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利(1986年世界杯上除了马拉多纳)
弗朗西斯科利,1986年世界杯上除了马拉多纳?
86年出彩的球员还是不少的,正因为有优秀的配角,才能凸显主角的伟大。
比如很多年轻球迷都知道马拉多纳是最佳球员也就是金球奖得主,但是86年的最佳射手,金靴奖得主,是英格兰的莱因克尔,打进6球,这还是在英格兰8强赛被淘汰的情况下。
虽然我们现在提起86世界杯,想起的都是阿根廷和马拉多纳,英格兰和阿根廷那场比赛也是最有名的,但是提及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场比赛,86届世界杯最常被提名的比赛,却是另一场,巴西和法国的1/4决赛,号称美丽足球的对决。
这是80年代分别来自南美和欧洲的天赋最好的球队,巴西有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法国有普拉蒂尼,吉雷瑟和蒂加纳。。。
可惜的是,这两只黄金一代,最高的荣誉都只是州大赛冠军,从没有征服世界,幸运的是,这两只黄金一代落幕前,为世界球迷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谢幕战,也因此成为了足坛永恒的经典比赛。
还有在马拉多纳面对的最终boss,在决赛和最佳球员评选中,都排在第二的联邦德国前锋鲁梅尼格。
除了这些“大人物”之外,很多“小人物”也有大放异彩的时刻。
比如墨西哥的内格雷特,86年的最佳进球评选,其实并非没有争议,但是马拉多纳的传奇性,让千里走单骑的光芒成倍绽放。
但是单看进球的精彩程度,墨西哥和保加利亚的1/8决赛里,墨西哥连续的空中传递配合下,最终由内格雷特凌空打进的进球,其实完全不落下风。
还有很多人都看不起韩国队,但是1986年世界杯的时候,虽然韩国队只是1平2负,但是打进了4粒进球,和最终冠军阿根廷是1-3,和意大利是2-3,并且1-1平了保加利亚。
试想今天,如果中国队,能在世界杯,面对欧洲和北美的球队打进4球,并且能和哪怕江河日下的意大利踢成2-3,哪怕三场全负,只怕全国球迷也要乐开花了。
1999年美洲杯最佳球员?
1999——里瓦尔多(巴西)近十五届美洲杯最佳球员
1983年以来历届美洲杯最佳球员:
1983——弗朗西斯科利(乌拉圭)
1987——巴尔德拉马(哥伦比亚)
1989——索萨(乌拉圭)
1991——莱昂纳多-罗德里格斯(阿根廷)
1993——戈耶切亚(阿根廷)
1995——弗朗西斯科利(乌拉圭)
1997——罗纳尔多(巴西)
1999——里瓦尔多(巴西)
2001——格瓦拉(洪都拉斯)
2004——阿德里亚诺(巴西)
2007——罗比尼奥(巴西)
2011——苏亚雷斯(乌拉圭)
2015——梅西(阿根廷)
2016——桑切斯(智利)
2019——阿尔维斯(巴西)
足球明星的绰号你熟悉哪些?
只是随意补充几个中外足球明星的绰号吧:铁腿——孙锦顺 森林里的小鸟 ——加林查 凯撒大帝——克鲁伊夫 白贝利——济科 黑蜘蛛——恩克诺 狸猫——基岗 飞将军——刘承德 泥鳅——古广明 矮脚虎——赵达裕 大炮——黄向东 拼命三郎——藏蔡灵 绿茵全才——王东宁 坦克——左树声 浪子——高峰 秃鹫——布克拉格诺 罗马王子—— 贾尼尼 非洲雄鹰——马吉尓 小旋风——利特巴尔斯基 足球博士—— 苏格拉底 辫帅——古力特——钢铁侠——布里格尔 耐力王 ——矫春本~~~
经典比赛最多的是哪一届世界杯?
我只是一个普通球迷,太早期的足球赛事我不懂,我就说说我看过的1998-2014这几届世界杯吧。总体来说,个人觉得,98世界杯的经典足球比赛更多。90年代末毕竟是攻势足球的春天,我不敢说当时的球星比现在强,关公战秦琼的说法没意义。但当时国足足球百花齐放,各队之间实力平均却是事实,哪怕是很多中下游球队,阵中也有大牌坐镇!就拿98世界杯来讲,小组赛西班牙2:3尼日利亚,劳尔的凌空抽射很精彩,却无法阻止本方门神苏比萨尔塔的失误,当然尼日利亚的远射也很精彩。八分之一决赛英格兰和阿根廷更是火星撞地球,无论是开场不久,欧文和西蒙尼分别为本方制造点球,还是巴蒂斯图塔罚进点球之后,与西蒙尼大跳摇篮舞。无论是阿根廷任意球经典配合,还是英格兰队欧文的长途奔袭,都极具含金量,贝克汉姆的红牌,更是把比赛进入白热化,最终两队也是由点球分出胜负。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荷兰之战也极具含金量,攻势足球大开大合,相当精彩。戏剧化元素层出不穷。奥特加顶人,范德萨倒地,博格坎普卸球绝杀,与上一场一样,背景帝阿亚拉:为什么又是我?半决赛荷兰与巴西苦战120分钟,期间甚至出现过262阵型来争夺中场。其他几场,还有巴西3:2丹麦,有小劳德鲁普的睡美人传球,克罗地亚3:0打破老迈的日耳曼战车,这几场都很经典。02世界杯气氛压抑了一些,印象中也就四分之一决赛巴西和英格兰那场,含金量比较高。06世界杯经典赛事也不少,比如法国对巴西,齐达内定位球助攻亨利,绝杀巴西魔幻四重奏。半决赛德国意大利队加时赛疯狂对攻。还有决赛,齐达内的红牌,这几场是不错。2010世界杯感觉比较一般,也就加纳与乌拉圭那场2:2比较经典苏亚雷斯用打排球的动作,换来红牌+点球套餐,却幸运拯救了球队。2014世界杯时,可能我也年龄大了,没那么多耐心,印象中没有什么经典赛事。所以个人觉得,还是98世界杯的经典赛事最多,你觉得的呢?你心目中最经典是世界杯是哪届?最经典的单场足球赛事是哪场?欢迎一起讨论。
你认为足坛踢球最好看的运动员是哪几个?
我是吃瓜球迷绿茵守望者,我直接说答案,我心目中足球踢法最好看三名球员,分别是罗纳尔迪尼奥、巴乔和博格坎普!
巅峰期的罗纳尔迪尼奥
当然,我承认说还有好几位球员实力和成就比这三名球员还高。
比如说贝利马拉多纳这样的球王,比如说罗纳尔多这样的外星人,比如说齐达内这样的大师。
但是如果我只从观赏性的角度来看,我还是最欣赏罗纳尔迪尼奥、巴乔和博格坎普。
小罗的技术实在太好了
巴西足球精灵罗纳尔迪尼奥,曾效力过法甲大巴黎,西甲巴萨和AC米兰等球队。
小罗曾拿过金球奖和世界杯冠军等荣誉,他在足球场上充满想象力,因为小罗可以把爆发力,柔韧性和灵巧性融合在一起。
戏耍孔卡没问题
看小罗各种声东击西的假动作,运用起来比后辈内马尔要更连贯很多。
无论是原地甩牛尾巴,还是背部停球,都充满创意,因为你根本想不到小罗下一步想干嘛!
1994世界杯巴乔和马尔蒂尼
意大利忧郁王子巴乔,曾经在佛罗伦萨,尤文图斯,AC米兰,博洛尼亚,国际米兰和布雷西亚等多家意甲球队效力,曾拿过金球奖,也曾以一己之力率意大利队打进1994世界杯决赛。
如果只说停球这个环节,巴乔甚至不输梅西!
看一看巴乔是怎么样停球过门将
巴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曾经因为重伤险些提前退役。
在整个足球生涯,巴乔几乎都是用一条半腿踢球。
伤病只能带走巴乔的速度和爆发力,却无法带走巴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看巴乔各种停球控球的动作,犹如天马行空一般。
难怪贝利说应该把巴乔在世界杯上的地球划进画下来送进博物馆保存!
1998世界杯博格坎普对阿根廷的绝杀
荷兰冰王子博格坎普,曾效力过荷甲阿贾克斯、意甲国际米兰和英超阿森纳,他也从未获得世界杯、金球奖或者欧冠这个级别的荣誉,但无损博格坎普的伟大。
在足球场上,博格坎普就好比芭蕾舞艺术家一样,用举重若轻的方式完成一场场完美的演出。
停球射门一气呵成
翩翩起舞的冰王子博格坎普
无论是1998世界杯上的停球射门绝杀,还有还是2002年英超足球赛场的转身射门,博格坎普几乎已经踢出了艺术家的境界。
齐达内的大师境界
其他球员,比如说齐达内,里克尔梅或者鲁伊科斯塔,踢球也很有美感,但因为篇幅原因,这里不做累述了。
你心目中踢球最好看的三名球员分别是谁呢?欢迎写下他们的名字。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90年代足球防守没有体系?
谢邀。这个问题不错。详细展开说的话太大了,这里尽量简单阐述吧。
崇尚进攻、整体防守战术发展慢、判罚尺度太松,滥用杀伤性防守动作,都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防守强度过大的原因。
足球的防守在上世纪最后10年初步形成体系,但还没有结构化。足球防守体系的建立,是从意大利开始,从链式防守到混凝土防守,再到后来的防守结构化,经历了大量的比赛验证和主教练的摸索。
关键人物是国米主教练埃雷拉,他是阿根廷人,将奥地利人拉潘发明的两名中后卫一前一后站位进行改良,造就了拖后中卫,就是常说的清道夫,用于清除整条防线被突破之后产生的危机。
埃雷拉用这种防守战术,在1963-1966年带领国米赢得三次联赛冠军,两座欧洲冠军杯,两次世界俱乐部杯冠军,开创了第一个大国际时代。但当时足球的重心在世界杯,整体崇尚进攻,防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链式防守再怎么出色,也很难抵挡大批天才的冲击。
链式防守没有升级之前,中后卫的配置是一名拖后中卫加一名盯人中卫,两名中前卫也要回来协助防守,那时还没有后腰概念。然而,当两名中前卫防守不到位,或者压根不参与防守的时候,四名后卫就要面对最少四名前锋,被过是常事,被戏耍就更不用说了。
单兵状态下,后卫缺少队友的协同防守,对天才进攻球员的恐惧感会无限放大,为了遏制对手发挥,凶狠放铲是常事,不管铲不铲得到球,都要铲翻对手,阻止他带球突破。更不用说肘击、踩脚踝、踢小腿和膝盖这些恶劣的动作。
拉拽球衣相比之下,真算是温柔的犯规了。贝利在1962年世界杯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捷克人踢伤,是加林查带着巴西队卫冕成功,这一点他从不否认。
1974年世界杯决赛,当时联邦德国开场55秒对克鲁伊夫的犯规,就是无奈之举。当时怎么抢都抢不下荷兰队控制的皮球,克鲁伊夫还长驱直入,一路从三十米区域带进禁区,背后凶狠铲倒克鲁伊夫的就是原拜仁主席赫内斯。
到了1982年世界杯,联邦德国守门员舒马赫弃门出击,对获得单刀球的法国球员巴蒂斯通(射门险险偏出)造成严重伤害,后者当场失去意识,下颚骨折,四颗牙齿被打掉,养伤长达五个月。
史上最波澜壮阔的高强度防守,来自于近代足球和现代足球的分水岭——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当时乌拉圭头号球星弗朗西斯科利,对丹麦的时候遭遇猛烈肘击、铲抢,乌拉圭人毫不示弱,对大劳德鲁普和当时丹麦头牌埃尔克耶尔同样还以颜色。
而最凶猛的犯规,首选对象无疑是马拉多纳。杀伤性防守动作,就是奔着废掉对方去的。
决赛对联邦德国,这样的双人绞肉机,放在今天,谁都扛不住。
1990年,对球王的恐惧蔓延到了所有球队。喀麦隆是世界杯新军,根本不知道如何防守马拉多纳,于是直接窝心腿。
而巴西人干脆直接正面踢,不带一点的遮掩。下图是后卫布兰科正面猛踢马拉多纳。
别忘了,30岁退役的范-巴斯滕就是倒在一次次的背后铲球之下,他的脚踝一场比赛“要被维尔乔沃德之流踢10-15次”。
而1994年世界杯的四分之一淘汰赛,意大利队后卫塔索蒂无球状态下打断了恩里克的鼻梁,对,就是刚从巴萨离职的那位主教练。
1998年,荷兰、法国和意大利的中后场防守体系初步有了结构化的样子,但面对提速之后根本无法有效防守的外星人罗纳尔多,荷兰人科库、戴维斯纷纷背后放铲,还包括当时的荷兰队长德波尔。
到了2010年,就算国际足联三令五申,严打恶意犯规、背后铲球就算先铲到球还是会被红牌罚下,那又如何?面对西班牙天下无敌的tiki-taka进攻结构化战术体系,北德容在世界杯决赛上同样祭出了窝心腿,直奔中场指挥官阿隆索的胸口。
难为阿隆索支撑到87分钟才被换下。
的确,90年代的足球防守没有成型的体系和高度统一的协防机制,但杀伤性犯规和恶意犯规层出不穷,防守强度比现在只高不低,这是有图为证的实例,跑不掉的。无数的天才球员,倒在了这样的“防守”之下。最可惜的除了范-巴斯滕,还有英格兰的哈格里夫斯、德国的戴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