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第十季第十期题目和答案,有哪些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好书?
青年大学第十季第十期题目和答案,有哪些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好书?
《茶道生活》《茶道智慧》(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姚华著 曾力竞译)
智慧茶,平常心,人生关关都能过。
民间的奇闻异事有哪些?
1977年,家住河北的村民黄延秋,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竟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这种事情在他身上接连发生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离奇。至今全国无一人能够解释原因。
提起神仙、外星人,恐怕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但这种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了河北村民黄延秋身上,外星人不但带着他瞬移全国各地,还带他享受了一把人间富贵。令人羡慕的同时也不禁疑惑,这究竟是真是假?可惜到现在也无人能够解答。
新婚前夜离奇失踪,醒来时竟身在千里之外1957年,黄延秋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东北高村的一个普通农户人家,父母都是农民,黄延秋长大后自然也专心在家务农,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家附近的小县城。
1977年,20岁的黄延秋经过家里人的撮合,跟同村的一个姑娘定了亲,准备结婚了。到了7月27日这一天,黄延秋更是紧张又高兴,因为明天就是他的大喜之日。这一晚,他和母亲好一通忙碌,他把自己的衣服全都放在了母亲的屋子里,自己的卧室则留着明天洞房之夜用,准备好一切后,母亲提早去睡觉了。
而躺在床上的黄延秋却辗转反侧,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可恍惚间他的耳边却越来越嘈杂,似乎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难道是在做梦?黄延秋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此时一阵风却吹到了他的身上,家里哪来的风?
这下黄延秋彻底惊醒了,可睁开眼他却吓了一跳,这是哪里!
只见得周围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人来来往往甚是热闹。而自己,居然躺在街边的一条长椅上,身边还放着一个包裹。打开包裹一看,竟是昨晚收拾到母亲卧室里的衣服。
黄延秋捏了一把脸,生疼。他赶忙又拦下一个路人,问他这是哪里。路人似乎在看神经病一样,答道:“这是南京啊,醉鬼!”原来人家把他当成了一个说胡话的酒鬼。
可黄延秋却彻底呆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来的,我现在怎么回家啊。
此时,身后来了两个身穿警服的年轻小伙,拍了拍黄延秋问道:“同志,你遇到什么麻烦了?”黄延秋虽然觉得自己的遭遇太过离奇,不过他还是向这两个警察原原本本说了出来。谁知道两个警察听完后丝毫没有惊讶,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火车票对他说:“你现在坐火车去上海,我们在那里碰面,到时候送你到遣送站联系你的家人”。
到了车站,黄延秋低头看了一眼车票:南京至上海,7月27日晚23:40开。
从9点入睡到现在不过2个小时,自己是怎么来到2000多里以外的地方的?黄延秋始终想不明白。可他没时间细想,自己第一次到外地来,人生地不熟,想回家只能按照那两个年轻警察的话做,他赶忙上了火车,紧张的看着窗外陌生的城市。
4个小时的车程,黄延秋来到了上海站,让他惊讶的是,两个年轻警察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了,他们是怎么来的,坐火车、开车?黄延秋虽然不解,但也不敢多问。
就这样,两人护送他来到了遣送站,交代了几句后就离开了。很快这里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开始询问黄延秋的情况,但与两个警察不同的是,这些人听完黄延秋的经历后,都不相信,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
第二天清晨,一封电报发到了距离黄延秋家三公里外的辛寨村:“辛寨黄延秋在上海蒙自路遣送站收留望认领。”村委并不认识黄延秋,就一头雾水地回了一封电报:查无此人。
10天后,东北高村村民黄延秋失踪的消息传到了新寨村,此时他们才想起这封电报,抓紧联系了东北高村的村委。
虽然名字对上了,但众人还是无法确定:那封上海电报发来的时间是早晨8点钟,距离头天晚上黄延秋头天晚上还在家里,黄延秋是如何在10个小时里到达千里之外的上海的?那时候最快的一趟火车,也要22个小时才能抵达。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村委让黄延秋的家人说了他身上的特征,并且发了封电报让上海遣送站比对。三天后收到了回复,果然全都匹配,这才派人与黄延秋的哥哥共同前往上海将他接回。
村里人围住黄延秋问他发生了什么,当得知他仅过了两个小时就到达了南京后,村里人说什么也不肯相信,认为黄延秋肯定是在吹牛。黄延秋人比较老实,也没法反驳他们。
再次梦中瞬移,两个神秘人高深莫测两个月过去,忙碌的生产农活让黄延秋差不多把上次的事给忘了,这次生产大会开过后,黄延秋被指派去挑粪。当晚,累了一天的黄延秋倒头就睡。
昏睡间,黄延秋又感觉耳边嘈杂了起来,忽然天空一个惊雷,黄延秋吓得坐了起来,然而他此时身处的位置更是让他呆住了:身旁竟是他不久前刚来过的上海火车站!黄延秋摸了摸身上,一分钱也没有,该怎么回家呢。
黄延秋想起上次回家的时候,除了哥哥,还有一个在上海部队的同乡帮过他。那个人叫吕庆堂,是这里一个部队的军官,上次吕庆堂还把黄延秋领到了家里,让老伴煮了一碗招待黄延秋。
可吕庆堂一家人都住在部队,自己又如何找得到呢,此时天上下起了大雨,黄延秋绝望的哭了起来。
“请问你是肥乡的黄延秋吧,是不是要到军营去?”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两个年轻人的声音。黄延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对方接着说:“我们是xx部队的,受了首长委托,在此接你”。
黄延秋满脸疑惑,难道是吕庆堂来接自己了,可他怎么知道自己来了上海?黄延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稀里糊涂的跟着两个人走,他清楚的记得,两个人还花了4分钱给他买了张船票。
不知走了多久,三人来到了部队门口,这里警戒森严,门口站岗的士兵目不转睛盯着前方,但带头的两个士兵却不理会,领着黄延秋径直进了大门。更加诡异的是,这些士兵就像是看不见他们一样,任由他们一路来到了部队干部的办公室。
里面的干部看到黄延秋吓了一跳,还好其中一人认出了他,问道:“你怎么又来了?你是怎么进来的?”黄延秋回头,却发现带他进来的那两人已经不见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得木讷在原地。那个干部知道黄延秋与吕庆堂相识,便写了个证明,让他去找吕庆堂的住处。
黄延秋刚下楼,发现那两人已经在楼下等着他,也不问黄延秋准备去哪,带着他左拐右拐往前走,一路上来往的士兵车辆不少,却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们。难道我们隐身了?黄延秋琢磨着。
来到军营里的一处家属住所,两人替他敲响了门,开门的正是吕庆堂的老伴,看到黄延秋她吓了一跳:“来部队家属这探望必须要登记由家属迎接,你是怎么直接进来的?”
黄延秋不懂得这些规矩,他想说是两个士兵给他领进来的,可转眼两个人又不见了。吕庆堂此时不在家中,他的老伴吩咐儿子吕海山煮1斤面条给黄延秋吃,黄延秋三口两口就吃干净了。
第二日,部队的干部召开紧急会议,他们挨个询问昨晚站岗的士兵,却都说昨晚没看到有人进来。首长又把黄延秋叫来,质问道:“私闯军营是重罪你知不知道,你是不是特务!”黄延秋哪里见过这般阵仗,他双腿发抖直说不是。
对方看他就是一个老实的农民,不像是撒谎,也没有太为难,只是发了一条电报给东北高村确认身份,得到东北高村的回复:此人是我村村民,不是特务。于是部队派车辆送黄延秋去火车站,让他回家,吕海山亲眼看着黄延秋上了火车,这才回头。
这次回来后,村里人却没有一个人说他是在吹牛了,因为在黄延秋消失后,他家的墙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个行大字:“山东省高登民、高延津,放心。”
第三次瞬移,腾空飞跃半个中国第二次的神秘消失,让村里谣言四起,有的人说黄延秋这是被小鬼缠了身,有的人则说黄延秋惹了不该惹的人,墙上那行字就是来威胁他的。黄延秋的新婚妻子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向法院提起了离婚。
这让黄延秋十分苦恼,可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祈祷这样的事别再发生了。但那股神秘力量似乎还是不肯放过他,仅过了两个星期,干农活回来的黄延秋就莫名其妙晕倒在了半路上。
再次醒来,黄延秋发现自己睡在一张宽大的床上,这次是在一间装修体面的房间里,旁边还站着两个年轻人,似乎非常面熟,可一时却想不起来。年轻人告诉黄延秋,他现在是在甘肃兰州的一家宾馆内。
听着熟悉的声音,黄延秋猛然记起来了:这两人是他第一次到南京时的那两个警察!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纠缠自己,黄延秋害怕起来。
两个年轻人却笑着让他不要紧张,他俩是山东人,不会害他的。
前两次的警察、士兵都是他二人所扮,这次带黄延秋出来,只是想跟他到处走一走,玩一玩。两人请黄延秋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随后其中一人让黄延秋趴到他的背上,紧接着腾空一跃,居然飞了起来,转瞬之间三人便跨省来到了另一个城市。
西安、太原、天津、沈阳、福州等十个城市,他们每个城市游玩一天。路上碰见美食,他们伸手就拿,周围人却似乎看不见一样,晚上累了,就找家豪华宾馆,两人只需出示一份证件,就可以随意免费入住。
第10天,三人来到最后一站,北京。在游玩了天安门故宫后,三人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当然还是跟之前一样,三人径直走入却似乎没有人能看见他们。玩累后,黄延秋在宾馆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他被母亲的惊呼声吓醒,原来自己已经回到了家里。
从此之后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那时当地县里正在严厉打击封建迷信,有不少领导上门盘问黄延秋,可三次瞬移,都有人证物证在,最终也无法判定他在散播迷信谣言,只得不了了之。
但黄延秋的经历却这么传了出去,瞬间轰动全国,人们把这件事称为"腾空飞跃事件"。
猜疑不断,至今却无人能解在事情传开后,各种猜测与分析不断,大概分为了下面几种。
1,有的村民觉得,这是黄延秋碰到了神仙,想让他体验一把人间的富贵。
2,有的村民认为,黄延秋这个人平日里就不怎么勤快,这是嫌队上给他安排的挑粪工作累,所以编了个理由躲了起来。
3,很多专家到此研究后表示,这两个山东籍男子,很可能是外星人假扮,黄延秋就是他们随机挑选的实验对象。
《走近科学》也分三期报道了黄延秋的事情,请了国内许多精神科专家让黄延秋去做脑部CT诊断,结果表明黄延秋并没有任何精神疾病。最后对黄延秋进行了催眠治疗,医生认为黄延秋因为过度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而产生了偏执型人格,这是抑郁症的一种。黄延秋也勉强接受了这一诊断结果。
写在最后直到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对黄延秋的事嗤之以鼻,认为他就是在撒谎,认为他给自己炒作故弄玄虚,有了名声以后各大媒体电视台想来采访,都要收取一笔采访费,比种地赚的不知道多多少。
可还是有人坚信黄延秋没有说假话,一是他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现在也70岁了,没必要撒一辈子慌。二则是他这几次经历都有真实的人证物证。
当年送黄延秋去车站的吕海山,依旧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天的场景。邯郸地区地委书记也证实曾接到上海某部队发来的关于黄延秋的报告。东北高村的电报,以及村民们都能为这件事情作证。而且经过比对,黄延秋描述的10个城市的天气,都与当时实际天气吻合。单凭这些,就无法推翻黄延秋的说法。
直到现在,黄延秋的事情还是没能给出一个准确而又科学的解释。如果这件事放在今天,四处都是监控探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黄延秋所说是真是假,很快便能水落石出了。
但可惜的是,限于当时的科技条件,这件事恐怕要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团了。
喝醉酒发生的最尴尬事是什么?
我不善饮,在公司年会上偏偏喝多。进入小区,错将3号楼当4号楼了,单元门走对了,到了五楼,见房门换了,褐色的进户门高大尚,心道:“老公前几日张罗要换门,没想到这么快。”
见钥匙孔中插着钥匙,自语道:“你这死胖子,就是心粗,开门也不拔钥匙,兴亏我发现,要不然家中不得丢东西?”
打开房门,很熟悉的装修风格,心道:“这是自己家,没错。老公真能干,墙上何时贴上了壁纸?”
脚底无根,就象踩在海绵上,傻笑着,大着舌头道:“咦,这墙居然会动,怎么回事?倒了砸到我的头可不妙!”
脱鞋进屋,进卧室就上床,望了一会天花板,脸上发热,能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的跳动。
洗手间中听到哗哗流水的声音,心道:“这死胖子,平时不洗澡,今天可好,居然爱干净了。”
脚下一个踉跄,倒在床上。咦!这床怎么这么软,伸手按了按,是席梦思的垫子。这死胖子,乱花钱,先前那个垫子多好,干嘛要换?看我不找他算帐。
眼皮睁不开,昏昏睡去,睡梦中有人唤我:“喂!你是谁,怎么进来的?”我脑子一片空白,随口道:“死胖子,别闹,我要睡觉。”
他又手推我道:“快起来,我老婆回来,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我听声音不对,忙转过身,定晴一看,吓得魂惊天外。
只见一个男人,光着上身,穿了个大裤衩子,站在我面前。我大叫道:“非礼啦,你这个渣男,到我房间干什么?”抓起枕头向他头上砸去。
他顺手接住,怒道:“贼喊捉贼,这是我的家,看好了,你人长的漂亮,看不出来,还会撬门别锁,我家的门锁,不用钥匙全市恐怕没几个人能打的开。”
我酒醒了大半,仔细一看,走错房间了。脸色发烧,忙跨步下床,道:“对不起!对不起,我酒喝多了,真的对不起。”
我羞愧难当,恨不得钻进地缝里,正欲夺路而逃,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接着一个女人的声音道:“大军,快开门,我拎了东西,快拿不住了。”
那个叫大军的男子不知所措,我见藏无可藏,索性不藏,示意大军去开门。大军只得将房门打开。
我一见这女子,认识,我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未结婚前,听说她上了浙江,从此就没联系上她。
我手指她笑道:“宝贝,真的是你,可想死我了。”她也认出了我。我说我错将三号楼当做了四号楼,走错了房间,我向她说了事情的经过,她笑得花枝乱颤。
她笑靥如花,道:“多好啊!兴亏你走错了门,若不然你近在咫尺,还不知咱们是居然离得这样近。”
我道:“好什么啊?丢死人了,你要为我保密,你知,我知,他知,不能让第四个人知。”
她道:“一言为定。”我伸出右手小指对她道:“拉勾。”她伸出右手小指勾在我小指上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我俩相视,哈哈大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原来我们谁都没有变,心中仍然保留着那份纯真,变的只是容颜,岁月这把杀猪刀,早晚会在我们的脸上刻出印痕,一定的,逃脱不掉的。
酒是害人之物,少喝好,喝多了可不妙,从此戒酒。
却为何没给家人留下任何他要自杀的讯息?
一个人自杀了,却为何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他要自杀的讯息?
俗话说:"蚂蚁贪生不愿死",一个人在家中没有地位,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受到家人的欺凌,有话无处讲,有冤无处伸,身边没有亲人关爱,心情长期受引压抑,认为自己在世上活着没有价值,他就选择了轻生,在轻生前不给家人留下任何讯息。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例。
2005年5月中旬,我地65岁的陈大爷,和老伴张氏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外出在离村边半华的水塘中自尽了。陈大爷一生勤劳,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在周边做小工,他养了两个儿子,先后建了两栋房子,为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出嫁成家立业。陈大爷和妻子张氏住在小儿子家。陈大爷的老伴张氏,是个性情刚烈泼辣之人,周边人称"母老虎“,乡邻门平时都不愿和她交往,结婚40年来,两人为鸡毛蒜皮小事,天天争吵不休。陈大爷身材矮小,张氏身高个大,还经常脱下自己的鞋打老伴,他息事宁人,多次忍让张氏。在发生矛盾时,儿媳们庇护母亲张氐,指责自己的父亲。无奈陈大爷和张氏分了家,分床睡觉分灶吃饭,张大爷和80岁的父亲生活。2005年5月中旬的上午,陈大爷在家吃午饭时,张氏无理取闹,鸡蛋中捞骨头,骂张大爷是个窝囊废,还把陈大爷的锅碗给砸了,脸上也抓挠破了。儿媳们得知此事,没有一个人出面讲公道话,全家人都指贵冷落父亲,和母亲抱成一团,欺负这个老实巴交可怜的父亲,陈大爷泪流满面茶饭不思,在家睡了三天三夜,最后选择了跳水自杀,走上了不归路。
他认为自己在世间没有亲人,自杀后就不留下任何讯息。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发生争吵矛盾冲突,我们做儿女的要从中调解,对弱势的父亲进行关爱劝导,父亲也不会选择自杀,讯息全无的离开你。
你平时如果没有冷落过老父亲,在父亲受到他人欺负的情况下,你关爱施救老父亲,他不会自杀而无讯息的离开你。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欢迎分享。(原创)。但我们最终考进同一所学校?
关于这个问题,老李是这样看的。
如果从哲学角度(额,怎么画风突变呢)来分析这个问题的话那肯定是有意义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存在即是合理的。这种解释可能太哲学也太佛系了,下面老李就给同学们具体分析一下,这种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
如果你不努力,你的成绩会更糟糕。
我们做老师的最喜欢安慰学生的话就是: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诚然,这两句话没有任何问题,这句话好像可以适用于各个行业,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就像这位同学说的,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才和不努力的同学成绩一样,这就是效率问题。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能怎样?调整心情,继续努力。如果不努力了,可能连现在的成绩都保不住。没办法,这句话虽然很扎心但是也很现实。学生阶段,考试成绩就是我们唯一的KPI。而且求学阶段和工作后还不一样,工作后我们如果在某一行业发展不顺利可以跳槽换行业,但是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总不能不读书吧。所以,努力了成绩不理想只能继续努力了,唯一可以调整的可能就是学习方法,调整下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可能会提高一点。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
老李教过很多学生,学习用功的不在少数。学习用功的学生成绩不一定非常优异但是一定不会太差果一个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很努力,如果他能坚持三年的话,他的成绩不会太差的。相反如果有的学生学习不踏实但是有点小聪明,这样的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不会太高的。用龟兔赛跑来比喻学生的学习确实很贴切。
遇到拼命的兔子怎么办?
我们不能认为每一个聪明的孩子都不刻苦,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确实有既聪明又努力的学生。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每一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使命与定位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行了。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我拼命训练也跑不过博尔特,丢人吗?不丢人。我拼命学习,也赶不上爱因斯坦,丢人吗?不丢人。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行,总跟高人比太累了。
自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终身有用。
求学阶段决定学生成绩的因素不是很多,智商和自律占很大一部分。走上社会之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自律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我们看到很多成功人士上学时成绩不一定很出色,但是成功人士都很自律。李嘉诚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跑步,雷打不动;俞敏洪坚持读书,哪怕放弃假期;科比有句名言:你见过洛杉矶凌晨5点钟的太阳吗?
求学时努力了,成绩不优秀,不代表步入社会之后不优秀。如果在求学的时候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将来步入社会后定会有所作为。
优秀的人都很自律,怎么能说求学时的自律没有意义呢?
我是物理老师老李,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