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乳腺癌前期能治愈吗)
凌志军,乳腺癌前期能治愈吗?
我们理解的治愈一般说的是“病灶(发病的部位和病源)消除”、“症状消失”,不需要再接受医学治疗而能如常生活,以这个理解来讲乳腺癌早期是能“治愈”的。而医学上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并不会用治愈两个字来形容,大多只说“得到了控制”,并用5年存活率还衡量长期预后效果。乳腺癌0期和I期的5年存活率约为100%,也就是说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基本上都能活5年以上。
因为癌症发病原因复杂,一般都只能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无法根除导致癌症的根本病因,因此有复发的可能。所以,癌症患者之后的生活中也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预防和及时发现癌症复发。
下面,“问上医”来详细说说乳腺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乳腺癌是如何治疗的?治疗乳腺癌,有手术、放疗、化疗、激素疗法、靶向疗法等方法。
手术,包括乳房肿瘤切除术、乳房切除术两种,前者是只切除癌变的肿瘤和周边的组织(可保留乳头和乳晕),后者是切除整个乳房。该选用何种手术方法取决于癌细胞的扩散程度和患者的偏好等。在做乳房切除术后,在身体恢复的比较不错时进行乳房重建术,这能让患者重新拥有乳房。
放疗,也就是使用高能量的射线来杀死癌细胞,这是种无差别攻击手段,既能消除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也会攻击周围的健康组织,会产生疲惫、肿胀和类似晒伤的感觉。
化疗,即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适用于乳腺癌四期的患者,此类化疗药也可能用于手术前缩小肿瘤、手术后降低复发几率。但可能引起脱发、恶心、疲劳等副作用,且患者会变得容易受到感染。
激素疗法,只适合ER-阳性或PR-阳性的患者,这两种是激素敏感性肿瘤,即癌细胞会在雌激素、孕酮的作用下快速生长,使用激素可抑制这种作用。也可用于术后预防癌症复发。
靶向疗法,适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靶向药物可减少HER2蛋白质生成而抑制癌细胞生长,目前可使用的药物有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来那替尼、阿法替尼。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快速增长癌症患者生命意志强度和韧度的心理学方法有哪些?
快速增长癌症患者生命意志强度和韧度的心理学方法有哪些?
这个问题的意思应该是让癌症患者的内心强大起来,以抗击癌症的扩散。
应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对癌症的认识,如果认为是癌症,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人都是求生的欲望和本能,所以这时候讲大道理,讲人生观是没用的,需要重新认识癌症,癌症的发病过程基本就是和免疫力相对抗的过程,免疫力好的人,癌症发病的概率就低,要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知道从膳食合理,适度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等方面做起,不断恢复免疫力。同时,了解李开复,凌志军,还有很多普通人抗癌成功,至今身体健康的例子,来提升信心,要坚信,癌症不等于死亡。
另一方面,就是学会调节情绪,有一句话,快乐是一种能力,是需要锻炼的,通过反复的体会练习,让一个积极乐观的思维情绪在大脑自动运行,只要坚信癌症可以战胜,再加上积极练习,好的方法就掌握了。
该如何安慰身患绝症的病人?
该如何安慰身患绝症的病人?
我姑姑得了直肠癌,医生已经不建议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大概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昨天回家我去看她,很想说话安慰她,但一直健谈的我一时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候总感觉说啥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对于一个身患绝症,接近死亡的人,无论是什么年龄,只有自己能想开,如果自己悲观,别人说什么都是徒劳的。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有一个专家说过,病有来的路,就有回去的路,只要知道病是怎么得的,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说到癌症,人们绝望,确实有很多有钱有权的名人,患上癌症,治不好,如罗京,李咏,王均瑶,魏延政等,还有身边很多普通人因为癌症死亡。但还要想想,还有一些患者,并且被专家判了死刑的,现在活的好好地,如,李开复,凌志军,周一萍等。尤其是凌志军,人民日报社编辑,2007年查出癌症晚期,当时北京,上海的很多权威专家说活不过3个月,但是人家现在还好好的。当然有一些普通人,并没有被癌症折磨死,在湖北,一个普通的心理咨询师,在武汉,重庆等地,帮助一些相信她的癌症患者调节情绪,发现生命都延长了,如果再配合适度治疗,增加营养,适度运动,膳食合理等,这些都是提升免疫力的,效果会更好。所有的慢性病,包括癌症,都是身体的损伤,免疫力的下降造成的,所以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才是最积极的应对方式。江苏省肿瘤医院吴江文医生介绍?
个人简介 —— 主任医师, 1996年始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工作至今,复旦大学学士,南京大学博士,东南大学博士后,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科学型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Gynecologic Oncology Research and …
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癌症性格?
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癌症性格”?
所谓的癌症性格,实际就是容易紧张焦虑,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心理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很多癌症病人,如果是这样的性格,一旦知道自己患上癌症以后,病情发张就会加快,症状加重。
改变这种个性的关键是提升自信,分析一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地实践,强化巩固自己的优点,有了特长,自信就会提升,有了自信,遇事就不容易焦虑。
再就是了解一些病理知识,比如癌症,很多癌症患者并不是病死的,很多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因为不懂病理,听到的都是癌症是绝症的说法,但是看看那些抗癌明星,看看李开复,凌志军等人是怎么康复的,就能树立信心。
应不应该继续鼓励他撑下去吗?
痛苦的绝症病人想放弃治疗,应不应该继续鼓励他撑下去吗?
有很多疾病绝症,治愈率不高,如狂犬病、艾滋病、癌症等,这些都称为绝症,尤其到了晚期,更是绝症,但绝症都是人定义的,人们认为的绝症,不见得是真的不行了。
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凌志军,他出生在上海,在2007年的时候被诊断癌症晚期,当时北京、上海的很多知名专家几乎给出了一致的结论,一般活不过3个月,但现在是2022年,10年过去了,60个3个月过去了,凌志军还活的好好的,不知以后还有多少3个月在等着他。看看凌志军做了什么,就能找到答案,比如在饮食、活动、情绪调节等。
理性地看待所谓绝症,积极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预防医学和营养学,解释了很多疾病的原理,给出了很多科学的方法,相信以后的绝症会越来越少。
方法对了,看到希望,就不是苦苦支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