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问析题,纯债基金持续下跌?
理财问析题,纯债基金持续下跌?
买之前首先你要清楚这基金经理的风格,认真研究一下基金合同
现在支付宝及银行渠道都不能清楚显示债券基金的持仓
券商软件及天天基金做得好点
纯债基金下跌有两种原因
一个是利率市场变动及资金供应,如果处于加息周期,或股票市场火爆,债券市场资金流出,大量卖出债券,那价格当然下跌,直接表现出债券基金净值下跌,这种只是暂时的,如果你是长期投资者(三年以上
不用太在意,长期还是能跑赢银行存款收益的
另一种有些债基投企业信用债的
这些上一年就有过爆雷,之前很多房产债都跌至4析,如果你所持有的债基刚好踩中,那月内净值跌20%也不足为奇
但现在由于国家政策救助,房产公司又活过来了,
这两个就是典型的咸鱼翻生的例子
总之一定要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结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为。
创业板注册制推出后的影响有哪些?
谢邀!
首先:看看创业板注册制的要点:
(1)创业板注册制与科创板大体一致 杜绝监管套利。
(2)简化退市程序 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完善了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同时新增市值退市指标;设置了退市风险警示暨*ST制度,以强化风险揭示。
(3)投资者适当性标准“新老划断”。新设10万元日均资产门槛。
(4)推行五套上市标准,日涨跌幅限制比例提高至20%。
其次: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1)增加供给了。看要点就知道,之前核准现在注册,你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注册,那么毫无疑问增加了供给,很多公司都可以上市圈钱了,这是明显的。如果股票多了,但是资金跟不上,那么股价就会打折扣。
(2)开源还不足。一个正常的生态,应该是有进有出,也就是说有上市的,有退市的,但是大家应该发现,注册制强调的是上市,没有过多强调退市,没有过多强调赔付,如果只进不出,那么很明显偏空;如果退市常态化,或者是有新的增量资金进场,那么对股市是利好;
(3)对哪些股利空?应该供给变多了,所以小票不再稀缺,那么对小票尤其是创业板的小票利空;同时,对绩差股利空;对ST 利空。
再次:A股还是那个A股。
很多人一看到注册制就说我们要价值投资,其实是错误的;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土壤是“T+1和涨跌停板制度”,现在是我们吧涨跌停从10%变成了20%,其实还是涨跌停,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大家看看国外,是T+0和不设涨跌幅,所以土壤不同。所以,A股还是那个A股,大家不要想太多。
大家认为呢?
四十多岁打工失业中?
四十多岁打工失业,手中有流动资金70万,这个资金量并不多,因为40多岁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扛家庭重担的时候,父母已经老去,如果他们身体不好,还要你抽出时间和精力,花费金钱去照顾,如果你结婚有孩子,这个时候小孩的成长也到了关键时期,正是家长劳心劳力的时候,而且40多岁正处于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分水岭,论体力和精力,20多岁的年轻人你是拼不过的,这导致你的事业出现了瓶颈期,你要寻找突破的方向。
说了这么多负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40多岁也是有很大优势的,首先经过20多年的职场上的磨炼,人际关系和社会阅历可以说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境界,对事物的认识愈加的深刻,考虑问题也更加的长远和务实,心理上更加的稳定和成熟,虽然体力和精力稍稍下降,但整体综合能力达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假如你还是某个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那40多岁正是要好好大干一场的时候!
再说房产,现在的房产早已经不是10年前闭着眼睛就可以买的普涨时代,不同地区的房产涨幅差异性越来越来大,甚至出现你涨我跌的情况,房产投资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房产投资占资金较大,交易流动性差,现在大的趋势也是房住不炒!房产投资的风险现在可以说很高,房产也告别了暴利的时代,那么你觉得做为一个业余选手,你又有多少胜算呢?下面是各地区房产的走势,可以看到分化严重。
40多岁,我觉得还是要好好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自身的专业,经验,自身的优势深度挖掘,尽量回避低附加值和低专业度的事业方向,而是要用你多年的阅历和经验,把想做的事情,做深,做精,做细,不断提高自己的附加值,这才是一个中年人最大的优势!同时要好好分配自己的资金,建议至少要有一半的周转资金应付突发的情况,40多岁要好好珍惜这段人生的黄金时间,好好加油吧,兄弟,祝你好运气!
这时选择提前还款会怎么样?
去如果货币突然急速贬值,那之前的银行贷款选择提前还清是可以的,因为你赚了嘛!货币贬值,只会让东西更值钱。比如我们的房子,它就是涨价了。
我以前讲过十年前,我们五万块买房子,当时工资是一千的样子。现在房价值五十万了。五万放在银行,是不可能涨到五十万的,而对比我们的工资现在是五千,工资也并没有涨十倍,物价更没有涨到十倍。所以通胀是消除(减轻)债务的好方法,也就是欠债的人划算了。
而如果我们现在五十万的房子,贷款三十万,十年后,这个平均工资它涨到了五万,房价五百万了。鸡蛋五百块一斤了。
但是我们当时的房贷它还是三十万,并没有涨成三百万了啊,可能我们的利息涨了,每月要负担二万的利息,但是,我们的工资涨到了五万,还二万根本毫不费力。
那个每个月要还的本金是不变的,因为是等额本息嘛,所以,我们越往后还,还是越来越划算,毕竟将来的葱和鸡蛋可能是一千块钱一个,一千块一根了。那么这点利息钱还还怎么了?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急着还款,唯有赚的钱跑不赢还的款的时候,是需要积极还款,而且必须先提前还款的。
只是这个极速贬值的事,是不可能在我国出现的,所以只能想想了。
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后两句?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可谓千古难题。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识人用人之法,却有独特见解。
话说,李鸿章向曾国藩举荐三个人,恰好曾散步去了,李让人在厅外等候。哪成想,曾散步回来,从察言观色中已有定论:左边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服务的工作;中间那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不值得信任,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怎会有如此差异?曾国藩解释道:过分谨慎,沉稳有余,魄力不足,难堪大任;东张西望,神情不定,有投机钻营之嫌,不足以委以重任;不骄不躁,仰头望云,有一份难得的从容淡定,这才是少有的大将之才!事实证明,曾国藩看得很准,那个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
人有长短,世无全才。人本身就是一个长与短的统一体,优点和缺点同在,长处与短处并存。关键是取人之长,趋利避害,才能实现用人科学化,效益最大化。曾国藩在官场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识人慧眼,使千里马踊跃相随。
鲍超是湘军名将,长得短小精悍,又性情豪爽。他本来是胡林翼旧部,同乡李申甫荐之于曾国藩。一开始曾国藩交给他两营人马,鲍超嫌少,想另谋高就。李申甫为鲍超求情,曾国藩才勉强给加了一营。
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用,必须“日观其德月月视其艺”,多视角观察识别,防止以偏概全,方能以小见大。一次,刘铭传率军追击捻军,途中与刚获大胜仗的鲍超相遇。曾国藩问刘铭传:“鲍超穿黄马褂了吗?讲自己的战功了吗?”刘铭传答道:“没穿黄马褂,鲍超唯恐待人不周,十分谦虚,哪里会夸耀自己的战功呢?”曾国藩由此而知道鲍超还保持着朴实的本色,仍有不表功的美德。
好马要配好鞍,名将要统重兵。面对大胜而归的鲍超,曾国藩大张旗鼓奖励,马上给他加了好几个营的精兵。鲍超从此再也不提要走的事。
打狼要有擒虎力。鲍超勇猛善战,但将才而不是帅才,因而在作战中,曾国藩常让他冲锋陷阵,却不让他独当一面,避其所短。领导干部有识人之明,才能善任之。
“听其言量其心志,观其行测其力,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格”。这是曾国藩识人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为官的智慧结晶。
曾国藩驻军安庆时,有一位姓戚的人从乡下来投奔他,几句言语,曾国藩对他很有好感,就把他留下来。一日共饭,饭有秕戚除之而后食,文正熟视之。饭后,奕既,支数十金为路费。戚某大惊,便向曾国藩的表弟彭杰南求助,让他去给说情。曾国藩对彭杰南说:“他吃饭时连一颗谷粒都要挑出去,从庄稼地里来到军营,才不过一个多月,就有这样的举动,我恐怕他见异思迁,富贵之后会忘本,到头来反而害了他啊。”吃饭剔除秕谷,这种常人不以为然的生活细节,在曾国藩看来却关乎个人品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曾国藩说:即使有好的药物,如果不对病症,还不如一般的药物有效;虽然有贤才,如果工作不适合他的特长,就不如普通人。曾的秘诀是使人人能尽其用,尽其才。对于擅长治军的,就安排到营务处,使其历练军务,以为他日将才之备;对于精于计算的,便安置到粮台、转运局、筹饷局等机关,使其学习筹饷、理财转输输等工作;对于善于发明创造的,便安排到制造局,参加造舰制炮的工作。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给雄鹰以蓝天,给猛虎以深山,才能让人才尽心尽力。李善兰、华衡芳、徐寿是当时著名科学家,俞樾成为著名经学家,左宗棠在后来平定新疆叛乱中建立功勋,郭嵩焘成为中国首任驻外公使,容闳成为洋务运动的骨干人才。
古语云:“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能将思想付诸实施并加以升华的人即是将才,而能将思想托付给合适的将才,使之收获最大效益的人,即是帅才。曾国藩无疑是后者。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乃是人才成长的一条历史规律。无论从古至今,对于每一位高明的领导者而言,“用与不用,听与不听”这八个大字都是集聚眼力、智慧、胸怀和胆略的良训。