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脱本色全攻略,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2023-08-04 18:20:03 88阅读

逃脱本色全攻略,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数中国历史494个皇帝,论其中最风流的帝王,绝对非唐玄宗李隆基莫属!李隆基的风流要从3个方面来说——盛世风流,文采风流,美人风流!

盛世风流。

公元720年的上元夜,整个地球一片黑暗,唯有中国长安灯火通明,火树银花,明如白昼。有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逃脱本色全攻略,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是的,此时的长安绝对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华最令人向往的城市,没有之一!而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时期。

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开元盛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唐”就是在这段时期达到了繁盛的顶峰!其盛况用“万国来朝、国富民强、户有余粮、民康物阜”等等形容词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长安上元夜

在这段时期里,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十分发达。

在这段时期里,波斯、大食等国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国际大都市中,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川流不息。

在这段时期里,中国人口达到了空前的8000万,耕地达6.6亿亩,人均占有耕地达8亩多。甚至远远超过现在中国的人均耕地占有数。

在这段时期里,户户有余粮。人均粮食占有量甚至高达700斤!这是什么概念?约等于我国1982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

在这段时期里,国家储备粮一度达到惊人的1亿石,这是当时全唐4年的粮食总产量。有了这样的粮食储量,什么样的灾难不能战胜?

在这段时期里,唐朝军事实力强盛,疆域南至越南,北至俄罗斯安加拉河,西至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大海。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大唐疆域图

在这段时期里,前来朝贡的蕃国多达70余国。从东亚的日本、突厥,到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从今天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到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都对唐朝中央政府建立了朝贡的政治关系。

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这样的一个时期,中国不管是经济,抑或是文化或者军事实力,都是独步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当之无愧的万国来朝,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时期,提笔写来都让人热泪盈眶。

而这个时期,便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上任后任用贤能,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一手缔造。这样的黄金盛世,空前绝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最巅峰,谁敢说不是物华天宝,盛世风流!

唐·杜甫《忆昔二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西安大唐不夜城开元盛世主题雕像

文采风流。

李隆基是个艺术家!

终唐一朝,不计其数的优美诗篇千古流传,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诗三百首》,李隆基便是唐朝皇帝中唯一一个写的诗被收录进《唐诗三百首》的人。

李隆基的一生中写过的诗,经过千年流传下来的就多达数十首。除极高的文学造诣之外,他在音律、戏曲及舞蹈艺术上的造诣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现在把戏曲界称为“梨园”就是因为唐玄宗。梨园本是长安城中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常在此地教艺人排练戏曲,后来梨园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甚至戏曲界的演员们,都公认李隆基为祖师爷。

《新唐书-礼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座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此外,被誉为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璀璨明珠,唐代音乐歌舞的大成之作、巅峰之作的《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便是由李隆基亲自作曲和排舞。

霓裳羽衣舞一度被誉为是天宫之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当时大臣张祜为霓裳羽衣舞作诗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只可惜,随着经年战乱,霓裳羽衣舞原舞已渐渐失传。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残谱,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并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非原味了。

李隆基还能演奏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这样一位多才多艺,艺术宗师级的人物,怎当不得一个文采风流呢?

李玉刚表演霓裳羽衣舞

美人风流。

李隆基通过前面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现在国富民强,家家都有余粮。此时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于是逃不脱封建帝王们的一个通病:贪恋美色,追求享乐。

在李隆基的后宫,皇后就有3人(其中两人为去世后追赠),妃嫔有9人,还有昭仪、婕妤、才人等26人。而以上这些还只是有记载的,除此外未记载的临幸的宫女佳人更是不计其数。李隆基一生所生的儿女就几达60人之多,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而说起唐玄宗李隆基的风流情史,不得不说的一个人便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

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风流事,却是无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得如何动人,无论文学作品中如何包装“李杨之爱”,都无法掩盖其荒淫和不伦的本质的。

公元734年,东都洛阳。在唐玄宗女儿咸宜公主的婚礼上,杨玉环与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相遇了,李瑁一见杨玉环便惊为天人,杨玉环对英俊潇洒身世不凡的李瑁也很来电。

于是在李瑁的母亲武惠妃的撮合下,李隆基为二人主持了婚礼,并下诏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的杨玉环和李瑁小两口郎才女貌,十分恩爱。

杨玉环与李瑁(剧照)

公元737年,深受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去世了,李隆基对武惠妃念念不忘,终日郁郁寡欢。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人能让李隆基中意。

郁郁寡欢的李隆基还在后宫发明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玩法,比如他让所有的妃子头上顶着一朵鲜花站成一排,然后蝴蝶停在谁的头上,当晚就临幸谁,实在风流得奢淫。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开篇指明:“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的汉皇就指唐玄宗,说玄宗爱好倾国女色,但多年的统治生涯中却没有称心的,直到遇见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玉环。

关于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结合,新唐书记载有人看唐玄宗天天这样郁郁寡欢的,就向唐玄宗进言,说杨玉环天生丽质,适合召进宫里来。

《新唐书》: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杨玉环的美貌自不用多说,形容女子貌美的一个成语“闭月羞花”,其中的羞花便是说的杨玉环,说连花看到她都要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这样的美貌让李隆基这位风流帝王怦然心动。但是有个麻烦却不得不解决,杨玉环可是他的亲生儿媳妇呀!如果直接在他儿子李瑁身上上演一出夺人之妻,皇家不要面子吗?

杨玉环的美貌

这时李隆基想起了他爷爷唐高宗李治的操作,李治当初想纳他父亲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为妃时,不是曾让武则天出家一段时间来作为过渡吗?

于是李隆基依葫芦画瓢,便以为他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所以杨玉环又叫杨太真,敕书中还强调,杨玉环是自愿出家!

《全唐文》: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这事对于李瑁杨玉环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杨玉环就无端端这样“被自愿”出家了,寿王李瑁也欲哭无泪。但除了乖乖听话之外,二人是没有任何办法反抗的。杨太真出家的道观甚至就直接就被李隆基安排在宫中,果然是一刻都不能等。

无可奈何的李瑁与杨玉环

公元745年,唐玄宗重新给寿王李瑁立了一个寿王妃,然后马上就把曾经的儿媳妇杨玉环封为自己的贵妃,让世人看来着实荒唐。并且由于前皇后被废后玄宗就没有再立皇后,贵妃的地位实际上并不输于皇后。

但这样的事情在李唐王朝其实都算正常操作。在中国封建历史上这种极端的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环境下,这样的荒淫无道之事也是屡见不鲜。

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后,李隆基费尽心机讨其欢心,有七百多人专门负责为她做衣服,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还专门开辟了几千里的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

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靡之风越来越盛,“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在唐玄宗这样的奢靡荒淫的风流生活中,整个唐朝的危机越来越重,直至爆发!

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战争,一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盛世唐朝由此而衰,从此走上了滑坡路。

公元756年,叛军攻破长安,李隆基携杨玉环逃亡到马嵬坡(位于陕西兴平)时,随行将士哗变,逼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时年37岁,不由让人感到唏嘘。

白居易作《长恨歌》纪念二人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后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做为结尾:“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

为什么却不能高飞?

说到鸟类,我们往往就会想到天空,因为鸟类大都擅长飞行,它们都有翅膀,然而却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比如鸵鸟、企鹅、鸸鹋等等,一般家养的鸡、鸭、鹅等家禽也都不会飞,所以不会飞的鸟类并不少见。

但是野生的野鸡、野鸭和大雁、天鹅等却都是会飞的,为啥家养的同样的动物,它们却不会飞了呢?这其实体现了生物学中“用进废退”的进化原理,就是生物如果经常用某个肢体或者器官,那么这个字体获得器官就会变得壮大,能够更好的帮助它完成某种生命活动,而如果经常不用的话,那么就会渐渐的退化,难以帮助他完成某种生命活动了。

家养的鸡鸭鹅正是如此,人类饲养者不会让他们去飞行的,因为如果它们像野生的那样飞行的话,它们就有可能飞走,这样就无法饲养它们了,因此饲养鸡鸭鹅都需要将它们圈起来喂养,不给它们可以飞行的空间,那么它们也就无法正常飞行了,这些家禽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于是渐渐的也就都无法飞行了。

这正是人工选择的作用,因为我们要的是家禽产肉产蛋和观赏(斗鸡等)的能力,同时又在避免它们发展飞行能力,因此家禽产肉产蛋的能力增强了,飞行的能力却退化了,而且这样一来,家禽也容易饲养了,经济价值也更大了。

不过鸡等家禽也并非完全不能飞行,有些家养的鸡也可以做短距离飞行的,本人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中有些散养的鸡,每到傍晚的时候它们就会上树栖息,树的枝杈大概有三四米高,它们可以从地面一跃飞起,斜飞到树枝上睡觉,早晨的时候它们又会早早地从树上飞下来觅食,如果捉住一只鸡把它扔出去,它是可以趁势飞行很远的。

不仅是鸡,有些家鹅也可以飞行很远,很小时候喜欢追鹅玩儿,有些鹅就会在被追赶的时候尖叫着飞出去很远。所以如果你去逼迫某些家禽去飞行的话,它们是可以飞行一段距离的。相对而言家养的鸭子飞得最短,因为它们的翅膀较短而身体较重,不过它们可以在跳跃的时候飞行几步,也会趁在高处往下跳的时候飞上一段很短的距离。

可不可以推荐一部看到舍不得上厕所的韩剧?

感谢悟空邀请 给大家推荐一部超甜韩剧 《森林》

《森林》豆瓣评分8.2,在韩国首播当日水木剧占有率9.3%,超其他同期档水木剧7倍。

朴海镇饰演男主角山赫,赵宝儿饰演女主角英在,俊男美女同台演绎,画面清新而浪漫。

收视同时段第一,又一爆款韩剧,朴海镇赵宝儿上演超甜治愈类爱情

故事中有两条故事支线,分别是山赫和英在之间的相恋过程,和山赫为什么会出现「幻觉痛」的悬疑。

有让人心动的恋爱画面,也有让人紧张不已的悬疑桥段。

收视同时段第一,又一爆款韩剧,朴海镇赵宝儿上演超甜治愈类爱情

因住在同一栋房子中的缘故,山赫和英在共同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亲密。

出现过「洗澡后不小心坦诚相见」的戏剧化场面,也拥有害怕跳到男主角身上的甜蜜画面。

童年创伤使然,英在在手术结束后彻底崩溃,忍不住在大堂中痛哭。

山赫及时赶到将山赫公主抱抱走。

不是无脑安慰说你已经做得很棒了,而是就事论事告诉英在:

“如果明确自己无法承担,放弃也是正确的选择。”

在传统恋爱桥段中加入治愈元素,对迷茫的人生进行解答,让剧集彻底撕去「只会无脑甜」的标签。

由于悬疑支线的加入,剧集前两集的节奏有些慢。

第三集开始后,所有铺垫过的伏笔都一点一点被交代出来,让剧集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快感。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山赫就发现自己能从鸟叫声中分辨出窗外鸟儿的种类。

但问题上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一能力,这让他非常不解。

每次幻想痛症状出现的时候,山赫都感觉自己的手臂被火焰包裹着燃烧。

回忆中隐约出现火灾现场的画面、母亲的喊声,以及小时候玩伴的声音。

显而易见,山赫对过去记忆的寻找将成为故事最大的悬念,按照男女主角必然是命中注定的定律,英在将成为找回记忆中最重要的一环。

找回方式我们不知道,但能确定的是,在找回记忆的过程中,山赫和英在会互相救赎,克服幻想痛和童年创伤恐惧症的障碍,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最后,想和大家聊聊这部剧中男女主角有意思的反差萌人设。

喜欢上英在前,山赫非常冷漠。

喜欢上英在后,霸道总裁秒变缠人大男孩。

成天把“我们家小孩”几个字挂在嘴边,送爱心午餐和毛茸茸小玩具,一逮住机会就在男二面前宣誓主权。

10天有8天在吃醋,特别可爱。

英在看似毫不在意,实则早已对山赫动心。

一边傲娇说不需要,一边自然待在山赫身边。

即使是突然接吻也不会选择拒绝,而是乖乖成为山赫的猎物。

历史上有没有开国皇帝称帝时父亲还活着的?

感谢头条的邀请,儿子做皇帝老子活着的有啊,而且还不止一个。

最让人熟悉的就是‘流氓’皇帝刘邦了,他年少时不务正业,不是赌钱就是吃喝玩乐,气的他爹总揍他,哥嫂总骂他。登基后他笑着问刘太公:俺和俺哥谁的家业大啊?

他登基后没事往他爹那溜达溜达,按照旧理他爹见皇帝要叩头,他爹骂他你别没事天天往这出溜,我特么受不了。他一听也是,自个是皇帝老爹没‘名分’咋行?和大臣一商量得了,太上皇吧。从此刘太公过上了逍遥自在的幸福生活。

第二个就是李世民啊,玄武门兵变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杀死哥哥弟弟及子侄就逼迫李渊同志下野做了太上皇。李渊同志也想开了没事生了几个小王子就挂了。

第三个唐肃宗李亨 (父亲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杀死杨玉环,据说就是李亨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而且跑到别的城市做了皇帝,李隆基没办法了做了太上皇。

第四个就是宋钦宗赵桓,宋徽宗被金国打的受不了,怕是守不住江山了,把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表示亡国这个锅我不背。宋钦宗也不想当这个皇帝,没办法,国不可一日无君,他爹不当只有自己勉为其难做皇帝了,结果,没二年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俘虏,跑到大东北踢球玩去了。

第五个嘉靖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其实这种的关系比较好处,这类皇帝我就一带而过。

第六个嘉庆帝(父亲乾隆),乾隆在位年数可不短,而且是个长寿的皇帝,在位60余年,一想算了别超过他爷爷康熙了,就退位了。说是退位,大事还得和他商量。等他死了嘉庆处理了和珅,吃了半辈子。

第七位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第八位皇帝溥仪帝(父亲载沣)这个就不说了,年代太近,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就行了。

为什么扈三娘被称为一丈青?

“一丈青”是《水浒传》中令人十分费解的一个绰号。这个绰号到底是什么意思,施耐庵没交代,从书中也很难寻找答案。而且,施耐庵把这个原本属于张横、燕青的绰号给了扈三娘,更是令人琢磨不透了。

我在细读《水浒传》文本,探轶其真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对“一丈青”以及扈三娘有了一个比较模糊,但却越来越明晰的看法。以下,就与头条的朋友们分享。

梁山好汉两次杀梁山好汉的岳父

扈三娘不仅绰号十分古怪,她的为人也是十分奇葩,奇葩得令人难以理喻。

一丈青原本是独龙冈西边扈家庄的大户千金,祝家庄老三祝彪的未婚妻。宋江二打祝家庄时,扈三娘被林冲活捉。

为保住妹子性命,扈三娘的哥哥扈成到宋江营寨投降,退出了独龙冈三家联盟,并承诺帮助梁山擒拿逃亡扈家庄的祝氏兄弟。巧的是,宋江打破祝家庄后,逃亡到扈家庄的正是扈成未来的妹夫,扈三娘的未婚夫小郎君祝彪。

扈成二话没说,亲手活捉了祝彪,绑去交梁山发落。

妹妹后来很奇葩,哥哥也不是个善类,即便是背弃盟约,也大可放祝彪一马,如此绝情无义,也难怪妹子嫁了个王矮虎,一辈子跟仇人称兄道弟。

扈成押解祝彪前往梁山大营途中,正遇杀红了眼的黑旋风李逵。李逵不问青红皂白,在明知扈成已经投降的前提下,斧劈祝彪,杀跑扈成,一对板斧兀自不歇,直奔扈家庄,杀了扈三娘的父亲及其一门良贱。

黑旋风嗜杀成性,这回杀得却倒有点道理。

这件事情扈三娘不会不知道,但却十分顺从的依宋江之命,做了梁山第一好色之徒王英的老婆。

这样,等于是梁山好汉杀了梁山好汉的岳父。

扈三娘的剧情足够狗血,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简直就不是人。这厮爱上了太守程万里的女儿,却不好好守城,被梁山活捉。投降之后,便赚开城门,带头杀进东平府,杀了程万里,夺了他的女儿。

如果说王矮虎的岳父被杀,是梁山好汉间接的杀了梁山好汉的岳父,而董平的行为更是闻所未闻,真不知程小姐如何伴随这样一个杀父仇人,心甘情愿的做董平妻子的。

《残水浒》作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这部续书中,自作多情,说扈三娘当时不知道有李逵血洗扈家庄这事,知道之后便杀了李逵报了冤仇,程小姐也把董平送上了绝路。

其实,施耐庵这样写,大有寓意,《残水浒》不解其意,表错了情。

“一丈青”究竟是什么意思

咱们先来个蒙太奇闪回,说一说“一丈青”究竟是何意思,再来接着讲梁山好汉两次杀梁山好汉岳父的事情。

关于《水浒传》故事的来历,我基本上只认同史料,施耐庵借鉴的是正史和野史,是比较正式的文本史料。在蓝本故事中,《大宋宣和遗事》有“一丈青”,这是《水浒传》中船火儿张横的绰号。到了《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一丈青”则是浪子燕青的解读。

写到“浪子燕青”时,龚开是这样说的:

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龚开这样赞浪子燕青,与《大宋宣和遗事》是能够对接得上的。这部南宋笔记体野史中,燕青是“铁天王”晁盖劫取生辰纲的七人之一。生辰纲案发后,燕青与晁盖、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一道,上了梁山泺。

后来,杨志在押运花石纲返回途中,因在颍州等候孙立而杀了一个泼皮二少,被颍州府刺配充军。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这些兄弟在杨志的押解途中杀了解差,逃到太行山落草。

晁盖上梁山后,便邀请太行山十二个指使兄弟到梁山聚义。

把《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画赞》的故事连起来读,晁盖派往太行山联络杨志他们聚义的人,应当就是燕青。那么,“一丈青”应当就是生长在太行山的一种毒蛇。

如此说来,扈三娘真的是被施耐庵写成了一条毒蛇吗?

一丈青扈三娘难道是条美女蛇

《水浒传》中的扈三娘长得确实很美丽,容与堂本《水浒传》在一丈青出场时,有一首赞诗赞道:

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扈家庄时的一丈青,美得如海棠花。到了扈三娘率领梁山女将大战天王李成时,又有一首赞诗,其中说道: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

扈三娘不仅貌美,如花似玉,武功还比较好,我觉得她也是有能力占据一项《水浒传》第一的武功,那就是红锦套索。

独龙冈前,扈三娘从马背上活捉了王矮虎。又在梁山抗击官军的战斗中,先后用红锦套索活捉了彭玘、郝思文。

美女打仗很凶,追赶宋江时毫不留情,这也就招致了李逵的深恨,导致扈家庄被血洗。这难道是施耐庵把这样一个角色女子写成了“美女蛇”?

龚开笔下的“一丈青”是太行山的毒蛇,但他并不是把燕青写成毒蛇,反倒是《大宋宣和遗事》把张横写了“一丈青”。《水浒传》中的张横是浔阳江上的江湖大盗,专门在夜里杀人越货,倒很有点“一丈青”的意思。但书中比张横还狠毒的人大有人在,施耐庵也没有把张横写成“一丈青”。

扈三娘难道比张横还毒吗?

原来,“一丈青”也可以是一件首饰,插在发髻上的首饰。这件首饰造型就像是一条“一丈青”,“蛇头”可以做挖耳。

首饰一般是妇女佩戴的,“一丈青”扈三娘就是被施耐庵写成了一个梁山美女。金圣叹稀里糊涂,根本没有细想“一丈青”是什么意思,便把扈三娘上应“地慧星”改成了“地彗星”。一条美女蛇当然就是扫把星,害得扈家庄家破人亡。

金圣叹歪解“一丈青”,不仅不知“一丈青”的含义,更不知施耐庵写扈三娘是何隐喻。那么,“一丈青”扈三娘的身上是不是真的藏有故事呢?

扈三娘的兵器是日月双刀

杨雄、石秀为救被祝家庄捉去的时迁,便求鬼脸儿杜兴帮助。杜兴最先在《水浒传》中介绍了扈三娘:

西边那个扈家庄,庄主扈太公,有个儿子,唤做‘飞天虎’扈成,也十分了得;惟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 两口日月双刀,马上如法了得。

“日月双刀”是什么兵器?为何施耐庵以日月命名一丈青的双刀呢?谜底不猜自透,“日月”合起来,就是一个“明”字。原来,“一丈青”隐喻了大明朝的秘史。

《水浒传》隐藏大明朝的历史,施耐庵在开篇故事中就交代了,“洪太尉”身上有朱洪武的隐喻,他所误走的妖魔就是“孙立”。

我在讲“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写到了栾廷玉的失踪,隐写的是建文帝的去向不明。按照施耐庵写的故事,他更倾向于建文帝早在皇宫失火前就被杀掉了。

不要认为“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这是“王道生”造的假,《水浒传》的作者绝对不可能是施彦端。假如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如何把“朱洪武”隐写进去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专家又出来说话了,称《水浒传》前十三回不是施耐庵写的。这样,似乎就解释了死于洪武三年的施耐庵,为何在《水浒传》隐写“朱洪武”这个蹊跷离奇的现象。

这个观点更不值得一驳,施耐庵七十回《水浒传》都是在“洪太尉误走妖魔”这条主线下展开,故事的逻辑性非常严密,根本无法割裂。假如以专家的观点,倒不如说施耐庵根本就没写过《水浒传》。

《水浒传》中的宋江、鲁智深、武松、朱武、孙立、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李忠、段景住、郁保四,以及阳谷王婆、潘金莲、潘巧云、西门庆、黄文炳……,等等人物,身上都有大明王朝靖康之难的隐喻,这部书的作者绝对活到了靖难之役之后,而且,一定是这场灾难的见证者或亲历者。

回头再说“一丈青”,她手中的日月双刀从来就没有斩杀过敌将,反倒是红锦套索连捉两员朝廷将官。其中,捉郝思文就大有隐喻。扈三娘捉的不就是“好思文”吗?

郝思文绰号“井木犴”,是南方朱雀七宿之首。朱允炆不就是在南京做魁首吗?而《水浒传》中的玄武大帝(三月初三就是玄武大帝的诞辰)象征的就是朱棣,朱棣是最崇拜玄武大帝的,南北相应,“好思文”思念的是谁,不言而喻。

但是,郝思文却被扈三娘活捉了。但是,这件事与“一丈青”有何关系呢?

扈三娘为何泯灭父仇

独龙冈下的祝家庄,实则“朱家庄”,左右两边是李家庄,扈家庄。李家庄的李应,为宋江打祝家庄大开方便之门,扈家庄也随之投降。这便是朱棣进入南京城的真实写照,有“李应”,朱棣占领帝城简直毫不费力,南京城守卫几如虚设。“扈成”到底是给谁护城,竟然帮助宋江捉了祝家的人。

如此扈三娘,当真就是“一丈青”了。为何?

却说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见了一只白额锦毛虎,一条雪花大蛇,以及张天师虚靖先生。这简直就是明初三代皇帝的大聚会。

白额锦毛虎说的是锦毛虎燕顺,与王英、郑天寿一道,说的是“燕王英武真天授”。雪花大蛇则是说的建文帝,朱允炆生于1377年,是一条冬月出生的“蛇”。张天师虚靖先生虽然九岁嗣教,但却从来没放过牛,做过牧童的,正是朱元璋。

一丈青是太行毒蛇,而施耐庵写到洪太尉遇到的那条雪花大蛇时,又有这样的描写: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这条蛇岂不也是一条毒蛇吗?

施耐庵一击双鸣,声东击西,“一丈青”原来如此。说施耐庵写书一击双鸣,声东击西,则又得回头说说梁山好汉斩杀梁山好汉岳父的事情了。

梁山好汉打下东平府,继而又进攻东昌府,写东平府的事全部是为东昌府做铺垫。靖难之役中,朱棣在东昌败得最惨,差点就丧失了夺取帝位的决心。这一仗,不仅迫使朱棣退守北京,而且,岳父张玉死于这次战乱。

梁山好汉杀梁山好汉岳父的事,原来却是这个寓意。这事,又与扈三娘、程小姐有何关系呢?

“一丈青”扈三娘的故事暂时讲到这里,提纲挈领,点到为止。假如要了解更多扈三娘的事迹,敬请关注本号,将为您讲一个五百年以来从来就没有解读过的《水浒传》真故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