情,写壮阔之景,景中韵律飞动,诗章气势雄壮,豪逸奔放,浩荡八极,表现出奋扬的人生意气、高亢的事业追求、热烈情感的宣泄,放射出盛唐豪迈之音!

美在律动,美在自然,美在高山流水,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清新的诗意,使读者如吸朝露,清奇的诗歌境界,又使人置身于崇山峻岭之间,空灵的诗旨发人深思,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受……诗情如大地解冻,春潮滚滚而来,柳丝拂面,桃李竞芳,燕鸿鸣空,给读者以阳刚、崇高、雄健、飘逸的美感享受。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刘勰《文心雕龙》),人与自然结合,情感与景物交融,组成欢快明朗的基调,使诗歌创作自然天成,高亢振奋,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更易于触发和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将浪漫的气质、高度的艺术技巧带入诗歌,抒情有如行云流水,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句式参差错落,韵律跌宕,相映成辉!

艺术美学传承,诗品经典传咏。对人世的诗意关怀,精神融入大自然,扩大了胸襟,小我化为大我,得艺术珍贵的妙理,青山秀水更出奇。凤凰高飞不落凡尘,大匠运笔不见斧凿痕迹,李白风神潇洒,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精神,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气势,将大唐盛世意绪,形象地描绘出来,澎湃的激情具有大江奔流的气势和力量,意向奇特,飞扬于浩茫天地之间,有高山横空出世的凌然。根源深厚,脉络分明,仙风道骨,精思妙想,悲中见豪,狂放自信,雄奇浪漫,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举头天外,立于芜皋绝顶,不愧五岳,雄健磊落,极目海天尽处奇姿,望云水茫茫,观天地辽阔,以奇特的艺术构思,创造出瑰奇丰茂、辽阔光明的意境,以无限的激情,描绘出高瞻远瞩、沉思遐想的意象,蕴含深广的情思,使人读之仿佛飞身于天外,目睹伟峰,遥望大海,上凌苍穹,下覆飞瀑,获得特异的审美愉悦,更有那博大的爱国情怀。诗歌的语言经典,达到奇崛、精彩与洗练、丰腴的完美统一……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诗歌,个人的心得体会。网友看到这里,请回头看看如今食摊,哈哈,写错了,是诗坛,诗刊推出的所谓食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要说当代诗人匮乏,本人不认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头条方法,高手不乏其人,比如“兵法天下”、“唐宋词”、“达文”、“石尔先生”、“无念”、“裕依”等创作者,都有迭出的佳作,赏心悦目,令人欣慰的同时,又心生悲哀——他们默默无闻,都是与我们一样的草根!

草丛里的小虫,鸣嘁与沉默都一样,卑微的抗议与冷眼旁观其实也一样。抛砖引玉,本文主要部分,摘自我系列回忆性散文《西去流云东逝水·唐代诗歌》,请网友赏析。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诸君雅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