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飞镖,笔记本能过安检机扫描吗?
tnt飞镖,笔记本能过安检机扫描吗?
笔记本电脑能过安检机。笔记本电脑最好事先取出电脑包,在通过X光机检查时,与其他包裹分开通过X光机检查。笔记本电脑能过安检机。电脑中不要在光驱中放置光盘,不要外置硬件设备,如U盘,无线网卡等。电源、鼠标等也最好分开放入安检为旅客准备的框中通过X光仪器检查。
接下来看下机场安检机会查到哪些违禁品?
1.工具棍棒类: 各种质料之棍棒、球棒、球杆、鱼竿、锄头、锯子、鎚子、螺丝起子、水果刀、菜刀、剪刀、西瓜刀、生鱼片刀、开山刀、镰刀、冰凿、大型鱼钩、凿子、铁鍊、厚度超过0.5公釐之金属尺、长度超过五公分之金属钉、飞镖、强力弹弓、运动弓箭、观赏用宝剑、防身喷雾器、灭火器、玩具枪等可能转变为攻击性武器之物品及经主管机关核准之枪炮弹药刀械管制条例所属之各类枪械、弹药、刀械类武器。
2.高压缩罐:杀虫剂、润滑剂、瓦斯罐、喷漆、充气後之潜水钢瓶等以高压充填之瓶罐类物品(病患旅程所需之医疗用氧气瓶、操纵义肢用之二氧化碳瓶,装填量在230公克以下者得携带上机)。
3.腐蚀性物品:王水、硫酸(铅酸电池)、硝酸、盐酸、苛性钠、强碱、水银、铅酸电池、湿电池、氟化物及其他具腐蚀作用之物品。
4.爆裂物:C4、TNT、CEMTEX、PETN、代那迈、特出儿、硝化甘油、黑火药等军、商用、急造爆药、各类引信、雷管、底火、烟火、爆竹、照明弹等。
像影视剧中往坦克炮管里扔手雷真的可以摧毁坦克吗?
首先说明,往坦克炮管里扔雷,真的可以摧毁坦克。也许这个结果非常玄幻,但它真的发生了。
就一般情况下来说,很明显,往坦克炮管里塞手雷解决不了问题,手雷区区不到100克的TNT装药与加农炮的发射药差了不止一个量级,理论上小小的破片手雷爆发的压力给身管呲个花都难。
但是,身管的前壁与后膛并不是同一个指标,因此小小的手雷确实可以摧毁身管,或者造成炮弹炮管故障,引发弹药事故,造成坦克炸毁。
在叙利亚的一场交火中,一名武装分子跑到一辆 T-72 坦克前,将一枚手榴弹扔进了坦克的炮管,结果成功将坦克引爆了。
他塞了两次,第一次并没有干掉坦克,但坦克似乎也没有察觉出问题。当武装人员再次返回投入第二颗炮弹时,坦克真的炸了,而且引发了恐怖的车内殉爆。
这个案例很难复制,因为很难有辆蠢兮兮的坦克让你接连不断地往里面塞手雷。
还有别的方法破坏坦克的炮管。
美军二战的教程是:往炮管内投入白磷手榴弹,或将炸药块和手雷等爆炸物捆绑在炮管外壁引爆。
二战美军大量配发了名为M15“Willy Pete”的白磷手雷,它们开始只是发烟弹,但战场上发现这玩意儿对人和器材都有不错的杀伤作用,便成为美军步兵的一种撒手锏。
“Willy Pete”直径64mm,重880克,填充425克白磷,能释放出大量有毒的烟雾并剧烈地消耗狭窄空间的空气。
爆炸时会飞溅出危及半径达17米的白磷火焰,弹体能以5000华氏度(2760摄氏度)燃烧60秒,因此仅仅待在它旁边都会感觉到灼痛。
所以,这东西确实被美军拿来破坏缴获的坦克和大炮,只需要把白磷手雷拉燃然后抛进身管里,它们就能用灼热的燃烧侵蚀身管内壁,让里面变得一塌糊涂,谁都没胃口修复。
美军在战争期间生产了580万枚M15白磷手雷,步兵战斗流行的太平洋战场是它们最大的使用场所,在快打快冲的岛屿据点和丛林绞杀中,美军经常用M15破坏日军的据点,然后用它们烧毁日军遗留的战场装备。
比如解决一门攻占阵地上的日军大炮,白磷手雷比普通手雷管用的多。没有巨大的爆炸,不用麻烦的爆破安置,管你是坦克还是火炮,塞进管子里就能一发带走。
有时候美军自己的坦克和大炮无法带走,也会用白磷手雷进行破坏。炮管里扔一发废掉火力,发动机舱扔一发干掉动力~一切都那么GOOD!
而且因为M15太好用了,美军还在越南战争时装备了M15的改进版——M34白磷手雷,它更轻,燃烧更迅猛,能用枪榴弹发射,有6英尺(约1.82m)的爆炸范围,2分钟就能烧穿6英寸(约152.4mm)的钢板。
美军为其进行了特别描述——在需要的关头,可以用来烧毁无法使用的军事装备。提示附录:缴获的枪械、敌方坚固器材、坦克以及汽车等。
海湾战争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仍然携带了M34,目的是“以防万一必须摧毁敏感的通讯设备”,以及“完全的融化某物或某人”。没错,这东西温度高到能火化尸体。
不过,尽管白磷手榴弹的确对坦克炮管有效,战斗中却不可能完成往炮口里投弹的任务。
很多坦克非常高大,前出的炮口不搭个凳子根本够不着。
就算能搭凳子,坦克里的人也不是猪,只要坦克继续前进,谁都别想动它的大炮。
大炮旁边还有挺并列机枪,并列机枪下面是航向机枪,有的二战坦克后面还有机枪,防的就是企图靠近的步兵。
所以,除非缴获坦克或者摧毁自己的坦克,否则根本不可能出现往炮管里塞手雷这种神操作。
此外看过《兄弟连》的朋友应该见过这段——温特斯中尉率领E连12个人猛攻德军布雷库尔庄园的88炮阵地(上去才知道是105mm的),他们边打边通过将炸药+手雷塞入炮管的方式,炸毁了德军的4门105mm大炮。
这是历史上真实的一战,他们为此受到了嘉奖。
当时温特斯带着12个人临时攻打德军40人守卫的炮兵阵地,开始攻占了2门炮却无法将其守住或摧毁,直到营部的赫斯特上尉带来了几盒TNT和一些M15白磷手雷。于是温特斯通过往炮管里塞TNT+手榴弹的方式连续干掉了4门火炮并成功撤退。
电视剧中也还原了这个情节,温特斯把M24手榴弹塞进了炮口,成功干掉大炮,队友们也有样学样,连续炸毁火炮。
所以,如果有同样机会的话,用E连这种做法摧毁一些坦克炮管没啥毛病,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实施战术。
二战时期,人们有很多更好的方法来炸毁坦克,例如往负重轮上贴炸药,用爆破筒拆履带,用莫洛托夫鸡尾酒开芭比Q等等。
专用反坦克武器更多,美军巴祖卡、反坦克枪榴弹,苏军反坦克枪,反坦克手榴弹,英军的粘性炸弹、弹簧筒,德军的磁性反坦克雷、铁拳、坦克杀手,日军的反战车雷、破甲刺雷等等,完全轮不到爬炮管炸坦克。
还有不少对付坦克的神仙打法,比如用烟雾弹熏首上,用油布蒙观察窗,给下坡路摆反坦克桩等等。
太平洋战场美军甚至研究出往日军坦克炮塔下塞饭盒的搞法。
总的来说,步兵一般很难接触到敌方坦克,对方步兵也会很注意保护和依托坦克进攻,所以战场上主要的反坦克手段其实是己方坦克、歼击车和反坦克炮,以及航空打击。
当然,现代还多了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花样更多也更有效了。
但一样不乏身背炸药包,拿生命和土耳其坦克搞交换的库尔德女战士。
甚至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段视屏是加工过的总之,影视剧中的段子看看就行了,现实中尽管真的存在手雷塞炮筒的情节,却不具备任何的战术复制意义,更不是神剧中演绎的那么扯淡。
有哪些在军迷圈广为流传的关于军事的谣言?
防弹头盔不防弹。
早期的钢盔确实是不能防弹的,因为厚度不够,做到足够厚能防弹的话重量太大戴不了。但是随着材料学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采用复合材料的现代防弹头盔是能够防御步枪弹直击的。
自己体会吧,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军在伊拉克都是标配NIJ IV级防弹板+头盔,不然才止死这点人?
2,1967年4月24日中国击落2架美国海军F-4B。
流传甚广的战例,不过是假的。
4月24日当天美军损失了4架飞机,北越上空3架,南越上空1架。其中包括1架F-4B。被击落的这架F-4B编号153000,隶属于美国海军VF-114中队,该机是参加美军掩护攻击机Kep机场的攻击行动中被高炮击伤,之后在北部湾燃油耗尽弃机的。
另外,F-4B是舰载型F-4,装备于美国海军和四等人海军陆战队,空军并未装备F-4B。
另外,根据林虎在《保卫新中国领空的战斗》中的叙述,该机是挂着火箭弹发射架执行CAS任务的。
这是当时北部湾上空前来接应这架受损F-4的美机拍下的照片,挂载的是AIM-7和AIM-9,挂在火箭发射架的挂载位已经被AIM-9占据。很明显中方文献中关于抛掉火箭架的叙述是不存在的。
并且中方宣称的敌机坠机地点是在己方境内,然而却并不能给出被击落的敌机的残骸以及飞机编号。
3.当初Su-27来华时,我国飞行员都说Su-27航电很差,希望能更换为国产航电系统。
1984年首飞,1988年定型的J-8II在当时尚未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J-8II 01批次在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情况下在90年代初少量服役。这一点在1990版的J-8II地勤改装讲义中有明确提及。
90年代初服役的J-8II只能携带PL-5C这种格斗弹,连超视距空战能力都没有。
国产飞机第一次发射中距空空导弹,是在1995年J-8II 058号原型机在西北靶场首次发射意大利的A弹击落靶机。因为火控系统过于落后操纵繁琐两机迎头接近至13km时导弹才发射(此时已经是目视距离了)
也就是说在Su-27来华的时候国产战斗机连超视距空战能力都没有,怎么可能去嘲讽Su-27航电差?
1987年试飞的图160为什么到现在还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虽然已经落后于时代,但是图160仍然是能飞赴万里之外给敌人带来世界末日的战略大杀器---当然,它不是用来空战的。
近期,俄罗斯2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一架安124、伊尔62的支援下,飞行上万公里抵达加勒比国家委内瑞拉。由于委内瑞拉与美国的关系,此举被广泛认为是俄罗斯向美国“秀肌肉”的战略威慑。而这次行动又让图160在军迷中的热度沸腾起来。
笔者说过无数次、也不放再说一次:图160是最美丽的飞机。虽然庞大无比,但是曲线优美、造型典雅,再配合为了打核战争而选用的银白色涂装,前苏联给她起了一个传神的名字---白天鹅。考虑到图160是为了毁灭世界而生的战略轰炸机,这种审美上的冲击感更是无比的强烈。从感性上说,白天鹅是笔者最喜欢的飞机,但是笔者还是要说:相比于她迷人的外表,图160已经是个落后于时代、行将灭亡的恐龙了。
图160是前苏联对美国进行技术跟踪的产物(当然说它是山寨也可以),其参照物就是B-1轰炸机。上个世纪60年代,在那个防空导弹还不完善的时代,为了提高战略轰炸机的突防能力,美国研制了B-1A轰炸机,高空突防速度超过2马赫。而为了兼顾巡航时的载荷航程性能和起降阶段的低速性能,B-1A使用了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可变后掠翼技术。
B-1A1974年首飞,高空最大速度超过2马赫。需要说明的是,该机只生产了4架原型机,后来大量服役的是它的改型B-1B
B-1B,最大速度1.2马赫。为什么美国放着2马赫的A不用,却用速度下降了一半的B呢?原因就是在A型研制完成后,防空系统的发展、尤其是高性能的战斗机和对空导弹,已经使得B-1A2马赫的高空突防跟自杀无异。美国已经将突防技术押注于隐形性能,B-1B只是军工利益以及背后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1B了鸡肋一般的高空高速性能,转而强化低空突防能力,并且采取各种隐身措施。
从技术角度来看,只有这个才是正道。
前苏联在高空高速的邪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发展了图22系列和图160轰炸机。图160于1981年首飞,1987年服役。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轰炸机,估计也后无来者了。而且,虽然图160体型硕大,但是得益于电传飞控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图160操控性不错,机动性能在轰炸机中也是佼佼者,堪称苏联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
但是,不客气的说,图160“出生就老了、服役就落后”。现代化综合防空指挥系统、预警机、高性能对空雷达、高性能战斗机、高性能空空导弹的出现使得高空2马赫突防这种路数成为不折不扣的自杀之举,尤其对于机动性能相对笨拙的大型轰炸机而言,图160还没来得及体会巅峰的感觉就跌落了万丈深渊。在2008的俄格战争中,走同样技术路线的“逆火”轰炸机被绝对意义上的军事弱国格鲁吉亚用老旧的萨姆5击落,要是对上中、美那样更先进的防空系统,图160们的下场可能更惨。
中国军迷一直意淫引进逆火甚至图160。其实除了载荷航程性能强之外,逆火或图160的突防能力跟轰6K没什么区别,航电设备的落后使得这俩货的作战效能还比不上轰6K呢,今年“航空飞镖”的比赛结果算是证据。
在高空高速突防已经是死路一条的情况下,图160目前只能以发射巡航导弹进行防区外打击为主要作战手段---这与B-52、图95、轰6K这样的老爷机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运营成本更高,性价比更低。
在防空压力约等于0叙利亚战场上,图160用上千公里外扔巡航导弹的作战方式,堪称杀鸡用牛刀---问题是,图95也能干这活儿啊。
当然,即使在技术角度已经落伍,但是图160仍然是令人生畏的大杀器,战略轰炸机的价值就在这里。具体来说,图160的战略威慑力体现在2方面:
1、图160毕竟是能够执行核打击的战略轰炸机,谁也不能不把它当回事儿;
2、图160是是世界上载荷航程性能最好的战略轰炸机,不加油航程12000公里,最大载弹量40吨,可以远程奔袭,在数千公里之外投送打击力量,执行战略威慑任务。
普京有一句话说的好:抗议一百次,也不如战略轰炸机扇动一次!这就是战略轰炸机的价值,即便落伍,那也是大杀器,江湖地位在那摆着呢!我国近年来用轰6K搞的绕岛巡航、前出西太、战巡南海等动作,也充分体现了大型轰炸机的价值。在遵循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利用战略轰炸机进行巡航,仍然是当今大国最有效的威慑方式之一。
我的世界斗罗大陆生存暗器怎么造?
关于这个问题,斗罗大陆生存暗器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暗器制作方法也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暗器制作方法:
1. 飞刀:飞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暗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首先需要准备一块锻铁和一个锤子,将锻铁锤成一把形状合适的刀,然后在刀刃上加工出一个锋利的刀口。最后加上一个细长的握柄即可制作成飞刀。
2. 飞镖:飞镖也是一种常见的暗器,制作方法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准备一块锻铁和一个锤子,将锻铁锤成一个薄而锐利的板子,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出一个飞镖的形状。最后加上一根细长的握柄即可制作成飞镖。
3. 双刃飞剑:双刃飞剑是一种威力较大的暗器,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准备两块锻铁和一个锤子,将两块锻铁锤成两把形状相同的刀,然后在刀刃上加工出两个锋利的刀口。最后将两把刀用一个细长的铁棒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把双刃飞剑。
4. 细如烟丝的毒针:毒针是一种比较阴险的暗器,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准备一根细如烟丝的铁丝和一些毒药,将铁丝弯成一根弯曲的针,然后将毒药涂在针上。最后在针尖处加工出一个锋利的刺针,使其更容易刺入敌人的身体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