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证券报电子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有几个报纸?

2024-07-08 09:23:33 77阅读

大众证券报电子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有几个报纸?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于2002年12月17日挂牌组建。目前,集团拥有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周末报、大众证券报、江苏商报、东方卫报、现代家庭报、家教周报、都市文化报、南京手机报、金陵瞭望杂志和龙虎网、南京报业网、中国家教网等十报一刊三网站。

大众证券报电子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有几个报纸?

大众矿业什么时间上市?

5月10日,随着钟声敲响,内蒙古大众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矿业或公司;股票代码:001203)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为什么国外金融排序是保险证券银行?

其实,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从风险系数上来排序,保险就是最基本的金融工具之一。

而之所以造成题主有这样的疑惑,大抵是因为国内老百姓对保险的认知水平普遍低下所致,也与国家的财政政策,社保福利待遇、基本国情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1、宏观财政政策

中国回看四十年,我们的经济方针、方向皆以土地开发性金融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而开发性金融的核心就是城市建设,把现有的土地换取巨大的财政收入,推动银行与政府的紧密结合。最初我们的城建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资产;后来拆迁土地以及拆迁商品房的再卖收入也可以用于还款(大家要有一个共识,房地产公司买到的地块用来建设商品房,严格意义上只不过是一种长期的租用权,70/50/40/30年不等,这个时间过了,基本上就等着收归当地政府或国有);再后来,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出现,全国各地城市都大力推广这一个制度,为国家的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还款保障。

也因为于此,政府就能使用城市建设的资金治理土地、发展城市、再通过土地招拍挂的所得资金进行还款。立足于“农民变市民,土地变资产”这两个核心点,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基本轮廓基本成型。

可以看到,连续几十年的时间,乃至今日,我国的财政政策与银行功能基本上都仍然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蓬勃的发展阶段中必然的手段,也就会造成很多国人对银行的认知高于保险的原因,但不能说我国不重视保险,只是在发展阶段中,追求发展依然是主旋律,而保险工具是一种转移风险、管理风险的金融工具,在我之前的文章也都指出过,我们每个人面对风险的时候都会有几种应对方式:

而在中国历史上我们面对风险的时候基本靠扛,没办法,我们的前辈的确受到了认知边界的影响,再之国家的主要方针并不在保障上,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才真正地提出“保险姓保”这种概念,给小布的感觉,就有点与环保建设一样,认识到了环境破坏的恶劣才会在行为上作出对灰犀牛事件的规避。

2、中国保险市场基本国情按经营目的的不同,保险分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民福利待遇。而商业保险是以社会资本为主,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产品。

而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地广人多,再结合我国国家财政的基本状况,社保的:”广覆盖,低水平”的特点也就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并且还呈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社保待遇上也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如深圳与内陆地区。而中国保险市场的种种的特征,也都与英美为主的发达国家的社保待遇有着非常之大的不同。

欧美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少,注重保险教育,人民的保险意识强,国家财政中投入到社保保险建设的资金占比庞大。基本上不需要额外的补充商业保险来弥补社保的不足,欧美国家更多的人喜欢购买定期寿险来转移自身经济责任最大的时期的财务风险。

而在中国,90年代才重新引入保险制度,中国的商业保险的初始时期,可以说实在监管力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过来的,而在这样的婴儿级别市场,用利诱导(奶头乐效应,不懂的百度)就变成了万试万灵的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保险业,即做大的规模,但也做臭了名声。老百姓的各种道德问题,保险销售员的各种专业失德问题、屡见不鲜,哪怕随着监管的经验、力度的升级加强,这些恶意破坏市场秩序的时间在我国部分国民的的劣根性下,依然屡禁不止,想看的可以到银保监官网查看近期的处罚。

更关键的是,我国国民的保险认知教育依然在最初级的阶段,与国外的水平,依然差着最起码的一代人的差距,要想追平,花三代人是保守估计。所以,我们的保险业市场依然需要正确的教育,而我们的老百姓,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证券方面,不是小布的专长,但建议从证券的发展历史、风控水平上看出中外差距的。未来发展预测

以上说及到的情况,基本上造就了我国对于保险、银行、证券的认知与排序,但我们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始终都会有一天到达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的主流依然会是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创造、达到、买到、成本、效用最优的工具。而非常明显的就是,我国的银行、保险、证券的监管上会是紧密联系,这从银监会与保监会的联合就知道,我国的国情不同于欧美,我们要从自身的经济特点上出发,而未来的中国,投资驱动依然是我们国家的主要方针,以及是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个人认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变成银行+保险,证券的一个方式,或更有可能的就是参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做法,保险牵头+银行+证券的方式挑动金融杠杆,使得资金利用率大大提升,篇幅有限,暂时说道这里。感兴趣交流的请留言或者私信。

我是布兰特,帮你识别风险,重新理解保险。

反弹行情来了吗?

的确昨日沪指大涨68个点,涨幅2.5%以最高点报收,银行、煤炭涨幅最大,农业银行大涨7%多点,出现蓝筹股引领大盘走出困境的迹象,那么反弹行情来了吗?从各个方面来看反弹行情的确是来了。昨日的大阳线确实很重要,其实现如今的多头也是一群残兵败将,已经熊了三年的股市,哪个心里没有点阴影呢,只有连续性的、快速的上涨才能压制住内心的恐惧,一路向上,越涨信心才会越足。

那么下面请看本人在9月16日预测的上周趋势截图给大家看看,然后再分析十一前的最后一周四天的走势。

以上截图分析看过后,请看下面是上证日线分析,日线早就已经出现了底背离现象,如果在这个底部割肉可就太可惜了,玩儿股票技术分析不可不学,所以会技术分析的打眼一瞅就看出,短线暂时底部已经出现,而且成交量也有所放大,指标接近0轴随时有进入多头的可能,如果指标MACD进入多头,那么说明大盘2644点大概率是底部,就像我上周预测的一样2638点并不一定会跌破,所有人都说必破,但是大盘往往就反向趋势所为。

在来看上证周线,我说过下跌的阴线实体小,说明是调整的症状而且又是缩量的连续三周,并带上下影线的小阴星,所以上周出现了光头破脚的大阳线,我预测的是中阳线,超出预测范围,周线指标MACD处于空头下形成了向上的金叉,红柱刚刚出现了第一根,那么如果出现下一根红柱的话,是不是还有上涨的可能呢,所以我判断,下周大盘应该为小阳线或带上下影线的阳星,因为下周为十一前最后一周交易为四天观望气氛较浓,所以十一前大盘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周线如突破下降通道,那么大盘此次反弹的高度会很高。

综上所述,中秋节后日线马上就面临2815点-2823点缺口压力,不过从上证小周期来看盘中有上涨后回调的可能,各个小周期仍然有上涨空间,日线均线5日线已经上穿10日线,10日线就快上穿20日线,如果此条件都充分,大盘的均线可就是多头排列,上涨开始了。操作上以最近超跌的个股为首选,大盘股在市场中是负责搭台的,超跌的才是真正可涨的,建议可关注有色和环保,尽量选各概念中的龙头。

以上仅代表“有福自然来”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意犹未尽,可关注随时观看。有不同看法,欢迎随时指点和评论,原创不易,请尊重珍惜,谢谢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题主你好,我是“愉见财经”小编sy,之前正好做过相关的报告,来分享一下。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中国境内标准资产支持证券按照主管部门不同,可分为:银监会主管ABS(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市场流通)、证监会主管ABS(企业资产证券化,交易所流通)、交易商协会ABN(资产支持票据,银行间市场流通)和保监会主管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目前ABS市场中,信贷ABS和企业ABS发行规模占比超90%。

经过不断发展,资产证券化主要形成了九大操作流程:重组现金流,构建资产池、设立特殊目的机构、资产权属让渡、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发行与销售、获取发行收入、资产池管理和清偿证券。该过程涉及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发起人、发行人、托管人、投资人、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进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包括:

(1)发起人/原始权益人,指基础资产的原始所有者,也是ABS业务的发起人。就信贷ABS市场而言,发起人集中度高,主要为银行、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而企业ABS的主体准入要求则相对较低,因而发起人更为多元化。

(2)受托人/计划管理人,受发起人委托,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信贷ABS由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设立信托计划,由于信贷ABS的受托人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因此规模较大、有隐含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品牌优势明显。

企业ABS则由券商或基金子公司作为计划管理人,成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同时全面参与产品设计、销售发行并提供财务顾问等服务。大部分券商在担任计划管理人的同时,也会担任主承销商的角色。目前而言,计划管理人数量趋于稳定,但发行规模呈现两极分化局面,2017年发行规模前5名的计划管理人占据市场50%份额,其中德邦证券一家就占比37%。

以上图德邦花呗2017-51为例,它属于企业ABS,证监会主管,由蚂蚁微贷作为发起人,德邦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和主承销商,采用内部增信,信用评估机构为上海新世纪。该债券分为优先级A和次优B级,优先级分A1和A2两档,各自对应不同的分层比例。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形式是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随后基础资产不断丰富。2008年次贷危机使得美国ABS发行量有降低,但2016年底ABS存量规模仍占债券市场25%左右。

中国ABS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内舆论,银监会、证监会相继暂停ABS项目审批,ABS市场陷入停滞状态。直到2014年随着信贷 ABS 和企业 ABS 的审核方式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效率大大提高,信息披露更加完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目前而言,中国ABS市场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将蓬勃发展,原因如下:

(1)ABS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增速下行,去库存压力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水区。资产证券化作为“存量优化、增量补给”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改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为例,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工具融资。

(2)ABS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而且由于ABS融资可以实现“出表”,进而降低企业杠杆,为企业带来更多间接经济利益。

(4)ABS能够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经过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的资产支持证券往往具有风险低、流动性强、收益高的特点。此外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灵活,可以按照不同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资金实力及风险偏好等量身定制不同种类、等级、期限和收益的投资产品,这是其他投资产品很难做到的。

(3)就ABS市场本身而言,其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基础资产想象空间大。2017年ABS存量规模占债市规模比重不到3%,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未来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以上数据均来自wind)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