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g 奖金,WCG为何还能卷土重来?
wcg 奖金,WCG为何还能卷土重来?
WCG停办五年后卷土重来,昔日“电竞奥运”还剩多少功力?
4月20日,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2019中国区预选赛正式开始。这是这项电竞世界赛自2013年昆山WCG结束后停办数年的重新复活。
WCG创立于2000年,是电竞历史前期最宏大、也最重要的全球电竞赛事,被称为“电子竞技奥运会”。该项赛事持续举办了13年之久,对80、90年代的电竞爱好者而言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其规模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是史无前例的。
在WCG举办的十数年间,围绕魔兽争霸3、星际争霸、星际争霸2等暴雪主流游戏项目产生了无数精彩比拼,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批影响力巨大的电竞明星选手—— SKY、INFI、TH000、TED等魔兽争霸选手是其中翘楚。人族选手“SKY李晓峰”在2005年、2006年连续夺得WCG世界总决赛冠军,成为卫冕第一人,被称为人皇SKY,李晓峰也因为这些荣誉成为电竞圈“老大哥”级别的人物。
SKY李晓峰
自WCG2014年宣布停办后,再也没有这样类型广泛、包含多项竞技游戏的全球电竞赛事出现可与其相提并论。另一边,以DOTA2项目的TI赛事、LOL项目为代表的S赛事等厂商主办的单项目世界大赛崛起,成为迄今为止电竞赛事的主流。
WCG2019宣布重启之日,对于无数的中国电竞粉丝来说无疑是个值得庆祝的时刻。WCG所蕴含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奖金,毕竟这项赛事可谓见证了电竞行业的诞生和壮大,背后的情怀很难用数字来估计。
只是欣喜之余,不由得让人想起WCG之所以停办的原因。为何多项目的世界级电竞赛事并未随着电竞市场的壮大而持续发展,而是倒在了2014年这个节骨眼上?
电竞“奥运会”为何停办?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要分析WCG停办的原因,其实就是在纵观电竞赛事发展的历史。
早期与WCG合称世界三大电子竞技赛事的还有ESWC(电子竞技世界杯)和CPL(职业电子竞技联盟),但他们都先后经历了停办危机,赛事易主之后也失去了曾经的光环。说到停办危机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
2008年3月14日CPL正式宣布因为财政问题停止运营;2006年-2008年多次出现拖欠奖金的ESWC运营公司在2018年宣告破产。WCG在2014年宣布停办时,也有众多消息表示与赞助商三星撤资直接相关。
不难看出,即使是WCG这样的顶级赛事,在当时的经营也非常脆弱。甚至可以说WCG之所以能持续举办13年,正是因为背后赞助商三星的强大实力背书,才没有像另外两大赛事那样闹得不欢而散。
在WCG停办后银川宣布主办WCA比赛继承WCG的衣钵,当时银川市市长马力表示:“WCG一直依靠三星,但也有终结的一天。WECG的路子还是找赞助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WCA将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目标是做到自负盈亏,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但从WCA举办现场的拮据来看,其政府赞助模式也未能达成好的效果。
为什么早期的综合电竞赛事无法保证财务平衡?这个问题不妨从当下举办非常成功的TI和S赛事来倒推分析。
与包含多项比赛项目的WCG不同,TI赛和S赛都是单个游戏项目。这两个赛事均由游戏公司自身主办,与WCG的赞助商主办模式差异很大。
2011年举办的DOTA2国际邀请赛第一届——TI1从公布奖金池起就掀起了轩然大波。高达100万美元的冠军奖励、160万美元的奖金池双双创下记录,而到了2018年举办的TI8时,奖金池更是超过了2500万美元。在当年TI1公布奖金数字后,几乎所有的游戏俱乐部都从DOTA转移到了DOTA2,可以说,TI的诞生所完成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新游戏玩家和电竞战队的集结。
LOL的S系列赛虽然奖金池不如TI,但影响力却更胜一筹。随着拳头公司和腾讯的多年经营,赛季模式层层递进,各级赛事已成体系。2018年IG夺得冠军,S8决赛吸引了超两亿的观众关注。
可见,单项目赛事的成功与游戏本身的流行程度和游戏官方主办背书是分不开的。TI赛和S赛所带来的巨大关注至少可以为主办方带来三个方面的收益——宣传效应,对游戏本身的推广;广告收入,巨额的曝光量会吸引足够重磅的赞助;直播、点播版权分销收入。
我们来一一解析为何当年的WCG无法依靠这三大收入来源保持持续运营。
首先,WCG的主办方是三星,游戏的主流项目则基本来自暴雪、Valve等第三方游戏公司,对三星而言其实在为他人做嫁衣。而那些非电竞主流的游戏通过赞助进入WCG赛场又很难达到预定效果,2013年WCG的QQ飞车表演赛就属于此列。
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自魔兽争霸3和星际争霸2后,后续出现的电竞游戏如LOL、dota2,都变成了多人合作的竞技端游,作为主流游戏,这些厂商并没有为综合大赛进行付费赞助的意愿,反而更倾向于组织自己的联赛,而非赞助一个聚焦点分散的综合性联赛。
WCG一直由三星主办,一直也作为三星宣传自身产品的舞台存在。但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变化——早期WCG由三星的显示器部门赞助,后期则转为手机部门,离当时WCG主流的游戏项目相关度越来越远,三星的撤资显然也有这个因素在内。
当时的直播行业发展程度显然也远不及今天,很难为主办方带来多少转播权收入。
那么今天,这些利益层面的问题会得到改善吗?
赛季模式已经自证成功,WCG回归不会影响大局
如果说2019年和2014年相比的电竞环境变化,首先从观众对电竞项目的理解有了变化。早期RTS游戏仍然是电竞游戏代表,但moba游戏如DOTA2、LOL成为了电竞主流,不止如此,用户群体对手游电竞的容忍度明显增加,移动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就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至少WCG在项目中加入竞技要素比较强的手游,不会受到太大的非议了。
2019WCG官网显示,此次比赛项目包括魔兽争霸3、DOTA2、皇室战争、炉石传说、穿越火线、王者荣耀6项。6项游戏中有2项是纯手游(皇室战争、王者荣耀),还有一项是跨方法(炉石传说),移动端游戏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可见,WCG2019是怀旧情怀与移动新品种的结合,一方面魔兽争霸3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有着竞技游戏的初始精神,也是玩家情怀重头戏,另一方面,皇室战争、王者荣耀这些竞技手游也在WCG招牌之下有了一席之地。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过去两年S赛和Ti赛的火爆程度让电竞产业步入了火爆阶段,整体市场相比2014年已经焕然一新。据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电竞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940.5亿元,是2016年的两倍多,更不必说与WCG停办时相比了。
并且直播行业的兴起之初,也正是WCG停办的2014年前后,今天斗鱼、虎牙、企鹅电竞等直播方法对赛事转播权的争夺,也将推高这部分的收益。目前的预选赛仅有企鹅电竞进行了直播,但下半年的西安总决赛直播归属权如何尚无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一度抛弃WCG的三星重新回到了一级赞助商的行列——官网新闻显示:通过此次赞助合同,三星电子将对WCG2019西安总决赛的电脑、存储卡、SSD以及移动产品拥有市场营销权利。WCG与三星电子近期将举行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正式开展WCG2019西安总决赛的线上/线下营销以及宣传活动。
【锋芒智库】认为,WCG2019的回归,是电竞产业持续增长的正面反馈。在电竞赛事的初始时期,这些影响力巨大的赛事无法维持盈利,但在现在,WCG有望继续发挥品牌效应,成为游戏厂商追逐的新战场。随着魔兽争霸3重制版发布,综合性电竞赛事也大概率会有新的生命力。
但同时,WCG的重来并不意味着综合性电竞赛事有望重回主流。LOL赛事的成功证明了类似NBA赛季模式的做法已经能够在主流项目中成功运行,也更容易实现常规化的商业操作。相比之下,大型赛事仍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对游戏厂商而言,把精力放到自己的项目赛事中仍旧是主流。
单机游戏有能赚钱的吗?
小编觉得要从什么方面来说:
1.开发单机游戏赚钱的,国产单机游戏比如《仙剑5》发售使代理商百游赚了100万。
2.比赛类游戏,如早期WCG的星际争霸、魔兽争霸、反恐精英等。拿到名次得奖金或者代言之类的。需要高超的技术。
3.玩单机游戏开直播的,比如斗鱼的阿飞等。粉丝送礼物赚钱或者网店等。
dota2亚洲邀请赛为啥不办了?
Dota2亚洲邀请赛(The Asia Championships,简称TAC)是由Perfect World主办的一项年度Dota2赛事,首次在2015年举办。然而,自从2018年TAC第三届结束后,就没有再次举办。
关于为什么不再办TAC,目前没有官方的具体说明。但是,有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
1. 赛事的竞争激烈。在Dota2赛事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吸引顶级战队和球迷参加赛事变得更加困难,TAC可能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2. 疫情的影响。自2020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大大限制了国际赛事的举办。因此,TAC可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而被迫取消。
3. 其他因素。TAC的主办方可能也有其他原因,例如经费、资源等问题,导致无法继续举办该赛事。
总的来说,TAC没有再次举办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官方的明确说明,这些都只是可能的原因。
现在最火的电竞是什么?
谢邀!本人作为游戏老玩家,中学时期还幻想过当职业选手,也算是见证了中国电竞的发展。 中国电竞发展近二十年,从最初的“电子海洛因”发展到现在的名正言顺,其中火热的项目也迭代多次,我根据自己的经历说说吧。
中国大陆最早真正意义上火爆的电竞游戏应该是RTS游戏(即时战略)星际争霸,发行于1998年,当年的黑网吧里一大半都在玩,虽然在当年还有其他RTS游戏如红色警戒、帝国时代等,但星际争霸因其超高的平衡性、操作性、快节奏、观赏性而压倒其他同类型游戏,直到今天,星际争霸在韩国还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款火爆全国的竞技游戏,要数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反恐精英CS,发行于1999年,游戏一经发行,凭借其出色真实的人物模型、射击手感,打败之前FPS游戏的霸主雷神之锤,迅速占领全国网吧。直到今天,续作CS:GO在全球范围累依旧有不小的影响。
第三款火爆全国的竞技游戏就是魔兽争霸3,发行于2002年,和星际争霸同为RTS游戏,其凭借优美的魔幻风格的画面,比星际争霸更为方便快捷的操作,英雄的设定,迅速抢占了星际争霸的市场,到2003年资料片冰封王座的发行,更是一举奠定其在中国RTS游戏的霸主地位,当时如果没玩过魔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玩过电脑。而一些电竞赛事,也从那是逐渐走进玩家们的视线。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赛事非2001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的WCG,被称为电子竞技奥运会,魔兽争霸选手SKY李晓峰在2005年WCG魔兽争霸项目中夺得世界冠军,激发了无数玩家对电竞的追求,可以说SKY是中国电竞第一人,对中国电竞发展有巨大影响。再说回魔兽争霸这款游戏,其自带功能强大的地图编辑器,为未来的电竞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随后到2008年左右,魔兽争霸中一款叫做“真三国无双”的地图火爆中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应该在2005年左右),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款火爆中国的MOBA类游戏,虽说之前已有澄海3C和DOTA,但澄海3C时代玩魔兽对战居多,DOTA那时中文版出来没多久国内玩家不多,直到2008年左右真三取代了澄海3C,而魔兽对战也出现颓势,真三应该是那个时候最火爆的游戏。
真三的火爆并没有持续很久,后来DOTA被越来越多的玩家所熟知(具体时间因为笔者了解不多,印象中应该是2009年左右,网吧里玩真三的没有DOTA多了),凭借其比真三更加丰富的英雄与装备,取代了真三在国内的地位(真三其实只在国内火过),而中国DOTA也如中国魔兽一样,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了世界霸主。
之后就是现在的英雄联盟了,国内发行于2011年。其实英雄联盟刚发行的那几年发展并不好,笔者曾经玩过几把,对不能补兵的设定实在是不习惯,当时的DOTA如日中天,很难想象英雄联盟会如今天般火爆。现在想来,一是当年的DOTA老玩家玩得少了,二是英雄联盟的操作较DOTA简单些,靠着腾讯广大的客户基础吸收了一大批年轻玩家,三是2012年WE战队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笔者曾听某位著名魔兽争霸职业选手直播时说过,在这之前腾讯英雄联盟分部差点关门),到2013、2014年成为国内最火爆的电竞游戏。
另外,还有一类游戏比较小众,但在国内和世界上发展也很久了,那就是体育类游戏,代表游戏就是FIFA和实况足球了,其中FIFA也是WCG的比赛项目,至今还是体育游戏的爱好者中的佼佼者。
另外还有一款曾经火过的FPS游戏穿越火线,昙花一现的星际争霸2和守望先锋以及绝地求生,从来没火过的风暴英雄,一直屈居英雄联盟之下的dota2,还有和一般的竞技游戏比侧重于策略与运气的炉石传说,还有一些具有竞技元素PVP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世界、地下城与勇士以及一些街机主机游戏如拳皇铁拳等,时下最火热的手游王者荣耀和手游版吃鸡就不多说了。
以上就是笔者所了解的中国电竞的发展了,多以笔者自身经历,辅以查证所写,不免有些主观和地域偏差,有些不对的欢迎伙伴们指正。
——新人码字不易,求赞求关注!!!!
怎样评价魔兽争霸3选手Moon?
时间回到2005年的韩国,备受瞩目的WEG,MOON以一场未负的战绩夺得冠军。然而全胜夺冠并不足以描述他的神奇表现。
在这场赛事中,MOON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术执行能力和对局势的把控能力,以及精妙的操作。
乱矿流击败SKY,用magicyang的招牌大树流击败MY,最为经典的是在TM地图上,首发黑暗游侠,6级招人族农民造基地,升三本,最终用人族的双法师英雄,冰火两重天赢得比赛,展现了巨大的实力差距。
这是一场属于MOON的赛事,他带给观众的震撼,久久未能平息。
从此MOON几乎就是飘逸的代名词。只有天赋能解释他神奇的创造力。
他创造和改进的战术数不胜数,尤其以乱矿流和吹风流影响最广。
MOON是非常擅长主动掌控比赛节奏的。正如他所说的,当计划被彻底执行的时候,游戏就会获胜。
他总是非常主动地去执行自己的战术,并且布置好每一个细节。
尽管MOON的天才毋庸置疑,但是他的职业生涯唯独缺乏WCG冠军,这是魔兽争霸3最权威的赛事。
所以他的职业生涯后期,总是伴随着粉丝无限的遗憾。
这种缺憾,也为他的传奇色彩,添上悲壮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