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坦克战,历史有没有双方使用坦克0距离战斗的大型战役?
四人坦克战,历史有没有双方使用坦克0距离战斗的大型战役?
二战时库尔斯克会战的“普罗霍夫卡”就发生过坦克与坦克的0距离战斗。由于双方投入的装甲部队特别多,又是在狭窄的区域进行的硬碰硬的坦克突击战,因此许多坦克最后冲到了炮口对炮口的距离,不少坦克干脆采取了撞击战术。苏军用英勇的牺牲换来了胜利。
库尔斯克会战从1943年7月5日发起,至8月27日结束,历经两个月,共268万士兵和8000多辆坦克参战;加上各式自行火炮、歼击车,足有上万辆装甲被投入。战火中心的苏联小城普罗霍夫卡仅7月12日就云集了双方1500辆坦克,这种景象后世再也见不到了。
普罗霍夫卡后来竖起了纪念碑雕塑,雕塑的造型就是被T-34坦克撞翻的虎式坦克。
普罗霍夫卡的战斗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也是最残酷的坦克决战。先是德军通过精准的炮击大量的撕碎苏军装甲,随后苏军钢铁洪流硬冲到德军装甲身前进行分割和攻击,许多驾驶员直接拿坦克疯狂的撞击了对手。经过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真正的结束了自己的攻势,从此节节败退。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第三帝国拟定了“堡垒行动”,目的是通过库尔斯克地区的两只大军夹击苏军,扭转之前的颓势,但几次突击都宣告失败,普罗霍夫卡地区成为德军主力进攻方向。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投入了新型的虎式重型坦克131辆,以及200辆豹式坦克和90辆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但绝大多数坦克都是3号和4号,足有近3000辆装甲单位。这也是虎式坦克投入数量最多的一次,503/505,党卫军101/102/103重坦克营都将坦克部队以“坦克歼击连”的方式参加了战斗。
苏军则多是T-34\76坦克和KV-1重型,附带还掺杂了一些美国援助的M3“格兰特李”坦克、英国丘吉尔坦克和不少自己的T-70轻型侦察坦克,还有大量的SU-122、SU-152、SU-76等各色自行火炮。
令人津津乐道的T-34\85坦克并没有出现,它们5月份还在厂里验收,要等到1944年6月的白俄罗斯战役才大规模上场。库尔斯克会战苏军坦克数量达到5128辆,夹杂着大量的自行反坦克炮,装甲足有8000之数。
德军希望从东南方向集中主力进行突破,继而穿透苏军防线夺取库尔斯克。但苏军也不是善茬,他们干脆决定对德军的兵峰展开“反突击”,因此也调用了大量预备队,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就是作为预备队拉上去的。
7月12日,德军投入增援部队,力量再一次滚雪球似的暴涨。在普罗霍夫卡,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组成的SS第2装甲军与苏联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发生了正面碰撞,德军500多辆坦克与苏军800多辆坦克狭路相逢,双方大战8小时,打出了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
为了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调集了南部战区几乎能调动的全部坦克,拥有5比1的数量优势。因为双方都在突击,所以完全没有什么计谋可讲,只看谁的矛头更利。德军需要空间,苏军则需要时间。
苏军坦克手在战前动员时被告知:“如果遇到你无法击毁的坦克,那么请珍惜祖国的炮弹,像狮子一样冲上去消灭它!”
按照当时德国军官的描述,苏军坦克像“象群”般密密麻麻的一路延伸过来,最后双方坦克撞到一起,发生了极近距离的残酷血战。
开始德军利用精准的大威力火炮和光学系统,在远距离大量屠杀苏军坦克。苏军坦克干脆放弃了与德军对炮的做法,直接往300米和更近的距离逼近,希望用数量换质量,用钢铁洪流淹没德军。
很多红了眼T34和T70坦克根本不减速的撞上了德军坦克,随后更多的坦克冲上来在极近的距离开火,有些苏联老兵回忆起那惊心动魄的时刻“连炮塔都不摇了,只会前进,前进,然后往前开炮”。
普罗霍夫卡大地上到处是坦克的烟尘,有的是履带激起的土灰,有的是坦克燃烧的黑烟。双方活下来的乘员用冲锋枪和手榴弹继续鏖战,有些红军坦克兵拖着半截残躯,身上着了火,就那样趴在滚烫的装甲板上开火。
甚至还发生了坦克兵之间的匕首白刃战,苏德坦克手扭打在一起,用刀子和牙齿互相解决对方。
最后普罗霍夫卡的战斗因双方筋疲力尽而偃旗息鼓,德军损失了400多辆战车,但没能占领普罗霍夫卡,只能怏怏退走。
苏军8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拼光了700多,却坚持到了援军到来,红军坦克与兵员源源不绝的开进这个地区,奠定了德军库尔斯克最终的败局。
后世在此地竖起了纪念碑,它的造型就是英勇的T34撞向德军的坦克。让人们永远缅怀这一天的血战。
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乌克兰总统库奇马为普罗霍夫卡牺牲的勇士们敬献了花环。
中国关于坦克战的电影有哪些?
1、坦克大决战
《坦克大决战》是1965年12月16日上映的,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发行的,由肯·安纳金执导的,亨利·方达、罗伯特·肖、罗伯特.瑞安等领衔出演得战争片。
该片讲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
2、蛇谷奇兵
《蛇谷奇兵》是由于业华执导的战争片,郑晓宁等参演。
内容讲述了我军某坦克穿插营从蛇谷潜入越军敌后要道—班岗。对欲逃之敌实施阻击,为我后续部队发起全面进攻奠定了基础。
3、解放
《解放》是1972年上的苏联剧情电影,由Yuri Ozerov执导,扬·恩格莱特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
4、《入侵阿富汗》
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一坦克车队歼灭某部落,并将其首领辗死轮下,英勇的阿富汗勇士为报父兄之仇,率领该族勇士穷追坦克,并诱使陷入迷径,直至油粮枯竭。坦克兵柯佛奇克不满长官残酷冷血,而被弃于荒漠中,最后却协助阿富汗勇士围攻坦克,掳获苏俄兵。
1980年阿富汗战争,俄军和阿富汗反抗军两边打了好多年,双方军力之悬殊自是不在话下,但最后强龙难压地头蛇,苏军从阿富汗撤军。
可以四人里面有踢足球?
推荐《EASPORTS?FIFAONLINE3M》,这款游戏是由EA(艺电)公司开发,腾讯代理的足球手机游戏,游戏拥有FIFA国际足联组织的官方授权,可以试看看
4399游戏有哪些3人小游戏?
动作(疯狂小人乱斗)可以调按键的 最多可以4人玩 很好玩 我很喜欢这个闯关(机器人竞速)这个最多可以4人玩 很不错体育(可爱多人赛车)这个也可以4人玩 游戏很好玩射击(四人桌面战争)可以4人 但是游戏只是一般般射击(四人坦克战)可以4人 很好玩 休闲(冒险开宝箱) 可以四人 很囧的游戏 射击(混乱大枪战) 可以调按键的 还可以我只知道这些了 一般4人玩的都可以三人玩
二战坦克和著名战役都有哪些?
题主应该是希望了解普库尔斯克战役和普罗霍夫斯卡战斗里,双方坦克的表现。
笔者就接着上一部魏特曼波卡基之战的思路来给大家讲讲这场坦克大战的情景吧。
(图为1943年城堡行动刚开始前进的三号坦克连队,魏特曼也参与了南部的战斗)
坦克战概况:这场坦克大战属于城堡作战的一部分,发生在整个战役的南部——普罗霍夫斯卡地区。过去的历史书籍曾经表示双方投入了超过1200辆坦克进行对决,经过90年代之后对苏德材料的研究,表明实际规模没有如此夸张,双方总共投入了约600辆战车争夺该地。
德军损失60-90辆坦克和突击炮,842人伤亡;
苏军损失300-400辆坦克和突击炮,5500人伤亡。
(淹没一切的著名T34海~~~)
虎豹出笼——库尔斯克会战揭幕。1943年初,德军由于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元气大伤,好不容易才在哈尔科夫争夺战中扳回一城,稳住了局面。在希特勒看来,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突出部的苏军,将重新掌握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也便于在盟军登陆欧洲之前获得较好的战略态势。
但是,该计划由于新式坦克的战备等原因一拖再拖,直到7月初才付诸实行。苏军方面早就从国内国际渠道探知了德军的进攻意图,斯大林立即动员30万民众在库尔斯克地带修筑了长达9600公里的战壕。
(建筑良好的壕堑地带是苏军的坚实阵地)
这些战壕被用作专门阻止德军的装甲力量突破。战壕层层交错,相互掩护。前有重重铁丝网,宽阔的反战车壕,密密麻麻的地雷阵;后有大小火力点,各种反坦克炮,迫击炮。而且这样的防线还有多条的纵深。苏军的T34坦克群更是随时准备投入战场反击。
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城堡行动一开始就将面临准备万全的苏军,失去了突袭的优势,只能靠装甲和步兵来强行进攻。
1943年7月5日凌晨,苏军抓获了德军第6步兵师的一个中士,得知几小时后进攻即将展开。苏军立刻对德军出发阵地实施了大规模先制炮击,战役正式开始。
德军聚集的虎豹象熊还未出动就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打击,损失很大,这也预示着整个战役将不会顺利。无论如何,德军以新式坦克为先导,从南北两翼向苏军突出部展开攻击。
焦头烂额的大象和老虎——北部战线。我们着重来看看装甲部队的表现。当时德军所有87辆新锐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全部配置在北面莫德尔将军的第9集团军。这些大象的前身和虎式坦克以及灰熊突击炮一同作战。他们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击退了苏军阵线中央的反击。但在反坦克雷区中损失很大,并且苏军的重炮火力一直不断倾泻在它们头上。这时德军才觉察这里有至少8个苏军精心部署的防御地带。
艰难前进了5公里以后,德国人发现当面苏军抵抗顽强,并且侧翼并未扫清,自己处在被夹击的局面。苏军炮火之下,德军步兵遭到严重压制,导致斐迪南和老虎不得不单独向前。它们在被前方的地雷阵绊住手脚之时,苏军的新式SU-152自行火炮在远处展开齐射。这种大口径火炮的直击威力相当恐怖,它的榴弹不需要击穿装甲就可以靠爆炸的冲击波重创对方。苏军的12辆SU152在战役期间一共击毁了7辆斐迪南歼击车和12辆虎式坦克,赢得了动物猎人(Zverobo i)的绰号。
(威力巨大的SU152,可攻坚可反坦)
(被击毁的斐迪南歼击车和身亡乘员)
斐迪南歼击车200毫米正面装甲,虎式坦克正面100毫米,理论上说都能够防御苏军各口径的反坦克直射火力。但在实际作战中,他们缺少步兵掩护,苏军的反坦克炮可以不断从多个方向埋伏射击。防线前的反坦克地雷则很容易炸断履带,导致乘员不得不弃车。并且好不容易靠近战壕后,斐迪南歼击车缺乏机枪来压制对方。情急之下,德军装甲兵甚至用MG42机枪穿过主炮管射击来抵挡苏军步兵的冲击。
步坦协同的缺失,导致苏军步兵的反坦克手雷和莫洛托夫鸡尾酒对车辆的引擎通风口和薄弱处造成很大威胁。
经过大约一周全天候的战斗,第9集团军精疲力尽。莫德尔的部下们只前进了大约14公里,尽管打退了苏军多次反击,击毁上百辆苏军坦克,但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库尔斯克战役图,可见德军南北夹击的计划)
初出茅庐的豹子们——南部战线。第4装甲集团军比北面的友军迟一个小时进攻。他们也承受了苏军的先制炮击,匆匆忙忙重新编组后才开始开动。苏军方面部署在此的不少是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精锐老兵,几个近卫师战斗力也相当之强。
第一次投入实战的豹式坦克D型表现让人失望。第4装甲集团军左翼与苏军的交战中,200辆崭新的豹式坦克D型遇到了频繁的机械故障,不断趴窝。并且由于乘员训练不足,出现很多低级失误。以至于到第二天时,可用的豹式只剩50辆。五天后,更是只剩下10辆了。
(运输过程中的新出厂豹式坦克D型。该型号火力和正面防护强大,但悬挂系统脆弱,发动机容易过热起火,在后续A,G型才被逐渐改善)
坦克,前进!——魏特曼和SS的精英老虎们。有鉴于大象和豹子们差强人意的表现,突破重任落在了老虎和3号4号坦克的身上。
当时,魏特曼的座驾已经从三号坦克升级为虎式坦克,编号1331,带领第三排加入南部战线的战斗。
(库尔斯克会战中的虎式坦克)
7月5日,战役第一天,魏特曼和其他警卫旗队的11辆虎式坦克向北方的Bykovka小镇开始进攻。双方遭遇以后,魏特曼的老虎迅速击毁了2辆野外的T34。到达镇子南部和东南地区,更多的T34和反坦克炮和老虎展开交火。魏特曼和他的车组配合娴熟,一共摧毁了8辆坦克和7门反坦克炮(一说12辆T34)。随着队友们消灭了剩下的反坦克炮和T34,苏军立即撤退。
在当天的战斗中,魏特曼的老虎在机动中踩上了一枚反坦克地雷。不仅履带受到损坏,装填手的头在震动中也被撞伤。经过抢修和换人以后,魏特曼总算能够继续战斗。
接下来的4天里,作为精锐部队的老虎们日夜鏖战,这位29岁的坦克王牌疲惫不堪,他的老虎已经击毁了30辆苏军各型坦克和28门反坦克炮。
(油画,魏德曼的1331号虎式坦克在库尔斯克,右侧为T34和KV1)
这几天,另一位战友超过了魏特曼。这就是斯坦德格尔(Staudegger)。这位仁兄在7月8日的战斗中大显身手。当天,苏军的T34坦克正在击退德国步兵,斯坦德格尔的老虎及时赶到。他连续三发快速射击打掉了领头的3辆T34,没等喘口气,堤坝后方森林里又冲出2辆T34,一边迅猛前进一边开火。斯坦德格尔让自己的老虎赶忙转向,打爆了他们。火焰和浓烟升起之时,更多的T34从堤坝后面鱼贯涌出。
后来人们传说的“T34海”恐怕就是如此一般场景。十多辆青绿色的苏军坦克从堤坝坡上无畏的冲下,马力全开直扑这辆老虎。斯坦德格尔绷紧了神经,他知道苏军准备用集群包围战术制胜。他指挥着全体乘员发挥了120%的效能,炮手装填手可以说技艺非凡。在接下来的恶战里,老虎不断倾泻88毫米致命炮弹,也不断被苏军击中。他打掉了正面冲来的T34,又被侧面包抄的T34击中。不断因中弹而震动的炮塔里,斯坦德格尔没有崩溃,他异常冷静的让炮手一个个击毁威胁最大的目标。
忽然,装弹手发现穿甲弹竟然已经打光,收到报告的斯坦德格尔毫不犹豫喊道:“高爆弹,装填!”最后5辆T34仍旧在虎式周围转圈,他们的76毫米主炮打在老虎身上当当作响。苏联人震惊于虎式坦克的装甲,他们甚至尝试过了对其尾部多次射击,但均未能奏效。
88毫米高爆弹打在剩下的T34车体上,迸裂出耀眼火光,而中弹的受害者,似乎缓缓停下,炮管也没法再度扬起。斯坦德格尔的老虎没有一丝迟疑,继续把炮弹往近距离的T34身上招呼,直到周围再没有可以行动的坦克。
(斯坦德格尔照片)
硝烟散去,斯坦德格尔的老虎击毁了全部22辆苏军坦克,自身被击中67发炮弹,仍旧可以继续战斗。这次战斗被德军的侦察小队所证实,让人们看到虎式坦克让人惊异的生存能力。
乌拉!为了祖国——普罗霍夫斯卡坦克战。1943年7月10——7月17日,德军在南部战线推进至普罗霍夫斯卡地区,苏军已经做好了反击的准备,严阵以待。为此,德军投入200辆左右,苏军投入400多辆坦克和突击炮于此处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坦克战。
德军除了部分老虎之外,大部分是4号坦克G/H型和3号坦克后期型。苏军则大多是T34/76中型坦克和T70轻型坦克,以及部分英国援助的丘吉尔和SU122等歼击车。
7月12日清晨,铺天盖地的坦克引擎声传来。苏军5个坦克旅分两个波次,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德军警卫旗队师和帝国师。密密麻麻的T34上还搭载着众多第9近卫空降师的步兵,准备淹没眼前的德国人。
根据外交部长的儿子小里宾特洛甫回忆,他的4号坦克刚刚在252.2号高地上散开,“从我们面前大概150米到200米外出现了15辆苏联战车,接着30辆,40辆,最后多到无法计算的T34坦克高速向我们重来,上面还载满了步兵!”
苏军按照罗特米斯特洛夫指挥官的命令,一面开火一面快速逼近高地。他们对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同时发动进攻。苏军勇猛对德军阵线进行攻击,高速行驶的T34边射击边冲入德军阵地,搭载的伞兵们一片片高喊着“乌拉!”跳下坦克,不断冲锋。
在冲锋过程中,领头的T34坦克被摧毁后,后继的其他坦克立刻绕过被毁的残骸。但因为速度高,车辆密集,许多坦克撞在了一起发动机熄火,成为射击的目标。而车上的伞兵往往在坦克被打中时被波及而死,跳下车辆的伞兵也不得不尽量躲开后面飞快开来的坦克,以免被碾压。在近距离激烈交火3个小时过后,苏军损失了60多辆坦克,暂时撤退。
4号坦克在防守中表现了德军乘员组经验丰富的优势,附加了装甲板的H型也比过去相对抗揍。T34坦克虽然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均衡,但在快速移动过程中开火命中率非常低,未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中午过后,苏军继续冲锋,他们威胁到警卫旗队师和后方指挥部的联系,并且攻击了党卫军第1装甲炮兵团,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后被德军炮兵直瞄火力和增援部队击退。
魏特曼带着他的4辆虎式坦克负责保卫警卫旗队师的左翼,立即遭遇了苏军的181坦克旅。魏特曼布置好队形后,发扬远距离精准射击的优势,在1000米的距离上连续击毁T34坦克。见对方防御强悍,苏军被迫放弃进攻。
在其他地区,苏军170坦克旅打退了党卫军第1装甲团,切入其侦察营阵地。在下午6点,苏军170和181坦克旅渗透入警卫旗队师和骷髅师结合部的空挡。双方反击缠斗在一处,苏军最终因消耗过大而撤退。
(苏军和被击毁的虎式坦克)
对252.2高地的冲击中,苏军坦克队伍被其底部自己过去修筑的反坦克壕打乱,很多坦克摔进了4米半深的壕沟里。后继车辆赶紧转向,从侧面寻找可以通行的路径。在壕沟两侧,苏军T34坦克和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展开惨烈的近距离战斗,双方都付出很大牺牲。尽管难以展开队形,并且暴露侧翼,苏军还是以顽强的毅力逼退了警卫旗队师。
7月12日的坦克大战就此结束,德军未能占领预定目标,本来计划的进攻被苏军的攻势抵消,但稳住了战线。苏军指挥官罗特米斯特洛夫回忆到“当天,第29坦克军损失了60%,第18战车军损失了30%的装甲战斗车辆。”
尽管德军用合理战术摧毁了大量苏军坦克,但己方消耗也很大,人员和装备都耗尽了活力。苏军则一直牢牢控制着阵地,尽管多次反击中损失严重,但成功遏止了对方的攻势。
小结:随着城堡行动的结束,战略主动权转移到苏军一方。德军装甲部队不得不四处奔波,为防御盟军反攻而救火了。
总的来说,德军在战斗主要依靠的是坦克性能和成员素质,苏军主要是依靠坦克数量和战斗意志。这也是两国不同国情环境和民族气质所导致的区别吧。
(谢谢观赏,点赞和关注是最好的支持,在笔者账号下可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