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贝利生涯高光时刻,足坛里默默无闻却低开高走的典型案例都有哪些?
球王贝利生涯高光时刻,足坛里默默无闻却低开高走的典型案例都有哪些?
本世纪足坛三大励志故事,木匠克洛泽、搬砖的里贝里、假肢厂工人瓦尔迪
木匠克洛泽
1997年,当罗纳尔多已经是欧洲金靴奖、金球奖双料得主之时,19岁的克洛泽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在村里做一个木匠为生,业余时间去离家较近的业余地区联赛球队迪德尔科普夫队踢球。然而谁能想到,17年后,这个木匠在巴西世界杯上,打破了罗纳尔多的世界杯进球记录,以16球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佳射手。
出生在波兰德裔家庭的克洛泽,从小在波兰生活,9岁时跟父母移民到德国,由于环境变化和不会说德语,并未接受系统的职业足球培养,到16岁才去德国第七级别联赛业余球队踢业余联赛,19岁去第三级别洪堡队,成为半职业球员,一直到22岁,被球探发现,加盟德甲凯泽斯劳腾队,开始走上舞台。
在凯泽斯劳腾,第一个赛季打进9球,占据球队主力,第二个赛季打进16球,入选德国国家队,参加2002年韩日世界杯,在世界杯上打进5球,入选最佳阵容,开始属于他的传奇。
克洛泽标志性庆祝动作,克氏空翻
搬砖里贝里
2002年,在法国布雷斯特的某建筑工地上,有个外号刀疤脸的工友正在努力地搬砖,毕竟搬完砖他还想去球场上试试脚头。十二年后,刀疤脸与梅西C罗竞争当年的金球奖,他的名字叫弗兰克·里贝里。
里贝里13岁开始在家乡的布伦的青年队开始接受训练,并受邀到里尔接受青训, 但三年后,里贝里被踢除。之后加盟了法丙球队阿历斯队,然而职业生涯还没有开始,俱乐部宣告破产,里贝里失业。
那段时期,里贝里跟随他父亲去当地建筑工地干活,用里贝里自己的回忆说,“我曾经干过建筑工人,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但是只是为了一个月900欧元的工资,我了解到了生活的艰辛。”
正是这段经历,让里贝里更加刻苦的训练,一年的2002年后获得另一支法丙球队布雷斯特的试训机会,也就是把握住这次机会,里贝里获得那一年的球队助攻王,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到2004年,21岁的里贝里被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球队梅兹看中,开始征战主流联赛。
假肢厂工人瓦尔迪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足坛最让人感动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是如何走上自己巅峰。
瓦尔迪9岁时开始在谢菲尔德星期三球队青训,但16岁时遭到球队解约,理由是“身材太过于弱小”,他的职业足球生涯可以说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解约之后的瓦尔迪,瓦尔迪没能成功签约一家职业俱乐部,沮丧的他决定放弃足球事业,并到了附近的罗德翰姆的一家技术学院进修体育科学课程,但很快他就从那里辍学了。之后,他回到了谢菲尔德,进入了一家制造医疗夹板的工厂打工,但繁重的工作量对他的背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伤害,他辞职了。
瓦尔迪解释道:“我当时的职务是碳纤维技术人员,我的工作大概就是为足下垂患者制造夹板。每天,我们不得不站在高温的烤箱旁边重复做抬举动作,一天大概不停地做几百次吧,这对我的背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同样的,他对工作也没有过多的热爱,瓦尔迪只是在周一到周五为了生存而干活,周末,他经常会去镇上寻求一些“安慰”。他去为当地酒吧的球队踢球,他们通常会在周日早上有比赛,当然,他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来历不明的擦伤瘀伤。
再漂泊了9个月之后,瓦尔迪似乎意识到现在要开始回到生活的正轨了。或许他处于足球圈子的最底层,但至少他还可以继续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进入了距离家乡谢菲尔德7英里远的史托斯桥钢铁队——以当地钢铁行业工人为班底组成的球队,并拿着30英镑的微薄周薪。
在那个只能容纳450人观看的小球场,瓦尔迪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轨迹,尽管他很瘦小,但他的爆发力十足、速度迅猛。
“还记得那时候,我不得不很早起床,经历4小时的长途车程去比赛。在比赛接受后,我就会拿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30英镑——可能所有人都只是把比赛当一种业余生活娱乐而已。同样,对于我,大概也是差不多性质的吧。在那时候,我也还要兼顾我在工厂的工作,但是,我十分感谢所有的这一切经历,它们让我重新回到轨道上。“
终于到了2012年,英格兰第二级别球队莱斯特城队以100万英镑的价格,买下瓦尔迪,时年25岁的瓦尔迪终于园了自己职业球员的梦想,开始自己的职业足球生涯,25岁,梅西早已经拿金球奖的年龄,似乎是个没什么希望的年龄。
然而,就是在这个年纪,瓦尔迪不断调整状态,取得进步,终于在2015-2016赛季,帮助莱斯特城打入24个联赛进球,位居英超射手榜次席,帮助球队问鼎2015-16赛季的英超联赛冠军,创造了蓝狐奇迹。
并在2015年,这个12年前还在英格兰足球最底层的少年,首次入选英格兰国家队。虽然瓦尔迪的成就恐怕有限,但他的故事绝对是世界足坛的励志帝,一个草根球王的故事。
为什么老球迷口中的罗纳尔多那么强?
外星人?最强前锋?可是罗纳尔多无法像梅西C罗那样拿欧冠啊!
以前足坛的格局,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最近几年,球迷们老是喊出什么“豪门”之类的,一大群球星抱团取暖,欧洲足坛“豪门”与“非豪门”之间的实力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放在之前的足坛,虽然也有“强队”和“弱队”的概念,但双方的差距,还真没现在这么大。
当时的皇马,虽然“一年一巨星”,号称“银河战舰”,但是队内的埃尔格拉,坎波和萨尔加多等人,并非当时同位置前十,也能在皇马打首发,放在现在,怎么可能?
同样的例子,拜仁的扬克尔等人首发位置也很稳固,他恐怕在当时的中锋里面,前二十名都排不进吧?
我说了这么多,我只想说,当年的强队,在球星阵容方面,绝非前几年的“皇萨仁”那样首发十一人毫无短板且板凳厚度足。
当年的强队,也有普通球星,在球队配置方面,并没有达到能全面吊打弱队的情况下。
别忘了,当时的中下游球队,也有一些大牌球星坐镇,强队弱队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因为现在的“豪门配置”,把球迷的胃口都给调高了。
评价球员,动不动就是看冠军荣誉或者看个人数据。
二十多年前的足坛,可不是这样。
你会看到,一些荣誉和数据都很一般的球员,照样能够获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等奖项。
因为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的评委们,更看重球员们的个人状态,而不是拿了几个冠军。
例子就是,2004年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迪尼奥,啥冠军都没有。
1995年的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维阿,那年有啥冠军?
1991年的马特乌斯和1993年的巴乔,拿世界足球先生的年度,手里只有欧洲联盟杯冠军,恐怕现在“欧冠粉球迷”看不惯吧?
同样的,1996年和1997年的罗纳尔多,手里也没有联赛或者欧冠冠军,拿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奖的时候,手里只有杯赛或者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但这不能说罗纳尔多表现不好啊,在巴萨单赛季49场47球是什么概念?
那几年罗纳尔多帮助巴西队拿过世界杯,美洲杯和联合会杯的冠军兼最佳射手或者最佳球员,又是什么概念?
罗纳尔多的强大之处,不仅仅是因为他拿过两个世界杯冠军,或者说完成15个世界杯进球,而是因为罗纳尔多巅峰期的时候,几乎是无解的存在。
1996-1998年之间的那个“外星人”,身体,速度,意识和技术俱佳,集盘带,控球,策应和射门于一体。
既可以用个人技术过五关斩六将过门将打空门,也能用意识与队友做配合。
罗纳尔多当时带给球迷们的视觉震撼力和绝对实力,那真是几十年一遇。
咱们也不说巅峰期的罗纳尔多有多强,只说“低谷期”的罗纳尔多有多强。
罗纳尔多在巴萨,国际米兰,皇马和AC米兰效力过,1998世界杯过后,罗纳尔多常年受伤,4年加起来只代表国际米兰踢了37场比赛,是不是感觉“要废了”?
但就是这样只剩一半功力的罗纳尔多,刚刚伤愈复出,就帮助巴西队7场8球,拿下2002世界杯冠军和金靴——想想就可怕,只剩一半功力的“残血”罗纳尔多,都能在同一年度拿走世界杯冠军,金靴,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奖这些奖项,“满血”罗纳尔多岂不是要上天?
与这些硬实力相比,俱乐部没有欧冠,又算得了什么?
别看前几年梅西和C罗好像是谁拿欧冠谁拿金球奖。实际上,在2007年卡卡拿金球奖之前,连续十几年的金球奖得主,都不是从欧冠冠军球队当中产生。
甚至很多球员没踢欧冠,也照样拿金球奖。
毕竟在那个时代,大球队并没有对小球队起到“辗轧”的地步,缺乏俱乐部冠军,也不能说罗纳尔多就不强。人家马拉多纳在俱乐部,又有几个冠军?还不照样是球王?还是那句话,“球王有两个,外星人只有一个”!
对此,你怎么看?
绿茵守望者,一位讲情怀的足球写手,不懂得当标题党,不会写梅罗撕逼的内容去吸引眼球。咱们能做到的,就是快乐评球,您的点赞,回复或关注,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有没有球员踢到退役?
足球史上踢到退役都没有拿过一张黄牌的球员海了去了,红黄牌是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上才首次被作为主裁判的必备装备的,只要是在这之前退役的球员,都不可能拿过到黄牌。
当然,在主裁判没有配备红黄牌装备之前,足球比赛规则里也有对球员实施警告和罚出场外的惩戒,只不过是通过主裁判的语言和手势来表达。但有时候球员与裁判之间语言不通,或是对手势理解有偏差,就有可能发生误会。
看到这个弊端后,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做出决定,裁判员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上启用红黄牌装备。这届世界杯后,国际足联技术研究小组进行了总结,认为向球员出示红黄牌不会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也比口头语言更具权威性和公示性,指出引入红黄牌装备的必要性。于是,红黄牌装备逐渐在正式比赛中推广开来。
所以,在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之前不可能有球员吃到过黄牌。那么,在这之后有没有呢?答案是有的,虽然这样的球员凤毛麟角,打着灯笼也难找,但还是有一些涓涓清流,不和功利足球同流合污。
柳海光柳海光是80年代中国国家队的著名中锋,他身材高大,头球技术好,很长时间里国家队锋线上摧城拔寨的一高一快组合就是柳海光和马林。柳海光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是用进球帮助中国队淘汰日本队,中国足球队首次杀进奥运会。1988年,柳海光还和贾秀全同赴南斯拉夫,去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踢球,是第一批海外留洋的现役国脚。
柳海光虽然从来没有得过黄牌,但他的作风却很硬朗。他在比赛中技术动作运用合理,加上那个年代对体育道德的重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柳海光与黄牌无缘。
柳海光退役后,他干净的运动生涯在中国足坛传为美谈,被称为“海光精神”。
莱因克尔莱因克尔是世界足坛的一位传奇巨星,1986年英国足球先生和1986年世界杯最佳射手得主。他先后欧效力过莱斯特城、埃弗顿、巴塞罗那、热刺等五大联赛著名俱乐部,职业生涯末期来到日本效力名古屋鲸八,直至退役。
莱茵卡尔在璨若星河的前锋明星球员里不是最耀眼的那颗,但他整个职业生涯从未有过黄牌记录却是无人能及,莱因克尔也因此获得了“足球绅士”的美名。
莱茵卡尔效力欧洲联赛多年,在崇尚身体对抗的欧洲足坛,尤其是英格兰足坛,没有得过黄牌简直不可思议。在这点上,莱因克尔相比身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前专业时代的柳海光,更加难能可贵。
另外,莱因克尔和柳海光能保持清白之身还与他们的场上位置和那个年代的足球理念有关。他们都是前锋,在场上主要是对方后卫逼抢的对象,而且80年代的足球三条线分工比较明确,前锋的职能就是进攻和得分,这大大降低了他们得到黄牌的风险。而现代的足球强调整体防守,前锋也被赋予防守任务。
不管怎么说,莱因克尔和柳海光整个职业生涯没有吃到黄牌还是值得褒奖的,这样的球员在现今功利足球的环境里已经找不到了。
领先一方为了赢球,不惜吃到黄牌去拖延时间是现在的常规战术。当一名球员累积黄牌数量到了要停赛的前一张时,如果下一场比赛根据对手情况教练组将安排这名球员轮休,就会让这名球员主动申请黄牌,以达到洗牌清零的目的。
现代足球,球员想独善其身都没有可能,黄牌已经是技战术的一部分,成为争取赢得比赛的帮助手段。
那他是不是比巅峰梅西进球多助攻多传威胁性球多过人多?
巅峰期当然是梅西更强,连过五人进球,只有梅西和马拉多纳做到过,马拉多纳有一次,梅西有两次,说明梅西的技术是历史顶级的。
不扯嘴炮也不讲情怀,有图有真相,下图是上赛季五大联赛数据统计,梅西进球、助攻、过人、传威胁球等数据样样第一,并且上赛季不是梅西的巅峰,梅西的巅峰是年度91球时期,但这已经够震撼。
梅西组织进攻能力也十分强悍,五大联赛历史助攻王,不是齐达内、不是哈白、也不是马拉多纳,是梅西,说明梅西个人能力最强最全面。
不要说什么世界杯,很多人都有世界杯,但有五个金球和五个欧洲金靴的只有梅西,并且这问的是个人能力,不是团队荣誉。体现个人能力的奖项,梅西有五个金球和五个欧洲金靴,有世青赛MVP、奥运会MVP、美洲杯MVP、世界杯MVP,国家队赛事MVP大满贯,还是国家队射手王。
罗纳尔多能做到吗?
3射2传右脚破门打脸贝利?
只能说贝利被打脸很正常,只是梅球王的常规打脸而已,贝利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贝利曾讽刺梅西道:“梅西是最近十年最出色的球员,但是他不会头球,左右脚能力不均衡,几乎只会左脚,这一点和马拉多纳一模一样,很幸运,没有人把我和这种球员对比过”。
且不说贝利时代足球与当今时代的足球有所不同,以梅西的能力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顶尖的,即便是把贝利放在如今的足坛,能踢成生么样还不确定呢,而且当今足坛并非没有出色的球星,而是在梅西与C罗的光环下,其余球员只能成为陪衬,足坛不缺乏双子星齐头并进,但是这样的双骄时代,在足坛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出现过,而贝利的大嘴巴只能是自己被打脸。
刚刚结束的西甲联赛第16轮,巴塞罗那5-0大胜莱万特,梅西打进3粒进球并有2次助攻,差点上演进球与助攻的双重帽子戏法,这样的梅西对于后防线来说是幸运的,因为自己被梅西进了球自己也不用背锅,毕竟你行你上啊。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之后,2018年梅西的进球数也上了50+,这已经是连续5年进球50+了,而且事实上是梅西自从2010年至今,只有2013年进球45球未能达到50球,最多的一次2012年年度91球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梅西堪称足坛无解的存在。
所以说,贝利被打脸很正常,任何质疑梅西实力的人最后的结果都将是被打脸,毕竟这已经被证明过了,如果说是为了找存在感,只能说一句,你开心就好。
PS: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