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视的可怜人,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溺亡?

2024-07-09 23:43:32 82阅读

被无视的可怜人,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溺亡?

我曾经是一个博士生,读博期间体会过抑郁症厌世的情境。

本科从北大毕业后,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去美国读博士。一共读了5年博士,前两年压力不大,因为刚读博,没体会到毕业的压力。

被无视的可怜人,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溺亡?

我读的是生物化学类的博士,要想拿到博士学位,必须有创新成果,还要发表高水平论文。到了博士三年级,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博士一年级时比,几乎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说白了就是所有尝试都失败了。怎样做成功不知道,不过确实知道了很多不成功的实验方法。

于是,博士第四年就非常有压力。每天、每周、每个月都在尝试新方法,想推进课题,然而,失败还是一次次袭来。想到研究似乎成功无望,论文就没戏,发不了论文,就毕不了业,博士学位拿不到,只能拿硕士走人。

越想越觉得郁闷,甚至是绝望。读博到高年级,做研究不顺,我自己情绪就相当压抑。虽然博士导师美国教授没有刻意给我压力,我或多或少能感到导师对我研究进展缓慢的不满吧。

自认为比较乐观的我,确实在某一段时间,比方说美国的感恩节/圣诞节期间,感到孤独抑郁。想死的心都有,不是玩笑。节日期间,老美同学都回家过年了,自己还在苦熬看似没有希望的实验研究,说不出的愁滋味。

怎么排解的呢?我觉得自己就要垮了,要自救。想到了运动。于是就白天做研究,被实验失败疯狂打击,晚上去健身房疯狂运动,大汉淋漓——嘿,出完汗,累得要死,心理压力倒小了:觉得又有信心第二天回到实验室,接着尝试新思路。

靠着运动解压,又熬了几个月,到了博士5年级的9月底,突然有一天——实验取得突破了,研究出现了转机。心情大受鼓舞,不再郁闷,不再想死——还是白天做实验,晚上去运动。

自从实验取得突破,到以第一作者身份,把论文发表在世界化学界第一杂志《美国化学会会刊》,只用了大概半年:自己也因为这项成果,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毕业。

因为上图这项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的成果,我得以“幸运”博士毕业

我自己的经历:博士确实不好读,实验不顺,心理压力可以很折磨人。要说给他人什么建议?我觉得不管做什么职业,心理健康很重要。面对长期压抑或者抑郁,一定要找到排解的途径:不管是运动,还是和挚友倾诉,还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一定要自救!

活着真好,健康真重要。

更多科学运动,健康健身知识,敬请关注我的悟空问答和头条号“王栋聊健身”。

从小被无视的孩子性格?

被妈妈忽略的孩子,内心是缺爱的,他们常常会没有自信,显得胆小怯弱。童年时期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长大了要用尽一生去找回。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不敢表白;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也无法遵从自己的内心;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就好像那是自己应得的;慢慢的,变得不爱笑,不知道怎么和喜欢的人亲近。

长期患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

之所以不去看大夫、不去心理咨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人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对心理咨询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区一:心理咨询是件很不体面的事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仍有一种神秘感。来询者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咨询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来咨询的人往往怕被他人认为患了精神病或是被当作怪人,去咨询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表露出情感上的困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因而不少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而不愿去就诊。

其实在人们眼里的心理障碍、“隐私”等,在心理咨询员看来往往就是大众较普遍的心理障碍和症结。咨询员不会取笑你,并为你保密。因而咨询者丢下包袱、充分信任咨询员是诊疗的关键所在。在心理学界常引用这样一则故事:一对西方男女青年约会,男方迟到了,当问及原因,说是去看心理医生耽搁了时间,女方不但不责怪,反而更欣赏他,因为一来表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来他有向上的精神,有改变生命质量的强烈愿望,不愿混混沌沌虚度一生。在我国,同样的情形,女方则可能猜想男友是不是精神病人,会不会遗传,我还跟他谈下去吗等问题。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认知,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误区二:把心理学当作“算命学”

有一则故事,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不期而遇,其中一个知道对方是心理医生,就让他算一算自己现在心中想些什么。其实许多来询者也有类似的心态。他们不愿或羞于把自己的内心活动吐露出来,在他们看来,反正你是心理医生,简单说几句,你应该能猜出我心中想些什么,要不你就没水平。可心理医生并不是算命先生,他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看穿人的内心世界,他只是应用心理学现象及规律,对咨询者提供的足够信息(病史)进行合理分析,再进行认知和行为、心理治疗。详尽地提供病史,才能帮助医患双方共同找到疾病的症结,才能保证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否则治疗就会南辕北辙。

误区三:对心理咨询抱有过高期望

许多来询者把心理咨询神化,好像咨询员应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好似一个开锁匠,什么样的“心结”一下都能打开,常常来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求的“晴空万里”的心境,便没了下文。

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很艰辛、漫长的治疗过程,心理疾病常与咨询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联,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愿望,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雪消融的,所以来咨询时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四:把完善自我的责任推给咨询员

阿昌受到婚姻问题的困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工作大受影响。咨询两次后,问咨询师:“我觉得您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早做咨询就不会闹成今天这个样子了,现在真是进退两难啊!您经验丰富,见这种事多了,您说我到底离婚好,还是不离得好?”

咨询师语:像阿昌这样需要咨询师帮忙做决定的人确实不少。但是心理咨询师是“助人自助”的职业,就是帮助你跨越心理障碍,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然后自己作正确的决定。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左右为难的事情,我们不能总靠别人来左右自己的人生,通过心理咨询,找到自己心理的盲点,使自己的心理成长起来之后,是要靠自己来做决定,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心理咨询师如果帮助来访者作决定其实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减少了麻烦的心理分析过程,但是如果心理咨询师这样做,虽然迎合了来访者的需求,却严重违反心理咨询原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像小学生,如果家长经常帮助他写作业,这[FS:PAGE]个学生是断然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另外,如果咨询师经常帮助来访者出注意、做决策,还会使来访者产生心理咨询依赖。不利于来访者个人成长。

心理咨询员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改变认知、助咨询者人格成熟的作用。“救世主”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再塑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

误区五: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

咨询者中另一个极端的认识,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大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情绪问题也是需要治疗的疾患。一女孩因强迫观念痛苦异常来就诊,家人反对并干涉:你就是想不开,想开点就是了。亦不让患者服药。病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内心绝望,从而影响到治疗的连续性和效果。其实,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一门分支学科,有着严谨的诊疗程序,它们可有交叉,但不能等同。思想工作者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及集体意志。心理咨询则是运用咨询技巧、心理分析等手段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员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询者进行批评、教育。这需要咨询双方共同努力去战胜疾患,还有一些心理疾病是在脑内一些生化物质改变的基础上发病,单纯心理疏导是很难达到治疗效果的,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治疗内源性抑郁症,决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取代的。

误区六: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小张(在读女大学生)因为恋爱问题困扰自己,一度想到自杀。在心理咨询解决了内心的冲突,恢复了平静的心情之后,与心理咨询师讲:“我原来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谈心,所以有苦恼就与同学聊天,她们帮我出了好多注意,结果矛盾越来越严重(可能是指自杀未遂),一个好朋友才推荐我来咨询。现在终于明白了,心理咨询不是聊天那么简单。”

咨询师观点:有些心理或情绪困扰确实可以通过于好朋友聊天的途径得以解决,但如果发现没得到改善,就有必要请教心理咨询师了。因为亲朋好友往往会带着立场和情绪说话,很难专业地从心理学角度对症分析,给出很好的建议。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导致情况越来越严重。

心理咨询的确是以谈话为主,但是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了若干的心理咨询技术在里面,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可以比较快和正确地识别你属于哪一种问题,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很好的引导。

另外,心理咨询师与当事的双方都没有利害冲突,所以会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而不会“带有色眼镜”来做心理分析。

那些裸婚的人?

婚姻是否幸福,取决于你嫁的这个男人怎么样。跟是不是裸婚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个好男人,裸婚也一样会幸福。如果是个渣男那即便家财万贯也一样不会幸福。

经常见到有已婚的女人,抱怨自己的不幸福,并且将之归罪于当初的裸婚。其实只能说是没找到对的人。一个好的有责任感的男人,会因为你肯和他一起裸婚,而感激你一辈子的。而如果遇到一个不知道体贴的男人,把你的付出当做应该的,而不知道珍惜。这不是你选择裸婚的错,而是你选错了一个男人。

很多女人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自己选错了男人,更愿意把责任归罪于裸婚。这样会显得自己的不幸福,是因为当初的善良心软,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没有眼光。

我自己当年只是裸婚,没钱没房,老婆一样嫁给了我。过了几年很贫穷很苦的日子,也因此我一直对她心怀感激。我们如今也一样,成家立业,过得挺幸福的。并且周围的人我也见过不少裸婚的,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过得都很好。

见过更多的是那些家境很好,结婚的时候有房有车,彩礼也给了很多,但是一样离婚的人。

有些女人选择了裸婚,结果发现丈夫对自己却并没有期待当中的那么好。心里有些后悔,时间久了还会夹带着一些怨恨。如果丈夫再不知道体贴。那么矛盾,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多。

我很感激老婆的一点就是,不论我们因为什么原因吵架,她从来不会拿,当年没有钱还嫁给了我来说事儿。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人捐肾给了她的老公。结果多年以后这个男人竟然选择了离婚,所有人都在骂他没有良心。离婚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个女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总觉得男人是亏欠她的。都会告诉这个男人,你欠我的。时间久了这个男人感觉无法承受,就宁可背负着骂名,也放弃了这段婚姻。

当你的热心被别人无视时该怎么对待?

你的每一份热心与付出不能奢求得到回到,因为你的热心和付出是源于内心的善良。你都不求任何回报,还在乎什么被无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