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高达g世纪世界金手指代码,Jordan1哪个配色最好看?
sd高达g世纪世界金手指代码,Jordan1哪个配色最好看?
对于 Air Jordan 1 来说,形容词肯定是丰富且高级的。这款标志性的球鞋,改变了整个篮球鞋的流行,也奠定了现代球鞋文化的基础。成为了嘻哈、滑板乃至时尚界的宠儿。
AJ1到底有哪些配色,我们从这23双经典AJ1说起。
//Off-White™ x Air Jordan 1 “UNC”
发售日期:2018 年 6 月 23 日
平均转售价格::872 美元
这是耐克发布的第三款 Off-White™ x Air Jordan 1,这款配色的灵感来自迈克尔·乔丹的母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蓝白相间的设计加上 Virgil Abloh 标志性的解构风格以及 Off-White™ 品牌加以补充。
//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 1 “Reverse Swoosh”
发售日期:2019 年 5 月 11 日
平均转售价格:973 美元
这款 Air Jordan 1 是 Travis Scott 与 Air Jordan 1 的第二次合作,也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一次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发售甚至酝酿了一年之久,NIKE SNKRS 在今年 2 月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给了粉丝一个惊喜。这款球鞋标志性的反钩及和鞋跟处的 Cactus Jack 都让人垂涎。
//Air Jordan 1 “Igloo”
发售日期:2017 年 7 月 12 日
平均转售价格:1269 美元
这款“Igloo”配色的 Air Jordan 1 是 2017 年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上两款 AJ1 单品之一。受城市艺术的启发,在 Air Jordan 1 的“黑脚趾”美学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因为球鞋的超级限量属性,因此转售价格很高。
//Air Jordan 1 “Banned” 2011
发售日期:2011 年 6 月 2 日
平均转售价格:1363 美元
最初是在 1985 年发布的,由于当时不遵守严格的着装规定, Michael Jordan 的球鞋被 NBA“禁止”,因此获得了传奇般的地位。Air Jordan 1 “Banned” 2011 年复刻版本自然获得了不容小觑的炒价。
//Air Jordan 1 “Quai54 F&F”
发售日期(待定):未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1394 美元
这款 Air Jordan 1 是 2011 年法国巴黎 Quai 54 街球锦标赛的一部分,是一款亲友限定。不同于常规版本,蓝色及红色的配色方案注定了后期的转卖价值。另外 Quai 54 点缀下的鞋舌和鞋垫都让人记忆深刻。
//Solefly x Air Jordan 1 “Art Basel”
发售日期:2018 年 12 月 8 日
平均转售价格:1403 美元
该榜单上第二款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独家推出的 Air Jordan 1,这款独特的配色是与迈阿密零售商 Solefly 合作,并于 2018 年 12 月推出。迈阿密大学的蓝色和绿色皮革贯穿,结合鞋跟上的 Solefly 标志点缀。发售仅为 160 美元,但由于限量,转售几乎是这个数字的十倍。
//Air Jordan 1 “Rust Pink”
发售日期:2017 年 7 月12 日
平均转售价格:1528 美元
“Rust Pink”的 Air Jordan 1 构成了 2017 年巴塞尔艺术展上的又一杰作,另一款球鞋是前面描述的“Igloo”配色。和上面这双鞋很像,配色经过重新设计,“Rust Pink”的配色主题出现在鞋标和大底上。
//Air Jordan 1 “Brooklyn Nets City Edition”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1536 美元
为了向布鲁克林致敬,DeJesus 定制的“城市版” Air Jordan 1 选择了布鲁克林迷彩球衣为创作灵感,且与 2018 年末布鲁克林篮网队球衣上使用的图案相似。Air Jordan 1 还加入了 B.I.G. 的出生年份,“BIG”和“1972”在鞋跟处凸显。
//Air Jordan 1 “Satin”
发售日期:2016 年 10 月 18 日
平均转售价格:1686 美元
2016年,就在 Jordan Brand 开始发售 “Remastered” 配色的时候,NIKE 推出了另一款备受关注的配色。选择了缎面打造,加上超限量属性,它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 Air Jordan 1 之一。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1
上映日期:2014 年 12 月 27 日
平均转售价格:1817 美元
fragment design 的藤原浩和 NIKE 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包括藤原浩、马克·帕克和汀克·哈特菲尔德负责的 HTM,以及与 fragment design 的一系列合作。继 Sock Dart 和 Roshe LD-1000 SP 之后,藤原浩和 NIKE 联手推出了这款限量版 Air Jordan 1。除了经典的配色,唯一的变化就是那个价值连城的闪电 LOGO。
//Off-White™ x Air Jordan 1 “Chicago”
发售日期:2017 年 9 月 9 日
平均转售价格:1945 美元
Virgil Abloh x NIKE 合作的第一个系列,被称为“The Ten”,且在很多方面都是革命性的。该系列的绝对明星便是“芝加哥”配色的 Air Jordan 1,Abloh 以自己的标志性风格解构设计,立即成为 2017 年的鞋王。
//Off-White™ x Air Jordan 1 “White”
发售日期:2018 年 3 月 3 日
平均转售价格:1956 美元
这款特别的设计的 Air Jordan 1 并没有向 OG 配色致敬,而是选择了一种完全白色的配色方案。强调而来的还有侧面上的橙色和蓝色细节。虽然不是 OG 配色,但它作为欧洲限定的事实标志着成为了 Off-White™ x Air Jordan 1 中最有价值的一款。
//Air Jordan 1 OG 1985
发售日期:1985 年
平均转售价格:2512 美元
1985 年推出的 Air Jordan 1 以微弱的劣势未能进入前十,只能屈居第 11 位。这双 Air Jordan 1 如此珍贵的原因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的诞生,且作为 OG 的地位。
//Dave White x Air Jordan 1 “Wings forthe Future Gold”
发售日期:2011 年 2 月 17 日
平均转售价格:2725 美元
早在 2011 年,Jordan Brand 就邀请英国艺术家戴夫·怀特创作了 23 双耐克 Air Jordan 1 配色,并将其拍卖捐献到慈善机构。怀特选择了星条旗的主题,用金色覆盖鞋头,蓝色、白色和红色的细节装饰在鞋子的其余部分。
//Spike Lee x Air Jordan 1 “Fort Greene”
发售日期:2017 年 6 月 16 日
平均转售价格:2727 美元
和本榜单上的许多合作者一样,斯派克·李与 Jordan Brand 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甚至与迈克尔·乔丹一起出现在早期的广告中。2017年,他设计并发布了自己的一双鞋,鞋后跟是斯派克的“Mars Blackmon”。深蓝色和黑色相间,这双鞋只在 75 South Elliott Place 及 40 Acres 出售,售价 300 美元。
//Just Don x Air Jordan 1 “BHM”
发售日期:2015 年 2 月 21 日
平均转售价格:3050 美元
刚刚结束与 Air Jordan 2 的合作,Don C 就与 NIKE 再度联名,开始了一个以黑人历史月为主题的 Air Jordan 1 设计。它的特点是一个完全白色的鞋面,黑色内衬加持,金色鞋带扣,以及一个可拆卸的脚踝皮带。只有 39 双在 eBay 上被拍卖,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球鞋。
//Solefly x Air Jordan 1 “Art Basel Black”
发售日期:2018 年 12 月 8 日
平均转售价格:3619 美元
这款巴塞尔艺术展的 Air Jordan 1 是迈阿密大学“Sail”项目的第二款配色。它的特点是黑色漆皮鞋面与深绿色覆盖。外侧有一个绿色的 SWOOSH,而内侧的 SWOOSH 是亮橙色的,也让这双已经很抢眼的运动鞋又多了一个抢购理由。同样,这款依旧限量,只有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期间才能买到。
//fragment x Air Jordan 1 F&F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4668 美元
藤原浩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1 的亲友限定版本。与那些在全球销售的版本相比,有着非常细微的不同。这双球鞋的鞋跟上只有一个很细小的黑色闪电标志。
//Shinedown x Air Jordan 1 PE “Attention Attention”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4825 美元
这是 2018 年杰克逊维尔摇滚乐队 Shinedown 打造的亲友限定。首席吉他手 Zach Myers 是一位著名的复古 Air Jordan 收藏者,或许就是这次合作发生的原因。
//colette x Air Jordan 1 F&F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4854 美元
当 Colette 在 2017 年年底结束 20 年的经营后,Jordan Brand 专门为这个时尚地标打造了一款亲友限定的 Air Jordan 1。Colette 标志性的白色和蓝色为特色,配有双点标志和 1997 年和 2017 年的年份,以纪念该店开业和关闭的一年。
//Air Jordan 1 “Legends of Summer Red”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6100 美元
2013年,JAY-Z 和 Justin Timberlake 在他们的“夏日传奇”(Legends of Summer)巡演中,两人都穿着专属的 Air Jordan 1,后来则是“夏日传奇”配色的 Air Jordan 1。系列有三种颜色,全红就是其中之一。同样是亲友限定,稀有注定了高价。
//Air Jordan 1 “Legends of Summer Red Glitter”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6339 美元
专为 Justin Timberlake 和 JAY-Z 打造的 Air Jordan 1 巡演配色的另外一双。这双也是全红色的,就像上面这双一样,只是它有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更加引人注目。
//Air Jordan 1 “Legends of Summer Black”
发售日期:未进行公开发售
平均转售价格:6400 美元
Air Jordan 1 的第三款也是最后一款“夏日传奇”Air Jordan 1,这双鞋的特色是经典的黑色/红色相间,足以让粉丝抓狂。并在 SWOOSH 和鞋头上添加了反光的银色细节,打造出非常特别、真正独一无二的外观。当然,这一双也是超级限量。
100码的速度配什么卡钳?
?
对于100码的速度,建议搭配高品质的卡钳,以确保精准的测量和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卡钳:
1. 米特勒扣式数字卡尺:这款卡尺采用扣式设计,可轻松测量内外径、深度和步进。数字显示可读性高,精度高达0.01毫米,适用于精密测量和制造。
2. 斯达数字卡尺:该卡尺采用大屏幕数字显示,数字清晰可读,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它还具有标准和公制单位的切换功能,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
3. 大同DM100数字卡尺:该卡尺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可测量内外径、深度和步进。数字显示可读性高,精度高达0.02毫米,适用于各种精密测量领域。
4. 奥克斯精密卡尺:该卡尺具有高刚度、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可确保精准的测量。它还配备了数字显示屏和可旋转的刻度盘,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读数和刻度校准。
总之,对于高速度测量,选择高品质的卡尺将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减少误差。在选择卡尺时,应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当的型号和品牌。
需要哪些前置知识?
大家好,我是小枣君。
作为一名屌丝创业者,前几天我追了一部美剧。剧名大家可能都听过,就是「硅谷」。
剧里主要讲述的,是一群美国硅谷年轻人的创业故事。我觉得挺好看的,一口气追完了(貌似后面还会更新)。同为创业者,对里面的剧情非常有感触。
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是打算写剧评,而是和剧中男猪脚的创业项目有密切的关系。
男猪脚理查德是一个技术宅,他发明了一个很强的算法,可以将look文件的体积大大压缩,并且并不损失look质量。这个算法受到了所有投资人的关注和追捧,大家都争相给他投资。
中间的狗血故事略过不表,到这部剧的后期,理查德的压缩算法,甚至延伸到“分布式计算”领域,要构建一个“New Internet”。
更甚至,他们还利用自己的压缩算法,搞起了区块链,发行了自己的虚拟货币(魔笛手币)。
为什么一个压缩编码算法,能有这么强大的能量?为什么look压缩技术这么受追捧?图像look压缩到底是什么工作原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可以说是look(多媒体)的时代。
从快播到抖音,从“三生三世”到“延禧攻略”,再从微信look通话,到支付宝人脸识别,我们的生活,被越来越多的look元素所影响。
而这一切,离不开look拍摄和制作技术的日益强大,更离不开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
试想一下,如果还是当年的56K Modem拨号,或者是2G手机,你还能享受到现在动辄1080P甚至4K的look体验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嘛。
除了look拍摄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之外,我们能享受到look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look编码技术的突飞猛进。
说look之前,先要说说图像。
图像,大家都知道,是由很多“带有颜色的点”组成的。这个点,就是“像素点”。
像素点的英文叫Pixel(缩写为PX)。这个单词是由 Picture(图像) 和 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
电影《像素大战(Pixels)》,2015年
像素是图像显示的基本单位。我们通常说一幅图片的大小,例如是1920×1080,就是长度为1920个像素点,宽度为1080个像素点。乘积是2,073,600,也就是说,这个图片是两百万像素的。
1920×1080,这个也被称为这幅图片的分辨率。
分辨率也是显示器的重要指标
那么,我们经常所说的PPI又是什么东西呢?
PPI,就是“Pixels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数。也就是,手机(或显示器)屏幕上每英寸面积,到底能放下多少个“像素点”。
这个值当然是越高越好啦!PPI越高,图像就越清晰细腻。
以前的功能机,例如诺基亚,屏幕PPI都很低,有很强烈的颗粒感。
后来,苹果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视网膜”(Retina)屏幕,PPI值高达326(每英寸屏幕有326像素),画质清晰,再也没有了颗粒感。
像素点必须要有颜色,才能组成缤纷绚丽的图片。那么,这个颜色,又该如何表示呢?
妹纸们都知道,颜色拥有无数种类,光是你们的口红色号,就足以让我们这些屌丝瞠目结舌。。。
在计算机系统里,我们不可能用文字来表述颜色。不然就算我们不疯,计算机也会疯掉的。在数字时代,当然是用数字来表述颜色。
这就牵出了“彩色分量数字化”的概念。
懂绘画的童鞋一定知道,任何颜色,都可以通过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按照一定比例调制出来。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在计算机里,R、G、B也被称为“基色分量”。它们的取值,分别从0到255,一共256个等级(256是2的8次方)。
所以,任何颜色,都可以用R、G、B三个值的组合表示。
RGB=[183,67,21]
通过这种方式,一共能表达多少种颜色呢?256×256×256=16,777,216种,因此也简称为1600万色。而3个8次方,等于24,因此,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的颜色,也被称为24位色。
这个颜色范围已经超过了人眼可见的全部色彩,所以又叫真彩色。再高的话,对于我们人眼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完全识别不出来。
那么,如果是RGB方式,一个像素点需要占用多少bit?3个2的8次方,一共是24bit。请记住哈,下面会用到。
好了,刚才说了图像,现在,我们开始说look。
所谓look,大家从小就看动画,都知道look是怎么来的吧?没错,大量的图片连续起来,就是look。
衡量look,又是用的什么指标参数呢?
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帧率(Frame Rate)。
在look中,一个帧(Frame)就是指一幅静止的画面。帧率,就是指look每秒钟包括的画面数量(FPS,Frame per second)。
帧率越高,look就越逼真、越流畅。
有了look之后,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存储,二个是传输。
而之所以会有look编码,关键就在于此:一个look,如果未经编码,它的体积是非常庞大的。
以一个分辨率1920×1280,帧率30的look为例。
1920×1280=2,073,600(Pixels 像素)
每个像素点是24bit(前面算过的哦)
也就是每幅图片2073600×24=49766400bit
8 bit(位)=1 byte(字节),所以,49766400bit=6220800byte≈6.22MB。
这是一幅1920×1280图片的原始大小,再乘以帧率30,也就是说,每秒look的大小是186.6MB,每分钟大约是11GB,一部90分钟的电影,约是1000GB。。。
吓尿了吧?就算你现在电脑硬盘是4TB的(实际也就3600GB),也放不下几部大姐姐啊!
不仅要存储,还要传输,不然look从哪来呢?
如果按照100M的网速(12.5MB/s),下刚才那部电影,需要22个小时。。。再次崩溃。。。
正因为如此,屌丝工程师们就提出了,必须对look进行编码。
什么是编码?
编码,就是按指定的方法,将信息从一种形式(格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格式)。
look编码,就是将一种look格式,转换成另一种look格式。
编码的终极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压缩。
各种五花八门的look编码方式,都是为了让look变得体积更小,有利于存储和传输。
我们先来看看,look从录制到播放的整个过程,如下:
首先是look采集。通常我们会使用摄像机、摄像头进行look采集。限于篇幅,我就不打算和大家解释CCD成像原理了。
采集了look数据之后,就要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其实现在很多都是摄像机(摄像头)直接输出数字信号。
信号输出之后,还要进行预处理,将RGB信号变成YUV信号。
前面我们介绍了RGB信号,那什么是YUV信号呢?
简单来说,YUV就是另外一种颜色数字化表示方式。
look通信系统之所以要采用YUV,而不是RGB,主要是因为RGB信号不利于压缩。
在YUV这种方式里面,加入了亮度这一概念。
在最近十年中,look工程师发现,眼睛对于亮和暗的分辨要比对颜色的分辨更精细一些,也就是说,人眼对色度的敏感程度要低于对亮度的敏感程度。
所以,工程师认为,在我们的look存储中,没有必要存储全部颜色信号。我们可以把更多带宽留给黑—白信号(被称作“亮度”),将稍少的带宽留给彩色信号(被称作“色度”)。于是,就有了YUV。
YUV里面的“Y”,就是亮度(Luma),“U”和“V”则是色度(Chroma)。
大家偶尔会见到的Y'CbCr,也称为YUV,是YUV的压缩版本,不同之处在于Y'CbCr用于数字图像领域,YUV用于模拟信号领域,MPEG、DVD、摄像机中常说的YUV其实就是Y'CbCr。
YUV(Y'CbCr)是如何形成图像的
YUV码流的存储格式其实与其采样的方式密切相关。(采样,就是捕捉数据。)
主流的采样方式有三种,YUV4:4:4,YUV4:2:2,YUV4:2:0。
具体解释起来有点繁琐,大家只需记住,通常用的是YUV4:2:0的采样方式,能获得1/2的压缩率。
这些预处理做完之后,就是正式的编码了。
前面我们说了,编码就是为了压缩。要实现压缩,就要设计各种算法,将look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除。
当你面对一张图片,或者一段look的时候,你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进行压缩呢?
对于新垣女神,我一bit也不舍得压缩…
我觉得,首先你想到的,应该是找规律。
是的,寻找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还有不同时间的图像帧之间,它们的相关性。
举个例子,如果一幅图(1920×1080分辨率),全是红色的,我有没有必要说2073600次[255,0,0]?我只要说一次[255,0,0],然后再说2073599次“同上”。
如果一段1分钟的look,有十几秒画面是不动的,或者,有80%的图像面积,整个过程都是不变(不动)的。那么,是不是这块存储开销,就可以节约掉了?
是的,所谓编码算法,就是寻找规律,构建模型。谁能找到更精准的规律,建立更高效的模型,谁就是厉害的算法。
通常来说,look里面的冗余信息包括:
look编码技术优先消除目标,就是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
接下来,小枣君就和大家介绍一下,究竟是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干掉它们。
以下内容稍微有点高能,不过我相信大家耐心一些还是可以看懂的。
look是由不同的帧画面连续播放形成的。
这些帧,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I帧,B帧,P帧。
I帧,是自带全部信息的独立帧,是最完整的画面(占用的空间最大),无需参考其它图像便可独立进行解码。look序列中的第一个帧,始终都是I帧。
P帧,“帧间预测编码帧”,需要参考前面的I帧和/或P帧的不同部分,才能进行编码。P帧对前面的P和I参考帧有依赖性。但是,P帧压缩率比较高,占用的空间较小。
P帧
B帧,“双向预测编码帧”,以前帧后帧作为参考帧。不仅参考前面,还参考后面的帧,所以,它的压缩率最高,可以达到200:1。不过,因为依赖后面的帧,所以不适合实时传输(例如look会议)。
B帧
通过对帧的分类处理,可以大幅压缩look的大小。毕竟,要处理的对象,大幅减少了(从整个图像,变成图像中的一个区域)。
如果从look码流中抓一个包,也可以看到I帧的信息,如下:
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看一下。
这有两个帧:
好像是一样的?
不对,我做个GIF动图,就能看出来,是不一样的:
人在动,背景是没有在动的。
第一帧是I帧,第二帧是P帧。两个帧之间的差值,就是如下:
也就是说,图中的部分像素,进行了移动。移动轨迹如下:
这个,就是运动估计和补偿。
当然了,如果总是按照像素来算,数据量会比较大,所以,一般都是把图像切割为不同的“块(Block)”或“宏块(MacroBlock)”,对它们进行计算。一个宏块一般为16像素×16像素。
将图片切割为宏块
好了,我来梳理一下。
对I帧的处理,是采用帧内编码方式,只利用本帧图像内的空间相关性。
对P帧的处理,采用帧间编码(前向运动估计),同时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简单来说,采用运动补偿(motion compensation)算法来去掉冗余信息。
需要特别注意,I帧(帧内编码),虽然只有空间相关性,但整个编码过程也不简单。
如上图所示,整个帧内编码,还要经过DCT(离散余弦变换)、量化、编码等多个过程。限于篇幅,加之较为复杂,今天就放弃解释了。
那么,look经过编码解码之后,如何衡量和评价编解码的效果呢?
一般来说,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就是拿数字来说话。例如计算“信噪比/峰值信噪比”。
搞通信的童鞋应该对这个概念不会陌生吧?
信噪比的计算,我就不介绍了,丢个公式,有空可以自己慢慢研究...
除了客观评价,就是主观评价了。
主观评价,就是用人的主观感知直接测量,额,说人话就是——“好不好看我说了算”。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标准(Standard)。
任何技术,都有标准。自从有look编码以来,就诞生过很多的look编码标准。
提到look编码标准,先介绍几个制定标准的组织。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ITU(国际电信联盟)。
1865年5月17日,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法、德、俄、意、奥等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 ,ITU)也宣告成立。
随着电话与无线电的应用与发展,ITU的职权不断扩大。
1906年,德、英、法、美、日等27个国家的代表在柏林签订了《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32年,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将《国际电报公约》与《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合并, 制定《国际电信公约》,并决定自193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称为“国际电信联盟” ,也就是现在的ITU。
ITU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其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
ITU下属有三个部门,分别是ITU-R(前身是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ITU-T(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ITU-D。
除了ITU之外,另外两个和look编码关系密切的组织,是ISO/IEC。
ISO大家都知道,就是推出ISO9001质量认证的那个“国际标准化组织”。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
1988年,ISO和IEC联合成立了一个专家组,负责开发电视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编码、解码和它们的同步等标准。这个专家组,就是大名鼎鼎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
三十多年以来,世界上主流的look编码标准,基本上都是它们提出来的。
ITU提出了H.261、H.262、H.263、H.263+、H.263++,这些统称为H.26X系列,主要应用于实时look通信领域,如会议电视、可视电话等。
ISO/IEC提出了MPEG1、MPEG2、MPEG4、MPEG7、MPEG21,统称为MPEG系列。
ITU和ISO/IEC一开始是各自捣鼓,后来,两边成立了一个联合小组,名叫JVT(Joint Video Team,look联合工作组)。
JVT致力于新一代look编码标准的制定,后来推出了包括H.264在内的一系列标准。
压缩率对比
look编码标准的发展关系
大家特别注意一下上图里面的HEVC,也就是现在风头正盛的H.265。
作为一种新编码标准,相比H.264有极大的性能提升,目前已经成为最新look编码系统的标配。
最后,我再说说封装。
对于任何一部look来说,只有图像,没有声音,肯定是不行的。所以,look编码后,加上音频编码,要一起进行封装。
封装,就是封装格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已经编码压缩好的look轨和音频轨按照一定的格式放到一个文件中。再通俗点,look轨相当于饭,而音频轨相当于菜,封装格式就是一个饭盒,用来盛放饭菜的容器。
目前主要的look容器有如下:MPG、VOB、MP4、3GP、ASF、RMVB、WMV、MOV、Divx、MKV、FLV、TS/PS等。
封装之后的look,就可以传输了,你也可以通过look播放器进行解码观看。
好啦!额滴神啊,终于介绍完了。。。
其实,小枣君之所以要做look编码这么一个看似和通信无关的“跨界”专题,是有原因的。
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一门专业课程,叫图像识别,当时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属于计算机系。那个时候我并不明白,图像识别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画画”这种事情,会归为“计算机类”。
后来,我才明白,所谓的“图像识别”,就是让计算机看懂图像。怎么样才能看懂呢?就是把图像数字化。
图像变成了数字,计算机就能从中找到规律,也能对它进行分析。
这么多年过去了,图像识别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摄像头开始“认脸”了,停车场开始“看懂”车牌了,生活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更没有想到的是,机器学习和AI人工智能也因此迅速崛起,开始对传统技术发起挑战。
前段时间很火的谷歌“你画我猜”程序,就是AI结合图像识别技术的一个“人机交互”经典案例。
运算速度足够快,存储空间足够大,学习数据足够多,计算机可以海量分析图像和look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构建模型。如果这个AI足够强大,就能做出反应和处理。
在电影《鹰眼》里,也描绘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强大的AI大脑,控制全球的look摄像头,还有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武器系统,可以随时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想找到的人,并且干掉他。电影《速度与激情6》里,也有类似的场景。
电影《鹰眼》,2008年
除此之外,还有3Dlook、VR/AR等,也都是和图像look密切相关的应用。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技术领域,值得深入进行研究。也许,我们一直在寻找的5G爆款应用,就和look有关呢!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
嘿嘿,大家看到那么优质的答案,不点下赞嘛?再来波关注更是极好的啊!
人类向下钻入1万2千米深?
很多大神已经作答,答案都是否定的!
不是遭遇地心文明,他们应该在地心什么也没遭遇到。挖了12260多米,毫无收获,经费又不够,就放弃了。
1970年,前苏联这个名震一时的挖地心大运动,官方称为“科拉超深钻孔”。在1993年挖到12262米时,还没有挖到地壳的平均厚度35000米,就由于经费紧张及技术水平有限被迫停止。
并不是某些人所传的“遭遇到地心文明”,如果真是遭遇到地心文明,地球上不是这番模样,要么被地心文明统治,要么地心文明被人类统治,总之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和平时代。
有网友打趣说:地球直径是12756千米,苏联人就钻挖了12262米,什么也没挖到就被迫停止。真是脑袋一发热,拍下脑门就往前冲,浪费太大。
苏联挖地洞心运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已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踏上了月球。作为美国强劲对手的苏联自然很是吃味,可又没有足够的技术与资金上天飞月球,只有在地球上打主意,希望能在地球上钻出点惊喜来,削一削美国的气焰。
于是1970年,苏联以巨额报酬请来了世界顶级地质科研人员,选定挖地点是俄罗斯北方的科拉半岛。钻探员在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下,终于在1983年钻到了12000米的深处,发现了含金量高达80g/吨的超级金矿,这足以让钻探人员兴奋好几天了。于是他们继续奋力深挖,挖到1993年却只多钻262米,除了发现可让泥浆沸腾的大量氢沉积物之外,也就没什么重大发现了。
他们既没挖到外星人,也没遭遇到地心人,更没有地心文明?随着苏联解体,轰轰烈烈的挖地心运动也不了了之。
随着苏联解体,“科拉超深钻孔”也没能再往下挖,2008年已被封死。如果苏联不解体,科研人员能否把地球挖穿呢?如果挖穿地球,地球会否崩塌呢?
n90c控制器能跑多快?
N90C控制器是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具有高性能和高速控制的特点,其最高转速取决于使用的无刷电机型号和参数设置。
一般来说,N90C控制器能够控制无刷电机的最高转速一般在10000转/分钟以上,具有非常快的反应和控制速度。然而,具体的最高速度也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电压和电流的大小、电机轴承质量、传动装置等。因此,具体的最高速度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进行测试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