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男弹药刷图加点,我买的基金亏惨了?
dnf男弹药刷图加点,我买的基金亏惨了?
点个关注,必定大富!
最近有粉丝碰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留言问:
力哥,你不是经常说要分散投资,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吗?我买了好几只基金,可是最近这些基金都跌得很惨,而且跌幅还差不多,完全没有感觉到分散的效果,这是为什么?
这位粉丝的基金持仓是这样的(数据统计的时间段是2月中旬至3月中旬):
看看这些基金最近一个月的跌幅,确实完全没有分散风险的效果……
大家能看出原因吗?
其实很简单,这位粉丝自以为买入多只基金,就是资产配置,就是分散投资,但这些基金的持仓股,都以白酒消费为主……
也就是说,他以为把鸡蛋放在了不同篮子,其实只是通过不同方式,把基金放进同一个篮子……
最后篮子一翻,啪,鸡蛋全砸了。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避免出现股市一跌,就统统“基飞蛋打”的悲剧呢?
这里教大家三板斧,可以快速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是否合理。
一板斧,看持仓重合度
以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为例。打开天天基金电脑版,搜索基金代码(110011)。
我们看到,易方达中小盘前40%的持仓,几乎跟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一样。
再往下拉,点击“基金换手率”,依靠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发现,这只基金平均持股时间很长。
平均持股时间约等于换手率的倒数,可见张坤持股时间基本上是1年。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基金经理实际持股时间,一般比系统计算的时间更长。
所以张坤现在持仓的这些股票,未来1年大概率不会有太大变化,很可能继续持有大量白酒股。
结果就是,白酒指数基金跌得有多惨,易方达中小盘跌的也差不多惨,因为两者有超40%持仓股完全重合。
这种高度重合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打开很多2020年涨得最好的抱团股基金持仓列表,会发现大同小异。
很多基金经理都配置了贵州茅台,及各种行业“茅”。
这位荔枝既买了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又买了刘彦春的景顺鼎益,还有其他一些重仓消费股的基金,另外单独配置白酒指数基金……结果只是借不同基金经理的手,把鸡蛋重新扔回同一个篮子。
我们给会员做基金诊断和操作建议时,有个基本原则:
重叠度很高的基金,没必要同时配置,不仅起不到分散风险效果,还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应及时合并清理。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阴差阳错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压对了,收益不也很可观吗?
问题是,第一,如果我们对未来股市的板块轮动有那么大的把握,又何必做定投?何必做资产配置?何必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第二,即使你非常看好白酒板块,希望全部压上,赚取最大潜在收益,直接买中证白酒指数不就完了吗?
白酒仓位最高,管理费最低,不比你买一箩筐股票型基金更香吗?
在与无数会员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更有普遍性的实际情况是:
他们在熊市里根本不关心股市,也不做定投,等到市场产生了赚钱出圈效应,才开始关注。
而他们在支付宝等方法上最容易看到的推荐,都是近期业绩最优秀的基金。
因为最近涨得越好的基金,投资者越喜欢追捧,方法也乐得顺水推舟。
啊,这个基金过去一年涨了100%,好基金,快买!
呀,那个基金过去半年也涨了45%,也很不错,买!
一段时间内涨幅最大的基金,往往也配置了相似的板块或个股,比如去年的消费股,结果你买来买去,都大同小异。
更要命的是,方法给你推荐时,往往这些基金已涨了很大一截,此时风险比较高,当接盘侠的可能性大增。
最近市场大幅回调,很多基金“跌妈不认”,有基金方法终于出来给投资者写信安抚情绪了——
很多基金销售方法和基金公司,都是在大跌完了,才给投资者写信,大意都是:哎呀,老乡别跑,股市总会涨回来的,不要卖基金啊!
如果真受不了股市波动,做做资产配置嘛,咱方法不是还有固收理财、债券基金,快来买吧!
请问,事前你们都干嘛去了?
当然是迎合投资者心理,告诉他们市场一片大好,赶紧追热点抱团!
投资者热情越高,他们基金卖得越好,赚的也越多。
这时候出来提示风险?
且不说真有投资者听你话,就是自断财路,更何况,这种群情激奋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压根不领情,觉得你胆子太小,妨碍他赚钱,吃力不讨好。
所以,买基金最好不要看基金方法首页推荐,因为他们屁股坐在你的对面,不可能站在你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
就像最近百度回港二次上市,港股券商都在夸百度如何如何好,赚钱机会不容错过,赶紧打新去!
但真实情况是,这种二次上市股票,最后定价也就比美股便宜三五个点。就算能赚,也就喝口清汤。而且这汤能不能喝上,还得看定价后到上市前这几天,美股走势如何。
运气好,美股继续涨,清汤变浓汤,比如之前的新东方;
反之,美股下跌,安全垫跌完,上市就破发,比如之前的百胜中国。
结果上周中概股大跌,百度上市首日即破发,打了个寂寞……
更坑爹的是,百度港股上市之后,连续两天大幅跳水,从250跌到最低200,没卖的估计大腿拍断。
百度港股上市股价后走势
过去几个月,一直在提示港股打新风险,但这些话,券商永远不会对你说。
二板斧,看相关性
这里说的相关性,和上面说的持股重合度,不是一个概念。
两个基金都买了很多相同的白酒股,这叫重合度高。
两只基金没多少持仓股重叠,但却经常出现同涨同跌,这叫相关性强。
相关性越低,越不容易遇到鸡蛋一起碎掉的情况。
如何才能查到两个基金之间的相关性数据呢?
天天基金网等免费网站上,没有这种专业数据。
需要用更专业的付费金融软件查询,比如万德、Choice、同花顺等。
上图是我们查询到的一些常见基金与沪深300的相关性。
只要是A股基金,与沪深300相关性都比较高,哪怕中证500,与沪深300相关性也有0.8,知名主动基金的相关性也比较高。
300跌、500涨,或300涨、500跌这种相反走势,历史数据并不支持。
一般情况是,300大涨(跌)、500小涨(跌),或300小涨(跌)、500大涨(跌)。
比如去年的大行情是300大涨,500小涨,年后大跌时,则是300大跌,500小跌。
结论是:只要是全部投资A股的基金,不管宽基指数还是明星基金经理操盘的主动型基金,与沪深300的相关性都比较高,没必要配置太多。
但是,像中概互联、恒生指数、标普500等海外市场基金,以及黄金、石油、房地产等领域的基金,与沪深300相关性就比较低,同时配置,才能起到比较明显的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效果。
三板斧,让分散更彻底。
可以从下面两点着手:
1、配点不同市场基金
比如A股基金买点,港股、美股也买点,互相之间相关性较弱,自然分散效果更好,容易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
2、配点不同类型基金
不同类型基金,相关性很低。
比如广发石油,和沪深300相关性只有0.22,美国房地产指数,更是只有0.16。
所以在组合里加点石油基金、黄金基金、债券基金、房地产基金等,风险投资分散的效果,会瞬间大幅提升。
切记:凡事不能走极端,物极必反。我们不能刻舟求剑,为了分散而分散,只要相关性不高,就各种基金一通乱买。
结果相关性大幅降低,但可能收益性也大幅降低了。
就拿黄金和原油来说,这两种资产加入组合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分散风险效果,但两者都属于资源,而非企业,本身不生息,不适合跨牛熊长期持有,对买卖时点把握的要求比较高。
比如现在金价在1700-1800美元,油价在60-70美元,都不是最佳入场时机。
但2018年入手黄金,或去年下半年入手原油,就会比较合适。
最后,大家可根据这三个方法,对照自己的基金组合,看看有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果是荔枝汇会员,不用自己动手,直接把你持有的基金,截图发给班主任,我们会非常乐意为你诊断基金优劣,提出更合理的配置建议。
最后,免费附送三只必涨基金:
1、你卖掉的基金
2、别人买的基金
3、你加自选但没买的基金
嗯,这就是个段子~
好基金永远在那里,但你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买,或者买少了,或者最该坚定持有的时候,没有珍惜。
我们不能奢望自己是股神,基金一买就涨,一卖就跌,但只要做好更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确定自己行进的大方向没跑偏,路上难免遇到一些坑坑洼洼,眼睛一闭,咬咬牙就抗过去了。
长期看,你的整体理财收益,不会差。
点个关注,必定大富!
军事伪装技术都包括哪些?
在现代军事战争中,如何不被敌方获取军事情报信息已成为军事项目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伪装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所谓伪装技术,总的说来就是隐蔽本方军事设施和基地并且迷惑敌方军事侦察的技术,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伪装的目的在于妨碍敌人的侦察与攻击,保护本方的军事装备不被损害并且保障军事情报不被窃取。
现有的伪装方法大多是将器材与武器装备等要伪装的目标分开来单独设计和使用,未来伪装技术将与各种高价值目标融为一体,将伪装技术纳入武器装备的研制之中,使其本身就具有伪装能力。将伪装技术与装备进行一体化设计会使伪装及战备工序大大简化,提高了战时的作战效率。
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伪装技术科研体系。但在不断发展的侦察技术的背景下,现有的伪装技术会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所以进一步研究新的伪装技术将是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
美国失业率达到多少的时候会形成动乱?
美国失业率达到一定的条件是会爆发暴乱的,这一点毫无疑问!问题是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会爆发暴乱?
一、目前美国疫情下的现状
2020年8月美国总人口约3.28亿,失业率由4月最高的14.7%下降到8月的8.4%。失业人口大约为2200万,比前期4月的3819.06万人下降了1619.06万人。最高峰失业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1.64%,也未发生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和暴乱。
美国实际可用劳动力为2.6亿人。其中22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整日无所事事,领取政府的救济金生活。这是美国没有陷入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根源。政府掏钱在维稳,毕竟不干活还有钱领的日子太舒服了,干嘛还要去干活?
二、暴乱发生的必要条件
纵观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凡是发生武装起义和暴乱的历史事件,无非以下几个条件:
1、人民流离失所,吃不上饭
从历史来看,凡是发生暴乱最终演变成武装起义的事件都是政权失政失德,农民流离失所,无田地无住房,最主要的是没有吃的,被有心人推动,就改写了历史!这是基本条件,预计失业率达到22%至28%期间,民心会大规模动荡,有发生暴乱的基础。
2、野心家推动
光有居无定所,饿殍遍野的人民是不够推动历史前进的,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谋略的一班人聚集在一个政治口号下才可以把流民聚拢为精兵!
3、要有政治诉求
有人有兵还不够,要想武装起义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口号,也就是政治诉求。例如:李自成的“闯王来了不纳粮”,咱们红军的“打土豪,分田地”,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可你的政治主张,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4、要有合理的组织
有人有兵有诉求,还缺少一样就是组织架构。有了合理的组织架构,有功就赏,有过必罚,才能让人人争先,事业有望。
三、美国目前不会发生武装起义和大规模暴乱的根源
1、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帝国,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由而奠定了美元霸权。美元霸权相当于在抽全世界的血来养活自己,美国人领政府救济金,实际是消费了其他国家的财富。美元和军事霸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美国发放救济金就是为了避免发生人民没有吃的,演变成大规模爆乱。这是为了救自己,救大资本家,毕竟疫情会过去。
3、美国的政权结构、教育体制联合避免了推翻政府野心家的出现。美国的教育体制成天在宣传美国是世界灯塔、是人类的希望、是自由世界的最后堡垒,说的时间长了,美国人自己都相信了,有野心的人就在体制内进行对抗。而不用去推翻政府,一切重来。
4、美国的组织体制仍有纠错的空间。对于亚裔是天花板,对于白人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当前美国最大的族裔还是白种人。
四、暴乱有多可怕?
目前美国发生的黑人运动不算是暴乱,最多只是骚乱。美国黑人有打砸抢的习惯,每逢这种运动总少不了底层黑人的推波助澜,顺便给自己抢点东西回去。而且白人反对组织和民兵也没有剑拔弩张到拿着武器对射的程度。
武装起义和大规模暴乱是很可怕的,有可能美国发生暴乱后,会使用核武器对射。那样的话,饿殍遍野,尸横遍地都说的轻了,有很大可能爆发三战,后果不堪想象。
谢谢悟空邀请!
俄乌战争打了300多天?
俄乌战争打了300多天了,俄罗斯打得如何,到底行不行。看来人们对俄军的疑问还真是不小的。这些主要还是对于俄罗斯行动的战略不太了解,甚至是根本不清楚俄军的目的是什么。
这里还是要先看俄罗斯打得如何,再来说俄军到底行不行。
第一,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主要是想解决自2014年以来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所有制裁和发展桎梏。以打政治仗为主,以打军事仗为辅。这是政治意义上的围点打援,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即打快打慢都不是目的,打出结果才是目的。打的目的是谈出结果。这样一揽子解决问题,从政治外交上来说,俄罗斯确实是打的足够精彩的。
第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38个国家出人出力出钱,对抗俄罗斯一国,现在却没有任何的结果。星链没了,海马斯没了,777榴弹炮没了。俄罗斯在乌克兰国土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土主权,没有倒下,没有失败。这是谁都得承认的事实和现实。
第三,乌克兰的国土和人口越打越少,俄罗斯的国土和人口越打越多。目前,乌军阵亡士兵近30万人,俄军本土士兵阵亡不到1万人,乌东四州民兵武装阵亡士兵不到6万人。现在乌军兵员经过几轮动员不到40万人。俄联军仅乌东四州民兵武装就可动员70万人。
第四,俄军现在各个战场局势都处于战略的主动性。
一是在卢甘斯克战场:拿下了克里米纳、鲁比日内、波帕斯纳亚等要地,并以此为基地向周边拓展,取得了极好的战场态势。
二是在顿涅茨克正面战场:当地武装得到了马城解放兵力支援,实现了重点设防地带如在阿瓦迪夫卡、波帕斯纳亚南线、戈尔洛夫卡东北、斯威特洛达尔西克、米洛尼夫西基两城及阿特木斯克的进一步突破。
三是在哈尔科夫战场:俄军主要采取守势,牵制乌军主力。同时护卫国境及伊久姆集群的后方补给线。乌军在此处没有达到任何军事目的。
四是在扎波罗热战场:俄军北上直接威胁顿巴斯乌军的南路补给线。俄军主要是与乌军对峙和进行有限攻击,牵制乌军主力为军事目的。
五是在帮助战场:就是蛇岛。乌军本想利用集中的海空资源在俄胜利日阅兵前打出一个出彩的战果,但事与愿违没有得手,叫俄军打得措手不及,失去一次反攻机会。
所以,俄军到底行不行,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连乌军内部和西方观察家们都对俄乌冲突战局的预判都不太乐观。现在美国已经主动找俄罗斯媾和,其次最想停战的是北约西方国家和乌克兰,俄罗斯现在嘴上喊和谈,但行动上还不急于停战,还想再打下去,直到在谈判桌上拿到更多的筹码为止。
为什么糖是战时硬通货?
在部队服役的表哥告诉我,如果发生战争,千万别只顾着屯黄金,这几种物资远比黄金重要,特别是糖,更是战时硬通货,因为关键时刻能保命。
当前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已经100多天,而在网络上无数的乌克兰难民涌向周边国家,其凄惨景象让我们心有余悸。
此刻我们才恍然大悟,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感谢国家的精心保护,并用我们全部的力量去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然而,回想当初,谁会想到俄罗斯会和乌克兰打仗呢?甚至直到现在,真正的战争诱因都没有人知道,所以有的时候战争的发生真的不是由个人的意志所决定。
那么假如有一天,战争真的降临到我们的身边,作为普通人到底应该屯哪些物资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了在部队服役的表哥,表哥告诉我,战争发生时第一时间就要屯糖,因为糖是战时硬通货,远比黄金值钱,关键时候甚至可以保命。
首先我们了解战争发生的前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儿戏,而是你死我活,毕竟这可是拿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做赌注,一旦失败,丧失的可是国运。
所以没有一个国家会打无准备之仗,发动战争前肯定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追求一击毙命,因此战争发动前,多少会有一些征兆发生。
1、断绝经济贸易交往
现在的地球早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分工明确,产业链交错合作共赢,这就是全球化。
而战争对经济贸易几乎算得上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战争一旦开始,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肯定会中断,如果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甚至会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后续的战争状态。
为了减少战争对本国经济的冲击,提前减少与敌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减轻对别国的经济依赖性,无疑是一个壮士断腕的决定。
毕竟现代战争不仅比拼的是军事实力,更多的还是经济实力,君不见世界上的军事大国同时也是经济强国。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根本没法打持久战。
2、加大军事演习频率
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士兵虽然每天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但我们都知道训练是一回事,真正到了战场后临场发挥又是一回事。
就像很多运动员平时训练都很出色,但到了国际大赛的时候却总是发挥失常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模拟真实的战争场景,也为了让士兵感受真实的战争,军事演习应运而生,成为保持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方式。
但军事演习成本太高,根本没法常态化举行,所以很多时候只有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才会举行。
但某个国家打算发动战争,那么加大军事演习频率来锻炼士兵的军事技能无疑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同时也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军事演习麻痹敌方,在某次演习时突然诺发动袭击也是一种惯常的手段
所以如果国际社会上,某国家频繁进行军事演习,而且经常在同一个区域,那么周边的国家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很可能是战争前的演练。
3、大规模撤侨行动
现代战争尽管已经不追求最大化的杀伤人员,但在大规模的军事轰炸下伤及无辜在所难免。
而如于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人员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为了确保本国公民的绝对人身安全,提前将他们撤离交战区无疑是一件很加分的举动。
所以在正式宣战前,展开大规模撤侨行动,一方面可以防止战争发动时误伤本国公民,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敌对国家在战争失利后,以本国侨胞的性命来要挟停战。
但大规模撤侨几乎就意味着放弃了在敌对国家多年来的经营,损失自然不小,如果不是由于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原因,没有国家会做出这样劳民伤财的举动,所以现在大规模撤侨行动几乎可以看作是战争爆发前的征兆。
4、发动舆论战
和平是世界的主题,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如果一个国家无故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无疑会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的抨击,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所以战争一定要师出有名,比如古代的一些藩王发动叛乱一般就会使用“清君侧”的口号,就是同样的道理。
通过各种媒体言论不断抹黑另一个国家,比如搞核武器实验、生化武器、恐怖袭击等等,等到时机成熟再发动战争,这才是战争发动的惯常方式。
战争发生时,为什么要储备糖?为什么说糖是战时硬通货呢表哥告诉我,战时硬通货有3种,分别是黄金、石油和白糖,前面两种很容易理解,毕竟黄金可以用来买武器,石油是各种武器的主要燃料,缺一不可,但为什么说糖是战时硬通货呢?
表哥告诉我,这是因为糖的作用超乎人的想象。
1、补充能量。
人体能量的70%以上都是由糖类提供,说糖是生命的发动机一点也不为过分。而且糖类能量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分解从而快速地补充能量。是最佳能量补充剂之一。
所以,如果一个人出现低血糖症状,那么给他两块糖含在嘴中,可以很快补充能量消除饥饿感。
所以我们常常在美国大片中看到那些美国士兵在休息的时候都会从口袋中拿块糖含在嘴里,就是在快速的补充能量。
2、缓解口渴。
战争时,除了缺少粮食之外,还可能缺饮用水,毕竟水库、污水处理厂等肯定是敌人的重点轰炸对象。
如果实在无水可喝,关键时刻,食用白糖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口渴,因为糖在口腔中融化之后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口渴。
3、易保存、方便携带
糖是一种保质期很长的物品,像蜂蜜如果保存得当的话,甚至可以存放千年而不变质,这是因为一般的细菌和微生物根本没法在糖中存活,而没有微生物分解腐蚀,糖自然不容易变质腐败。
除此之外,糖还可以轻易地加工成各种糖果,而且重量也很轻,士兵可以随身大量的携带并随时的补充能量,所以糖果是很多国家士兵的必备物质,比如美国。
4、治疗伤口。
战争无情,枪炮无眼,在战争中免不了受伤流血,如果身边有药品治疗还好,可如果没有药品呢?那么这个时刻白糖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因为白糖中含有可以帮助伤口愈合的成分,特别是对于脂肪液化和继发局部物质的治疗有奇效,同时由于微生物和细菌很难在糖中生存,所以糖涂抹在伤口处还有不错的抑菌消炎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说糖可以媲美消炎药品,其实效果还是相差很多,但如果战争时期缺医少药的情况之下,用糖涂抹在伤口也不失为一种救命之法,如果在家中受伤可不建议这样去做。
正是因为糖的作用如此之大,所以糖才被称为战时硬通货,当然,除了以上这几种作用之外,糖还可以用来炼制燃料,所以在新疆如果要买2斤以上的白糖,必须要实名认证,就是防止有不法分子动歪脑筋。
除了糖之外,战时最好储备哪些物资表哥告诉我,如果发生上文所说的战争征兆,很可能意味着战争的爆发,作为普通人最好储备一些这些物质,远比黄金值钱,而且关键时刻甚至能保命。
1、充足的食物
前段时间上海疫情初期,由于封城物流中断,很多人平时没有储备食物的习惯,导致一日三餐都是大问题,甚至还有些人为了节省每天只吃两顿饭。
当时就连百亿身价的“风头女王”徐新都在朋友圈求购面包,疫情时食物都能紧缺成这种程度,可想而知,战争爆发时粮食又会紧缺到什么程度。
而粮食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毕竟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可见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根本问题。
所以战争发生时,准备足够的食物才是王道,这里建议大家最好准备压缩类食品,比如压缩饼干和方便面食品,因为他们的保质期更长,更易保存和携带,而且非常顶饿,一块压缩饼干能顶一天。
2、饮用水
科学证据表明人如果不吃东西,可以生存长达15天以上,要是不喝水,3天已经是生命的极限。
水是真正的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人类。但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水厂、净化设备肯定是敌人的重点轰炸对象,一旦水厂被轰炸,缺水肯定是普遍性问题。
没有食物还可以忍受,没有水怎么办呢?难道饿死吗?所以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在家中储备足够的饮用水是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购买超市那种桶装水放在家中,保质期较长,同时可以将家中所有能够存水的器皿全部盛满水,这里告诉大家其实塑料袋也可以用来盛水,注意要将口袋扎紧,否则水泄露。有了足够的水,人才有撑下去的信心
3、食盐
为啥要储备食盐呢?因为盐是人体每天必须要摄入的成分用来维持生理平衡,手术之后医生会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体每天的摄盐量在10-15克,如果摄入的盐分过少,身体免疫力会下降,更容易生病。
如果长期缺盐,还很容易患上低钠血症,导致全身无力,肌肉痉挛,视力模糊,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在古代盐都是官家垄断售卖,严禁贩私盐,一旦发现就会判死刑。
所以,别以为盐仅仅是一个调味品,其实它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
4、药品
战争免不了会有伤亡,而一旦伤亡过大,药品很可能成为紧缺资源,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考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多准备一些常见的药品。
当然现在网上都有成套的备战药品,大家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储备即可。
5、手电筒
战争一旦爆发,停电是必然事件。我们习惯了晚上灯火通明的喧嚣,安静的黑暗会让很多人没有安全感,这时候一个手电筒尽管只有一束光,却能给你带来光明和安全感。
提醒大家储备手电筒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电池型号,多储备同型号的电池,毕竟谁都不知道一场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
6、收音机
战争爆发后,基站是敌方重点轰炸目标,而一旦基站被毁,我们的手机就无法连接上信号,无法上网。
而手机是多数人连接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手机不能上网就意味着人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就像人失去了双耳一样。
而收音机由于相比手机可以接受到波长更长的信号,所以即使战争爆发时也能接收到一些广播,让你及时了解战争形势,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比如汶川大地震时,国家在紧急救援的同时,也空投了大量的收音机,目的就是让受灾群众知道救援正在进行,让大家不要失去信心,坚持下去就能成功获救。
这里提醒大家最好选择手摇发电式收音机,不仅可以手摇发电,还能给其他设备充电,一举两得。
延伸阅读:战争爆发,如果身处交战区域需要逃离,一家人是一起离开还是分开行动战争发生时,作为普通人的最重要的是自身安全,假如自己的城市是交战区,为了避免被流弹伤害,一家人应该如何逃难呢?
1、正常情况下,一家人最好一起逃难,也可以互相帮助
现在的战争更趋向于精准打击,一般打击的对象都是国家要员、核心要塞、军事基地等等,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不会过多干扰,因为他们没有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人在一起驾车逃离城市,远离战争交战区域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在路上可以相互照应、相互帮助,共同生活,如果老家在农村最好回农村,安全不说粮食还能保证自给自足。。
2、非正常情况下,如无故屠杀平民等,最好还是分开各自逃难,保留家族的火种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发生叛乱,无故屠杀平民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一家人分开逃难才是最好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3个原因:
(1)目标太大,容易被盯上。
一家人少则3-4口,多则7-8口,再加上携带很多生活物质,一群人在路上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显眼,很容易被盯上从而拦路实施抢劫甚至性命不保。
(2)逃难速度更快。
一家人免不了有老人和孩子,拖累整个队的进度,从而很容易被别人追上,将整个家庭化整为零,以小分队的形式逃难,不仅可以加快行进速度,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发随机应变。
(3)分担风险,保留火种
逃难时,谁都没法保证自己能不能逃出去,毕竟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一家人一起逃离假如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整个家族都完了。
而分散逃离无疑可以增加逃走的机会,即使有一个小分队被抓,其他人也有机会逃出去,从而为家族保留火种。
写在最后战争无情,枪炮无眼,虽然我们爱好和平,但不代表我们惧怕战争,如有他国敢于向我们发动战争,我们一定会让他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战争爆发时,尽量储备糖和其他几种物质无疑可以增加自身安全,如果身处交战区要逃离的话,根据上文的描述逃离即可,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启发,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